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好記性不如爛筆頭
熱辣閨蜜群穿投身滾燙事業 作者:芸帆帆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成悅然不知道林爺爺問自己菌子的事是何意,就含糊回了一句:“還行吧。”
“老夫年輕時候吃過一種菌子,真是終生難忘。那次走鏢比想象中需要的時間長,我們幾個帶的糧食都吃完了。
“當時有個老鏢師識得很多野菜。他去找的時候就撿到了很多菌子。我們用鍋煮了吃,味道鮮美極了。”
成悅然覺得靠山吃山是老傳統了,忍不住問:“總有那麽幾種好認的菌子可以采了賣錢吧?”
“有幾種沒毒的,比如雞樅,鬆茸。采到了不能私自售賣,必須直接賣給朝廷收菌子的人。然後由快馬送往永慶城。”
成悅然聽到雞樅,鬆茸的名字,忍不住同江籬對視一眼。這名字一樣,也不知道是不是同樣的菌子。
成悅然問:“收購價格如何?”
“一兩菌子賣了大概能買四兩米。”
“我采到了不賣,自己吃呢?”
“那就吃唄。沒人管。但是普通人情願賣了換錢。”
“那倒是。”成悅然點點頭,“其它菌子都不吃的麽?我還能認出不少菌子的。”
“其它菌子不怎麽值錢,有些即使沒毒,但也沒那麽好吃。”
成悅然想想,關鍵還是油。很多菌子用植物油炸好能擺放很久,又香又好吃。
但是這兒的植物油比一般的菌子貴多了,普通人誰舍得用一大鍋油去搭配菌子呢。
“誒,想什麽呢?”江籬用手肘碰碰成悅然。
“在想榨油的事。”成悅然說出口才發現所有人一起看向她。
這是怎麽就從菌子想到了榨油的。
“油雞樅,你又不是沒吃過。”為避免尷尬,成悅然對江籬說。
“嗯,香。”江籬自然知道,成悅然現代時還是給她們帶過她奶奶炸的油雞樅呢,不過那時候是雞樅太貴了,而眼下是油更貴。
“祥城好像沒有榨油坊。”成悅然這時才想起來,祥城似乎沒有榨油坊。隻有屠戶會賣豬板油。
“嗯,祥城的菜油都是從正新國拉過來的。祥城本來就沒多少耕地,就算是自己種油菜籽榨油也不便宜,反而是正新國買,算上運費也更便宜些。”
“用花生榨油嗎?”問都問了,就多問幾句。畢竟自己從永慶城來,就算他們懷疑什麽,也隻會覺得她是皇族,本就比普通人知道的多一些。
林爺爺看看老友,兩人都搖頭表示沒聽過。“花生有種植,但也隻是煮了吃。”
成悅然想起去溫泉山莊吃過的本地花生,並不飽滿,說不定品種原因不適合榨油。
“向日葵呢?”成悅然繼續問,似乎她到了這兒後吃過的瓜子隻是南瓜籽。
“沒聽說過。”
這幾種能大量產油的作物看來也要留意著。成悅然想著就從自己的斜挎包裏拿出隨身小本本,準備記下來。
“你這是?”曲爺爺有些詫異。
“我隨手記一下需要尋找的東西,好記性不如爛筆頭嘛。”
曲爺爺點點頭,表示讚成。
再仔細看徒弟拿出來的皮麵小本子,本子皮殼側邊緣縫了個皮圈,插著一支竹筆。
本子打開,裏麵是裁好的紙頁,用細皮繩通過紙上的孔交叉穿過皮麵上的孔固定成一個整體。
就見她又從包裏拿出個小瓷瓶子,把塞子一拔,裏麵是已經調好的小瓶墨汁。
她把本子上插著的竹筆拿下,尖端放到小瓶子裏蘸取墨汁。然後就在紙上寫了花生,向日葵。
“這紙?”曲爺爺很驚訝,這紙有些厚度,並不是普通的熟宣。竹筆雖然鋒利,但寫上去十分流暢,紙也並沒有刮傷起毛。
這紙是成悅然這幾天督促獻王研究的紙張,做法類似水彩紙。她實在覺得現階段宣紙太薄,不適合硬筆。
這幾日獻王帶頭反複試配紙漿的過程中,做出來的試驗品就切成小紙自己用,也提供給學子們。
“這是厚的木漿紙。跟熟宣一樣刷了膠礬水。就不會暈墨了。”
雖然這紙在她看來顏色偏黃,也沒有細膩到讓她滿意的程度。但曲爺爺看來,倒是很有特點。
“這本子很有趣。”曲文也終於主動開口說話。
“這還不簡單,我前段時間買了好多皮子邊角料,價格可便宜了。”
在現代就喜歡買碎皮子和刀口布diy的成悅然,見他感興趣就詳細介紹起來。
“把皮子修剪成需要的尺寸,再打幾個孔,放上同樣打好孔的紙張。皮繩或者麻繩穿過兩排孔一綁。就是一個本子。
“一本寫完了,繩子一拆把紙張拆出來。換新的空白紙。皮麵可以重複用。”
看曲文十分認真,成悅然也大包大攬起來。
“等我回去給你弄,以後你要什麽紙筆,都包在你姑我身上。不過好用不好用的你也得反饋給我。我們還要不斷改進呢。”
“唉,你這樣胡鬧,錢從哪裏來?”曲爺爺卻突然換了話題。
“暫時是錢家提供資金,不過之後我們肯定能賺回來的。”
“這投入巨大,你怎麽肯定能賺回來?”
