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恭喜
逃跑失敗後,通房隻求權勢富貴 作者:今日宜加更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三天後,梅心來到屋裏,竹心放下筆,轉頭看到她已經挽起頭發,頭上還多了根金鑲玉花釵。
這支花釵竹心在太夫人的庫房見過,是當年給施姨娘肚子裏的女兒準備的。
“梅心姐,恭喜你了,終於脫籍成了良民,又嫁得好郎君,將來定能和和美美,一生順遂。”竹心真的很高興。
太夫人沒有親孫女,便一直把梅心和蘭心當親孫女來養,兩人都知書達理,站出來和大家閨秀沒有太大區別。
她們也是最可能被被太夫人脫籍嫁出去的。
竹心苦心籌謀來到太夫人院裏,便也是希望將來能求個恩典,脫籍成良民,再尋個合適的夫婿慢慢經營,把家人都贖出來。
隻是進了鬆鶴堂,她才知道,太夫人嬌養身邊的一等丫鬟,並不是她真的心善,而是定國公府到梁沐祈這一代,除了他,便隻有兩個庶出的弟弟,一個妹妹都沒有。
京城的世家大族之間,彼此聯姻通婚,有的人家適合娶妻,有的人家適合嫁女,偏生定國公府郎君有三個,卻沒有一個姑娘。
太夫人故意抬高大丫鬟的身份,便是想押注將來的舉人進士。
竹心很心動,而且也主動了。
人算不如天算,太夫人和夫人的明爭暗鬥,害死了姐姐。
擔心謝二郎一時衝動,走了周大郎的路,太夫人和夫人才各退一步。
竹心便成了兩個女主人鬥爭的犧牲品,成了梁沐祈的第一個通房丫鬟。
她所有的計劃徹底失敗。
梅心既然沒有成為梁沐祈的通房丫鬟,那麽太夫人隻能將她嫁出去。
經過上次方世子來的那一趟,竹心便知道,梅心極有可能會嫁給張為之。
以太夫人的手段,梅心的聰慧,一切都水到渠成。
“你真的高興嗎?”梅心望著竹心的眼睛問道。
“當然,我雖然暫時不能脫籍,但將來還是有機會的。”竹心從來沒有放棄過,萬不得已,她並不想和其他女人爭奪梁沐祈。
他並不是自己喜歡的類型。
梅心鬆了口氣,握住竹心的手:“我就知道,你肯定不會想不開的。南枝說漏嘴的時候,我真的快要嚇死了。你放心,張公子說,她等你。”
“他等我?”竹心愣住,隨即失笑搖搖頭,“你們已經成親,難道等我脫籍,你們就和離,他再娶我?”
梅心認真點頭,竹心笑著推開她的手:“梅心姐姐,你怎麽糊塗了?世子是太夫人一手帶大的,若是我離梁家,便嫁給他,你猜世子會怎麽想?他是懶散,是自負,但也很聰明的。”
“我……”梅心垂眸,不敢再看她。
竹心笑道:“我將來離開梁家,嫁給誰都可以,就是不能嫁給他。唯一幸運的是,梅心姐姐看起來也喜歡他,那我就放心了。”
梅心連忙搖頭:“竹心,你誤會了,我我我隻是……”
後麵的話,梅心說不出口。
她一開始對張為之沒有任何感覺,但隨著張為之求她給竹心帶話,帶信,帶簪子,讓梅心一步步了解張為之這個人。
等自己意識到,自己動了不該動的念頭,為時已晚。
在太夫人開始行動時,梅心已經察覺到了太夫人的目的,但她沒有行動,老老實實的待在屋裏繡花,沒有提前告訴張為之。
她有私心。
竹心也知道。
“梅心姐姐,我是真的恭喜你們,他雖出身寒門,卻有一身傲骨,能屈能伸,遲早有一天會青雲直上的,他是個很好的夫婿,隻是需要你一點點讓他了解你對他的好,日子久了,他會把你放在心上的。”
說完,竹心轉身請她坐下。
梅心閉上眼睛,到底還是拿出張為之的信來:“這是他給你寫的信,希望你能看一眼。”
“梅心姐姐,你不該如此魯莽的。”
竹心蹙眉,伸手接過,看也沒看,伸手接過,到條案旁的書櫃裏找出火折子。
“誒!”梅心下意識叫了聲。
