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蘇大為明明知道這一點,卻還毫不猶豫的請求加入。
此人,智勇兼備,或可承我兵法衣缽。
蘇定方深深的看了他一眼,正要下令,突然想起一事,開口道:「阿彌,你還說你不會做詩?剛才那句男兒何不帶吳鉤,很不錯啊。」
蘇大為腳下一滑,好險沒摔倒。
自己一時浪過頭了。
對不住了李賀,提前幾十年把你的名詩給抄了,以後你再寫點別的吧。
「此戰,為滅西突厥,擒殺沙缽羅可汗為要,我等出戰,不成功,誓不還。」
蘇定方騎於馬上,聲音鏗鏘的道。
最後目光落到蘇大為身上,微微點了點頭,冷聲道:「隨我,出擊!」
第一百一十三章 宜將剩勇追窮寇
此次斬首行動,可與二十年前,蘇定方雪夜突襲東突厥可汗王帳,一戰滅東突厥的行動相媲美。
但其難度,又遠非那一次可比。
首先沒有風雪掩護,唐軍難以做到不驚動突厥人。
失去了隱蔽性,也就沒有突襲的可能。
其次,此次也沒有大唐二十萬軍馬十麵張網,形成的優勢。
在正麵戰場上,唐軍與突厥正在鏖戰,而且還處在劣勢。
至於蘇定方這支人馬,不過區區五百餘人,正與之前蘇大為縱橫草原時人數相當。
原本就是出來察看地形的。
以五百,破人家有防備,人數也遠多於自己的王帳,這種技術難度,不說地獄級別,那也是險到殺貓級別吧。
但是所有人,都沒有去考慮兇險程度,甚至都不考慮成敗。
隻憑一股意氣。
今日,大唐必勝,必滅突厥!
「臣程知節,將此戰之情呈於陛下……
敵甚奸猾,以兩萬軍突襲我軍大營,後總管蘇海政激戰連場,未能決出勝負。
其時,突厥僕從鼠尼施等部落,又率兩萬多騎加入戰場,形勢萬分危機。
幸而前總管蘇定方,率五百精騎飛馳直搗敵軍大營……
由是,突厥人恐而大潰……
我軍追擊二十餘裏,斬殺千五百人。
突厥軍丟棄鎧甲、兵器、牛馬無算。
此戰之後,我軍聲威大震,各部望風而降……」
以上,是程知節的春秋筆法。
也是軍中慣用之術。
形勢好,很好,非常好。
就是沒抓到阿史那賀魯這小子,讓他給跑了。
也不提混亂中,唐軍僕從亦有部落作亂,想要混水摸魚。
而唐軍此戰也死傷不少,折損人數幾乎與殺傷的突厥人相等。
這一戰,若非蘇定方神兵天降,找到突厥人的大營並以五百破三千,上演了一出以弱勝強的奇蹟,唐軍最後是什麽結果,真的不好說。
此戰,除了蘇定方表現亮眼。
蘇大為也一如繼往的發揮穩定。
他是第一個沖向突厥人的大營,也正是仗著他個人強大的武力,與異人之能,突厥留守大營的猛將,無人是他一合之敵。
被他一路挑下馬的不下十人。
突厥人的防線在蘇大為麵前跟紙糊的一樣,一捅就破。
突厥人連聲爽都來不及喊,就被蘇大為砍瓜切菜般,來了個強行破門,波潮迭起
別說突厥狼騎,就是蘇定方帶兵多年,似蘇大為這般勇武的猛將也不多見,或許隻有昔年瓦崗山單雄信、裴行儼等廖廖數人,才能與之相提並論。
也不知帳中人是否是阿史那賀魯,最後突厥人拚命,不惜以八百狼騎將蘇大為團團圍住,而且這些人皆死戰不退。
等蘇大為終於透陣而出,帳中突厥人的高官和大將,早就逃遠了。
一氣之下,蘇大為及蘇定方等四處放火,到處添亂,滾滾濃煙沖天而起,突厥人的狼頭旗都被繳了兩麵。
沖天的粗大煙柱很快引起戰場中人的注意。
突厥人的心理防線由此崩潰。
總管程知節也把握到戰機,親率一萬唐軍精騎出營反攻,終於鎖定勝局。
不過突厥人逃得很快。
唐軍隻來得及追著屁股砍了二十裏,最後顧忌大營裏其餘胡人僕從,擔心後方不穩,不得不放棄繼續追擊的念頭。
此戰至此告一段落。
戰後論功行賞自然是題中應有之意,但是決定接下來的戰略,則更為緊迫。
此時,在唐軍大營中,明顯分出了兩派。
一派以副總管王文度和大總管程知節為首,一心求穩。
另一派,自然是以蘇定方為首,力主必須急追突厥人,務必不能給突厥人喘息的機會。
雙方各執己見,聽起來都有道理,誰也說服不了誰。
蘇大為站在將領中,冷靜看著一切。
大總管行營內,帳中以蘇定方和王文度為首,明顯分成兩批人。
兩邊早已爭得麵紅耳赤。
王文度輕輕咳嗽幾聲,伸手下壓,示意眾人先收聲,然後向著大總管程知節抱拳道:「大總管,敵軍雖然逃走了,但我軍也損失不少,突厥人來去如風,需得提防他們再玩奸計,以在下所見,當前應該先穩住我軍陣腳,好好梳理各營……
一邊穩紮穩打,一邊整訓士卒以及僕從軍,如果要行軍,務必結陣而行,四麵列隊,人馬批甲,敵來就迎戰,此為萬全之策。
