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野心
逃跑失敗後,通房隻求權勢富貴 作者:今日宜加更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二爺?”竹心怔了下,半天才反應過來雪枝說的是誰。
二爺的生母高氏,是太夫人身邊的心腹丫鬟。
當年夫人謝氏有孕五個月,國公爺生病,太夫人便將高氏調撥過去照顧。
待國公爺病愈,高氏被太夫人提成姨娘。
一個月後,高氏有了身孕,十月懷胎,同年生下二爺梁沐敬。
於是世子梁沐祈和梁沐敬同歲,兩人相差隻有半歲。
因著這事,夫人和太夫人生出怨懟來。
夫人謝氏極不喜歡梁沐敬,這個比兒子小半歲的庶子。
梁沐祈由於三歲時就被冊封世子,又養在祖母膝下,寵溺過度,在國子監讀書並不認真,反倒是吃喝玩樂樣樣精通,是個典型的紈絝貴公子。
相反,梁沐敬由於三歲時生母去世,便由太夫人做主,養在了良妾施氏名下。
隻是施氏的兒子梁沐平剛剛出生,自然更操心自己兒子。
自幼梁沐敬便懂得察言觀色,養成了謹小慎微,沉默寡言的性子。
閑時便悶在書房讀書,極少出現在人前。
所以梁沐祈在國子監成績倒數,至今仍在末等初級班的廣業堂。
而梁沐敬在國子監卻名列前茅,去年歲末便升入高級版的率性堂,深受恩師喜愛。
謝氏知道兒子是世子,可以高枕無憂,不說丈夫,她不喜歡的婆婆周氏,也不是廢嫡立庶的人。
卻仍暗恨梁沐敬在國子監蓋過兒子梁沐祈的風頭。
太夫人一直都在照拂梁沐敬,但隨著他年歲漸長,讀書出色,便也漸漸生出不滿來。
三爺梁沐平十三歲就要了貼身丫鬟,有了通房。
世子爺梁沐祈由於母親和祖母的嚴加管教,進入十八歲才有了第一個通房丫鬟竹心。
謝氏不管梁沐敬,太夫人卻不能不管。
竹心意外的是,青枝居然被指給了梁沐敬。
要知道,青枝是按照梅心的路數來培養的,偏生性子出現岔子,傲氣過了。
太夫人明麵上不曾斥責,心裏對青枝還是不滿的,畢竟她從未當麵教訓過青枝,隻是提點梅心她們四人,多多引導下她,並沒打算精心教養青枝。
以梁沐敬在國公府的處境,將青枝賞給他,當真算不得是個好前程。
腦中紛亂的信息瞬間理順,竹心認真回憶了下二爺的為人,道:“二爺好讀書,青枝是蘭心姐啟蒙的,讀過幾本書,想來也能伺候好二爺。”
青枝聞言,咬著下唇,紅著眼眶,起身跑了出去。
她一走,南枝便鄙夷道:“還不是她野心大,堂而皇之地說梅心姐姐嫁出去了,她便有機會代替梅心姐姐伺候世子,被太夫人聽見,才有了這一出。”
“她……”竹心無語凝噎。
青枝被太夫人送給梁沐敬,真不是太夫人故意針對她,而是她自己作的。
平時在她們這些同為奴婢的人麵前放肆也就罷了,居然在太夫人麵前放肆。
當天下午,青枝被提成一等丫鬟,太夫人遣人請了梁沐敬來鬆鶴堂。
竹心閑不住,調製了清熱去火的羹湯送去。
正巧遇到梁沐敬帶著青枝從屋裏出來。
和記憶中的一樣,梁沐敬身著玄色直裰,眉目清冷,身材瘦削,唯獨一雙眼睛如深淵,叫人不敢直視。
竹心停下,屈膝見禮:“奴婢見過二爺。”
梁沐敬從前並不會停下腳步,隻會隨意擺手免禮,兩人便各走各路。
這次他卻停下,目光幽深的盯著竹心,沉沉道:“你怎麽在這?”
竹心微怔,梁沐敬這是什麽意思?
是在問自己怎麽沒禁足嗎?
