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位將軍。”統帥何亦然冷眼看了看姍姍來遲的拓跋於風,見眾將聚齊,便緩言道:“今日一戰,雖將柔然擊退,但我軍亦頗受損傷。”
他環視了一下眾將,語氣有些沉重地繼續說道:“諸位將軍,如今我們麵臨著嚴峻的形勢,需要大家共同商討應對之策。你們可以各抒己見,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建議。”
眾將們紛紛點頭表示同意,開始交頭接耳起來,現場氣氛熱烈。一些將領麵露愁容,對目前的局勢感到憂慮;而另一些則顯得比較鎮定,似乎有自己的想法。
這時,一名年輕的將領站出來說道:“將軍,我認為我們應該加強防禦工事,以抵禦柔然的再次進攻。同時,可以派遣使者與柔然議和,爭取時間恢複實力。”
這個提議得到了部分將領的讚同,但也有人反對道:“柔然人向來狡猾多變,議和未必可行。而且這樣會給他們喘息之機,讓他們重新組織力量發動攻擊。”
另一名年長的將領提出了不同的觀點:“我覺得我們應該主動出擊,趁柔然還沒有完全恢複元氣的時候給予他們致命一擊。這樣不僅能削弱他們的實力,還能鼓舞士氣。”
然而,這一觀點也引起了爭議,有人擔心這樣做風險太大,可能導致更大的損失。
在激烈的討論中,各種意見和建議紛紛湧現。錢鳴多一言未發,隻是從各位將軍的發言中分析當前的敵我形勢。
何亦然靜靜地聽著眾將的發言,心中暗自思考著下一步的策略。他知道,麵對如此複雜的戰局,必須綜合考慮各種因素,才能做出明智的決策。
最後,他決定先聽取更多的意見,再做出最終的決定。於是,他揮手示意眾將繼續發言,一場激烈的軍事會議就此展開……
眾人紛紛發表對當前局勢的看法。有將領提出合理的戰略建議,卻被拓跋於風粗暴打斷:“哼,你等鼠目寸光,懂什麽戰略?”
此時,那位年長的將軍忍不住開口道:“拓跋將軍,戰略之事,關乎國家存亡,當集眾人之智,不可獨斷專行。”
拓跋於風臉色一沉,怒視著他:“你乃敗軍之將,竟敢質疑本將軍?”
年長的將軍不卑不亢,微微欠身道:“我雖有敗績,但我為國家社稷、百姓安危,故鬥膽直言。”
拓跋於風冷笑道:“你不過是一個小小偏將,有何資格教訓本將軍?本將軍出生高貴,見多識廣,豈是你能比的?”
“出身貴賤並非衡量才能之標準。如今國難當頭,我們當摒棄身份之見,共同抗敵。”另一位將軍緩緩說道:在下職位也不高,但也曾曆經沙場,對戰爭局勢亦有自己的見解。”
拓跋於風怒極反笑:“你等這些異族,一個個隻會伶牙俐齒的家夥。一旦與敵交戰,各顯敗績。你等有何見解。”
何亦然麵色冷峻,目光如電,掃視全場後,沉聲道:“諸將安靜。大敵當前,爾等還在此爭吵,成何體統?”
“拓跋將軍。”何亦然冷眼看著拓跋於風“你剛才說到異族......本帥也是異族,本帥亦有敗績。不知拓跋將軍可讓何亦然發表見解否?”
“何將軍,你是我軍統帥,豈有不讓你說話的道理。”拓跋於風見何亦然說出這樣的話,他顯然知道自己剛才的話令何亦然不快。雖心有不甘,但也不敢造次。
眾將則恭敬地看向統帥,眼中閃過一絲期待。
何亦然看向眾將,緩緩說道:“戰略之事,當謹慎商議。不可意氣用事,更不可因身份而輕視他人之見。”
會議在何亦然的主持下,逐漸步入正軌。眾人紛紛獻計獻策,而拓跋於風卻是冷漠的看著大家。
“溫將軍。”何亦然朝錢鳴多揚了揚頭,說道:“你緋羽軍今日作戰勇敢,你指揮的亦是有方呀。緋羽軍真是巾幗不讓須眉呀!”
