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章 科舉安排
天啟:日月重照大明天 作者:愛吃鐵板牛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就在南洋戰火彌漫的時候,京城這裏,朱由校正在關注明年準備的科舉事宜。
因為這是天啟年他登基後的第一次科舉,而且也是科舉改製後的第一次,所以朱由校異常重視。
“關於明年科舉安排的怎麽樣了?”朱由校將張威還有禮部尚書龔建群叫來乾清宮問道。
“回陛下,目前大致已經安排好了,童生試臣等沒做改變,依舊是考四書五經。從秀才開始,正式實行新的科目。”禮部尚書龔建群回道,這科舉就是他們禮部負責的。
其實之前大明的科舉都是由翰林院負責的,不過被朱由校給改了,畢竟翰林院都是儲備官員,算是之前清理官場剩下最多的,還有大半人。
之前的翰林院算是內閣儲相的地方,比較清貴,負責的也都是編書以及起草詔書等事,還沒有完全被官場汙染。被清理的大都是平時為各黨派搖旗呐喊的人,其他人都在。
不過那些家夥現在正負責神宗實錄以及光宗實錄的編寫,當然總裁官是朱由校安排的人,防止他們夾帶私貨。
後續這些人朱由校都有計劃將他們下放到各地為官,朱由校規定了,凡是以後高中進士的,都要先去基層為官,而且是先充當副手。以三年為限,合格的就轉正,不合格的也不放棄,現在大明正在各地興建官學,需要大量老師,他們就可以充當。
至於有人不滿辭官的,朱由校規定辭官都需要正當理由,無故辭官的後人三代以內不準科舉。
朱由校就是要治治之前大明這些人動不動就辭官威脅的壞毛病,必須把他們的臭毛病改掉。
所以朱由校在禮部下麵新增了教育司,專門負責各地官學以及科舉,這也算是增加了禮部的權柄。畢竟之前的禮部,雖然是六部裏最清貴的,但確實沒法和其他部門比,特別是吏部、戶部。
“各級科舉題目準備好了嗎?”
“府試的已經確定了,一共準備了各科題目幾十題,到時候由陛下確定。至於鄉試和會試,現在還沒完成。”
朱由校點點頭,“嗯,年內完成就可以了,一定要出好,不過明年是第一次新科舉,也不用太難。”
“是!”
然後朱由校又看向張威,“你們內閣幾人也要派人協助。”
“是!”
“對了,關於現在這些翰林院的人,有沒有準備安排到哪裏?”
張威回道,“陛下,臣和吏部尚書餘明華商量過,準備將他們安排到中南半島四個都指揮使司去,那裏剛穩定下來,最適合曆練。”
朱由校很滿意這個結果,這些之前留下的翰林院的人一個個還是有些不食人間煙火,就要讓他們去窮山惡水看看。
“很好,就這麽辦,到時候把那些沒能力的都剔除了。”
“是!臣會安排人專門負責考核。”
“對了,之前讓你關注的孫傳庭表現怎麽樣?”朱由校想到這個原曆史上的大明柱石,於是向張威問道。
“回陛下,孫傳庭之前任商丘知縣時政績突出,關於朝廷改革的事務一點都沒落下,而且為人果敢,不是那些迂腐之人。去年吏部將其調為保定知府,陛下批準的。”
朱由校有些無語,他忘了。
“不錯,後續多多關注,等明年打下南洋後,讓他跟著熊廷弼去南洋,人才也是需要曆練的,那裏正好適合。”
“是!”
等兩人走後,朱由校又將張維賢以及剛回京兩天的熊廷弼叫了過來。
熊廷弼回京後一直等著朱由校召見呢,所以沒有耽擱,直接向著皇宮走去,沒想到在皇宮門口遇到了張維賢。
“見過英國公!”熊廷弼向張維賢行了一禮。
張維賢擺擺手,問道,“熊侍郎,你也是來見陛下的?”
“是陛下召見!”
“我也是,那咱們一起去。”
“參見陛下!”進入乾清宮後,兩人一起給朱由校行禮。也就是躬身拱手,之前朱由校已經下旨了,以後除了大朝會以及各個重要典禮,不需要跪拜了。
“免禮,賜座。”
等兩人坐下後,朱由校說道,“熊愛卿這幾年在遼東勞苦功高,之前遼東全靠愛卿穩定局勢,辛苦了!”
