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才繼續道:「最近各地的情報我也在看,這些人嘴裏打著復國的旗號,但所作所為,卻是在自掘其根。
再說百濟王族都去大唐做安樂翁了,一個倭人扶持的傀儡王子,又如何做百濟之主。
破滅的鏡子不可再圓,我倒寧可大唐可以收復百濟,施以王道。
相信,對百濟百姓,會更有利。」
蘇大為點點頭,目露一絲欣慰。
不枉自己一番心血。
總算打消了黑齒常之心裏那一絲顧慮。
這個回答,他很滿意。
其實從根本上說,黑齒氏,乃是百濟門閥大地主。
在過去,以黑齒家為代表的地主門閥階層與百濟王是站在同樣的利益上。
自然要盡力維護百濟王族的法統。
可是近來,隨著扶餘豐入駐周留城,自號復國的叛軍,對周邊地方的所作所為,隻能用殺雞取卵來形容。
雖然短時間內,替叛軍募集到了糧草。
但卻大量侵害地方門閥貴族的利益。
甚至被連累破家滅門的不在少數。
而通過與蘇大為等唐將在一起的耳濡目染,還有在蘇大為身邊,看著蘇大為所頒布的一係列舉措。
黑齒常之相信,如果大唐接手百濟,不會去動那些地方勢力,而是會維持原狀。
因為遠在千裏之外的大唐,也實在沒有那麽多人力,派那麽空降官員來管理百濟。
最終除了上層王族的變動,中下層,依舊會維持原狀。
百濟世家貴族和大地主的利益,可以保全。
這是深層次的原因。
若隻是換頭頂上的主子,大家官照做,家族繼續傳承,似乎……
也沒什麽不可接受的。
隻用給自己一個說得過去的理由,解除道義上的負擔。
從蘇大為做上大唐熊津都督府代都督,並且得到大唐皇帝陛下親自寫下的密信後,黑齒常之心裏最後一絲顧慮打消。
蘇大為簡在帝心,看來,若跟著此人,可以保全自身和家族。
甚至有機會更進一步。
蘇大為如此年輕,便成為了一方封疆大吏,雖然現下是暫代,可誰知它日會不會做成真的都督,甚至更高的位置。
跟著他建功立業,多立軍功,謀求更大的發展。
這是黑齒常之心中的一絲野心。
擅長兵法,有著名將之姿,誰不想有一個展露平生所學的平台。
經過短暫的交流後,蘇大為與黑齒常之再沒有說話,大家低頭隻顧趕路。
天明之後,蘇大為他們經過兩個時辰的休整,繼續趕路。
兩千餘唐軍,在白天的行動慢了許多。
因為天明時,除了經過曠野,通往北境沿途會有數座大小城鎮。
若是繞開,會令時間大大拉長。
若是直接通過,又會有暴露的嫌疑。
不過蘇大為和黑齒常之對此都早有準備,他們從隨行的包裹裏,取出一些裝束換上。
那些是他們前段時間,擊破扶餘豐派出的試探部隊後,截留的一些武器和裝備。
五花八門,看著十分醒目。
換裝後,唐軍按著正常速度,大搖大擺的經過這些城鎮。
結果因為表現太淡定,不但沒有受到懷疑,甚至還有一些城鎮主動派使者前來詢問,甚至有城鎮為其提供了一批飲食和馬草。
一路有驚無險,終於在第二天黎明的時候,趕到了中途第一個重大的城鎮節點。
寂北城。
過了寂北,再過五十裏,便是此行的目的地,高句麗買召忽。
也就是後世的仁川港。
在這兩者中間,再沒有任何城鎮,隻有曠野。
一方麵,是因為兩國曾在邊境交過手,曾經有數次大戰。
邊境就成了堅壁清野之地。
空曠的郊野,也是一個戰略緩衝帶。
同時也意味著,唐軍在這最後五裏十前,隻有寂北城這一個補給點。
為了出擊速度,唐軍出來時,隻帶了一日的幹糧。
如果沒有補給,等到了地方,人馬皆會戰力大損。
所以寂北城,必須進。
必須獲得補給。
黑齒常之帶著唐軍,走向寂北城的城門。
遠遠看到這支軍隊,寂北城的城防衛兵,便已經警惕起來。
敲響了銅鑼,升起了吊橋。
這是最緊張的時刻。
若是成功詐開城門,唐軍將進入寂北,好酒熱菜,飽餐一頓,休整半日,再做最後的衝刺。
若是不能進去,隻怕就麻煩了。
天寒地凍,餓著肚子,如何作戰?
