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義氣
逃跑失敗後,通房隻求權勢富貴 作者:今日宜加更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第三天晚上換藥,竹心用了梁沐祈給的半瓶續骨膏,當天晚上就感覺舒服了很多。
一夜睡到天亮,還是蘭心過來叫她,竹心才醒來。
“我怎麽睡得這麽沉?”竹心搖搖頭,努力讓自己清醒,發現精神特別充沛。
蘭心打開食盒,拿出湯藥和早膳來:“今天衛夫人和程二太太要來,我怕是顧不上你,書我都給你帶來了。”
順著她的視線望去,床邊的條案上,整整齊齊擺著二十本書,竹心感激不已:“謝謝蘭心姐。”
墨兒抱著幾隻荷花苞進來,插在了條案頭的花瓶裏。
“竹心姐姐好好養傷,姨娘最近忙得很,丹若院和扶風齋都少不了她,你有什麽事,派人來找我便是。 ”
“不用麻煩你,蘭心姐身邊就你一個人幫忙,哪裏離得了你。”竹心端起粥碗,說完便一勺一勺吃著。
蘭心猶豫了下,還是決定告訴竹心:“宣嬤嬤覺得墨兒年紀太小,不夠穩重,留下看守清風苑。
她替郡主做主,撥了個剛奶完孩子的湯嫂子來伺候我,蘇嬤嬤不放心,把她孫女凝冰也調到我身邊來。”
竹心張張嘴,半晌才道:“蘇嬤嬤還是心疼你,我記得凝冰妹妹,說是明年就要放籍嫁人了。”
蘭心歎道:“凝冰在莊子上管事,這要是牽扯進府裏的事來,耽誤了明年嫁人,那就是我的錯了。”
“別擔心,宣嬤嬤也不是個不講理的。”竹心拍拍她的手。
吃完早飯喝完藥,竹心便靠在床上看書,偶爾南枝會叫她手下的小丫頭雲舒過來看看。
晌午過後,衛三娘來看竹心,和她一道來的,還有嫁去武安侯府的邢明姝。
和邢明妙相比,邢明妙更像她父親,不笑時,臉色便有些冷肅。
衛三娘見竹心要起身,連忙跑過來按住她:“你趕緊別動,傷筋動骨一百天,可得好好養著。”
邢明姝這才露出笑容來:“三娘說的對,你要好好養著,才能恢複得快,你是祖母身邊的大丫鬟,又伺候過表弟,不用這麽行禮的。”
正給竹心掖被子的衛三娘抬頭:“你伺候過梁世子?”
竹心穩住心神,點了點頭。
邢明姝走過來,請衛三娘坐下後,便給她詳細解釋了竹心和梁沐祈的過去。
“你常年不在京城,過年才回來半個月,自然不知道京城裏發生的事。”
明明是正常的語氣,描述的用詞也沒有任何偏頗,仿佛就像是在說今天天氣很好一樣。
可竹心就是聽出邢明姝隱隱的敵意來。
衛三娘明顯沒有剛才熱情,神情甚至還有些不自然,幹巴巴的問了竹心幾句,最終決定告辭。
送走衛三娘後,邢明姝轉身回來坐下,上下打量著竹心,語氣淡漠道:“你瞧著不如梅心蘭心,卻能牢牢抓住表弟的心,本事不錯。”
聽不出是誇獎,也聽不出來是譏諷。
竹心知道邢明姝和邢明妙不同,做任何事都有目的,也鮮少有廢話。
“不知道大表姑娘前來,是有什麽吩咐嗎?”
“要是梅心留下該多好,你心思不在表弟身上,表弟一顆心卻全撲在你身上。”邢明姝答非所問。
竹心忍不住皺眉:“程二奶奶,有話大可以直說。”
邢明姝笑了笑:“也不知道外祖母怎麽看上了你,居然這般重用你,我是來請你幫個忙的。”
“什麽忙?”
“父親的職位出現變動,如今方少夫人的父親,成了父親的頂頭上司,我們邢家也好,梁家也好,不能再和方少夫人交惡。”
邢明姝直視著竹心的眼睛,捋了捋鬢角:“聽說方世子的心上人,隻有你知道她去哪了,看在外祖母的麵子上,告訴我,忘歸姑娘在哪?”