“將軍過譽了。”錢鳴多趕緊起身,躬身道:“全靠將軍指揮得當,緋羽軍將士一體用命。”
“嗯!”何亦然微微點頭。
“將軍。”錢鳴多說道:“據我緋羽軍哨報,柔然軍有一糧隊預計在今晚戌時將至我軍西南三十裏處,不知將軍能否下令截糧。隻是......”
“有這等事?”何亦然問道:“隻是什麽?”
“隻是這支糧隊距我雖遠,但距柔然軍營卻隻有十餘裏。如不能速戰速決,一旦柔然軍遭支援,我們有不勝反敗的可能。”
“此消息溫將軍是怎麽得知的?”年長的將軍問道。
“我緋羽軍的木蘭將軍,卯時即派出五路探馬,此消息便是其中一路探馬回稟的。”
“要是此消息可確定的話......”年長的將軍朝何亦然說道:“將軍,斷柔然軍之糧草,便可使他們軍心大亂。不攻自破了。”
“溫將軍。”一位長髯將軍問道:“不知你為何要選在距離我軍三十裏之外伏擊柔然軍的糧隊呢?”
“將軍,”錢鳴多不知這位長髯將軍的姓什麽,“距我軍三十裏之外,有一地勢平坦之處。此為一,二,柔然軍糧隊必從此處渡河。我軍開一埋伏於此,等柔然軍糧隊全部渡河之後,或搶糧或燒之,皆可行。”
“要是在別處設伏。”錢鳴多看到大多數的將領都點頭,表示認可,便接著說道:“柔然軍糧隊未曾渡河,我軍隻能燒毀糧草。而不可奪之......因為渡河會減緩糧隊的行進速度。而一旦柔然軍援馳,我軍會很被動的。”
“你怎麽知道柔然軍必從此處過河?”拓跋於風大聲的問道:“難道你親去此處看過不成。”
“拓跋將軍。”錢鳴多淺笑著說道:“我沒有親自去那裏看過,但是,我卻看過地圖。是地圖標明那裏的山川地貌,故而得知。”
“你一個隻能指揮幾百個女蛙兵的小將領,看得懂行軍布陣之圖嗎?”拓跋於風哼了一聲,不屑地說道。
錢鳴多看著拓跋於風的鳥樣兒,氣得鋼牙緊咬,但臉上卻依然掛著淺淺的笑意。
“溫將軍。”何亦然神情嚴肅地說道:“戰場形勢瞬息萬變,一旦出現意外情況,即會牽一發而動全身,可能會對整個戰局產生重大影響。”
“各位將軍。”何亦然站到掛在他身後的地圖前,“請大家一同推究一下。”
錢鳴多明白何亦然的想法,他不是信不過自己,而是拓跋於風的話也讓他不得不小心行事。
何亦然是想讓自己在地圖上指出將要設伏的位置,以便和眾人商議一下錢鳴多的計劃是否可行。
“將軍。”錢鳴多非常清晰地記得木蘭蓉兒在地圖上指給他看的位置,“就在此處。”錢鳴多指了指地圖上的一個位置之後,後退了兩步,以便讓其他人近前觀看。
拓跋於風則坐在凳子上,不屑地朝眾人瞥了一眼。
“各位將軍。”何亦然見大家都歸座之後,說道:“有何看法,請知無不言。”
“將軍。”長髯將軍說道:“溫將軍方才所指之處,距我軍大營近三十餘裏,距柔然軍大營十五裏。”
“而且此處河道狹窄。”年長的將軍說道:“柔然軍糧隊必從此處渡河。我軍要在此處設伏,必可大獲全勝。”
何亦然看了看拓跋於風,轉頭問道:“溫將軍,你既然有此妙計,想必也想好萬全之策了。說來聽聽。”
“將軍。”錢鳴多站起來,朝何亦然躬身施禮:“末將有一粗陋之計,還望將軍定奪。”
“請講。”何亦然起身站到地圖前麵,說道:“我等共議之。”
“末將以為,今晚子時,我軍可偷襲柔然大營......”