熊廷弼連忙站了起來,“這是臣的本分,當不得陛下誇獎。”
“快坐下,不必多禮!”
又誇獎幾句熊廷弼後,朱由校向著張維賢問道,“南洋那邊有消息了嗎?”
“陛下,付提督應該準時行動了,不過距離太遠,現在還沒有消息。”
朱由校也就是隨便問問,畢竟錦衣衛也沒消息傳回。
“朕相信我大明將士不會讓朕失望,不過你們五軍都督府也要關注,後勤千萬不能出事。”
“是!”
“這次叫你們前來,是關於南洋後續的事。熊愛卿想來也知道朕準備讓你去當南洋總督,有沒有什麽想法?”
“臣聽從陛下安排!”
“南洋地盤太大,島嶼眾多,朕後續準備先設計南洋總督府,下轄四個都指揮使司,你首先要做的就是穩定南洋的局勢。”
“是!”
“那裏的土著太多了,而且不通教化,當地也沒開發,到時候你的任務就是征集土著,開荒修路,就是拿人命堆,也要開發出來。我大明現在北方天災頻繁,朕準備移民一部分到南洋,所以那裏的人要給我大明百姓讓位置。”
熊廷弼和張維賢心中一驚,朱由校這話幾乎就是明說讓他們清理那些土著了,這和以前中原王朝完全不一樣。
不過這兩人都不是迂腐之人,很清楚這樣做的好處。
“陛下放心,臣一定讓南洋變成適合我大明百姓的宜居之地。”熊廷弼麵色嚴肅的說道,他知道一旦這事傳出去,會對他造成什麽影響,不過他還是決定做了。
朱由校很滿意,“放心,但凡誰敢說熊愛卿的不是,朕就讓他全家不適。”
“多謝陛下!”
朱由校又看向張維賢,“你們軍方一定要好好配合熊愛卿,可別掉鏈子。”
“陛下放心,臣保證不讓陛下失望!”
至於會被別人說閑話,張維賢表示完全不在乎。他們勳貴隻要簡在帝心就好了,至於其他的,這些年他們都被罵習慣了。
因為這是天啟年他登基後的第一次科舉,而且也是科舉改製後的第一次,所以朱由校異常重視。
“關於明年科舉安排的怎麽樣了?”朱由校將張威還有禮部尚書龔建群叫來乾清宮問道。
“回陛下,目前大致已經安排好了,童生試臣等沒做改變,依舊是考四書五經。從秀才開始,正式實行新的科目。”禮部尚書龔建群回道,這科舉就是他們禮部負責的。
其實之前大明的科舉都是由翰林院負責的,不過被朱由校給改了,畢竟翰林院都是儲備官員,算是之前清理官場剩下最多的,還有大半人。
之前的翰林院算是內閣儲相的地方,比較清貴,負責的也都是編書以及起草詔書等事,還沒有完全被官場汙染。被清理的大都是平時為各黨派搖旗呐喊的人,其他人都在。
不過那些家夥現在正負責神宗實錄以及光宗實錄的編寫,當然總裁官是朱由校安排的人,防止他們夾帶私貨。
後續這些人朱由校都有計劃將他們下放到各地為官,朱由校規定了,凡是以後高中進士的,都要先去基層為官,而且是先充當副手。以三年為限,合格的就轉正,不合格的也不放棄,現在大明正在各地興建官學,需要大量老師,他們就可以充當。
至於有人不滿辭官的,朱由校規定辭官都需要正當理由,無故辭官的後人三代以內不準科舉。
朱由校就是要治治之前大明這些人動不動就辭官威脅的壞毛病,必須把他們的臭毛病改掉。
所以朱由校在禮部下麵新增了教育司,專門負責各地官學以及科舉,這也算是增加了禮部的權柄。畢竟之前的禮部,雖然是六部裏最清貴的,但確實沒法和其他部門比,特別是吏部、戶部。
“各級科舉題目準備好了嗎?”
“府試的已經確定了,一共準備了各科題目幾十題,到時候由陛下確定。至於鄉試和會試,現在還沒完成。”
朱由校點點頭,“嗯,年內完成就可以了,一定要出好,不過明年是第一次新科舉,也不用太難。”
“是!”
