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8章 實驗新裝備
天啟:日月重照大明天 作者:愛吃鐵板牛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很快英國公、李元、新樂侯等人就進來了,簡單行禮後,朱由校直接讓他們坐下。
“怎麽現在來了,是有什麽事?”
“回陛下,主要是想和陛下匯報一下今年的軍事情況。”
朱由校點點頭,“說吧!”
英國公說道,“目前備戰倭國的軍隊都已經準備完畢,不過由於這個突發情況,今年的軍費超支了!”
朱由校從前年開始,就開始軍費預算,每年在沒有戰爭的情況下由五軍都督府核算一年需要的軍費,報給朱由校,等他同意後,再由戶部將錢轉移到五軍都督府。年底的時候,會進行結算。
當然五軍都督府也有自己的小金庫,基本都是之前的結餘,還有留下的戰爭的一些繳獲之類的,平時超支了都是臨時用小金庫的錢補上,後續再由朝廷補發。
對於小金庫,基本每個部門都有,就是禮部都有。不過具體數字每年朱由校都會派人去查,防止被人貪汙。
“行,一會把賬單給朕,後續戶部會補上。”
除了這些,還有就是大明各地軍隊的調動輪換等事情。
朱由校規定每五年各個軍隊的指揮使以上軍官都要輪換,雖然現在都是忠心他的,但規矩越早確定越好。
等匯報結束後,天已經黑了。
“明天上午,都到監門衛駐地訓練場,朕有些新裝備讓你們看看!”
“是!”
對於朱由校所說的新裝備,這些家夥也沒多在意,畢竟現在軍隊的裝備在他們看來已經夠好了。
朱由校自然看出來他們的想法,不過不急,明天絕對讓他們大吃一驚。
第二天,朱由校就在錦衣衛的保護下,來到了左右監門衛的訓練場。
五軍都督府除了西平侯留守,防止突發情況,其他人基本都來了。畢竟是朱由校說的,這個麵子誰敢不給。
校場已經騰出來了,朱由校也沒耽擱。
“你們都上前來,把武器也帶上來。”
隨後就看到二十幾個明軍服飾的軍士走上前,他們抬著幾個箱子,還推著一門50毫米火炮。
張維賢等人好奇的看著這些人,主要目光都放在了火炮上,畢竟一眼就能看出和現在軍隊的火炮不同。
“先給他們演示步槍!”
“是!”這些人是朱由校兌換的教官團成員,後續專門分配到各個軍隊指導換裝和訓練的,畢竟武器變了,戰法也不同了。
隻見他們將所有箱子打開,其中三箱都是天啟步槍,每箱十支,還有一箱是子彈。
其中一人拿起一把步槍,檢查一遍後,又拿起五枚子彈,一枚一枚的往槍管裏裝。
張維賢等人目光都在子彈上,因為這子彈是銅做的,他們以前就沒想過用銅做子彈。
很快子彈裝好,就看這個教官舉起步槍,瞄準兩百米外的一個靶子。
“砰!”
一聲槍響後,就看他拉動槍栓,退殼上彈,又是一槍,很快五發子彈全部打完。
“報告陛下,射擊完畢!”
“歸隊吧!”
此時張維賢、陳策等人已經是目瞪口呆,他們可沒想過火銃射速能有這麽快。
朱由校說道,“快看看那個靶子!”
聽到朱由校的話,眾人連忙跑到靶子那裏,就看到上麵不規則分布了十個彈孔。也就是這些教官射擊精準,一般人兩百米可沒這個準度。
“乖乖,這麽遠,還打的這麽準!”陳策被震驚的半天蹦出來這一句話。
“不隻,他的射擊速度也很快!”
“而且裝彈也簡單,比現在裝備的燧發槍方便多了!”
聽到眾人的話語,張維賢說道,“快回去吧,陛下還在等著呢!”
看到眾人回來,朱由校問道,“感覺怎麽樣?”
“陛下,太強了,這就是新火銃?”
“沒錯,朕將他稱為天啟步槍,槍長1.2米,重九斤,射程最遠1200米,當然那麽遠威力也沒多少了,一般射程三百米。”
說完朱由校指著一個箱子裏的騎槍,“這是專門配合騎兵的,射程短了一百米,不過重量減輕很多,適合騎兵作戰。”
“看來弓箭是徹底沒用了!”