人受得了,馬也受不了。
兩千餘唐軍,在距離寂北城一箭之地停下。
再近了,隻怕城頭就會射箭下來。
按規矩,大軍離城隻能這麽近,然後派使者上前通話。
唐軍這邊,蘇大為目送著黑齒常之,帶著幾名投降過來的百濟兵,騎馬出陣,向著寂北城馳去。
第二十六章 突然遭遇
守衛故百濟寂北城的人,名孫元謀。
其祖上是從遼東逃難至此的漢人,在百濟落戶已經超過三代,長達六十年。
據孫氏自己說,他家祖上原為舊隋將軍,隋朝末年,隋煬帝三征高句麗,中原混亂,天下英雄揭竿而起。
再說百濟王族都去大唐做安樂翁了,一個倭人扶持的傀儡王子,又如何做百濟之主。
破滅的鏡子不可再圓,我倒寧可大唐可以收復百濟,施以王道。
相信,對百濟百姓,會更有利。」
蘇大為點點頭,目露一絲欣慰。
不枉自己一番心血。
總算打消了黑齒常之心裏那一絲顧慮。
這個回答,他很滿意。
其實從根本上說,黑齒氏,乃是百濟門閥大地主。
在過去,以黑齒家為代表的地主門閥階層與百濟王是站在同樣的利益上。
自然要盡力維護百濟王族的法統。
可是近來,隨著扶餘豐入駐周留城,自號復國的叛軍,對周邊地方的所作所為,隻能用殺雞取卵來形容。
雖然短時間內,替叛軍募集到了糧草。
但卻大量侵害地方門閥貴族的利益。
甚至被連累破家滅門的不在少數。
而通過與蘇大為等唐將在一起的耳濡目染,還有在蘇大為身邊,看著蘇大為所頒布的一係列舉措。
黑齒常之相信,如果大唐接手百濟,不會去動那些地方勢力,而是會維持原狀。
因為遠在千裏之外的大唐,也實在沒有那麽多人力,派那麽空降官員來管理百濟。
最終除了上層王族的變動,中下層,依舊會維持原狀。
百濟世家貴族和大地主的利益,可以保全。
這是深層次的原因。
若隻是換頭頂上的主子,大家官照做,家族繼續傳承,似乎……
也沒什麽不可接受的。
隻用給自己一個說得過去的理由,解除道義上的負擔。
從蘇大為做上大唐熊津都督府代都督,並且得到大唐皇帝陛下親自寫下的密信後,黑齒常之心裏最後一絲顧慮打消。
蘇大為簡在帝心,看來,若跟著此人,可以保全自身和家族。
甚至有機會更進一步。
蘇大為如此年輕,便成為了一方封疆大吏,雖然現下是暫代,可誰知它日會不會做成真的都督,甚至更高的位置。
跟著他建功立業,多立軍功,謀求更大的發展。
這是黑齒常之心中的一絲野心。
擅長兵法,有著名將之姿,誰不想有一個展露平生所學的平台。
經過短暫的交流後,蘇大為與黑齒常之再沒有說話,大家低頭隻顧趕路。
天明之後,蘇大為他們經過兩個時辰的休整,繼續趕路。
兩千餘唐軍,在白天的行動慢了許多。
因為天明時,除了經過曠野,通往北境沿途會有數座大小城鎮。
若是繞開,會令時間大大拉長。
若是直接通過,又會有暴露的嫌疑。
不過蘇大為和黑齒常之對此都早有準備,他們從隨行的包裹裏,取出一些裝束換上。
那些是他們前段時間,擊破扶餘豐派出的試探部隊後,截留的一些武器和裝備。
五花八門,看著十分醒目。
換裝後,唐軍按著正常速度,大搖大擺的經過這些城鎮。
結果因為表現太淡定,不但沒有受到懷疑,甚至還有一些城鎮主動派使者前來詢問,甚至有城鎮為其提供了一批飲食和馬草。
一路有驚無險,終於在第二天黎明的時候,趕到了中途第一個重大的城鎮節點。
寂北城。
過了寂北,再過五十裏,便是此行的目的地,高句麗買召忽。
也就是後世的仁川港。
在這兩者中間,再沒有任何城鎮,隻有曠野。
一方麵,是因為兩國曾在邊境交過手,曾經有數次大戰。
邊境就成了堅壁清野之地。
空曠的郊野,也是一個戰略緩衝帶。
同時也意味著,唐軍在這最後五裏十前,隻有寂北城這一個補給點。
為了出擊速度,唐軍出來時,隻帶了一日的幹糧。
如果沒有補給,等到了地方,人馬皆會戰力大損。
所以寂北城,必須進。
必須獲得補給。
黑齒常之帶著唐軍,走向寂北城的城門。
遠遠看到這支軍隊,寂北城的城防衛兵,便已經警惕起來。
敲響了銅鑼,升起了吊橋。
這是最緊張的時刻。
若是成功詐開城門,唐軍將進入寂北,好酒熱菜,飽餐一頓,休整半日,再做最後的衝刺。
若是不能進去,隻怕就麻煩了。
天寒地凍,餓著肚子,如何作戰?
人受得了,馬也受不了。
兩千餘唐軍,在距離寂北城一箭之地停下。
再近了,隻怕城頭就會射箭下來。
按規矩,大軍離城隻能這麽近,然後派使者上前通話。
唐軍這邊,蘇大為目送著黑齒常之,帶著幾名投降過來的百濟兵,騎馬出陣,向著寂北城馳去。
第二十六章 突然遭遇
守衛故百濟寂北城的人,名孫元謀。
其祖上是從遼東逃難至此的漢人,在百濟落戶已經超過三代,長達六十年。
據孫氏自己說,他家祖上原為舊隋將軍,隋朝末年,隋煬帝三征高句麗,中原混亂,天下英雄揭竿而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