然後朱由校又看向張威,“你們內閣幾人也要派人協助。”
“是!”
“對了,關於現在這些翰林院的人,有沒有準備安排到哪裏?”
張威回道,“陛下,臣和吏部尚書餘明華商量過,準備將他們安排到中南半島四個都指揮使司去,那裏剛穩定下來,最適合曆練。”
朱由校很滿意這個結果,這些之前留下的翰林院的人一個個還是有些不食人間煙火,就要讓他們去窮山惡水看看。
“很好,就這麽辦,到時候把那些沒能力的都剔除了。”
“是!臣會安排人專門負責考核。”
“對了,之前讓你關注的孫傳庭表現怎麽樣?”朱由校想到這個原曆史上的大明柱石,於是向張威問道。
“回陛下,孫傳庭之前任商丘知縣時政績突出,關於朝廷改革的事務一點都沒落下,而且為人果敢,不是那些迂腐之人。去年吏部將其調為保定知府,陛下批準的。”
朱由校有些無語,他忘了。
“不錯,後續多多關注,等明年打下南洋後,讓他跟著熊廷弼去南洋,人才也是需要曆練的,那裏正好適合。”
“是!”
等兩人走後,朱由校又將張維賢以及剛回京兩天的熊廷弼叫了過來。
熊廷弼回京後一直等著朱由校召見呢,所以沒有耽擱,直接向著皇宮走去,沒想到在皇宮門口遇到了張維賢。
“見過英國公!”熊廷弼向張維賢行了一禮。
張維賢擺擺手,問道,“熊侍郎,你也是來見陛下的?”
“是陛下召見!”
“我也是,那咱們一起去。”
“參見陛下!”進入乾清宮後,兩人一起給朱由校行禮。也就是躬身拱手,之前朱由校已經下旨了,以後除了大朝會以及各個重要典禮,不需要跪拜了。
“免禮,賜座。”
等兩人坐下後,朱由校說道,“熊愛卿這幾年在遼東勞苦功高,之前遼東全靠愛卿穩定局勢,辛苦了!”
熊廷弼連忙站了起來,“這是臣的本分,當不得陛下誇獎。”
“快坐下,不必多禮!”
又誇獎幾句熊廷弼後,朱由校向著張維賢問道,“南洋那邊有消息了嗎?”
“陛下,付提督應該準時行動了,不過距離太遠,現在還沒有消息。”
朱由校也就是隨便問問,畢竟錦衣衛也沒消息傳回。
“朕相信我大明將士不會讓朕失望,不過你們五軍都督府也要關注,後勤千萬不能出事。”
“是!”
“這次叫你們前來,是關於南洋後續的事。熊愛卿想來也知道朕準備讓你去當南洋總督,有沒有什麽想法?”
“臣聽從陛下安排!”
“南洋地盤太大,島嶼眾多,朕後續準備先設計南洋總督府,下轄四個都指揮使司,你首先要做的就是穩定南洋的局勢。”
“是!”
“那裏的土著太多了,而且不通教化,當地也沒開發,到時候你的任務就是征集土著,開荒修路,就是拿人命堆,也要開發出來。我大明現在北方天災頻繁,朕準備移民一部分到南洋,所以那裏的人要給我大明百姓讓位置。”
熊廷弼和張維賢心中一驚,朱由校這話幾乎就是明說讓他們清理那些土著了,這和以前中原王朝完全不一樣。
不過這兩人都不是迂腐之人,很清楚這樣做的好處。
“陛下放心,臣一定讓南洋變成適合我大明百姓的宜居之地。”熊廷弼麵色嚴肅的說道,他知道一旦這事傳出去,會對他造成什麽影響,不過他還是決定做了。
朱由校很滿意,“放心,但凡誰敢說熊愛卿的不是,朕就讓他全家不適。”
“多謝陛下!”
朱由校又看向張維賢,“你們軍方一定要好好配合熊愛卿,可別掉鏈子。”
“陛下放心,臣保證不讓陛下失望!”
至於會被別人說閑話,張維賢表示完全不在乎。他們勳貴隻要簡在帝心就好了,至於其他的,這些年他們都被罵習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