雖然之前火器已經很強了,但不少人還是比較喜歡弓箭,特別是不少草原騎兵,現在也可以完全替代了。
“朕準備後續對全軍進行換裝,徹底淘汰刀劍等武器!”
“是,不過陛下,那些換下來的武器怎麽辦,數量太多了!”張維賢問道,之前的庫存還沒清理幹淨,現在更大的數量來了。
“邊軍還有守備軍全部換裝天啟步槍,燧發槍裝備給巡防營,多餘的那些都存起來,後續可以賣出去。洋人那邊,現在打的那麽激烈,咱們也可以支持一波嘛!”
以天啟步槍的威力,燧發槍已經構不成威脅了,可以往外賣了,想來那些洋人不會拒絕,畢竟歐洲那邊的三十年戰爭現在打的正狠呢。
“第一批換裝以備戰倭國的隊伍為主,這些人都是教官團,他們會去訓練,戰爭方式也不一樣了,你們也要注意!”
“是!”
這裏都是聰明人,對於戰爭也有了解,看過天啟步槍,他們都能想到。
接下來眾人又實驗了新型火炮,眾人也是一陣滿意。
新火炮比之前的火炮也強的太多了,不管是威力還是射程都有很大提升,而且重量相對來說還輕了不少。
對於換裝,朱由校也做了規劃,第一批因為要備戰倭國,所以都是他從係統兌換的,比較急。
同時軍隊編製也要簡單調整,朱由校沒打算用現代編製,就現在大明的挺好,一個衛和旅也差不多,營就相當於師,隻是內部需要變一下。
後續他準備擴建兵工廠,除了原本的京城兵工廠,還計劃在西安和湖北建立兩個規模稍微小一點的兵工廠,預計等建好,要達到年產二十萬步槍的規模,子彈上億發,火炮千門的規模。
以這個產量,預計需要五年能對大明的軍隊換裝完畢。剛好這幾年除了倭國,朱由校也沒有對外作戰的準備,還是以消化南洋、發展內部工業為主。
隻有鞏固好根基,才不會被撐死!
“怎麽現在來了,是有什麽事?”
“回陛下,主要是想和陛下匯報一下今年的軍事情況。”
朱由校點點頭,“說吧!”
英國公說道,“目前備戰倭國的軍隊都已經準備完畢,不過由於這個突發情況,今年的軍費超支了!”
朱由校從前年開始,就開始軍費預算,每年在沒有戰爭的情況下由五軍都督府核算一年需要的軍費,報給朱由校,等他同意後,再由戶部將錢轉移到五軍都督府。年底的時候,會進行結算。
當然五軍都督府也有自己的小金庫,基本都是之前的結餘,還有留下的戰爭的一些繳獲之類的,平時超支了都是臨時用小金庫的錢補上,後續再由朝廷補發。
對於小金庫,基本每個部門都有,就是禮部都有。不過具體數字每年朱由校都會派人去查,防止被人貪汙。
“行,一會把賬單給朕,後續戶部會補上。”
除了這些,還有就是大明各地軍隊的調動輪換等事情。
朱由校規定每五年各個軍隊的指揮使以上軍官都要輪換,雖然現在都是忠心他的,但規矩越早確定越好。
等匯報結束後,天已經黑了。
“明天上午,都到監門衛駐地訓練場,朕有些新裝備讓你們看看!”
“是!”
對於朱由校所說的新裝備,這些家夥也沒多在意,畢竟現在軍隊的裝備在他們看來已經夠好了。
朱由校自然看出來他們的想法,不過不急,明天絕對讓他們大吃一驚。
第二天,朱由校就在錦衣衛的保護下,來到了左右監門衛的訓練場。
五軍都督府除了西平侯留守,防止突發情況,其他人基本都來了。畢竟是朱由校說的,這個麵子誰敢不給。
校場已經騰出來了,朱由校也沒耽擱。
“你們都上前來,把武器也帶上來。”
隨後就看到二十幾個明軍服飾的軍士走上前,他們抬著幾個箱子,還推著一門50毫米火炮。
張維賢等人好奇的看著這些人,主要目光都放在了火炮上,畢竟一眼就能看出和現在軍隊的火炮不同。
“先給他們演示步槍!”