竹心深深吸了口氣:“抱歉,程二奶奶,奴婢不知道。”
“還挺有義氣。”邢明妙誇道。
“奴婢真的不知道。”竹心知道忘歸去的方向,但真的不知道她要去的具體地方,畢竟她的線路,都是在隨時變化的。
“我知道了。”邢明妙笑了笑,起身來,“你好好養傷。”
目送邢明妙離去,竹心陷入心神不寧的狀態。
半下午雲舒送來點心,竹心叫她去請墨兒來一趟。
墨兒來了,聽完竹心要幾本調香的書,很是奇怪:“竹心姐姐怎麽想起看這個書來了?”
“這幾天睡眠不太好,我又沒多少銀子,就想著自己研究下。”
在墨兒要走時,竹心又讓她帶上南枝準備好的藥膳,給葉媽媽捎過去。
夜裏,菊心悄悄過來,塞了兩張的調香的方子給竹心。
“你哪來的調香方子?”竹心望著手裏的陳舊紙張,顏色泛黃,質地細膩,應該是很長時間的老方子。
“這是我外祖母的方子,她以前是曾太夫人身邊的丫鬟,靠的便是一手調香手藝,本來有三十多張方子的。
我爹的原因,這些年陸陸續續送給太夫人和夫人,換了賞賜,又偷偷賣出去了一些,現在隻剩下這兩張了。”
想起菊心的遭遇,竹心退回去:“這兩張方子你還留著,定是最寶貝的,我不能要,我的銀子你不用著急。”
菊心急了:“竹心姐!你無論如何得收著!我爹已經發現了這兩張方子,如果不給你,他肯定會逼著我賣掉的。”
“你爹不是被調走了嗎?他又回來了?”竹心這次沒有推辭。
“這不是臨近中秋嗎?我爹買通管事,前天就回了府邸,我娘的病又重了。”菊心說著,眼淚直往下掉。
竹心趕緊勸道:“你別急,好好勸勸你娘,實在不行還有方嬤嬤幫你呢。你爹找個法子趕走。”
菊心卻哭道:“不是的,我哥我嫂這次也回來了,他們說,要我給小侄兒在世子爺身邊謀個差事。”
“你那侄子我沒記錯的話,才八歲,咱們府裏暫時還沒有哥兒出生,哪需要什麽小廝書童。
再說了,就算等郡主生下大哥兒,你侄子八歲了,年紀也偏大了些,先不說郡主帶來的人,夫人肯定要插手。
哪裏輪得到我們鬆鶴堂的人去安排人手?”
一夜睡到天亮,還是蘭心過來叫她,竹心才醒來。
“我怎麽睡得這麽沉?”竹心搖搖頭,努力讓自己清醒,發現精神特別充沛。
蘭心打開食盒,拿出湯藥和早膳來:“今天衛夫人和程二太太要來,我怕是顧不上你,書我都給你帶來了。”
順著她的視線望去,床邊的條案上,整整齊齊擺著二十本書,竹心感激不已:“謝謝蘭心姐。”
墨兒抱著幾隻荷花苞進來,插在了條案頭的花瓶裏。
“竹心姐姐好好養傷,姨娘最近忙得很,丹若院和扶風齋都少不了她,你有什麽事,派人來找我便是。 ”
“不用麻煩你,蘭心姐身邊就你一個人幫忙,哪裏離得了你。”竹心端起粥碗,說完便一勺一勺吃著。
蘭心猶豫了下,還是決定告訴竹心:“宣嬤嬤覺得墨兒年紀太小,不夠穩重,留下看守清風苑。
她替郡主做主,撥了個剛奶完孩子的湯嫂子來伺候我,蘇嬤嬤不放心,把她孫女凝冰也調到我身邊來。”
竹心張張嘴,半晌才道:“蘇嬤嬤還是心疼你,我記得凝冰妹妹,說是明年就要放籍嫁人了。”
蘭心歎道:“凝冰在莊子上管事,這要是牽扯進府裏的事來,耽誤了明年嫁人,那就是我的錯了。”
“別擔心,宣嬤嬤也不是個不講理的。”竹心拍拍她的手。
吃完早飯喝完藥,竹心便靠在床上看書,偶爾南枝會叫她手下的小丫頭雲舒過來看看。
晌午過後,衛三娘來看竹心,和她一道來的,還有嫁去武安侯府的邢明姝。
和邢明妙相比,邢明妙更像她父親,不笑時,臉色便有些冷肅。
衛三娘見竹心要起身,連忙跑過來按住她:“你趕緊別動,傷筋動骨一百天,可得好好養著。”
邢明姝這才露出笑容來:“三娘說的對,你要好好養著,才能恢複得快,你是祖母身邊的大丫鬟,又伺候過表弟,不用這麽行禮的。”
正給竹心掖被子的衛三娘抬頭:“你伺候過梁世子?”
