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7章 出發前的變化
熱辣閨蜜群穿投身滾燙事業 作者:芸帆帆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成悅然也跟成廷先大概說了在學院女生生活住宿的情況,也還有其它負責安全的人,讓他可以放心。
成廷先聽著聽著,突然就決定親自送兩個女兒去祥城學院,順便自己也去看看祥城什麽樣子。
成悅然聽得很懵,這大堂哥是這麽想一出是一出的麽?
不過看他表情,有些煩躁又有些疲憊。
早上大皇子妃也沒來送女兒。估計昨天是吵架了。
再看兩個女孩倒是麵色如常,成悅然反而有些欣賞這兩個小侄女了。
大皇子妃確實是因為賭氣,沒來送女兒。
從昨天晚上兩個女兒沒有站她這邊開始,她就委屈,覺得自己為了這個家做了那麽多,最後卻連兩個親生的孩子都不向著她。一個人稱病在自己屋裏生悶氣。
成希琳一早跟著姐姐去同母親告別,也吃了閉門羹。但是姐姐鐵了心要跟去,她也就隻能跟母親身邊的人說自己會經常寫信回來。
這會兒她倆聽見父親聊著聊著突然就說要跟她們一起,兩人眼神一錯,站旁邊默默聽著,也不發表看法。
成悅然說皇子離開都城她可做不了主,讓成廷先去跟皇上說。
皇上這會兒正聽著小兒子撒嬌要好處,為什麽要好處呢,因為他也知道自己不去是不可能的了。
他母妃跟他說了,要是他今天敢跟皇帝說自己不願去,就會狠狠收拾他。
這小子還是挺靈光,看得出這次母妃不是說著玩的。
於是他也不敢說自己不想去,就說自己怕這怕那,巴不得皇帝多給他人手錢財,最好再給他單獨建個宮殿。
皇帝聽著好笑,也隻是讓大太監給這次出行的皇子皇女們每人發了一張金額不大的銀票。
見皇帝做出一視同仁的樣子,皇後也拿出自己私房錢分給每個孩子,說是老百姓都說窮家富路,既然要去外麵看看,多帶些銀子也好。
成悅然當然也收到她心心念念的小錢錢了,皇帝給她一人兩百兩銀子,一千兩銀票到手,不過這可是兩年裏她幫襯著照顧這幾個孩子的錢,意思就是再多也別想了。
一千兩銀子,還是可以做好多事,成悅然自然高高興興接受這個交易。要不怎麽說培訓學校賺錢呢,給這些有錢有勢的人教育孩子可真的賺啊,美滋滋。
成廷先跟皇帝說了自己打算,皇帝有些猶豫。成廷先便自爆家醜,說自己實在煩躁,受夠了和老婆吵架,還有麵對嶽家,他想出去走走散散心。
皇後聽了不高興,正要說他兩句,皇帝就趕緊答應了他的要求,堵住了皇後接下來想說的話。
皇帝跟皇後的婚事,當初是因為皇後母家的勢力強大。
但當時太後給他選做皇後的是另一個姑娘,那姑娘是如今皇後的堂妹,在閨閣裏就頗有才名。
皇帝那時年紀不大,卻也知道婚姻關係太多。自己找人查了又查,斟酌再三覺得如今這個皇後的性格比那個堂妹軟弱一些,也比較沒主見。
所以他就跟太後說要娶如今皇後。反正都是這家裏的嫡女,這姐姐先嫁人也是合情合理。
說服了太後這兩姑娘誰做皇後都區別不大。太後想了想,以為他確實更喜歡這個姐姐,說答應了。
其實他根本也就不喜歡他家的姑娘,隻是不得不娶。
皇後嫁給他時可能確實憧憬過愛情吧,但見他隻是一門心思放在治國理政上。還以為他對所有的女子也就那樣了。
直到貴妃進了宮,皇後才知道皇帝不是不懂男女之情。
但是她生了嫡長子後,貴妃才進的宮,她也不能有什麽意見。
家族裏的人也隻說讓她好好培養皇長子,然而大兒子學什麽都比自己的弟弟慢半拍。
