安文生下意識的反問了一句。
「對,副總管說,他與王玄策是舊識,也曾在王玄策使團裏見過我阿耶的英姿。
那是貞觀二十一年,太宗命王玄策為正使,蔣師仁為副使,領三十多人巡遊天竺各國。
那是王玄策第二次出使天竺,也是我阿耶第二次被他徵召。
結果沒料到到達中天竺後,驚聞戒日王已經死了。
戒日王就是玄奘大師去天竺時,中天竺當時的王。
戒日王十分敬重玄奘大師,還為了他召開過佛法的辯論大會,叫什麽無遮大會。」
「這名字聽著有些猥瑣……」
「惡賊,滾!」
蘇大為沒好氣的罵了他一聲:「副總管就是跟我敘了會舊,說是待戰事結束,回長安後,為我引薦王玄策,可以聽他說說我阿耶的事。」
貞觀二十一年,蘇三郎應召入王玄策的使團,結果再也沒有回來。
這事對蘇大為的家庭來說,無異於滅頂之災。
雖然後來柳娘子說,蘇三郎是力戰而死,並沒有別的原因。
但蘇大為心裏隱隱的,也想問一問王玄策,想知道當年在中天竺究竟發生了什麽。
畢竟,蘇三郎留下的刀和弩,都極為不凡,對詭異有壓製作用。
想必也不是普通人。
李大勇當初也是通過蘇三郎的刀弩,才認出自己。
這其中淵源和緣份,倒值得蘇大為去查一下。
之前一來諸事繁雜,二來當時王玄策不在長安。
如今劉仁願主動提起來,蘇大為自然不會拒絕。
安文生摸著自己的下巴,緩緩道:「劉仁願,這是變相的向你求援呢。」
「嗯?」
「他恐怕也嗅到危險了,以大唐嵎山道副總管的身份,在這百濟,能調用的資源少之又少,這風向不對。」
蘇大為微微一怔,又瞭然的點點頭。
「確實如此。」
劉仁願並非庸才,雖談不上多厲害,但也是一員老將,能將。
在守泗沘這段時間,處處受到隱形的掣肘,令他有力難施。
不然泗沘城之前的攻防戰,不至於打成這個模樣。
這其中有原因或許有許多,但其中比較重要的一條,則是朝中有人在使力。
真實歷史上,百濟殘餘勢力覆滅後,劉仁願與孫仁師班師還朝,劉仁軌率領一部分唐兵留下鎮守。
麟德元年,劉仁願以卑列道總管的身份率新軍渡海,與舊鎮兵交接鎮守事務。
到達百濟後,檢校熊津都督劉仁軌極力勸說劉仁願,要求自己繼續留守百濟。
劉仁願堅決要求換防,乃至與劉仁軌交惡。
此前已經有流言說劉仁願圖謀割據海東,經過這次風波後,唐廷更加懷疑劉仁願的忠誠了。
麟德二年,劉仁願作為敕使,在熊津就利山主持新羅國王金法敏和百濟前太子扶餘隆會盟。
幹封二年,劉仁願受命東征高句麗,從南線進攻,計劃與李勣率領的主力軍會師於平壤,並督促新羅出兵助征。
總章元年,高句麗大穀、漢城二郡十二城歸順劉仁願。
但到了同年八月,唐廷以劉仁願在征討高句麗的過程中逗留不赴為由押回長安,高宗下令斬殺劉仁願。
最終,念及劉仁願當年守百濟的功勞,減為流放姚州。
從此,史書上再無劉仁願的名字。
蘇大為看向安文生。
安文生也看看他。
兩人都沒說話,但心裏,卻有一份默契。
當今陛下,疑心病可不小。
許多事,首先得讓陛下放心。
否則……
當然這種話,是絕不能說出口的。
蘇大為沉默片刻:「副總管對我不錯,如果有能力的話,我會幫他一把。」
「知道你重情義,不過你也得替自己謀劃一下。」
「我還年輕,多立功就是了,功勞大了,陛下心中會有一桿秤。」
「功高蓋主。」
「滾你,惡賊,少說兩句會死啊!」
兩人鬥著嘴,就在這時,忽覺船身一震。
前麵有人發出低呼聲。
蘇大為與安文生穩住身形,抬頭看去。
前方,黎明前漆黑的天幕下,一座大城烈焰騰空。
第四十九章 擒王(上)
前方的火焰照亮了夜空,無數人的呼喊,混雜在一起。
因為距離太遠,聽不清在喊些什麽。
城外樹叢中,潛伏著的新羅兵馬。
順著長長的隊伍,來到隊伍最前列。
橘紅色的火光,照亮了金庾信的臉龐。
雪白的鬍鬚隨著夜風在輕輕拂動。
他的雙眼深邃,如兩個黑洞般,死死的盯著周留城的城頭。
誰也不知道,這位國仙,心中在想些什麽。
「國仙,是否動手?」
「再等等。」
金庾信聲音低沉道:「沒想到唐軍的反應如此迅速,如果此時動手,太過明顯,先觀望。」
「是。」
身邊的副將抱拳領命。
整個冬天,新羅人的兵馬都像是蟄伏下來了,消聲匿跡。
但暗地裏的活動並沒有絲毫減少,相反,變得比交戰時更加活躍。
金庾信秘信給新羅王金春秋,言及:大唐欲令新羅和百濟為唐的守戶之犬。