猶豫中,菊心從屋裏出來,梁沐敬便帶著青枝離開。
不知道梁沐敬說了什麽,太夫人的臉色不太好看,蘇嬤嬤正在給她輕輕敲背。
這是太夫人氣不順的體現。
梁沐敬向來敬重這個幼時照拂他的祖母,且從未直接忤逆過任何人。
竹心進屋來,見太夫人皺眉看過來,便趕緊解釋:“太夫人,奴婢給您熬了湯。”
蘇嬤嬤見她過來,笑著問:“熬什麽湯,你明日便要去扶風齋,難得休息,有南枝在,那需要你來做這些。”
在太夫人垂目休息時,竹心便將湯過來,盛了一碗送到太夫人手邊。
淡淡的薄荷香,驅散了太夫人胸腔的煩悶,徐徐睜眼,望著麵前的羹湯道:“這不是你慣常做四神湯。”
“近日暑氣散去,秋天快來了,太夫人這個時節容易困乏,脾胃不適,最近府中事多,奴婢便加了點薄荷和山楂,解乏醒神,通氣消化。”
竹心解釋完,太夫人忍不住盯著她的小臉,猶豫半晌,端起湯碗調羹,開始喝湯。
一碗特製四神湯下去,太夫人渾身舒暢不少。
她放下調羹,接過蘇嬤嬤遞來的帕子,讚道:“果然還是你的手藝更好。”
“太夫人需要,奴婢隨時都能給您做。”竹心順勢坐在太夫人身邊的足踏上,給她揉腳脖子。
太夫人目光幽幽的望著乖順的竹心,待菊心送進來一盆墨蘭,她才揮手,讓竹心退下。
待菊心稟報完梁沐祈在鹿山別院的情況,太夫人滿意笑笑。
“既是這般,便將這盆墨蘭給崔先生送去,以蘭心這孩子的才情品貌,宋大郎也好,賀五郎也好,都是良配。”
菊心走後,蘇嬤嬤不免擔憂:“老奴最近發現拙春院那邊,動靜有點頻繁。”
太夫人垂眸道:“看在祈兒的麵子上,我暫且任她去,以後的賬,等大郎回來,我再慢慢給她算。”
夜裏菊心下值,竹心將留下來的山藥糕拿出來,招呼道:“菊心,聽南枝說這兩日你在鬧肚子,我特意做了這個點心。”
菊心本就餓得不行,頓時口齒生津,揉著酸痛的胳膊,到桌邊坐下,囫圇吃了兩個,順手接過竹心遞過來的溫熱銀耳湯。
一碗下去,整個人都精神不少。
拿出帕子擦擦嘴,菊心想起蘇嬤嬤的話,今日又見到二爺碰到竹心姐時,竟停下來問了句話,不免有些擔憂。
“竹心姐,你和敬二爺熟嗎?”
“這話怎麽說?”竹心順勢坐下,又給她倒了一杯清茶,“我先前在洗衣房幹活,後來調進大廚房,最後才進的鬆鶴堂,他是主,我是仆,哪有熟不熟這個道理。”
二爺的生母高氏,是太夫人身邊的心腹丫鬟。
當年夫人謝氏有孕五個月,國公爺生病,太夫人便將高氏調撥過去照顧。
待國公爺病愈,高氏被太夫人提成姨娘。
一個月後,高氏有了身孕,十月懷胎,同年生下二爺梁沐敬。
於是世子梁沐祈和梁沐敬同歲,兩人相差隻有半歲。
因著這事,夫人和太夫人生出怨懟來。
夫人謝氏極不喜歡梁沐敬,這個比兒子小半歲的庶子。
梁沐祈由於三歲時就被冊封世子,又養在祖母膝下,寵溺過度,在國子監讀書並不認真,反倒是吃喝玩樂樣樣精通,是個典型的紈絝貴公子。
相反,梁沐敬由於三歲時生母去世,便由太夫人做主,養在了良妾施氏名下。
隻是施氏的兒子梁沐平剛剛出生,自然更操心自己兒子。
自幼梁沐敬便懂得察言觀色,養成了謹小慎微,沉默寡言的性子。
閑時便悶在書房讀書,極少出現在人前。
所以梁沐祈在國子監成績倒數,至今仍在末等初級班的廣業堂。
而梁沐敬在國子監卻名列前茅,去年歲末便升入高級版的率性堂,深受恩師喜愛。
謝氏知道兒子是世子,可以高枕無憂,不說丈夫,她不喜歡的婆婆周氏,也不是廢嫡立庶的人。
卻仍暗恨梁沐敬在國子監蓋過兒子梁沐祈的風頭。
太夫人一直都在照拂梁沐敬,但隨著他年歲漸長,讀書出色,便也漸漸生出不滿來。
三爺梁沐平十三歲就要了貼身丫鬟,有了通房。
世子爺梁沐祈由於母親和祖母的嚴加管教,進入十八歲才有了第一個通房丫鬟竹心。
謝氏不管梁沐敬,太夫人卻不能不管。
竹心意外的是,青枝居然被指給了梁沐敬。