“前日偷襲柔然大營,結果大敗而歸。”拓跋於風“啪”的一聲,大力地拍了下他麵前的矮桌,吼道:“你今日又出此等計謀,你是何居心。”
“我軍可派出多支小股精兵,依次襲擾柔然大營。”錢鳴多根本就沒搭理拓跋於風,“或是直接以大軍出動,做出佯攻之態。必使柔然軍疲於應付,而不能解糧隊之危。”
“嗯!”何亦然若有所思地點了點頭。
“若我軍無意襲擾柔然大營,則可在柔然軍馳援糧隊的必經之路上,選一有利地形,設伏於此。”錢鳴多接著說道:“即可阻馳援之敵,亦可借有利的地形損敵之生力、耗敵之精銳。”
“或二計合用,亦可挫敵。”錢鳴多躬身道:“末將粗陋之拙計,還望將軍定奪。”
“眾將以為此計何如呀?”思考良久,何亦然也成竹在胸了。但是他依然問道。
“溫將軍此計甚妙。”長髯將軍說道:“還望將軍依計而行。”
看到眾人都稱此為妙計,何亦然欣喜地看了看錢鳴多。默默地點了點頭。
“拓跋將軍以為此計如何?”何亦然問道:“你要是也有妙計,不妨說出來,也讓我等聽聽呀!”
“我的妙計就是方才你們商議的妙計。”拓跋於風不屑地說道:“隻是搶奪糧隊之功,你等莫於我掙。”他狂傲地說道:“我有三千鐵騎,來去如風。”他向何亦然略微一拱手,說道:“何將軍,請將此功與我。”
何亦然微微一笑,心裏說道:“我等的就是你這句話。你這三千虎狼之師,是我軍中最為精銳強悍的。今日此計定可大敗柔然,此時不用你更待何時。”
“好。”何亦然站起身來,大聲說道:“今日得溫將軍妙計、拓跋將軍請纓。望眾將一體用命,大敗柔然!”
“眾將聚攏。”何亦然指了指地圖,說道:“我做如下安排......”
望著眾將離去的身影,何亦然頗感意外。“平時溫宇軒少言寡語,性喜緘默。雖安分守己,卻碌碌無為。正因為如此,在成立緋羽軍的時候,才派他去指揮這支其他將領和他本人都輕視至極的娘子軍。”
何亦然又轉身仔細察看起地圖,再次確定了他剛才製定的作戰計劃是極其可行的。
“溫宇軒。”何亦然心裏又念了另一遍,“今日他出此妙計,如果天遂人願。即使不能大敗柔然軍,也可像溫宇軒說的那樣“損敵之生力、耗敵之精銳”了。”
他環視了一下眾將,語氣有些沉重地繼續說道:“諸位將軍,如今我們麵臨著嚴峻的形勢,需要大家共同商討應對之策。你們可以各抒己見,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建議。”
眾將們紛紛點頭表示同意,開始交頭接耳起來,現場氣氛熱烈。一些將領麵露愁容,對目前的局勢感到憂慮;而另一些則顯得比較鎮定,似乎有自己的想法。
這時,一名年輕的將領站出來說道:“將軍,我認為我們應該加強防禦工事,以抵禦柔然的再次進攻。同時,可以派遣使者與柔然議和,爭取時間恢複實力。”
這個提議得到了部分將領的讚同,但也有人反對道:“柔然人向來狡猾多變,議和未必可行。而且這樣會給他們喘息之機,讓他們重新組織力量發動攻擊。”
另一名年長的將領提出了不同的觀點:“我覺得我們應該主動出擊,趁柔然還沒有完全恢複元氣的時候給予他們致命一擊。這樣不僅能削弱他們的實力,還能鼓舞士氣。”
然而,這一觀點也引起了爭議,有人擔心這樣做風險太大,可能導致更大的損失。
在激烈的討論中,各種意見和建議紛紛湧現。錢鳴多一言未發,隻是從各位將軍的發言中分析當前的敵我形勢。
何亦然靜靜地聽著眾將的發言,心中暗自思考著下一步的策略。他知道,麵對如此複雜的戰局,必須綜合考慮各種因素,才能做出明智的決策。
最後,他決定先聽取更多的意見,再做出最終的決定。於是,他揮手示意眾將繼續發言,一場激烈的軍事會議就此展開……
眾人紛紛發表對當前局勢的看法。有將領提出合理的戰略建議,卻被拓跋於風粗暴打斷:“哼,你等鼠目寸光,懂什麽戰略?”
此時,那位年長的將軍忍不住開口道:“拓跋將軍,戰略之事,關乎國家存亡,當集眾人之智,不可獨斷專行。”
拓跋於風臉色一沉,怒視著他:“你乃敗軍之將,竟敢質疑本將軍?”
