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西突厥的勢力範圍,畫著小旗,代表著敵人。
至於唐軍這邊,大營的位置用不同顏色標著小旗,代表唐軍大營。
而糧道,則不會在地圖上標出來。
真正的路線,隻藏於大總管等廖廖幾人的心裏。
說起唐軍的後勤,就不得不提到唐軍對周邊各國的策略。
——即羈縻之策。
以傳統農業國的生產力來說,要想打到周邊這麽遠,並且一直壓服四夷,保持穩定的環境,對國家無疑是沉重的負擔,弄不好便會傷筋動骨,甚至有覆亡之險。
前有漢武帝打匈奴,打得中原十室九空,不得不下罪己詔,離國家衰亡隻差一步之險。
後有隋煬帝征高句麗,把自己活活征斷氣。
這都是前車之鑑。
那麽大唐是如何做的?
從大唐立國開始,對內掃蕩群雄,對外滅東突厥,打高句麗,打吐蕃,打西域諸國,可以說是武功赫赫,有不服者,大唐天兵教你們重新做人。
在這種高強度的用兵下,國家並沒有出現太重的負擔,老百姓安居樂業,國力蒸蒸日上。
這簡直是一個奇蹟。
究竟如何做到的?
答案便是「羈縻」二字。
即通過強大的武力,把大唐周邊區域性的強國打傷,甚至是滅掉,消除掉對大唐的威脅,同時將當地鐵板一塊的勢力,打成散沙,形成星羅棋布,犬牙交錯的小國、部落。
這些小國,因畏懼大唐的武力,甚至是羨慕強者,自然便會投入大唐的懷抱,自願上表稱臣,做大唐的蕃屬。
和後世所謂天朝上國,四方來朝不同。
在這個時代,做大唐的小弟,是要承擔承任的。
這具體便要提到大唐的「羈縻」之策了。
首先,因為地方原本最強的勢力被打散了,各族,各小國、部落便多了。
這些小國一多,被作為強勢的宗主國,大唐自然可以施展平衡手段,左右縫源,居中調停,以最小的代價,維持住對自己有利的局麵。
在這種情況下,大唐並不需要在當地投入太多兵力,設一個都護府,或者像安西四鎮一樣,在唐初期其實就相當於哨所和觀察站一般的存在,並無大量的駐軍。
可以理解為後世的大使館。
那麽點人手,如果兵亂,根本沒有力量去平息,主要的職能,還是在平時維持住地方的平衡,不使一家獨大。
這樣做的好處有二。
第一,大唐不用大量駐軍,也就省去了無數的錢糧。
否則大唐再富,也無法支撐在遙遠疆域的長期大量駐軍。
這都是燒錢的玩意,大唐不幹。
其次,因為隻留有少量的人手,除了在平日裏平衡各族和小國的勢力,還有著收集情報的職能,為朝廷的決策提供情報支撐。
然後因為駐留的人手少,萬一地方上亂起來,把這些唐軍據點拔除了,對大唐來說,也是不痛不癢。
你拔了我還可以再建,根本不花多少錢。
人手也不會損失多少。
所以在武周時期,大唐與吐蕃爭西域時,安息四鎮才會旋起旋滅。
你拆了我再建,交錯而行。
一直到後來大唐派了數萬人鎮守,這種事便不再發生了。
在大唐真正派大軍鎮守西域之前。
功能類似前哨站一樣的安息四鎮,還有都護府是如何平定地方的?
第一點,像都護府是有一些軍隊的,而安西四鎮雖然沒什麽兵馬,但是可以借兵。
向誰借?
自然是向周邊那些臣服於大唐的小國借。
當年王玄策是怎麽滅掉中天竺的?
借兵啊。
借吐蕃兵,借勃尼兵,東拚西湊一些鹹魚兵,便把中天竺滅了。
大唐一分錢不花,這性價比,高到爆好麽。
第七十三章 敵可往,吾亦可往
所以在大唐羈縻之策中,除了玩左右平衡的手段。
那些大唐的蕃屬國,還得擔負向大唐提供僕從軍的責任。
作為宗主國,大唐徵調蕃屬國的軍馬,是不用花錢的。
不但不用花錢,蕃屬還得提供糧草、後勤、情報,等等一切便利。
也就是說,老大要打仗,小弟要提供人力、物力、財力、糧草。
老大的軍費,小弟們給包圓了。
是不是有種熟悉感?
歷史是個圈,千百年後,後世宗主國玩的也還是大唐這一套。
這便是大唐能對四周頻繁用兵,還不傷國本的原因。
大唐作為宗主,天然便能借用小弟的錢和人,去辦自己的事。
不過凡事有正反兩麵,既享受好處,當然也要承擔相應的責任,權力是對等的。
不然宗主國的小弟怎麽肯乖乖出錢出人,如此聽話?
人家又不是傻。
作為宗主,大唐的責任就是維護四夷的秩序,協調各地的勢力,保護蕃屬國的安全和利益。
比如高句麗、百濟和新羅,此時名義上都是向大唐朝貢的,也都是大唐的蕃屬。
但高句麗和百濟聯手起來胖揍新羅,新羅被打得一直吐血怎麽辦?