卻見火折子的燃起來的火焰,已經吞沒信封一角。
轉眼間,便化作一團灰燼。
梅心察覺自己生出一絲慶幸,又暗自鄙夷自己,她居然變得這麽虛偽。
來之前張郎便說過,竹心不會看,她也希望竹心不會看。
隻是竹心真這麽做了,梅心又覺得竹心和張為之都是坦蕩之人,而她成了故作好人的偽君子。
竹心向來洞察人心,何況是她十分了解的梅心,知道她此時此刻的心境,正處於趁人之危的自責中。
做到做了,哪怕梅心走到其中順水推舟,決定他們命運卻是太夫人,怨不得旁人。
“梅心姐姐,你該走了。”竹心不想梅心在這裏多留。
多留一刻,以張為之的性子,怕是會生出不該有的期望。
梅心卻做不到如此無情,拿出之前南枝帶回去的竹紋銀簪:“這是他送給你的,我不能收,而且,他希望你留著。”
竹心自嘲笑道:“姐姐真是糊塗,我留著當人把柄嗎?若真要送我東西,來年高中,仕途順遂,掙出一副身家來,送我套金子做的頭麵才是。”
“你——”梅心有些不可思議,總覺得這種話說出來太寒人心,有瞧不起張為之的意思。
禮輕情意重,何況這支銀簪,還是張為之親手所刻。
竹心能說這麽多,完全是看在梅心的麵子上,張為之是她曾經寄托全部希望,費盡心血選中的脫籍稻草。
如今卻為她人做嫁衣裳。
說不悔,不恨,不甘,是不可能的。
“梅心姐姐,你現在已經良家婦,和我這等賤籍奴婢,已是雲泥之別,你若真希望成人之好,便等著我贖身出來就是,旁的話,也不必多說。”
竹心說完,轉身回到條案前坐下,背對著梅心,死死拽著掌心,還未絞的指甲,掐進肉裏,痛得她心尖發麻。
盯著竹心決絕的背影,梅心五味雜陳,想起張為之的深情,又想到竹心的處境,到底還是沒有多說,收起銀簪,轉身離開。
屋裏安靜下來,竹心枯坐良久,不知何時流了淚,痕跡已幹。
這支花釵竹心在太夫人的庫房見過,是當年給施姨娘肚子裏的女兒準備的。
“梅心姐,恭喜你了,終於脫籍成了良民,又嫁得好郎君,將來定能和和美美,一生順遂。”竹心真的很高興。
太夫人沒有親孫女,便一直把梅心和蘭心當親孫女來養,兩人都知書達理,站出來和大家閨秀沒有太大區別。
她們也是最可能被被太夫人脫籍嫁出去的。
竹心苦心籌謀來到太夫人院裏,便也是希望將來能求個恩典,脫籍成良民,再尋個合適的夫婿慢慢經營,把家人都贖出來。
隻是進了鬆鶴堂,她才知道,太夫人嬌養身邊的一等丫鬟,並不是她真的心善,而是定國公府到梁沐祈這一代,除了他,便隻有兩個庶出的弟弟,一個妹妹都沒有。
京城的世家大族之間,彼此聯姻通婚,有的人家適合娶妻,有的人家適合嫁女,偏生定國公府郎君有三個,卻沒有一個姑娘。
太夫人故意抬高大丫鬟的身份,便是想押注將來的舉人進士。
竹心很心動,而且也主動了。
人算不如天算,太夫人和夫人的明爭暗鬥,害死了姐姐。
擔心謝二郎一時衝動,走了周大郎的路,太夫人和夫人才各退一步。
竹心便成了兩個女主人鬥爭的犧牲品,成了梁沐祈的第一個通房丫鬟。
她所有的計劃徹底失敗。
梅心既然沒有成為梁沐祈的通房丫鬟,那麽太夫人隻能將她嫁出去。
經過上次方世子來的那一趟,竹心便知道,梅心極有可能會嫁給張為之。
以太夫人的手段,梅心的聰慧,一切都水到渠成。
“你真的高興嗎?”梅心望著竹心的眼睛問道。
“當然,我雖然暫時不能脫籍,但將來還是有機會的。”竹心從來沒有放棄過,萬不得已,她並不想和其他女人爭奪梁沐祈。
他並不是自己喜歡的類型。
梅心鬆了口氣,握住竹心的手:“我就知道,你肯定不會想不開的。南枝說漏嘴的時候,我真的快要嚇死了。你放心,張公子說,她等你。”
“他等我?”竹心愣住,隨即失笑搖搖頭,“你們已經成親,難道等我脫籍,你們就和離,他再娶我?”