年長的將軍不卑不亢,微微欠身道:“我雖有敗績,但我為國家社稷、百姓安危,故鬥膽直言。”
拓跋於風冷笑道:“你不過是一個小小偏將,有何資格教訓本將軍?本將軍出生高貴,見多識廣,豈是你能比的?”
“出身貴賤並非衡量才能之標準。如今國難當頭,我們當摒棄身份之見,共同抗敵。”另一位將軍緩緩說道:在下職位也不高,但也曾曆經沙場,對戰爭局勢亦有自己的見解。”
拓跋於風怒極反笑:“你等這些異族,一個個隻會伶牙俐齒的家夥。一旦與敵交戰,各顯敗績。你等有何見解。”
何亦然麵色冷峻,目光如電,掃視全場後,沉聲道:“諸將安靜。大敵當前,爾等還在此爭吵,成何體統?”
“拓跋將軍。”何亦然冷眼看著拓跋於風“你剛才說到異族......本帥也是異族,本帥亦有敗績。不知拓跋將軍可讓何亦然發表見解否?”
“何將軍,你是我軍統帥,豈有不讓你說話的道理。”拓跋於風見何亦然說出這樣的話,他顯然知道自己剛才的話令何亦然不快。雖心有不甘,但也不敢造次。
眾將則恭敬地看向統帥,眼中閃過一絲期待。
何亦然看向眾將,緩緩說道:“戰略之事,當謹慎商議。不可意氣用事,更不可因身份而輕視他人之見。”
會議在何亦然的主持下,逐漸步入正軌。眾人紛紛獻計獻策,而拓跋於風卻是冷漠的看著大家。
“溫將軍。”何亦然朝錢鳴多揚了揚頭,說道:“你緋羽軍今日作戰勇敢,你指揮的亦是有方呀。緋羽軍真是巾幗不讓須眉呀!”
“將軍過譽了。”錢鳴多趕緊起身,躬身道:“全靠將軍指揮得當,緋羽軍將士一體用命。”
“嗯!”何亦然微微點頭。
“將軍。”錢鳴多說道:“據我緋羽軍哨報,柔然軍有一糧隊預計在今晚戌時將至我軍西南三十裏處,不知將軍能否下令截糧。隻是......”
“有這等事?”何亦然問道:“隻是什麽?”
“隻是這支糧隊距我雖遠,但距柔然軍營卻隻有十餘裏。如不能速戰速決,一旦柔然軍遭支援,我們有不勝反敗的可能。”
“此消息溫將軍是怎麽得知的?”年長的將軍問道。
“我緋羽軍的木蘭將軍,卯時即派出五路探馬,此消息便是其中一路探馬回稟的。”
“要是此消息可確定的話......”年長的將軍朝何亦然說道:“將軍,斷柔然軍之糧草,便可使他們軍心大亂。不攻自破了。”
“溫將軍。”一位長髯將軍問道:“不知你為何要選在距離我軍三十裏之外伏擊柔然軍的糧隊呢?”