此人,智勇兼備,或可承我兵法衣缽。
蘇定方深深的看了他一眼,正要下令,突然想起一事,開口道:「阿彌,你還說你不會做詩?剛才那句男兒何不帶吳鉤,很不錯啊。」
蘇大為腳下一滑,好險沒摔倒。
自己一時浪過頭了。
對不住了李賀,提前幾十年把你的名詩給抄了,以後你再寫點別的吧。
「此戰,為滅西突厥,擒殺沙缽羅可汗為要,我等出戰,不成功,誓不還。」
蘇定方騎於馬上,聲音鏗鏘的道。
最後目光落到蘇大為身上,微微點了點頭,冷聲道:「隨我,出擊!」
第一百一十三章 宜將剩勇追窮寇
此次斬首行動,可與二十年前,蘇定方雪夜突襲東突厥可汗王帳,一戰滅東突厥的行動相媲美。
但其難度,又遠非那一次可比。
首先沒有風雪掩護,唐軍難以做到不驚動突厥人。
失去了隱蔽性,也就沒有突襲的可能。
其次,此次也沒有大唐二十萬軍馬十麵張網,形成的優勢。
在正麵戰場上,唐軍與突厥正在鏖戰,而且還處在劣勢。
至於蘇定方這支人馬,不過區區五百餘人,正與之前蘇大為縱橫草原時人數相當。
原本就是出來察看地形的。
以五百,破人家有防備,人數也遠多於自己的王帳,這種技術難度,不說地獄級別,那也是險到殺貓級別吧。
但是所有人,都沒有去考慮兇險程度,甚至都不考慮成敗。
隻憑一股意氣。
今日,大唐必勝,必滅突厥!
「臣程知節,將此戰之情呈於陛下……
敵甚奸猾,以兩萬軍突襲我軍大營,後總管蘇海政激戰連場,未能決出勝負。
其時,突厥僕從鼠尼施等部落,又率兩萬多騎加入戰場,形勢萬分危機。
幸而前總管蘇定方,率五百精騎飛馳直搗敵軍大營……
由是,突厥人恐而大潰……
我軍追擊二十餘裏,斬殺千五百人。
突厥軍丟棄鎧甲、兵器、牛馬無算。
此戰之後,我軍聲威大震,各部望風而降……」
以上,是程知節的春秋筆法。
也是軍中慣用之術。
形勢好,很好,非常好。
就是沒抓到阿史那賀魯這小子,讓他給跑了。
也不提混亂中,唐軍僕從亦有部落作亂,想要混水摸魚。
而唐軍此戰也死傷不少,折損人數幾乎與殺傷的突厥人相等。
這一戰,若非蘇定方神兵天降,找到突厥人的大營並以五百破三千,上演了一出以弱勝強的奇蹟,唐軍最後是什麽結果,真的不好說。
此戰,除了蘇定方表現亮眼。
蘇大為也一如繼往的發揮穩定。
他是第一個沖向突厥人的大營,也正是仗著他個人強大的武力,與異人之能,突厥留守大營的猛將,無人是他一合之敵。
被他一路挑下馬的不下十人。
突厥人的防線在蘇大為麵前跟紙糊的一樣,一捅就破。
突厥人連聲爽都來不及喊,就被蘇大為砍瓜切菜般,來了個強行破門,波潮迭起
別說突厥狼騎,就是蘇定方帶兵多年,似蘇大為這般勇武的猛將也不多見,或許隻有昔年瓦崗山單雄信、裴行儼等廖廖數人,才能與之相提並論。
也不知帳中人是否是阿史那賀魯,最後突厥人拚命,不惜以八百狼騎將蘇大為團團圍住,而且這些人皆死戰不退。
等蘇大為終於透陣而出,帳中突厥人的高官和大將,早就逃遠了。
一氣之下,蘇大為及蘇定方等四處放火,到處添亂,滾滾濃煙沖天而起,突厥人的狼頭旗都被繳了兩麵。
沖天的粗大煙柱很快引起戰場中人的注意。
突厥人的心理防線由此崩潰。
總管程知節也把握到戰機,親率一萬唐軍精騎出營反攻,終於鎖定勝局。
不過突厥人逃得很快。
唐軍隻來得及追著屁股砍了二十裏,最後顧忌大營裏其餘胡人僕從,擔心後方不穩,不得不放棄繼續追擊的念頭。
此戰至此告一段落。
戰後論功行賞自然是題中應有之意,但是決定接下來的戰略,則更為緊迫。
此時,在唐軍大營中,明顯分出了兩派。
一派以副總管王文度和大總管程知節為首,一心求穩。
另一派,自然是以蘇定方為首,力主必須急追突厥人,務必不能給突厥人喘息的機會。
雙方各執己見,聽起來都有道理,誰也說服不了誰。
蘇大為站在將領中,冷靜看著一切。
大總管行營內,帳中以蘇定方和王文度為首,明顯分成兩批人。
兩邊早已爭得麵紅耳赤。
王文度輕輕咳嗽幾聲,伸手下壓,示意眾人先收聲,然後向著大總管程知節抱拳道:「大總管,敵軍雖然逃走了,但我軍也損失不少,突厥人來去如風,需得提防他們再玩奸計,以在下所見,當前應該先穩住我軍陣腳,好好梳理各營……
一邊穩紮穩打,一邊整訓士卒以及僕從軍,如果要行軍,務必結陣而行,四麵列隊,人馬批甲,敵來就迎戰,此為萬全之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