“是!”這些人是朱由校兌換的教官團成員,後續專門分配到各個軍隊指導換裝和訓練的,畢竟武器變了,戰法也不同了。
隻見他們將所有箱子打開,其中三箱都是天啟步槍,每箱十支,還有一箱是子彈。
其中一人拿起一把步槍,檢查一遍後,又拿起五枚子彈,一枚一枚的往槍管裏裝。
張維賢等人目光都在子彈上,因為這子彈是銅做的,他們以前就沒想過用銅做子彈。
很快子彈裝好,就看這個教官舉起步槍,瞄準兩百米外的一個靶子。
“砰!”
一聲槍響後,就看他拉動槍栓,退殼上彈,又是一槍,很快五發子彈全部打完。
“報告陛下,射擊完畢!”
“歸隊吧!”
此時張維賢、陳策等人已經是目瞪口呆,他們可沒想過火銃射速能有這麽快。
朱由校說道,“快看看那個靶子!”
聽到朱由校的話,眾人連忙跑到靶子那裏,就看到上麵不規則分布了十個彈孔。也就是這些教官射擊精準,一般人兩百米可沒這個準度。
“乖乖,這麽遠,還打的這麽準!”陳策被震驚的半天蹦出來這一句話。
“不隻,他的射擊速度也很快!”
“而且裝彈也簡單,比現在裝備的燧發槍方便多了!”
聽到眾人的話語,張維賢說道,“快回去吧,陛下還在等著呢!”
看到眾人回來,朱由校問道,“感覺怎麽樣?”
“陛下,太強了,這就是新火銃?”
“沒錯,朕將他稱為天啟步槍,槍長1.2米,重九斤,射程最遠1200米,當然那麽遠威力也沒多少了,一般射程三百米。”
說完朱由校指著一個箱子裏的騎槍,“這是專門配合騎兵的,射程短了一百米,不過重量減輕很多,適合騎兵作戰。”
“看來弓箭是徹底沒用了!”
雖然之前火器已經很強了,但不少人還是比較喜歡弓箭,特別是不少草原騎兵,現在也可以完全替代了。
“朕準備後續對全軍進行換裝,徹底淘汰刀劍等武器!”
“是,不過陛下,那些換下來的武器怎麽辦,數量太多了!”張維賢問道,之前的庫存還沒清理幹淨,現在更大的數量來了。
“邊軍還有守備軍全部換裝天啟步槍,燧發槍裝備給巡防營,多餘的那些都存起來,後續可以賣出去。洋人那邊,現在打的那麽激烈,咱們也可以支持一波嘛!”
以天啟步槍的威力,燧發槍已經構不成威脅了,可以往外賣了,想來那些洋人不會拒絕,畢竟歐洲那邊的三十年戰爭現在打的正狠呢。
“第一批換裝以備戰倭國的隊伍為主,這些人都是教官團,他們會去訓練,戰爭方式也不一樣了,你們也要注意!”
“是!”
這裏都是聰明人,對於戰爭也有了解,看過天啟步槍,他們都能想到。
接下來眾人又實驗了新型火炮,眾人也是一陣滿意。
新火炮比之前的火炮也強的太多了,不管是威力還是射程都有很大提升,而且重量相對來說還輕了不少。
對於換裝,朱由校也做了規劃,第一批因為要備戰倭國,所以都是他從係統兌換的,比較急。
同時軍隊編製也要簡單調整,朱由校沒打算用現代編製,就現在大明的挺好,一個衛和旅也差不多,營就相當於師,隻是內部需要變一下。
後續他準備擴建兵工廠,除了原本的京城兵工廠,還計劃在西安和湖北建立兩個規模稍微小一點的兵工廠,預計等建好,要達到年產二十萬步槍的規模,子彈上億發,火炮千門的規模。
以這個產量,預計需要五年能對大明的軍隊換裝完畢。剛好這幾年除了倭國,朱由校也沒有對外作戰的準備,還是以消化南洋、發展內部工業為主。
隻有鞏固好根基,才不會被撐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