竹心穩住心神,點了點頭。
邢明姝走過來,請衛三娘坐下後,便給她詳細解釋了竹心和梁沐祈的過去。
“你常年不在京城,過年才回來半個月,自然不知道京城裏發生的事。”
明明是正常的語氣,描述的用詞也沒有任何偏頗,仿佛就像是在說今天天氣很好一樣。
可竹心就是聽出邢明姝隱隱的敵意來。
衛三娘明顯沒有剛才熱情,神情甚至還有些不自然,幹巴巴的問了竹心幾句,最終決定告辭。
送走衛三娘後,邢明姝轉身回來坐下,上下打量著竹心,語氣淡漠道:“你瞧著不如梅心蘭心,卻能牢牢抓住表弟的心,本事不錯。”
聽不出是誇獎,也聽不出來是譏諷。
竹心知道邢明姝和邢明妙不同,做任何事都有目的,也鮮少有廢話。
“不知道大表姑娘前來,是有什麽吩咐嗎?”
“要是梅心留下該多好,你心思不在表弟身上,表弟一顆心卻全撲在你身上。”邢明姝答非所問。
竹心忍不住皺眉:“程二奶奶,有話大可以直說。”
邢明姝笑了笑:“也不知道外祖母怎麽看上了你,居然這般重用你,我是來請你幫個忙的。”
“什麽忙?”
“父親的職位出現變動,如今方少夫人的父親,成了父親的頂頭上司,我們邢家也好,梁家也好,不能再和方少夫人交惡。”
邢明姝直視著竹心的眼睛,捋了捋鬢角:“聽說方世子的心上人,隻有你知道她去哪了,看在外祖母的麵子上,告訴我,忘歸姑娘在哪?”
竹心深深吸了口氣:“抱歉,程二奶奶,奴婢不知道。”
“還挺有義氣。”邢明妙誇道。
“奴婢真的不知道。”竹心知道忘歸去的方向,但真的不知道她要去的具體地方,畢竟她的線路,都是在隨時變化的。
“我知道了。”邢明妙笑了笑,起身來,“你好好養傷。”
目送邢明妙離去,竹心陷入心神不寧的狀態。
半下午雲舒送來點心,竹心叫她去請墨兒來一趟。
墨兒來了,聽完竹心要幾本調香的書,很是奇怪:“竹心姐姐怎麽想起看這個書來了?”
“這幾天睡眠不太好,我又沒多少銀子,就想著自己研究下。”
在墨兒要走時,竹心又讓她帶上南枝準備好的藥膳,給葉媽媽捎過去。
夜裏,菊心悄悄過來,塞了兩張的調香的方子給竹心。
“你哪來的調香方子?”竹心望著手裏的陳舊紙張,顏色泛黃,質地細膩,應該是很長時間的老方子。
“這是我外祖母的方子,她以前是曾太夫人身邊的丫鬟,靠的便是一手調香手藝,本來有三十多張方子的。
我爹的原因,這些年陸陸續續送給太夫人和夫人,換了賞賜,又偷偷賣出去了一些,現在隻剩下這兩張了。”
想起菊心的遭遇,竹心退回去:“這兩張方子你還留著,定是最寶貝的,我不能要,我的銀子你不用著急。”
菊心急了:“竹心姐!你無論如何得收著!我爹已經發現了這兩張方子,如果不給你,他肯定會逼著我賣掉的。”
“你爹不是被調走了嗎?他又回來了?”竹心這次沒有推辭。
“這不是臨近中秋嗎?我爹買通管事,前天就回了府邸,我娘的病又重了。”菊心說著,眼淚直往下掉。
竹心趕緊勸道:“你別急,好好勸勸你娘,實在不行還有方嬤嬤幫你呢。你爹找個法子趕走。”
菊心卻哭道:“不是的,我哥我嫂這次也回來了,他們說,要我給小侄兒在世子爺身邊謀個差事。”
“你那侄子我沒記錯的話,才八歲,咱們府裏暫時還沒有哥兒出生,哪需要什麽小廝書童。
再說了,就算等郡主生下大哥兒,你侄子八歲了,年紀也偏大了些,先不說郡主帶來的人,夫人肯定要插手。
哪裏輪得到我們鬆鶴堂的人去安排人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