大皇子成年,跟皇帝提出想讓大皇子娶了自己哥哥家的女兒。
皇帝居然也沒反對,而皇帝跟自己兒子說這事他也沒法拒絕,挑個性子柔弱一些的比較好。這樣優柔寡斷的大皇子妃就被選上。
兩家似乎經過幾代人的結親聯係越來越緊密,實際卻逐漸把對方勢力削弱,往外排擠。
大皇子兒子夭折的事情倒不是皇帝安排的,而且那事情之前皇帝就已經不考慮讓大皇子繼承皇位了。無論他有沒有兒子都改變不了什麽。
皇帝和貴妃時不時也給皇後灌輸,自己兒子能力不行,就不要去爭得頭破血流的想法。
不如借勢安穩度日。獻王跟皇帝不是一個母親生的,但他不爭不搶的,不就活得很好。就連太妃這些年也是過得比在宮裏好。
皇後沒什麽主見,很多想法日久天長就偏向貴妃了。
二皇子和四皇子也有事沒事都會去向皇後請安,給夠她嫡母的臉麵。
反而自己兒子還經常觸自己黴頭,比較下來竟然是別人家的孩子更好更聰明,逐漸也就忽略了大皇子才是她親兒子。
皇帝比其他人更明白大兒子的委屈,但他做不了什麽,他對大兒子這麽多年真是一點親近不起來。
“父皇……”六皇子成廷祈鼓足勇氣走了過來。
“怎麽了?廷祈。”
“我母親說我超過十二歲就不用跟去祥城遊學了,但是剛剛聽說大哥家大姑娘也去,我也想去……
“我早就聽說祥城的藏書樓有很多的藏書,來自各個國家……我真的很想去看看。”成廷祈很猶豫,自己突然這樣決定,母親是不是會不開心。
成廷祈外祖家幾乎全是讀書人,在前朝根基就很深,和芮家很像。
區別是芮家的人從芮一揚老爺子挪去祥城後,已經逐漸離開一些關鍵的崗位。
後代裏的幾人多半都負責文化宣傳還有新發展的旅遊事務。
而成廷祈的幾個叔伯都在禮部,工部和刑部擔任要職。
成廷祈的母親一看就是典型書香門第出來的大家閨秀。
注重每一件事的細節,不允許自己行差踏錯一步,對兒子也就要求的很嚴。
這也是成悅然見到成廷祈後,就知道背後搞鬼的事情肯定與他們母子無關的原因。
成廷祈真的很喜歡讀書,他從小沒有朋友,這話雖然說出來好笑,皇子能有誰有朋友?但他是真的一個能說上幾句話的同齡人都沒有。
他孤獨的世界裏,隻有書籍。隻有看書的時候他才能感受到外麵的世界有多精彩。
他比任何一個兄弟姐妹侄子侄女更想去祥城看看。
安慶郡主每到年節總是會給他們書籍,他喜歡那些書。
他唯一一次情緒失控就是自己小妹妹兩歲多時撕了他最愛的繪本。
那個繪本是青蓮居士和她的弟子一起編寫繪畫的,他真的很喜歡很喜歡。
那次妹妹撕了他的書,他知道不能責罵年幼不知事的妹妹,隻能自己憋屈地哭了好久,半夜居然高燒說起了胡話。
嚇得她母親惠嬪趕緊讓人去給他重新買那套書。
結果那書隻印了五百套,永慶城書店裏的都賣完了。
還好他表哥那裏收集了一套,趕緊先拿來哄他。
昨天成廷祈也求了惠嬪好久,說自己想去。惠嬪以他年紀超過了為由拒絕了。
今早他也是抱著一絲不甘心,說要送送弟弟和侄子,這才一早就到了大殿外。
他們昨天預料的跟貴妃預料的差不多,都覺得大皇子隻是說說,不太可能把女兒送去那麽遠的地方讀兩年書。結果今天大皇子居然要讓兩個女兒都去。
成廷祈一想,那成希玟都十四了,雖是侄女,但比自己還年長,要是她能去,自己為什麽不能去。
他就默默在一旁聽著,聽著聽著,就連自己大皇兄也要去祥城。那麽自己去問問父皇可不可以跟去也問題不大。
成廷先聽著聽著,突然就決定親自送兩個女兒去祥城學院,順便自己也去看看祥城什麽樣子。
成悅然聽得很懵,這大堂哥是這麽想一出是一出的麽?