呃,這就算投入巨大?我還沒投什麽工廠呢。不就是小作坊,試做用的材料費貴一點,可我也沒浪費啊,試做的成品都分給大家用了。
成悅然想著,好奇的歪著腦袋。
“你這樣玩鬧……”
“我沒有玩鬧啊,我父王在盯著造紙坊呢。現在還在各種試做,還沒開始出售而已。”
“你費那麽大勁,做出這些,這城裏有幾個人需要?誰會買?就算是整個慶國又有幾個讀書人?”曲爺爺一臉嚴肅問她。
“普通人也可以讀書啊。”成悅然也一臉嚴肅,毫不退讓。
成悅然雖然是商人做派。但她最討厭的就是把知識弄得奇貨可居,然後掌握知識的人就高人一等的做法。
曲爺爺眼睛突然就紅了,泛起淚光。
“師父,那個,我說的不對你可以指正我,但你別哭啊。”
成悅然長這麽大還不知道該怎麽哄一個哭泣的老頭。
曲爺爺一隻手遮住自己眼睛,好一會兒,靠自己平複了心情。
“我有個老友,一生致力於造紙。得到了正新國商人的賞識,出高價讓他去正新國定居。”
多年過去,曲爺爺每每想起這事依舊意難平。
“他走之前把他造紙的筆記都留給了我。他說他不是不愛慶國,實在是以他的手藝明明可以過得更好。而且他覺得慶國沒有真正需要他的人了。”
在場每個人都被這種情緒影響。曲爺爺看向成悅然:“之後我讓人把他留下的筆記從永慶城拿來給你。也許對你有用。”
“不用了。”成悅然卻出乎所有人預料的搖頭拒絕。
“老夫年輕時候吃過一種菌子,真是終生難忘。那次走鏢比想象中需要的時間長,我們幾個帶的糧食都吃完了。
“當時有個老鏢師識得很多野菜。他去找的時候就撿到了很多菌子。我們用鍋煮了吃,味道鮮美極了。”
成悅然覺得靠山吃山是老傳統了,忍不住問:“總有那麽幾種好認的菌子可以采了賣錢吧?”
“有幾種沒毒的,比如雞樅,鬆茸。采到了不能私自售賣,必須直接賣給朝廷收菌子的人。然後由快馬送往永慶城。”
成悅然聽到雞樅,鬆茸的名字,忍不住同江籬對視一眼。這名字一樣,也不知道是不是同樣的菌子。
成悅然問:“收購價格如何?”
“一兩菌子賣了大概能買四兩米。”
“我采到了不賣,自己吃呢?”
