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9章 封賞道教和喇嘛
天啟:日月重照大明天 作者:愛吃鐵板牛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烏思藏這邊大戰的時候,京城這裏,朱由校正在接見當代龍虎山天師張原慶。
自從聖旨送到龍虎山後,安排好去西北的人選,張原慶就帶著幾個人快速朝著京城而來。
來到京城,先見了龍虎山在京城的負責人,了解詳細情況後,就上書想麵聖。
龍虎山在大明地位特殊,按照以前孔家的說法,大明就三家人,曲埠孔,鳳陽朱,然後就是龍虎山張家。
從這裏也能看出龍虎山的地位,連孔家那幫鼻孔朝天的家夥都不能無視。
經過明太祖朱元璋的封賞,特別是洪武五年親筆禦賜龍虎山永掌道教事,龍虎山是整個大明的道教領頭羊,專門用來打壓佛教的。
兩百多年的發展,在大明尤其是南方影響力巨大。不過他們以前影響力主要就是那些士紳,普通百姓除了龍虎山周邊的,其他地方的都忙著溫飽呢,誰知道龍虎山是什麽東西。
自從朱由校開展全國大清洗,士紳大量消失,龍虎山的影響力直線下降,這幾年尤其低調。。
在朱由校的計劃裏,龍虎山還是有大用的,畢竟信仰這塊地方還是要重視的,不然很容易被那些亂七八糟的教派趁虛而入,而那些和尚經過大明兩百多年的打壓,又不堪大用。
所以龍虎山可以被削弱,但不能沒有。
收到張天師的上書後,也就順勢接見了他。
“參見陛下!”龍虎山天師來到乾清宮後立刻行禮。
“大真人免禮,賜座!”由於朱元璋由於不想頭上再加個天師,所以就削了龍虎山的天師稱號,改為大真人,這也是對龍虎山打壓的一種。
“多謝陛下!”
“張真人不在龍虎山求道,怎麽想到來京城了,可是有事?”雖然對於張原慶的來意有所猜測,不過朱由校還是裝糊塗。
張原慶也是有些腹誹,他來幹什麽你還不清楚,能讓他這個宅男下山的不就是你的意思嘛!
當然為了小命著想,肯定不能這麽說,“陛下能派我龍虎山去西北傳教,是恩賜,臣是來謝恩的!”
“不用,太祖讓龍虎山掌天下道教,而朕登基以來,也沒有按例封賞,所以有這好事當然不能忘了你們!”
“我還真巴不得朝廷把龍虎山忘了呢!”張原慶心中想到。
“聽聞陛下有意整頓各地教派?”
朱由校點點頭,“朕確有此意!”
“臣代表龍虎山堅決擁護陛下的旨意,這些年各地道派多有不法之事,是我龍虎山沒有管理好,辜負了陛下的聖意,還請陛下降罪!”
張原慶直接表明態度,他心裏很清楚,這種時候可不是該猶豫的,不然搞不好龍虎山就大禍臨頭了。
雖然龍虎山永掌天下道教事是太祖留下的旨意,也算是一種祖製了,可從這幾年朱由校的作為來看,當今陛下是個狠人,就沒在乎過所謂的祖製,這名頭不好使。
“龍虎山朕還是有所了解的,也沒做過什麽違法之事,至於其他教派,大明這麽大,管不過來也正常,大真人不必內疚!”
看在張原慶這麽識趣的份上,朱由校也就輕拿輕放了,要不了多久大明的佛教就要被大清洗了,龍虎山還是有存在必要的。
“多謝陛下寬恕!”
張原慶心裏鬆了一口氣,看來這一關算是過了,龍虎山也保住了。
“不過之後朝廷整頓各地教派,大真人還要多多協助!”
“是,臣靜等陛下旨意!”
“對了,朝廷新占的地方道教也要多多去活動活動,那些洋人教派的信仰入侵太厲害,你們這些大明本土教派也要多出出力!”
“是,臣回去就會安排!”
談完話後,朱由校又在宮裏宴請了張原慶吃了頓飯,和他談了南洋那邊的事。
等張原慶回到住處後,早就等的著急的幾人連忙迎了上來。
“真人,怎麽現在才回來!”
“陛下留老道吃飯了!”