不過看他表情,有些煩躁又有些疲憊。
早上大皇子妃也沒來送女兒。估計昨天是吵架了。
再看兩個女孩倒是麵色如常,成悅然反而有些欣賞這兩個小侄女了。
大皇子妃確實是因為賭氣,沒來送女兒。
從昨天晚上兩個女兒沒有站她這邊開始,她就委屈,覺得自己為了這個家做了那麽多,最後卻連兩個親生的孩子都不向著她。一個人稱病在自己屋裏生悶氣。
成希琳一早跟著姐姐去同母親告別,也吃了閉門羹。但是姐姐鐵了心要跟去,她也就隻能跟母親身邊的人說自己會經常寫信回來。
這會兒她倆聽見父親聊著聊著突然就說要跟她們一起,兩人眼神一錯,站旁邊默默聽著,也不發表看法。
成悅然說皇子離開都城她可做不了主,讓成廷先去跟皇上說。
皇上這會兒正聽著小兒子撒嬌要好處,為什麽要好處呢,因為他也知道自己不去是不可能的了。
他母妃跟他說了,要是他今天敢跟皇帝說自己不願去,就會狠狠收拾他。
這小子還是挺靈光,看得出這次母妃不是說著玩的。
於是他也不敢說自己不想去,就說自己怕這怕那,巴不得皇帝多給他人手錢財,最好再給他單獨建個宮殿。
皇帝聽著好笑,也隻是讓大太監給這次出行的皇子皇女們每人發了一張金額不大的銀票。
見皇帝做出一視同仁的樣子,皇後也拿出自己私房錢分給每個孩子,說是老百姓都說窮家富路,既然要去外麵看看,多帶些銀子也好。
成悅然當然也收到她心心念念的小錢錢了,皇帝給她一人兩百兩銀子,一千兩銀票到手,不過這可是兩年裏她幫襯著照顧這幾個孩子的錢,意思就是再多也別想了。
一千兩銀子,還是可以做好多事,成悅然自然高高興興接受這個交易。要不怎麽說培訓學校賺錢呢,給這些有錢有勢的人教育孩子可真的賺啊,美滋滋。
成廷先跟皇帝說了自己打算,皇帝有些猶豫。成廷先便自爆家醜,說自己實在煩躁,受夠了和老婆吵架,還有麵對嶽家,他想出去走走散散心。
皇後聽了不高興,正要說他兩句,皇帝就趕緊答應了他的要求,堵住了皇後接下來想說的話。
皇帝跟皇後的婚事,當初是因為皇後母家的勢力強大。
但當時太後給他選做皇後的是另一個姑娘,那姑娘是如今皇後的堂妹,在閨閣裏就頗有才名。
皇帝那時年紀不大,卻也知道婚姻關係太多。自己找人查了又查,斟酌再三覺得如今這個皇後的性格比那個堂妹軟弱一些,也比較沒主見。
所以他就跟太後說要娶如今皇後。反正都是這家裏的嫡女,這姐姐先嫁人也是合情合理。
說服了太後這兩姑娘誰做皇後都區別不大。太後想了想,以為他確實更喜歡這個姐姐,說答應了。
其實他根本也就不喜歡他家的姑娘,隻是不得不娶。
皇後嫁給他時可能確實憧憬過愛情吧,但見他隻是一門心思放在治國理政上。還以為他對所有的女子也就那樣了。
直到貴妃進了宮,皇後才知道皇帝不是不懂男女之情。
但是她生了嫡長子後,貴妃才進的宮,她也不能有什麽意見。
家族裏的人也隻說讓她好好培養皇長子,然而大兒子學什麽都比自己的弟弟慢半拍。
大皇子成年,跟皇帝提出想讓大皇子娶了自己哥哥家的女兒。
皇帝居然也沒反對,而皇帝跟自己兒子說這事他也沒法拒絕,挑個性子柔弱一些的比較好。這樣優柔寡斷的大皇子妃就被選上。
兩家似乎經過幾代人的結親聯係越來越緊密,實際卻逐漸把對方勢力削弱,往外排擠。