“那就吃唄。沒人管。但是普通人情願賣了換錢。”
“那倒是。”成悅然點點頭,“其它菌子都不吃的麽?我還能認出不少菌子的。”
“其它菌子不怎麽值錢,有些即使沒毒,但也沒那麽好吃。”
成悅然想想,關鍵還是油。很多菌子用植物油炸好能擺放很久,又香又好吃。
但是這兒的植物油比一般的菌子貴多了,普通人誰舍得用一大鍋油去搭配菌子呢。
“誒,想什麽呢?”江籬用手肘碰碰成悅然。
“在想榨油的事。”成悅然說出口才發現所有人一起看向她。
這是怎麽就從菌子想到了榨油的。
“油雞樅,你又不是沒吃過。”為避免尷尬,成悅然對江籬說。
“嗯,香。”江籬自然知道,成悅然現代時還是給她們帶過她奶奶炸的油雞樅呢,不過那時候是雞樅太貴了,而眼下是油更貴。
“祥城好像沒有榨油坊。”成悅然這時才想起來,祥城似乎沒有榨油坊。隻有屠戶會賣豬板油。
“嗯,祥城的菜油都是從正新國拉過來的。祥城本來就沒多少耕地,就算是自己種油菜籽榨油也不便宜,反而是正新國買,算上運費也更便宜些。”
“用花生榨油嗎?”問都問了,就多問幾句。畢竟自己從永慶城來,就算他們懷疑什麽,也隻會覺得她是皇族,本就比普通人知道的多一些。
林爺爺看看老友,兩人都搖頭表示沒聽過。“花生有種植,但也隻是煮了吃。”
成悅然想起去溫泉山莊吃過的本地花生,並不飽滿,說不定品種原因不適合榨油。
“向日葵呢?”成悅然繼續問,似乎她到了這兒後吃過的瓜子隻是南瓜籽。
“沒聽說過。”
這幾種能大量產油的作物看來也要留意著。成悅然想著就從自己的斜挎包裏拿出隨身小本本,準備記下來。
“你這是?”曲爺爺有些詫異。
“我隨手記一下需要尋找的東西,好記性不如爛筆頭嘛。”
曲爺爺點點頭,表示讚成。
再仔細看徒弟拿出來的皮麵小本子,本子皮殼側邊緣縫了個皮圈,插著一支竹筆。
本子打開,裏麵是裁好的紙頁,用細皮繩通過紙上的孔交叉穿過皮麵上的孔固定成一個整體。
就見她又從包裏拿出個小瓷瓶子,把塞子一拔,裏麵是已經調好的小瓶墨汁。
她把本子上插著的竹筆拿下,尖端放到小瓶子裏蘸取墨汁。然後就在紙上寫了花生,向日葵。
“這紙?”曲爺爺很驚訝,這紙有些厚度,並不是普通的熟宣。竹筆雖然鋒利,但寫上去十分流暢,紙也並沒有刮傷起毛。
這紙是成悅然這幾天督促獻王研究的紙張,做法類似水彩紙。她實在覺得現階段宣紙太薄,不適合硬筆。
這幾日獻王帶頭反複試配紙漿的過程中,做出來的試驗品就切成小紙自己用,也提供給學子們。
“這是厚的木漿紙。跟熟宣一樣刷了膠礬水。就不會暈墨了。”
雖然這紙在她看來顏色偏黃,也沒有細膩到讓她滿意的程度。但曲爺爺看來,倒是很有特點。
“這本子很有趣。”曲文也終於主動開口說話。
“這還不簡單,我前段時間買了好多皮子邊角料,價格可便宜了。”
在現代就喜歡買碎皮子和刀口布diy的成悅然,見他感興趣就詳細介紹起來。
“把皮子修剪成需要的尺寸,再打幾個孔,放上同樣打好孔的紙張。皮繩或者麻繩穿過兩排孔一綁。就是一個本子。
“一本寫完了,繩子一拆把紙張拆出來。換新的空白紙。皮麵可以重複用。”
看曲文十分認真,成悅然也大包大攬起來。
“等我回去給你弄,以後你要什麽紙筆,都包在你姑我身上。不過好用不好用的你也得反饋給我。我們還要不斷改進呢。”
“唉,你這樣胡鬧,錢從哪裏來?”曲爺爺卻突然換了話題。
“暫時是錢家提供資金,不過之後我們肯定能賺回來的。”
“這投入巨大,你怎麽肯定能賺回來?”
呃,這就算投入巨大?我還沒投什麽工廠呢。不就是小作坊,試做用的材料費貴一點,可我也沒浪費啊,試做的成品都分給大家用了。
成悅然想著,好奇的歪著腦袋。
“你這樣玩鬧……”
“我沒有玩鬧啊,我父王在盯著造紙坊呢。現在還在各種試做,還沒開始出售而已。”
“你費那麽大勁,做出這些,這城裏有幾個人需要?誰會買?就算是整個慶國又有幾個讀書人?”曲爺爺一臉嚴肅問她。
“普通人也可以讀書啊。”成悅然也一臉嚴肅,毫不退讓。
成悅然雖然是商人做派。但她最討厭的就是把知識弄得奇貨可居,然後掌握知識的人就高人一等的做法。
曲爺爺眼睛突然就紅了,泛起淚光。
“師父,那個,我說的不對你可以指正我,但你別哭啊。”
成悅然長這麽大還不知道該怎麽哄一個哭泣的老頭。
曲爺爺一隻手遮住自己眼睛,好一會兒,靠自己平複了心情。
“我有個老友,一生致力於造紙。得到了正新國商人的賞識,出高價讓他去正新國定居。”
多年過去,曲爺爺每每想起這事依舊意難平。
“他走之前把他造紙的筆記都留給了我。他說他不是不愛慶國,實在是以他的手藝明明可以過得更好。而且他覺得慶國沒有真正需要他的人了。”
在場每個人都被這種情緒影響。曲爺爺看向成悅然:“之後我讓人把他留下的筆記從永慶城拿來給你。也許對你有用。”
“不用了。”成悅然卻出乎所有人預料的搖頭拒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