梅心認真點頭,竹心笑著推開她的手:“梅心姐姐,你怎麽糊塗了?世子是太夫人一手帶大的,若是我離梁家,便嫁給他,你猜世子會怎麽想?他是懶散,是自負,但也很聰明的。”
“我……”梅心垂眸,不敢再看她。
竹心笑道:“我將來離開梁家,嫁給誰都可以,就是不能嫁給他。唯一幸運的是,梅心姐姐看起來也喜歡他,那我就放心了。”
梅心連忙搖頭:“竹心,你誤會了,我我我隻是……”
後麵的話,梅心說不出口。
她一開始對張為之沒有任何感覺,但隨著張為之求她給竹心帶話,帶信,帶簪子,讓梅心一步步了解張為之這個人。
等自己意識到,自己動了不該動的念頭,為時已晚。
在太夫人開始行動時,梅心已經察覺到了太夫人的目的,但她沒有行動,老老實實的待在屋裏繡花,沒有提前告訴張為之。
她有私心。
竹心也知道。
“梅心姐姐,我是真的恭喜你們,他雖出身寒門,卻有一身傲骨,能屈能伸,遲早有一天會青雲直上的,他是個很好的夫婿,隻是需要你一點點讓他了解你對他的好,日子久了,他會把你放在心上的。”
說完,竹心轉身請她坐下。
梅心閉上眼睛,到底還是拿出張為之的信來:“這是他給你寫的信,希望你能看一眼。”
“梅心姐姐,你不該如此魯莽的。”
竹心蹙眉,伸手接過,看也沒看,伸手接過,到條案旁的書櫃裏找出火折子。
“誒!”梅心下意識叫了聲。
卻見火折子的燃起來的火焰,已經吞沒信封一角。
轉眼間,便化作一團灰燼。
梅心察覺自己生出一絲慶幸,又暗自鄙夷自己,她居然變得這麽虛偽。
來之前張郎便說過,竹心不會看,她也希望竹心不會看。
隻是竹心真這麽做了,梅心又覺得竹心和張為之都是坦蕩之人,而她成了故作好人的偽君子。
竹心向來洞察人心,何況是她十分了解的梅心,知道她此時此刻的心境,正處於趁人之危的自責中。
做到做了,哪怕梅心走到其中順水推舟,決定他們命運卻是太夫人,怨不得旁人。
“梅心姐姐,你該走了。”竹心不想梅心在這裏多留。
多留一刻,以張為之的性子,怕是會生出不該有的期望。
梅心卻做不到如此無情,拿出之前南枝帶回去的竹紋銀簪:“這是他送給你的,我不能收,而且,他希望你留著。”
竹心自嘲笑道:“姐姐真是糊塗,我留著當人把柄嗎?若真要送我東西,來年高中,仕途順遂,掙出一副身家來,送我套金子做的頭麵才是。”
“你——”梅心有些不可思議,總覺得這種話說出來太寒人心,有瞧不起張為之的意思。
禮輕情意重,何況這支銀簪,還是張為之親手所刻。
竹心能說這麽多,完全是看在梅心的麵子上,張為之是她曾經寄托全部希望,費盡心血選中的脫籍稻草。
如今卻為她人做嫁衣裳。
說不悔,不恨,不甘,是不可能的。
“梅心姐姐,你現在已經良家婦,和我這等賤籍奴婢,已是雲泥之別,你若真希望成人之好,便等著我贖身出來就是,旁的話,也不必多說。”
竹心說完,轉身回到條案前坐下,背對著梅心,死死拽著掌心,還未絞的指甲,掐進肉裏,痛得她心尖發麻。
盯著竹心決絕的背影,梅心五味雜陳,想起張為之的深情,又想到竹心的處境,到底還是沒有多說,收起銀簪,轉身離開。
屋裏安靜下來,竹心枯坐良久,不知何時流了淚,痕跡已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