這個時候就體現宗主國的作用了。
新羅人會向大唐求助。
大唐會居中調停,命高句麗和百濟不許再打新羅。
至於唐軍這邊,大營的位置用不同顏色標著小旗,代表唐軍大營。
而糧道,則不會在地圖上標出來。
真正的路線,隻藏於大總管等廖廖幾人的心裏。
說起唐軍的後勤,就不得不提到唐軍對周邊各國的策略。
——即羈縻之策。
以傳統農業國的生產力來說,要想打到周邊這麽遠,並且一直壓服四夷,保持穩定的環境,對國家無疑是沉重的負擔,弄不好便會傷筋動骨,甚至有覆亡之險。
前有漢武帝打匈奴,打得中原十室九空,不得不下罪己詔,離國家衰亡隻差一步之險。
後有隋煬帝征高句麗,把自己活活征斷氣。
這都是前車之鑑。
那麽大唐是如何做的?
從大唐立國開始,對內掃蕩群雄,對外滅東突厥,打高句麗,打吐蕃,打西域諸國,可以說是武功赫赫,有不服者,大唐天兵教你們重新做人。
在這種高強度的用兵下,國家並沒有出現太重的負擔,老百姓安居樂業,國力蒸蒸日上。
這簡直是一個奇蹟。
究竟如何做到的?
答案便是「羈縻」二字。
即通過強大的武力,把大唐周邊區域性的強國打傷,甚至是滅掉,消除掉對大唐的威脅,同時將當地鐵板一塊的勢力,打成散沙,形成星羅棋布,犬牙交錯的小國、部落。
這些小國,因畏懼大唐的武力,甚至是羨慕強者,自然便會投入大唐的懷抱,自願上表稱臣,做大唐的蕃屬。
和後世所謂天朝上國,四方來朝不同。
在這個時代,做大唐的小弟,是要承擔承任的。
這具體便要提到大唐的「羈縻」之策了。
首先,因為地方原本最強的勢力被打散了,各族,各小國、部落便多了。
這些小國一多,被作為強勢的宗主國,大唐自然可以施展平衡手段,左右縫源,居中調停,以最小的代價,維持住對自己有利的局麵。
在這種情況下,大唐並不需要在當地投入太多兵力,設一個都護府,或者像安西四鎮一樣,在唐初期其實就相當於哨所和觀察站一般的存在,並無大量的駐軍。
可以理解為後世的大使館。
那麽點人手,如果兵亂,根本沒有力量去平息,主要的職能,還是在平時維持住地方的平衡,不使一家獨大。
這樣做的好處有二。
第一,大唐不用大量駐軍,也就省去了無數的錢糧。
否則大唐再富,也無法支撐在遙遠疆域的長期大量駐軍。
這都是燒錢的玩意,大唐不幹。
其次,因為隻留有少量的人手,除了在平日裏平衡各族和小國的勢力,還有著收集情報的職能,為朝廷的決策提供情報支撐。
然後因為駐留的人手少,萬一地方上亂起來,把這些唐軍據點拔除了,對大唐來說,也是不痛不癢。
你拔了我還可以再建,根本不花多少錢。
人手也不會損失多少。
所以在武周時期,大唐與吐蕃爭西域時,安息四鎮才會旋起旋滅。
你拆了我再建,交錯而行。
一直到後來大唐派了數萬人鎮守,這種事便不再發生了。
在大唐真正派大軍鎮守西域之前。
功能類似前哨站一樣的安息四鎮,還有都護府是如何平定地方的?
第一點,像都護府是有一些軍隊的,而安西四鎮雖然沒什麽兵馬,但是可以借兵。
向誰借?
自然是向周邊那些臣服於大唐的小國借。
當年王玄策是怎麽滅掉中天竺的?
借兵啊。
借吐蕃兵,借勃尼兵,東拚西湊一些鹹魚兵,便把中天竺滅了。
大唐一分錢不花,這性價比,高到爆好麽。
第七十三章 敵可往,吾亦可往
所以在大唐羈縻之策中,除了玩左右平衡的手段。
那些大唐的蕃屬國,還得擔負向大唐提供僕從軍的責任。
作為宗主國,大唐徵調蕃屬國的軍馬,是不用花錢的。
不但不用花錢,蕃屬還得提供糧草、後勤、情報,等等一切便利。
也就是說,老大要打仗,小弟要提供人力、物力、財力、糧草。
老大的軍費,小弟們給包圓了。
是不是有種熟悉感?
歷史是個圈,千百年後,後世宗主國玩的也還是大唐這一套。
這便是大唐能對四周頻繁用兵,還不傷國本的原因。
大唐作為宗主,天然便能借用小弟的錢和人,去辦自己的事。
不過凡事有正反兩麵,既享受好處,當然也要承擔相應的責任,權力是對等的。
不然宗主國的小弟怎麽肯乖乖出錢出人,如此聽話?
人家又不是傻。
作為宗主,大唐的責任就是維護四夷的秩序,協調各地的勢力,保護蕃屬國的安全和利益。
比如高句麗、百濟和新羅,此時名義上都是向大唐朝貢的,也都是大唐的蕃屬。
但高句麗和百濟聯手起來胖揍新羅,新羅被打得一直吐血怎麽辦?
這個時候就體現宗主國的作用了。
新羅人會向大唐求助。
大唐會居中調停,命高句麗和百濟不許再打新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