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很快來到十月,大明內部一片安定。


    原本的大明領土正在高速發展,新占領的烏思藏地區的改革已經接近尾聲。


    在幾萬大軍的保護下,烏思藏的改革很順利,農奴製被廢了,為了改革順利,可以說是殺得人頭滾滾,直到沒有反對的聲音。


    西北軍的封賞也送過去了,立功的升官發財,不過這次沒有封賞爵位出去。


    南洋這裏,目前已經進入正軌,今年平南軍和征南軍又對那些島嶼進行了新一輪清掃,擴大實際占領的地盤。


    在眾多土著的血淚付出下,南洋主要地方的交通基本都修整完畢,各個港口也重建了,在不計代價的開荒下,可耕種田地增加了一倍。


    目前第一批二十萬移民已經到達,田地都已經分好。


    同時南洋商貿基本已經恢複,由於倭國的原因,目前幾乎所有海商都跑到南洋,那裏每天都能看到大批船隻。


    今年的市舶司稅收預計能恢複到南洋開戰之前,同時由於舊港宣慰司那裏被收複的原因,光是那裏的稅收就是一大筆。


    倭國那裏,兩派之間已經開戰,不過由於主戰派擁有六成軍隊支持,還得到大多數大名支持,剛開始將主和派壓製的很慘。


    在經過第一場戰爭失敗後,德川家光的弟弟德川家清上位成為新的幕府將軍,並第一時間派人向大明求救。


    由於朱由校不想第一時間就介入倭國,所以就讓人以沒準備好給推辭了,不過表示可以賣武器給他們。


    雖然是以前軍隊退下來的裝備,但還留存在倉庫中的都是質量沒問題的。


    而且相對於現在這個時代,也不落後,特別是那些火炮。


    第一批就賣給幕府足夠武裝五萬人的長刀長矛弓箭等冷兵器,還有鳥銃三千,各種大小火炮上百門,包括五門紅夷大炮。


    在得到大明的武器後,幕府很快召集了眾多武士和平民,組建了六萬大軍,兵力一舉壓過了主戰派。


    雖然都是新兵,但裝備好啊,特別是那些火炮送到前線後,立刻就發揮了巨大的作用,將敵人壓製了下去。


    現在雙方在倭國關東地區殺的是難分難解,短時間分不出勝負。


    大明這邊,趙率教在九月初就已經坐船抵達了朝鮮,接管了那裏駐守的軍隊。


    同時將征召兩萬朝鮮兵的詔令送到了朝鮮國王這裏。朝鮮上下沒人敢反對,老老實實從各地軍隊中挑選了最好的兩萬人送過去,沒敢糊弄人。


    目前在水師的護送下,一批武器裝備已經送過去了,至於糧草,都由朝鮮提供。


    同時朱良也帶著北軍一個營和豹韜衛抵達了複州,駐紮在這裏,等候命令。


    這些隻是前鋒,如果真打起來,朱由校決定畢其功於一役,徹底滅了倭國。


    所以這點軍隊還不夠,現在京營南軍已經在備戰了,同時從草原上幾個都指揮使司抽調了兩萬騎兵組成一個營,隨時準備南下。同時瓊州海軍明年也會北上,配合旅順海軍徹底封鎖倭國。


    京城這邊,因為備戰的緣故,各部門都十分忙碌,不過朱由校做了甩手掌櫃,今天直接來到了城外。


    就看到西山新城這邊,足有上千人在那裏忙碌,等朱由校到達後,負責這裏的工部侍郎給朱由校介紹情況。


    “陛下,目前這條實驗性的鐵路鋪設已經準備完畢,從京城到天津設計總長三百六十裏,由於地形平坦,預計半年完成鋪設!”


    朱由校點點頭,“各種材料準備齊全了嗎?”


    “都準備好了,所有鐵軌已經打造完畢,枕木碎石也都準備好了!”


    “仔細檢查,別質量出了問題!”


    “是,已經全部檢查了,都是合格的!”


    “鋪設鐵軌的人員呢?”


    “一共招募了五萬百姓,提前三個月就做了培訓,等這條鐵路成功後,後續這些人將成為骨幹負責其他地方!”


    朱由校點點頭,還算滿意,“做好安全工作,別出現傷亡!”


    “是,這段路地形很好,基本不會出事!”


    “火車打造多少了?”


    “已經打造了二十台火車頭,車廂上百,隻要這次成功,後續產量就能提上來。”


    “鐵軌的軌距多少?”


    “兩米。”


    目前大明已經開始采用現代計量單位了,以前那些太複雜,不適合工業發展。


    “開始吧!”


    隨著朱由校下令,就看到一位位工人開始正式鋪設鐵軌,看了一會,朱由校就啟程回宮了。


    鐵路太重要了,幾年前火車頭就研製出來了,不過性能朱由校不滿意,所以一直在改進。


    現在已經基本達到他的要求了,所以鐵路建設提到了日程上。


    目前根據工部規劃,隻要這條鐵路達到要求,立刻就會開工建設兩條路線。


    一條是朱由校提出的,就是後世清朝修建的津浦線,北啟天津,南至南京,隻要這條鐵路修建完成,朝廷對於南方的掌控度大幅提升。


    另一條是工部派人考察規劃的,從京城出發,經過山西、陝西一路抵達甘肅省,後續還有繼續向西修建的計劃。


    這條鐵路主要是為了西北邊防修建的,那裏距離太遠了,物資運輸困難。


    等這兩條鐵路完成,才會繼續其他地方的修建。畢竟這東西投資太大了,而且鋼鐵產量也不支持朝廷遍地開花。


    由於這時候鐵路建設很危險,所以大明百姓隻會負責比較安全的地段。那些危險的地方,南洋土著多的是,而且倭國也有的是人。


    那些人隻要給些吃的就能給大明賣命了,朱由校對他們可沒有憐憫之心。


    之所以還要召集大明百姓,那是為了培養眾多的鐵路工人,同時也能給他們一份收入。


    仔細考慮了一下,朱由校又讓人將工部尚書叫來,他還想增加一條南京到鬆江府的鐵路。這裏目前是大明最繁華的地段,也是商貿最發達的地方,對鐵路的需求很大。


    工部尚書直接答應,主要是這段路不長,大不了多征召一些土著就是,財政壓力也不大。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天啟:日月重照大明天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愛吃鐵板牛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愛吃鐵板牛並收藏天啟:日月重照大明天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