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治唯一擔心的,就是過度放權後,怕自己的野心如脫疆的野馬。
畢竟監察係統一旦鬆開控製,是每一個為上者所忌諱的。
奇怪,按李治那個步步算計的性子,為何會命自己為代都督?
此時蘇大為心中還存著疑惑。
卻見劉伯英向著自己道:「蘇代都督,我這裏,還有一封陛下給你的信。」
說著,這位年過半百的老將,從身上取出一封被木匣封口,施以朱泥印戳的密匣,將其交到蘇大為的手上。
「陛下說了,此信隻由你一人看,蘇都督可查看印信。」
說這話的時候,劉伯英臉上流露出一絲羨慕之色。
一朝天子一朝臣。
像他這種老將,李治會用他,但永遠不會像對蘇大為這樣,引為心腹。
別說劉伯英,就是一旁的劉仁願同樣羨慕。
他的境遇和劉伯英差不多。
看著蘇大為驗過印信,捏碎泥封,取出裏麵的密信。
兩員老將都自覺的退開一些。
讓蘇大為獨自看皇帝陛下給他的信。
蘇大為一目十行的看完這封由李治親手寫給他的書信,臉上的表情變得十分精彩。
劉伯英和劉仁願雖然站遠了些,但一直是暗中觀察著蘇大為臉上的表情。
如果李治是用勉強和親近的用語,那蘇大為的表情一定是十分振奮和鼓舞。
如果李治用的是嚴厲,命令的語氣,蘇大為的表情一定是凜然,是謹慎。
可是現在,蘇大為的表情卻不屬於上麵任何一種。
而是一種似苦惱,似釋然,又像是鬆一口氣的表情。
這讓劉仁願和劉伯英兩員老將,無法通過他的表情反推出,李治在這封密信裏,到底傳達了什麽樣的信息給蘇大為。
雖然猜不出來,但三人的關係與進公廨前已經改變。
之前,蘇大為僅為劉仁願手下的折衝府都尉。
但現在,他已經受到李治詔書,暫代熊津都督之職。
這樣,三人的身份,已經算是同一層級。
總的來說,唐軍的軍製裏,都督府的地位弱於都護府,要受都護府節製。
比如大唐征服高句麗後,在遼東之地建起安東都護府,負責整個遼東的軍政大事。
在百濟的熊津都督就受其節製。
都督府的職能為:掌統諸蕃,撫慰、征討、敘功、罰過,總判府事。
屬於大唐設在百濟的管理機構。
如果是在內地,還會任命刺史。
都督府是大唐維持地方勢力平衡的裁決機構。
可以總判府事,可以敘功罰過,可以征討。
這個權力非常之大。
另外,大唐任命的行事總管,主要負責軍事征討,其軍事權力是大過於都督的。
都督執掌的主要是地方治安一類的戰爭。
唐朝的刺史相當於其它朝代的太守,為州的最高行政長官,相當於後世的市高官。
這三者側重各有不同。
現在在百濟熊津都督府中,蘇大為為熊津都督府代都督。
劉伯英為平壤道大總管,負責高句麗方麵的攻略。
未來與他一齊行動的,會有浿江道行軍大總管契苾何力、遼東道行軍大總管蘇定方、平壤道行軍大總管劉伯英、鏤方道總管程名振,以及夫餘道行軍總管蕭嗣業。
至於劉仁願,身為嵎夷道行軍副總管。
嵎夷,古時指山東東部濱海地區。
《尚書·堯典》記載,羲和浴日的湯穀,在一個叫做嵎夷的地方。
「乃命羲和,欽若昊天,曆象日月星辰,敬授人時。分命羲仲,宅嵎夷,曰暘穀」。
孔安國注雲:「東夷之地稱嵎夷。」
魏晉時期的扶餘在中國史書中被歸為《東夷列傳》之一員。
所以此嵎夷道行軍總管,指的是對百濟及高句麗方麵的軍事。
第二十三章 享受
雖然朝廷任命新羅王金春秋為總管,但這個總管隻是虛銜,是一種安撫新羅的榮譽身份。
也是給新羅一個念想,給滅掉百濟和高句麗後,分享扶餘之地,留下一個想像空間。
真正的唐軍行動,還是聽命於副總管劉仁願。
新羅人若想得到好處,自然就得多多用命了。
半島局勢複雜,百濟與新羅,皆是古代朝鮮半島南部三個小部族,馬韓、辰韓、弁韓,演化而來。
而其中百濟的馬韓後來又被扶餘吞併,才成立了百濟國。
新羅是三韓中的辰韓和弁韓融合而來。
高句麗又是由濊貊、扶餘人和漢人為主體,後又吸收一部分靺鞨人、古朝鮮遺民及三韓人。
半島這三國呈現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複雜局麵。
「陛下的意思很明確,百濟這裏的叛亂,開春後必須平息,給予征伐高句麗,一個穩定的後方。
第二,可以多多藉助新羅人的力量。」
劉伯英在「藉助」二字上,略微加重了一點語氣。
蘇大為與劉仁願都是心思機敏之人,一聽就懂。
新羅雖然是大唐的小帝,大唐雖然是天可汗,是中央之國,是眾屬國的朝拜的對象。
但大唐絕不是開善堂的,對小國的態度像是馭馬。
既用,也防。
維護治下力量平衡,保證大唐的利益是首要的。
畢竟監察係統一旦鬆開控製,是每一個為上者所忌諱的。
奇怪,按李治那個步步算計的性子,為何會命自己為代都督?
