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是安文生在這裏就好了。」
蘇大為忍不住道。
安文生也是個妙人,琴棋書畫,上下天文,什麽都能聊,什麽都能侃幾句。
而且絲毫不端著架子。
比起蘇慶節他們,安文生的眼界見識又高出許多,倒可以和薛禮聊個痛快。
「別說那麽多,阿彌,我可有件事要告訴你。」
程處嗣一臉嚴肅道:「最近市頭上咱們的店,可是多出不少生麵孔,看著也不像是買貨,就是……像是盯梢,你懂吧?」
「大概是『那位』吧。」
蘇大為苦笑著舉杯,和大家碰了一杯。
所有人都知道是怎麽回事,多半就是長孫無忌的人,開始在查蘇大為了。
這種事,從上次蘇大為在殿前與長孫無忌正麵衝突,就無可避免了。
關鍵那時蘇大為也沒法退。
「如果那時阿彌退了,隻怕生意也做不到今天。」程處嗣又嘆了口氣。
他外表粗豪,卻是粗中有細,自然明白其中的厲害。
「『那位』可是擅長斬草除根的人。」
「別說這些了,喝酒。」
尉遲寶琳聽得有些煩躁,舉起酒杯,自己先灌了一口,接著忽然想起了什麽,眼前一亮道:「對了,新羅的事,大家聽說了嗎?」
永徽五年三月,新羅真德女王去世,具有王位繼承資格的「聖骨」徹底斷絕。
新羅王位隻能在真骨貴族中挑選。
起初,群臣推戴上大等閼川,閼川說:「我老了,沒有什麽值得稱道的德行。現在德高望重的莫過於春秋公,他真的可以說是濟世英傑啊!」
金春秋三次推辭,乃登王位,成為新羅第一位出身真骨的國王。
五月,新羅之事傳回大唐,李治知真德女王去世的消息,下詔冊拜金春秋為樂浪郡王、新羅王,並加授開府儀同三司。
蘇大為之前也隱隱聽過此事,不由點點頭。
坐對麵的蘇慶節道:「對了,阿彌前幾年不是和新羅使團打過交道?使團的那個正史,金法敏你還記得吧。」
「金法敏,怎麽了?」
「金法敏便是如今新羅王金春秋的兒子。」蘇慶節頗為感慨:「按法理,他也有可能在以後繼承為新羅王的,想想還真奇妙,要是金法敏日後真的成為新羅王,阿彌你就是我們這裏,唯一和新羅王熟識的人。」
「呃……」
蘇大為不由愕然。
回憶起金法敏種種,那時真是沒想到,這人居然是新羅王之子。
世事如棋,殊難預料。
這時薛禮道:「金春秋成為新羅王,隻怕三韓之地從此又要多事了。」
三韓是古代朝鮮半島南部有三個小部族,分別是馬韓、辰韓、弁韓,合稱三韓。
之前,馬韓被扶餘人吞併,成為百濟。
而辰韓與弁韓則合併為新羅。
千百年來,朝鮮半島這幾個小國相愛相殺,可以說是三韓鬥爭的延續。
所有人看向薛禮,蘇慶節道:「此話怎講?」
「貞觀十六年,新羅善德女王仁平九年秋,百濟攻占新羅西部四十餘城,進而奪取了重鎮大耶城。
鎮守該城的都督伊湌金品釋戰死,其妻古陀炤為金春秋之女,亦死於此役。
金春秋聽說女兒、女婿雙雙死難的消息後,倚柱而立,一整天都不眨眼,不理睬經過他麵前的人,然後說道:嗟乎!大丈夫豈不能吞百濟乎?