要知道,青枝是按照梅心的路數來培養的,偏生性子出現岔子,傲氣過了。
太夫人明麵上不曾斥責,心裏對青枝還是不滿的,畢竟她從未當麵教訓過青枝,隻是提點梅心她們四人,多多引導下她,並沒打算精心教養青枝。
以梁沐敬在國公府的處境,將青枝賞給他,當真算不得是個好前程。
腦中紛亂的信息瞬間理順,竹心認真回憶了下二爺的為人,道:“二爺好讀書,青枝是蘭心姐啟蒙的,讀過幾本書,想來也能伺候好二爺。”
青枝聞言,咬著下唇,紅著眼眶,起身跑了出去。
她一走,南枝便鄙夷道:“還不是她野心大,堂而皇之地說梅心姐姐嫁出去了,她便有機會代替梅心姐姐伺候世子,被太夫人聽見,才有了這一出。”
“她……”竹心無語凝噎。
青枝被太夫人送給梁沐敬,真不是太夫人故意針對她,而是她自己作的。
平時在她們這些同為奴婢的人麵前放肆也就罷了,居然在太夫人麵前放肆。
當天下午,青枝被提成一等丫鬟,太夫人遣人請了梁沐敬來鬆鶴堂。
竹心閑不住,調製了清熱去火的羹湯送去。
正巧遇到梁沐敬帶著青枝從屋裏出來。
和記憶中的一樣,梁沐敬身著玄色直裰,眉目清冷,身材瘦削,唯獨一雙眼睛如深淵,叫人不敢直視。
竹心停下,屈膝見禮:“奴婢見過二爺。”
梁沐敬從前並不會停下腳步,隻會隨意擺手免禮,兩人便各走各路。
這次他卻停下,目光幽深的盯著竹心,沉沉道:“你怎麽在這?”
竹心微怔,梁沐敬這是什麽意思?
是在問自己怎麽沒禁足嗎?
猶豫中,菊心從屋裏出來,梁沐敬便帶著青枝離開。
不知道梁沐敬說了什麽,太夫人的臉色不太好看,蘇嬤嬤正在給她輕輕敲背。
這是太夫人氣不順的體現。
梁沐敬向來敬重這個幼時照拂他的祖母,且從未直接忤逆過任何人。
竹心進屋來,見太夫人皺眉看過來,便趕緊解釋:“太夫人,奴婢給您熬了湯。”
蘇嬤嬤見她過來,笑著問:“熬什麽湯,你明日便要去扶風齋,難得休息,有南枝在,那需要你來做這些。”
在太夫人垂目休息時,竹心便將湯過來,盛了一碗送到太夫人手邊。
淡淡的薄荷香,驅散了太夫人胸腔的煩悶,徐徐睜眼,望著麵前的羹湯道:“這不是你慣常做四神湯。”
“近日暑氣散去,秋天快來了,太夫人這個時節容易困乏,脾胃不適,最近府中事多,奴婢便加了點薄荷和山楂,解乏醒神,通氣消化。”
竹心解釋完,太夫人忍不住盯著她的小臉,猶豫半晌,端起湯碗調羹,開始喝湯。
一碗特製四神湯下去,太夫人渾身舒暢不少。
她放下調羹,接過蘇嬤嬤遞來的帕子,讚道:“果然還是你的手藝更好。”
“太夫人需要,奴婢隨時都能給您做。”竹心順勢坐在太夫人身邊的足踏上,給她揉腳脖子。
太夫人目光幽幽的望著乖順的竹心,待菊心送進來一盆墨蘭,她才揮手,讓竹心退下。
待菊心稟報完梁沐祈在鹿山別院的情況,太夫人滿意笑笑。
“既是這般,便將這盆墨蘭給崔先生送去,以蘭心這孩子的才情品貌,宋大郎也好,賀五郎也好,都是良配。”
菊心走後,蘇嬤嬤不免擔憂:“老奴最近發現拙春院那邊,動靜有點頻繁。”
太夫人垂眸道:“看在祈兒的麵子上,我暫且任她去,以後的賬,等大郎回來,我再慢慢給她算。”
夜裏菊心下值,竹心將留下來的山藥糕拿出來,招呼道:“菊心,聽南枝說這兩日你在鬧肚子,我特意做了這個點心。”
菊心本就餓得不行,頓時口齒生津,揉著酸痛的胳膊,到桌邊坐下,囫圇吃了兩個,順手接過竹心遞過來的溫熱銀耳湯。
一碗下去,整個人都精神不少。
拿出帕子擦擦嘴,菊心想起蘇嬤嬤的話,今日又見到二爺碰到竹心姐時,竟停下來問了句話,不免有些擔憂。
“竹心姐,你和敬二爺熟嗎?”
“這話怎麽說?”竹心順勢坐下,又給她倒了一杯清茶,“我先前在洗衣房幹活,後來調進大廚房,最後才進的鬆鶴堂,他是主,我是仆,哪有熟不熟這個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