大皇子兒子夭折的事情倒不是皇帝安排的,而且那事情之前皇帝就已經不考慮讓大皇子繼承皇位了。無論他有沒有兒子都改變不了什麽。
皇帝和貴妃時不時也給皇後灌輸,自己兒子能力不行,就不要去爭得頭破血流的想法。
不如借勢安穩度日。獻王跟皇帝不是一個母親生的,但他不爭不搶的,不就活得很好。就連太妃這些年也是過得比在宮裏好。
皇後沒什麽主見,很多想法日久天長就偏向貴妃了。
二皇子和四皇子也有事沒事都會去向皇後請安,給夠她嫡母的臉麵。
反而自己兒子還經常觸自己黴頭,比較下來竟然是別人家的孩子更好更聰明,逐漸也就忽略了大皇子才是她親兒子。
皇帝比其他人更明白大兒子的委屈,但他做不了什麽,他對大兒子這麽多年真是一點親近不起來。
“父皇……”六皇子成廷祈鼓足勇氣走了過來。
“怎麽了?廷祈。”
“我母親說我超過十二歲就不用跟去祥城遊學了,但是剛剛聽說大哥家大姑娘也去,我也想去……
“我早就聽說祥城的藏書樓有很多的藏書,來自各個國家……我真的很想去看看。”成廷祈很猶豫,自己突然這樣決定,母親是不是會不開心。
成廷祈外祖家幾乎全是讀書人,在前朝根基就很深,和芮家很像。
區別是芮家的人從芮一揚老爺子挪去祥城後,已經逐漸離開一些關鍵的崗位。
後代裏的幾人多半都負責文化宣傳還有新發展的旅遊事務。
而成廷祈的幾個叔伯都在禮部,工部和刑部擔任要職。
成廷祈的母親一看就是典型書香門第出來的大家閨秀。
注重每一件事的細節,不允許自己行差踏錯一步,對兒子也就要求的很嚴。
這也是成悅然見到成廷祈後,就知道背後搞鬼的事情肯定與他們母子無關的原因。
成廷祈真的很喜歡讀書,他從小沒有朋友,這話雖然說出來好笑,皇子能有誰有朋友?但他是真的一個能說上幾句話的同齡人都沒有。
他孤獨的世界裏,隻有書籍。隻有看書的時候他才能感受到外麵的世界有多精彩。
他比任何一個兄弟姐妹侄子侄女更想去祥城看看。
安慶郡主每到年節總是會給他們書籍,他喜歡那些書。
他唯一一次情緒失控就是自己小妹妹兩歲多時撕了他最愛的繪本。
那個繪本是青蓮居士和她的弟子一起編寫繪畫的,他真的很喜歡很喜歡。
那次妹妹撕了他的書,他知道不能責罵年幼不知事的妹妹,隻能自己憋屈地哭了好久,半夜居然高燒說起了胡話。
嚇得她母親惠嬪趕緊讓人去給他重新買那套書。
結果那書隻印了五百套,永慶城書店裏的都賣完了。
還好他表哥那裏收集了一套,趕緊先拿來哄他。
昨天成廷祈也求了惠嬪好久,說自己想去。惠嬪以他年紀超過了為由拒絕了。
今早他也是抱著一絲不甘心,說要送送弟弟和侄子,這才一早就到了大殿外。
他們昨天預料的跟貴妃預料的差不多,都覺得大皇子隻是說說,不太可能把女兒送去那麽遠的地方讀兩年書。結果今天大皇子居然要讓兩個女兒都去。
成廷祈一想,那成希玟都十四了,雖是侄女,但比自己還年長,要是她能去,自己為什麽不能去。
他就默默在一旁聽著,聽著聽著,就連自己大皇兄也要去祥城。那麽自己去問問父皇可不可以跟去也問題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