「對,副總管說,他與王玄策是舊識,也曾在王玄策使團裏見過我阿耶的英姿。
那是貞觀二十一年,太宗命王玄策為正使,蔣師仁為副使,領三十多人巡遊天竺各國。
那是王玄策第二次出使天竺,也是我阿耶第二次被他徵召。
結果沒料到到達中天竺後,驚聞戒日王已經死了。
戒日王就是玄奘大師去天竺時,中天竺當時的王。
戒日王十分敬重玄奘大師,還為了他召開過佛法的辯論大會,叫什麽無遮大會。」
「這名字聽著有些猥瑣……」
「惡賊,滾!」
蘇大為沒好氣的罵了他一聲:「副總管就是跟我敘了會舊,說是待戰事結束,回長安後,為我引薦王玄策,可以聽他說說我阿耶的事。」
貞觀二十一年,蘇三郎應召入王玄策的使團,結果再也沒有回來。
這事對蘇大為的家庭來說,無異於滅頂之災。
雖然後來柳娘子說,蘇三郎是力戰而死,並沒有別的原因。
但蘇大為心裏隱隱的,也想問一問王玄策,想知道當年在中天竺究竟發生了什麽。
畢竟,蘇三郎留下的刀和弩,都極為不凡,對詭異有壓製作用。
想必也不是普通人。
李大勇當初也是通過蘇三郎的刀弩,才認出自己。
這其中淵源和緣份,倒值得蘇大為去查一下。
之前一來諸事繁雜,二來當時王玄策不在長安。
如今劉仁願主動提起來,蘇大為自然不會拒絕。
安文生摸著自己的下巴,緩緩道:「劉仁願,這是變相的向你求援呢。」
「嗯?」
「他恐怕也嗅到危險了,以大唐嵎山道副總管的身份,在這百濟,能調用的資源少之又少,這風向不對。」
蘇大為微微一怔,又瞭然的點點頭。
「確實如此。」
劉仁願並非庸才,雖談不上多厲害,但也是一員老將,能將。
在守泗沘這段時間,處處受到隱形的掣肘,令他有力難施。
不然泗沘城之前的攻防戰,不至於打成這個模樣。
這其中有原因或許有許多,但其中比較重要的一條,則是朝中有人在使力。
真實歷史上,百濟殘餘勢力覆滅後,劉仁願與孫仁師班師還朝,劉仁軌率領一部分唐兵留下鎮守。
麟德元年,劉仁願以卑列道總管的身份率新軍渡海,與舊鎮兵交接鎮守事務。
到達百濟後,檢校熊津都督劉仁軌極力勸說劉仁願,要求自己繼續留守百濟。
劉仁願堅決要求換防,乃至與劉仁軌交惡。
此前已經有流言說劉仁願圖謀割據海東,經過這次風波後,唐廷更加懷疑劉仁願的忠誠了。
麟德二年,劉仁願作為敕使,在熊津就利山主持新羅國王金法敏和百濟前太子扶餘隆會盟。
幹封二年,劉仁願受命東征高句麗,從南線進攻,計劃與李勣率領的主力軍會師於平壤,並督促新羅出兵助征。
總章元年,高句麗大穀、漢城二郡十二城歸順劉仁願。
但到了同年八月,唐廷以劉仁願在征討高句麗的過程中逗留不赴為由押回長安,高宗下令斬殺劉仁願。
最終,念及劉仁願當年守百濟的功勞,減為流放姚州。
從此,史書上再無劉仁願的名字。
蘇大為看向安文生。
安文生也看看他。
兩人都沒說話,但心裏,卻有一份默契。
當今陛下,疑心病可不小。
許多事,首先得讓陛下放心。
否則……
當然這種話,是絕不能說出口的。
蘇大為沉默片刻:「副總管對我不錯,如果有能力的話,我會幫他一把。」
「知道你重情義,不過你也得替自己謀劃一下。」
「我還年輕,多立功就是了,功勞大了,陛下心中會有一桿秤。」
「功高蓋主。」
「滾你,惡賊,少說兩句會死啊!」
兩人鬥著嘴,就在這時,忽覺船身一震。
前麵有人發出低呼聲。
蘇大為與安文生穩住身形,抬頭看去。
前方,黎明前漆黑的天幕下,一座大城烈焰騰空。
第四十九章 擒王(上)
前方的火焰照亮了夜空,無數人的呼喊,混雜在一起。
因為距離太遠,聽不清在喊些什麽。
城外樹叢中,潛伏著的新羅兵馬。
順著長長的隊伍,來到隊伍最前列。
橘紅色的火光,照亮了金庾信的臉龐。
雪白的鬍鬚隨著夜風在輕輕拂動。
他的雙眼深邃,如兩個黑洞般,死死的盯著周留城的城頭。
誰也不知道,這位國仙,心中在想些什麽。
「國仙,是否動手?」
「再等等。」
金庾信聲音低沉道:「沒想到唐軍的反應如此迅速,如果此時動手,太過明顯,先觀望。」
「是。」
身邊的副將抱拳領命。
整個冬天,新羅人的兵馬都像是蟄伏下來了,消聲匿跡。
但暗地裏的活動並沒有絲毫減少,相反,變得比交戰時更加活躍。
金庾信秘信給新羅王金春秋,言及:大唐欲令新羅和百濟為唐的守戶之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