“將軍,”錢鳴多不知這位長髯將軍的姓什麽,“距我軍三十裏之外,有一地勢平坦之處。此為一,二,柔然軍糧隊必從此處渡河。我軍開一埋伏於此,等柔然軍糧隊全部渡河之後,或搶糧或燒之,皆可行。”
“要是在別處設伏。”錢鳴多看到大多數的將領都點頭,表示認可,便接著說道:“柔然軍糧隊未曾渡河,我軍隻能燒毀糧草。而不可奪之......因為渡河會減緩糧隊的行進速度。而一旦柔然軍援馳,我軍會很被動的。”
“你怎麽知道柔然軍必從此處過河?”拓跋於風大聲的問道:“難道你親去此處看過不成。”
“拓跋將軍。”錢鳴多淺笑著說道:“我沒有親自去那裏看過,但是,我卻看過地圖。是地圖標明那裏的山川地貌,故而得知。”
“你一個隻能指揮幾百個女蛙兵的小將領,看得懂行軍布陣之圖嗎?”拓跋於風哼了一聲,不屑地說道。
錢鳴多看著拓跋於風的鳥樣兒,氣得鋼牙緊咬,但臉上卻依然掛著淺淺的笑意。
“溫將軍。”何亦然神情嚴肅地說道:“戰場形勢瞬息萬變,一旦出現意外情況,即會牽一發而動全身,可能會對整個戰局產生重大影響。”
“各位將軍。”何亦然站到掛在他身後的地圖前,“請大家一同推究一下。”
錢鳴多明白何亦然的想法,他不是信不過自己,而是拓跋於風的話也讓他不得不小心行事。
何亦然是想讓自己在地圖上指出將要設伏的位置,以便和眾人商議一下錢鳴多的計劃是否可行。
“將軍。”錢鳴多非常清晰地記得木蘭蓉兒在地圖上指給他看的位置,“就在此處。”錢鳴多指了指地圖上的一個位置之後,後退了兩步,以便讓其他人近前觀看。
拓跋於風則坐在凳子上,不屑地朝眾人瞥了一眼。
“各位將軍。”何亦然見大家都歸座之後,說道:“有何看法,請知無不言。”
“將軍。”長髯將軍說道:“溫將軍方才所指之處,距我軍大營近三十餘裏,距柔然軍大營十五裏。”
“而且此處河道狹窄。”年長的將軍說道:“柔然軍糧隊必從此處渡河。我軍要在此處設伏,必可大獲全勝。”
何亦然看了看拓跋於風,轉頭問道:“溫將軍,你既然有此妙計,想必也想好萬全之策了。說來聽聽。”
“將軍。”錢鳴多站起來,朝何亦然躬身施禮:“末將有一粗陋之計,還望將軍定奪。”
“請講。”何亦然起身站到地圖前麵,說道:“我等共議之。”
“末將以為,今晚子時,我軍可偷襲柔然大營......”
“前日偷襲柔然大營,結果大敗而歸。”拓跋於風“啪”的一聲,大力地拍了下他麵前的矮桌,吼道:“你今日又出此等計謀,你是何居心。”
“我軍可派出多支小股精兵,依次襲擾柔然大營。”錢鳴多根本就沒搭理拓跋於風,“或是直接以大軍出動,做出佯攻之態。必使柔然軍疲於應付,而不能解糧隊之危。”
“嗯!”何亦然若有所思地點了點頭。
“若我軍無意襲擾柔然大營,則可在柔然軍馳援糧隊的必經之路上,選一有利地形,設伏於此。”錢鳴多接著說道:“即可阻馳援之敵,亦可借有利的地形損敵之生力、耗敵之精銳。”
“或二計合用,亦可挫敵。”錢鳴多躬身道:“末將粗陋之拙計,還望將軍定奪。”
“眾將以為此計何如呀?”思考良久,何亦然也成竹在胸了。但是他依然問道。
“溫將軍此計甚妙。”長髯將軍說道:“還望將軍依計而行。”
看到眾人都稱此為妙計,何亦然欣喜地看了看錢鳴多。默默地點了點頭。
“拓跋將軍以為此計如何?”何亦然問道:“你要是也有妙計,不妨說出來,也讓我等聽聽呀!”
“我的妙計就是方才你們商議的妙計。”拓跋於風不屑地說道:“隻是搶奪糧隊之功,你等莫於我掙。”他狂傲地說道:“我有三千鐵騎,來去如風。”他向何亦然略微一拱手,說道:“何將軍,請將此功與我。”
何亦然微微一笑,心裏說道:“我等的就是你這句話。你這三千虎狼之師,是我軍中最為精銳強悍的。今日此計定可大敗柔然,此時不用你更待何時。”
“好。”何亦然站起身來,大聲說道:“今日得溫將軍妙計、拓跋將軍請纓。望眾將一體用命,大敗柔然!”
“眾將聚攏。”何亦然指了指地圖,說道:“我做如下安排......”
望著眾將離去的身影,何亦然頗感意外。“平時溫宇軒少言寡語,性喜緘默。雖安分守己,卻碌碌無為。正因為如此,在成立緋羽軍的時候,才派他去指揮這支其他將領和他本人都輕視至極的娘子軍。”
何亦然又轉身仔細察看起地圖,再次確定了他剛才製定的作戰計劃是極其可行的。
“溫宇軒。”何亦然心裏又念了另一遍,“今日他出此妙計,如果天遂人願。即使不能大敗柔然軍,也可像溫宇軒說的那樣“損敵之生力、耗敵之精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