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法善雖然沒明說,但蘇大為知道,他指的是什麽。


    道教是大唐國教,這個地位,是從李淵時起便定下的。


    開國之君,一般都要從古人裏,找個名人認個親戚,加強一下血統,強化一下得國的合法性,還有受命於天的感覺。


    李唐,找到的是春秋時的老子。


    孔子是儒家聖人,然而孔子去拜見老子,卻要執弟子禮,回來還要跟弟子感慨:「鳥,吾知其能飛;魚,吾知其能遊;獸,吾知其能走。走者可以用罔,遊者可以為綸,飛者可以為矰。


    至於龍,吾不能知其乘風雲而上天。吾今日見老子,其猶龍耶!」


    翻譯成大白話,那便是老子太牛逼了!


    認這樣的聖人做祖宗,是極有逼格的一件事。


    從李淵,到李世民,直到此時的李治,道教作為國教的地位沒有動搖過。


    甚至許多王公大臣,包括李世民在內,都信道教可以煉出金丹,服後可以不死。


    大唐皇室好幾位皇帝,後期都有讓道士鍊金丹,服食金丹以求長生的記錄。


    太宗李世民,晚年也是感覺身體大不如前,令道士煉丹。


    結果吃了感覺不明顯,這才病急亂投藥,找了王玄策從中天竺帶回來的那羅僧。


    希望外來的和尚會念經。


    豈料卻丹毒而發。


    無論如何,如今的道教,受到沙門傳法極大的衝擊,乃是不爭的事實。


    道教的教義本就是追求出世,相比「煩惱即菩提」,講究入世渡人的浮屠來說,理論方麵確實是辯不過人家。


    大概,葉法善也是感受到這方麵的壓力了吧。


    雖然,眼下道教仍是國教,可再過些年,蘇大為知道,自從武則天掌權後,一切就都變了。


    雖然那還要許多年,但道教一些有識之士,怕是已經察覺到了那種可能。


    葉法善,或許正為此事而來。


    蘇大為的職務雖然不高,但他這個人,有著異乎尋常的人脈手段,可以直通到當今天子身邊的女人,武昭儀那。


    而陛下對武昭儀的寵愛,那是人盡皆知的。


    也就是說,蘇大為雖然並非大官,但卻是一個極其特殊的存在。


    如果結交他,完全有可能做到以小搏大,通過他,向武昭儀傳話,從而間接影響到李治。


    葉法善沒有急著開口,他一直在小心的觀察著蘇大為的反應,揣磨著蘇大為的內心。


    等蘇大為流露出想明白的神情,他才繼續道:「蘇帥知道先秦時代,諸子百家的分別嗎?」


    「分別?願聞其詳。」蘇大為暫時弄不清葉法善葫蘆裏賣什麽藥,決定先觀察一陣。


    這葉法善也真是,才提起佛道兩門,怎麽一下子又跳到先秦去了?


    反應慢的還真跟不上思路。


    「以貧道認為,各家之不同,乃是視角不同。」


    葉法善眯起眼睛,看到蘇大為雖然沒說話,但是神情一下子變得鄭重了許多,連腰杆都挺直了。


    他的內心不禁微有些得意感,繼續說道:「儒家的視角,是一個貴族男子看社會和世界。貴族要懂社交禮儀,要說雅言,要有貴族基本的技能,即君子六藝。


    法家的視角,是一個君主看社會,從一開始落腳的地方便是君主,它要求君主把權力放在第一位。


    墨家……


    兵家……


    縱橫家。」


    第五十五章 長生久視(下)


    「墨家的視角是一個匠人看天下,墨子本身就是一個高明的工匠,在他的眼,天下如同一件機關工具,工具的運作需要各個部件相互合作,所以要兼愛非攻;對於工具優先考慮的是其性能,其次才是它是否好看,所以那些禮樂,在天下大亂人命都不能保全的時候,都應當從簡。


    工具的好壞,是由其設計的優劣來決定的,因此不存在什麽天命鬼神,但是需要尚賢,讓合適的人在合適的位置做合適的事。」


    停了停,葉法善見蘇大為聽的認真,繼續道:「兵家的視角,是一個將軍看天下,國家要強盛就要吞併敵國,占有更多領土和資源。


    所以要把國家變成一個軍事機構,做到可以最大限度的動員百姓。


    還要上下一心,統一思想,在攻伐的時候能夠同心同德,消滅對手取得勝利。


    縱橫家的視角是一個說客看天下,天下需要平衡,縱橫家利用人性皆有私慾的弱點,鼓動三寸不爛之舌,使各國都處於互相製衡的狀態,絕不使一家獨大,這樣縱橫家就可以左右逢源,從中取利。」


    稍微等蘇大為消化了一下自己話裏的內容,葉法善自矜的一拈長須,這才開口道:「至於我們道家,視角是什麽?這個問題,要回到道家思想創立者,老子身上。


    老子是春秋時周王室的守藏室史,也就是管理王室藏書的官員。


    以他的身份,自然看到許多機密的史料,看到歷史的盛衰悲歡。


    於是用道家思想,將他看到的許多東西總結下來。


    許多不能說的,不能談的事情,都蘊含在道家思想裏。


    道家思想與別家的不同在於,道家的思想,具有超脫性,當別家關注於當下之事時,道家的視角,已經跨度千百年的時間長河,去俯仰天地。」


    微微嘆了口氣,葉法善輕吟道:「常無欲觀其妙,常有欲觀其徼。」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唐不良人(上)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庚新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庚新並收藏大唐不良人(上)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