此時蘇大為心中還存著疑惑。
卻見劉伯英向著自己道:「蘇代都督,我這裏,還有一封陛下給你的信。」
說著,這位年過半百的老將,從身上取出一封被木匣封口,施以朱泥印戳的密匣,將其交到蘇大為的手上。
「陛下說了,此信隻由你一人看,蘇都督可查看印信。」
說這話的時候,劉伯英臉上流露出一絲羨慕之色。
一朝天子一朝臣。
像他這種老將,李治會用他,但永遠不會像對蘇大為這樣,引為心腹。
別說劉伯英,就是一旁的劉仁願同樣羨慕。
他的境遇和劉伯英差不多。
看著蘇大為驗過印信,捏碎泥封,取出裏麵的密信。
兩員老將都自覺的退開一些。
讓蘇大為獨自看皇帝陛下給他的信。
蘇大為一目十行的看完這封由李治親手寫給他的書信,臉上的表情變得十分精彩。
劉伯英和劉仁願雖然站遠了些,但一直是暗中觀察著蘇大為臉上的表情。
如果李治是用勉強和親近的用語,那蘇大為的表情一定是十分振奮和鼓舞。
如果李治用的是嚴厲,命令的語氣,蘇大為的表情一定是凜然,是謹慎。
可是現在,蘇大為的表情卻不屬於上麵任何一種。
而是一種似苦惱,似釋然,又像是鬆一口氣的表情。
這讓劉仁願和劉伯英兩員老將,無法通過他的表情反推出,李治在這封密信裏,到底傳達了什麽樣的信息給蘇大為。
雖然猜不出來,但三人的關係與進公廨前已經改變。
之前,蘇大為僅為劉仁願手下的折衝府都尉。
但現在,他已經受到李治詔書,暫代熊津都督之職。
這樣,三人的身份,已經算是同一層級。
總的來說,唐軍的軍製裏,都督府的地位弱於都護府,要受都護府節製。
比如大唐征服高句麗後,在遼東之地建起安東都護府,負責整個遼東的軍政大事。
在百濟的熊津都督就受其節製。
都督府的職能為:掌統諸蕃,撫慰、征討、敘功、罰過,總判府事。
屬於大唐設在百濟的管理機構。
如果是在內地,還會任命刺史。
都督府是大唐維持地方勢力平衡的裁決機構。
可以總判府事,可以敘功罰過,可以征討。
這個權力非常之大。
另外,大唐任命的行事總管,主要負責軍事征討,其軍事權力是大過於都督的。
都督執掌的主要是地方治安一類的戰爭。
唐朝的刺史相當於其它朝代的太守,為州的最高行政長官,相當於後世的市高官。
這三者側重各有不同。
現在在百濟熊津都督府中,蘇大為為熊津都督府代都督。
劉伯英為平壤道大總管,負責高句麗方麵的攻略。
未來與他一齊行動的,會有浿江道行軍大總管契苾何力、遼東道行軍大總管蘇定方、平壤道行軍大總管劉伯英、鏤方道總管程名振,以及夫餘道行軍總管蕭嗣業。
至於劉仁願,身為嵎夷道行軍副總管。
嵎夷,古時指山東東部濱海地區。
《尚書·堯典》記載,羲和浴日的湯穀,在一個叫做嵎夷的地方。
「乃命羲和,欽若昊天,曆象日月星辰,敬授人時。分命羲仲,宅嵎夷,曰暘穀」。
孔安國注雲:「東夷之地稱嵎夷。」
魏晉時期的扶餘在中國史書中被歸為《東夷列傳》之一員。
所以此嵎夷道行軍總管,指的是對百濟及高句麗方麵的軍事。
第二十三章 享受
雖然朝廷任命新羅王金春秋為總管,但這個總管隻是虛銜,是一種安撫新羅的榮譽身份。
也是給新羅一個念想,給滅掉百濟和高句麗後,分享扶餘之地,留下一個想像空間。
真正的唐軍行動,還是聽命於副總管劉仁願。
新羅人若想得到好處,自然就得多多用命了。
半島局勢複雜,百濟與新羅,皆是古代朝鮮半島南部三個小部族,馬韓、辰韓、弁韓,演化而來。
而其中百濟的馬韓後來又被扶餘吞併,才成立了百濟國。
新羅是三韓中的辰韓和弁韓融合而來。
高句麗又是由濊貊、扶餘人和漢人為主體,後又吸收一部分靺鞨人、古朝鮮遺民及三韓人。
半島這三國呈現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複雜局麵。
「陛下的意思很明確,百濟這裏的叛亂,開春後必須平息,給予征伐高句麗,一個穩定的後方。
第二,可以多多藉助新羅人的力量。」
劉伯英在「藉助」二字上,略微加重了一點語氣。
蘇大為與劉仁願都是心思機敏之人,一聽就懂。
新羅雖然是大唐的小帝,大唐雖然是天可汗,是中央之國,是眾屬國的朝拜的對象。
但大唐絕不是開善堂的,對小國的態度像是馭馬。
既用,也防。
維護治下力量平衡,保證大唐的利益是首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