“這麽說,咱們龍虎山沒事了?”聽到這話,幾人連忙問道。
張原慶麵帶笑容的說道,“沒事了,不過以後閑不下來了!”
張原慶將朱由校的話說給幾人聽,其中一人道,“這也算是好事吧,朝廷能用咱們就是機會!”
“沒錯!”張原慶點點頭,“明天就回去,準備去南洋的事,這可拖不得,耽誤了朝廷的計劃,可就真出大事了!”
“是!”
見過張原慶後,朱由校對宗教這塊的後續安排就算完成一半了。
至於龍虎山會不會因為傳教擴大影響力威脅到朝廷,朱由校隻想說這不是一千多年前了,大明也不是那個混亂的東漢朝廷。
解決了道教,對於蒙古喇嘛,朱由校也不準備拖下去,時間差不多了。
又過了三天,朱由校在看過錦衣衛關於幾個喇嘛的調查,選擇了一個最適合的人。
先是接見了這位喇嘛,說了關於蒙古黃教的安排,隨後就冊封這個喇嘛為蒙古活佛,管理整個蒙古的喇嘛,位同朝廷郡王,享受朝廷俸祿。
當然其他四位喇嘛朱由校也沒落下,都封為位同國公的大喇嘛,負責協助活佛管理,這也是為了不讓這些人鐵板一塊。
隨著朱由校的旨意下達,那些信教的蒙古人更順從朝廷了,就連以前還有敵意的人都開始改變態度。
這也是朱由校想達到的目的,反正就多幾個人的俸祿而已,對朝廷沒什麽影響。
除了蒙古喇嘛,朱由校又禦賜了龍虎山一塊親筆題字的牌匾,還規定龍虎山大真人享受朝廷郡王待遇。
為了平衡,又對幾個老實安分的全真教派的觀主給予國公待遇。
這一連串的封賞下來,就連京城的普通百姓都知道朱由校對佛教不滿了。
在中原這塊土地上,曆來都是朝廷最牛,所謂的宗教,也隻能屈服在朝廷腳下。
自從開海後,不少人都知道洋人那邊的教皇有多牛,甚至皇帝登基都需要教皇承認。
可沒人敢在大明提這種事情,除非是想九族消消樂!
自從聖旨送到龍虎山後,安排好去西北的人選,張原慶就帶著幾個人快速朝著京城而來。
來到京城,先見了龍虎山在京城的負責人,了解詳細情況後,就上書想麵聖。
龍虎山在大明地位特殊,按照以前孔家的說法,大明就三家人,曲埠孔,鳳陽朱,然後就是龍虎山張家。
從這裏也能看出龍虎山的地位,連孔家那幫鼻孔朝天的家夥都不能無視。
經過明太祖朱元璋的封賞,特別是洪武五年親筆禦賜龍虎山永掌道教事,龍虎山是整個大明的道教領頭羊,專門用來打壓佛教的。
兩百多年的發展,在大明尤其是南方影響力巨大。不過他們以前影響力主要就是那些士紳,普通百姓除了龍虎山周邊的,其他地方的都忙著溫飽呢,誰知道龍虎山是什麽東西。
自從朱由校開展全國大清洗,士紳大量消失,龍虎山的影響力直線下降,這幾年尤其低調。。
在朱由校的計劃裏,龍虎山還是有大用的,畢竟信仰這塊地方還是要重視的,不然很容易被那些亂七八糟的教派趁虛而入,而那些和尚經過大明兩百多年的打壓,又不堪大用。
所以龍虎山可以被削弱,但不能沒有。
收到張天師的上書後,也就順勢接見了他。
“參見陛下!”龍虎山天師來到乾清宮後立刻行禮。
“大真人免禮,賜座!”由於朱元璋由於不想頭上再加個天師,所以就削了龍虎山的天師稱號,改為大真人,這也是對龍虎山打壓的一種。
“多謝陛下!”
“張真人不在龍虎山求道,怎麽想到來京城了,可是有事?”雖然對於張原慶的來意有所猜測,不過朱由校還是裝糊塗。
張原慶也是有些腹誹,他來幹什麽你還不清楚,能讓他這個宅男下山的不就是你的意思嘛!
