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元派出報信的船隻用了三天全力趕路,才回到金蘭灣。


    港口士兵遠遠的發現有水師戰艦回來,立刻報告給了征南軍提督王英。


    這些天,王英一直在等消息,征南軍也在等待,現在聽說有戰艦回來了,立刻騎馬趕到港口等著。


    很快戰艦就靠近了港口,而王英等人也是聽到了船上水兵的呐喊聲,“水師大勝!水師大勝!”


    頓時港口不管是王英,還是那些普通士兵,都是歡呼了起來。


    “太好了,水師贏了!”


    “馬上就到我們大顯身手的時候了!”


    王英也是麵帶喜色,趕緊讓人將艦長帶了過來。


    “見過提督大人!”


    “快說說,情況怎麽樣了?”王英急忙問道。


    “水師大獲全勝,在侯爺的帶領下,全殲了洋人的聯軍,很快就能回來了!”這位艦長也是帶著自豪的神色說道。


    “侯爺讓提督大人做好準備!”


    “好,我們征南軍隨時可以出發!”


    王英說完後,旁邊的各位將領也是拍著胸脯表示他們都準備好了。


    很快,水師大勝的消息就傳開了,所有人都是麵帶笑容。


    士兵將領們都是摩拳擦掌的等著建功立業了。至於那些在這邊等消息的海商們,也都是麵色大喜,因為這樣下去,要不了多久南洋這邊的海貿就能恢複了。


    福建那邊也是一樣,收到消息後都是喜不自勝。這裏的海商更多,而明軍水師大勝的消息也傳到了更多地方。


    又過了三天,李元帶著艦隊回到了金蘭灣。


    “老李,什麽時候出發?”


    見到李元後,王英急忙問道。


    “不少戰艦需要維修,需要半個月時間,到時候能派那些受傷較輕的戰艦護送你們。”


    這次大部分戰艦都有損傷,所以也需要休整。


    王英點點頭,“行,那就等你們做好準備。”


    “現在這邊的運輸船隻夠不夠?”


    “能一次運輸一個營的兵力,加上他們的火炮馬匹等。”王英說道,他們征集了不少海商的商船。其實還能征集更多,不過那會影響北方的海貿,加上現在也夠了,所以就沒繼續,畢竟不隻是他們這裏,福建那邊也需要,再加上平南軍那裏,這次征調了大明差不多一半的船了。


    “也可以了,那些重裝備可以裝船了,半個月後準時出發!”


    王英點點頭,“我這就讓人安排!”


    又過了五天,北上報信的船隻到達了天津,然後信使騎上快馬就往京城趕去,第二天上午到達京城。


    “八百裏加急,大明水師大勝!大明水師大勝!”


    守城士兵清理出通道後,信使直接衝進城裏,向著皇宮而去,沿途大街上的百姓也都聽到了信使的話。


    “剛才是不是喊水師大勝?”


    “沒錯,聽那些商人說,朝廷在南邊和洋人開戰了,看來贏了!”百姓甲說道。


    “是啊,之前就聽說南方打起來了,那些海商這段時間閑的很,都跑來京城了,聽說那幾家最好的酒樓都住滿了。”


    “那幫家夥有錢的很,看來是來等消息的。”百姓乙說道。


    盧象升和幾個學子在一家茶館喝茶聊天,也是聽到了。


    “看樣子南方又要大勝了!”盧象升說道,他對這些軍隊有關的事很有興趣,這段時間,托親戚的福,向張世澤請教過幾次,也聽他說過皇家學府裏他們的一些訓練,很是羨慕。


    “就是不知道陛下一直發動戰爭是不是好事?這幾年幾乎年年都有大戰,就怕窮兵黷武!”一位學子說道。


    “這有什麽?你也不看看這幾年各地百姓的生活,比以前好了不知道多少,這戰事又沒有影響百姓。”另一位學子說道。


    “就是,而且最近的皇家日報不是說了嘛,這是為我大明百姓打下更多生存的土地。”


    所謂的皇家日報,這是朱由校最近讓司禮監辦的,主要就是向百姓宣傳朝廷政令。畢竟以前的邸報,都是麵向官員的。


    皇家日報現在主要就在北直隸周邊傳播,其他地方正在建立渠道。


    “可是這不是仁義之舉啊!”另一位學子說道。


    “仁義之舉,那我大明百姓怎麽辦?這些年北方年年天災,要不是朝廷遷移了不少百姓到新打下來的地方,那要死多少人?仁義是對我大明百姓的,至於其他人,不必在乎。”


    這是受到皇家日報影響的學子,之前朱由校親自寫了一篇文章,主要就是說說大明為何要向南打,對海貿和稅收有什麽作用,對百姓的意義。


    很顯然他皇帝的名頭不錯,那一期報紙都賣脫銷了,連續加印了三次。顯然他的心思沒有白費,已經有不少讀書人的想法有所改變了。


    畢竟事實勝於雄辯,這幾年經過朱由校的治理,大明的情況明顯比之前好太多了,從一個暮氣沉沉的帝國開始變得如朝陽一樣。


    盧象升也說道,“沒錯,咱們是大明人,隻要大明百姓過的好就行,管其他人幹什麽!”


    那兩個還沒從以前思想轉變的學子明顯還是不服氣,不過也沒繼續爭論。


    這時,另一個學子說道,“聽說了沒,之前那些翰林院的人都被放出去為官了,基本都到了南方新打下來的那四個都指揮使司。”


    “沒錯,都已經出發了。聽說還有人不想去,不過陛下說了‘宰相起於州郡,將軍起於卒伍’,以後就沒有非翰林不能入閣這個規矩了。”一位學子也是連忙說道。


    “是啊,有的還想辭官,結果陛下說了,無故辭官的三代以內不能科舉,這些人也隻能前去了。”


    “建鬥,你有親戚當官,有沒有什麽消息?”


    盧象升點點頭,“雖然還沒有明發,但大部分官員都知道了,以後凡是中進士的,都要先到地方上曆練,以三年為期考核,合格的升官!”


    “那咱們也是這樣?”


    “嗯,而且我估計等明年咱們要被分配到南洋去!”


    “啊!”


    “怕什麽,隻要在那裏做出成績,比在內地升官快,聽說有不少地方官都在申請呢!”


    “那還好!”


    雖然他們不太想去那種偏遠的地方,但聽說對前程有好處,也就能接受了。


    就在盧象升等人在交談的時候,信使也是到達了皇宮。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天啟:日月重照大明天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愛吃鐵板牛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愛吃鐵板牛並收藏天啟:日月重照大明天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