然後麵見善德女王,請求出使高句麗借兵以報復百濟,善德女王批準。
彼時高句麗國王是高藏,但實權掌握在莫離支淵蓋蘇文手中,金春秋出使高句麗之際,高句麗要求新羅歸還竹嶺以西、以北的高句麗故地方能出兵,這等於是要新羅割讓包括西海岸出海口在內的大半國土,因此遭到金春秋斷然拒絕,於是被高句麗扣押兩個月之久。
其後金春秋假意許諾歸還竹嶺以西以北之地,加上金庾信率軍兵臨高句麗南境,所以金春秋最終得到釋放。」
薛禮不愧是唐軍中對遼東之地了解最深的人之一,說起新羅舊事,便如掌上觀紋。
「也就是說,現任的新羅王金春秋與百濟、高句麗都有不共戴天之仇。」
「先別高興得太早。」程處嗣嘟囔道:「在國事麵前,就算天大的仇恨也得放到一邊,這金春秋總不會主動向高句麗和百濟發起戰爭吧?」
「雖不一定打,但我看金春秋這個人,是不會放下仇恨的,新羅對高句麗與百濟之策,和之前善德女王時期,定會有所改變。」
薛禮篤定的道。
「對了,我想起來一事。」
尉遲寶琳一拳砸在桌子上,「咣」的一聲響,桌上杯子碗碟齊跳了一下,引來所有人怒目而向。
「嘿嘿,我那個……」
尉遲寶琳撓了撓頭,憨厚一笑道:「貞觀二十二年,金春秋攜其子金文王出使我大唐,太宗對金春秋的待遇極為隆重。」
薛禮點頭道:「此事我亦有印象,當時太宗派光祿卿柳亨持節郊勞,然後封金春秋為特進,金文王為左武衛大將軍,允許金春秋參觀國學的釋奠及講論,並賞賜新修的《晉書》與禦製溫湯碑、晉祠碑,此外還下賜金帛無數。
太宗召見金春秋,問他有何想法,金春秋跪奏道:臣的本國地處偏僻的海角,多年來服事天朝,但百濟強悍狡猾,屢次侵略欺淩本國,況且前些年他們大舉深入,攻陷數十座城池,要斷絕我國朝貢的道路。
蘇大為忍不住道。
安文生也是個妙人,琴棋書畫,上下天文,什麽都能聊,什麽都能侃幾句。
而且絲毫不端著架子。
比起蘇慶節他們,安文生的眼界見識又高出許多,倒可以和薛禮聊個痛快。
「別說那麽多,阿彌,我可有件事要告訴你。」
程處嗣一臉嚴肅道:「最近市頭上咱們的店,可是多出不少生麵孔,看著也不像是買貨,就是……像是盯梢,你懂吧?」
「大概是『那位』吧。」
蘇大為苦笑著舉杯,和大家碰了一杯。
所有人都知道是怎麽回事,多半就是長孫無忌的人,開始在查蘇大為了。
這種事,從上次蘇大為在殿前與長孫無忌正麵衝突,就無可避免了。
關鍵那時蘇大為也沒法退。
「如果那時阿彌退了,隻怕生意也做不到今天。」程處嗣又嘆了口氣。
他外表粗豪,卻是粗中有細,自然明白其中的厲害。
「『那位』可是擅長斬草除根的人。」
「別說這些了,喝酒。」
尉遲寶琳聽得有些煩躁,舉起酒杯,自己先灌了一口,接著忽然想起了什麽,眼前一亮道:「對了,新羅的事,大家聽說了嗎?」
永徽五年三月,新羅真德女王去世,具有王位繼承資格的「聖骨」徹底斷絕。
新羅王位隻能在真骨貴族中挑選。
起初,群臣推戴上大等閼川,閼川說:「我老了,沒有什麽值得稱道的德行。現在德高望重的莫過於春秋公,他真的可以說是濟世英傑啊!」
金春秋三次推辭,乃登王位,成為新羅第一位出身真骨的國王。
五月,新羅之事傳回大唐,李治知真德女王去世的消息,下詔冊拜金春秋為樂浪郡王、新羅王,並加授開府儀同三司。