當然為了小命著想,肯定不能這麽說,“陛下能派我龍虎山去西北傳教,是恩賜,臣是來謝恩的!”
“不用,太祖讓龍虎山掌天下道教,而朕登基以來,也沒有按例封賞,所以有這好事當然不能忘了你們!”
“我還真巴不得朝廷把龍虎山忘了呢!”張原慶心中想到。
“聽聞陛下有意整頓各地教派?”
朱由校點點頭,“朕確有此意!”
“臣代表龍虎山堅決擁護陛下的旨意,這些年各地道派多有不法之事,是我龍虎山沒有管理好,辜負了陛下的聖意,還請陛下降罪!”
張原慶直接表明態度,他心裏很清楚,這種時候可不是該猶豫的,不然搞不好龍虎山就大禍臨頭了。
雖然龍虎山永掌天下道教事是太祖留下的旨意,也算是一種祖製了,可從這幾年朱由校的作為來看,當今陛下是個狠人,就沒在乎過所謂的祖製,這名頭不好使。
“龍虎山朕還是有所了解的,也沒做過什麽違法之事,至於其他教派,大明這麽大,管不過來也正常,大真人不必內疚!”
看在張原慶這麽識趣的份上,朱由校也就輕拿輕放了,要不了多久大明的佛教就要被大清洗了,龍虎山還是有存在必要的。
“多謝陛下寬恕!”
張原慶心裏鬆了一口氣,看來這一關算是過了,龍虎山也保住了。
“不過之後朝廷整頓各地教派,大真人還要多多協助!”
“是,臣靜等陛下旨意!”
“對了,朝廷新占的地方道教也要多多去活動活動,那些洋人教派的信仰入侵太厲害,你們這些大明本土教派也要多出出力!”
“是,臣回去就會安排!”
談完話後,朱由校又在宮裏宴請了張原慶吃了頓飯,和他談了南洋那邊的事。
等張原慶回到住處後,早就等的著急的幾人連忙迎了上來。
“真人,怎麽現在才回來!”
“陛下留老道吃飯了!”
“這麽說,咱們龍虎山沒事了?”聽到這話,幾人連忙問道。
張原慶麵帶笑容的說道,“沒事了,不過以後閑不下來了!”
張原慶將朱由校的話說給幾人聽,其中一人道,“這也算是好事吧,朝廷能用咱們就是機會!”
“沒錯!”張原慶點點頭,“明天就回去,準備去南洋的事,這可拖不得,耽誤了朝廷的計劃,可就真出大事了!”
“是!”
見過張原慶後,朱由校對宗教這塊的後續安排就算完成一半了。
至於龍虎山會不會因為傳教擴大影響力威脅到朝廷,朱由校隻想說這不是一千多年前了,大明也不是那個混亂的東漢朝廷。
解決了道教,對於蒙古喇嘛,朱由校也不準備拖下去,時間差不多了。
又過了三天,朱由校在看過錦衣衛關於幾個喇嘛的調查,選擇了一個最適合的人。
先是接見了這位喇嘛,說了關於蒙古黃教的安排,隨後就冊封這個喇嘛為蒙古活佛,管理整個蒙古的喇嘛,位同朝廷郡王,享受朝廷俸祿。
當然其他四位喇嘛朱由校也沒落下,都封為位同國公的大喇嘛,負責協助活佛管理,這也是為了不讓這些人鐵板一塊。
隨著朱由校的旨意下達,那些信教的蒙古人更順從朝廷了,就連以前還有敵意的人都開始改變態度。
這也是朱由校想達到的目的,反正就多幾個人的俸祿而已,對朝廷沒什麽影響。
除了蒙古喇嘛,朱由校又禦賜了龍虎山一塊親筆題字的牌匾,還規定龍虎山大真人享受朝廷郡王待遇。
為了平衡,又對幾個老實安分的全真教派的觀主給予國公待遇。
這一連串的封賞下來,就連京城的普通百姓都知道朱由校對佛教不滿了。
在中原這塊土地上,曆來都是朝廷最牛,所謂的宗教,也隻能屈服在朝廷腳下。
自從開海後,不少人都知道洋人那邊的教皇有多牛,甚至皇帝登基都需要教皇承認。
可沒人敢在大明提這種事情,除非是想九族消消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