蘇大為之前也隱隱聽過此事,不由點點頭。
坐對麵的蘇慶節道:「對了,阿彌前幾年不是和新羅使團打過交道?使團的那個正史,金法敏你還記得吧。」
「金法敏,怎麽了?」
「金法敏便是如今新羅王金春秋的兒子。」蘇慶節頗為感慨:「按法理,他也有可能在以後繼承為新羅王的,想想還真奇妙,要是金法敏日後真的成為新羅王,阿彌你就是我們這裏,唯一和新羅王熟識的人。」
「呃……」
蘇大為不由愕然。
回憶起金法敏種種,那時真是沒想到,這人居然是新羅王之子。
世事如棋,殊難預料。
這時薛禮道:「金春秋成為新羅王,隻怕三韓之地從此又要多事了。」
三韓是古代朝鮮半島南部有三個小部族,分別是馬韓、辰韓、弁韓,合稱三韓。
之前,馬韓被扶餘人吞併,成為百濟。
而辰韓與弁韓則合併為新羅。
千百年來,朝鮮半島這幾個小國相愛相殺,可以說是三韓鬥爭的延續。
所有人看向薛禮,蘇慶節道:「此話怎講?」
「貞觀十六年,新羅善德女王仁平九年秋,百濟攻占新羅西部四十餘城,進而奪取了重鎮大耶城。
鎮守該城的都督伊湌金品釋戰死,其妻古陀炤為金春秋之女,亦死於此役。
金春秋聽說女兒、女婿雙雙死難的消息後,倚柱而立,一整天都不眨眼,不理睬經過他麵前的人,然後說道:嗟乎!大丈夫豈不能吞百濟乎?
然後麵見善德女王,請求出使高句麗借兵以報復百濟,善德女王批準。
彼時高句麗國王是高藏,但實權掌握在莫離支淵蓋蘇文手中,金春秋出使高句麗之際,高句麗要求新羅歸還竹嶺以西、以北的高句麗故地方能出兵,這等於是要新羅割讓包括西海岸出海口在內的大半國土,因此遭到金春秋斷然拒絕,於是被高句麗扣押兩個月之久。
其後金春秋假意許諾歸還竹嶺以西以北之地,加上金庾信率軍兵臨高句麗南境,所以金春秋最終得到釋放。」
薛禮不愧是唐軍中對遼東之地了解最深的人之一,說起新羅舊事,便如掌上觀紋。
「也就是說,現任的新羅王金春秋與百濟、高句麗都有不共戴天之仇。」
「先別高興得太早。」程處嗣嘟囔道:「在國事麵前,就算天大的仇恨也得放到一邊,這金春秋總不會主動向高句麗和百濟發起戰爭吧?」
「雖不一定打,但我看金春秋這個人,是不會放下仇恨的,新羅對高句麗與百濟之策,和之前善德女王時期,定會有所改變。」
薛禮篤定的道。
「對了,我想起來一事。」
尉遲寶琳一拳砸在桌子上,「咣」的一聲響,桌上杯子碗碟齊跳了一下,引來所有人怒目而向。
「嘿嘿,我那個……」
尉遲寶琳撓了撓頭,憨厚一笑道:「貞觀二十二年,金春秋攜其子金文王出使我大唐,太宗對金春秋的待遇極為隆重。」
薛禮點頭道:「此事我亦有印象,當時太宗派光祿卿柳亨持節郊勞,然後封金春秋為特進,金文王為左武衛大將軍,允許金春秋參觀國學的釋奠及講論,並賞賜新修的《晉書》與禦製溫湯碑、晉祠碑,此外還下賜金帛無數。
太宗召見金春秋,問他有何想法,金春秋跪奏道:臣的本國地處偏僻的海角,多年來服事天朝,但百濟強悍狡猾,屢次侵略欺淩本國,況且前些年他們大舉深入,攻陷數十座城池,要斷絕我國朝貢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