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攻破諒州
天啟:日月重照大明天 作者:愛吃鐵板牛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快,鄭耀華帶人去堵住缺口,絕對不能讓明軍衝進來!”
“是!”鄭耀華滿臉苦澀,他一點都不想去,畢竟他就是靠著與鄭主同宗上來的,本身沒多大本事。
不過鄭主也顧不得其他,現在這個時候,還是自己親戚比較靠譜,其他人他不敢相信。
王英在煙塵散去後就開始組織人攻城。打頭的是一個冷兵器千戶所,他們是開路的先鋒,之後跟著兩個千戶所的燧發槍手。
很快明軍就到了城牆倒塌處,這個時候明軍已經將那些三斤炮推上來了,對著兩邊沒倒塌的城牆上炮擊,掩護進攻隊伍,同時還有三個千戶的火銃手對著城牆壓製性射擊。
這時候這邊城牆的安南軍也算是結束了混亂,在一位指揮官的帶領下近三千安南軍朝著這邊集結,其中就包括一千多使用火繩槍的士兵,這都是之前洋人賣給他們的。
“刀盾手靠前,注意防禦!”
明軍這邊,負責指揮的千戶讓刀盾手和重甲兵靠前,擋住各處射來的箭矢。
不過很快,安南軍的火銃手靠了上來,雖然訓練時間還很短,但雙方距離太近了,就二十步距離,於是就看到安南軍那邊響起一陣火銃聲,然後明軍這邊倒下了近三十人。
“不好,前方士兵散開,火銃手快上前!”
明軍都是精銳,並沒有慌亂,聽到千戶的話後,前方的用冷兵器的士兵直接向兩邊散去,後方用燧發槍的士兵快步上前,來到四十步的距離,頂著安南軍的火器,在傷亡了將近三十人後將隊伍列好了。
“第一排,放!”
隨著第一排上百人的排槍,安南軍前麵的火銃手瞬間倒下了二十幾人。
“第二排,放!”
……
隨著明軍火銃手的排槍,不論是槍械的火力、射速等都不如明軍且士氣不高的安南軍火銃手崩潰了。
在被擊斃兩百多人後,安南軍的火銃手扔下火繩槍就往後跑,哪怕是督戰隊斬殺了幾人都擋不住。
明軍趁機開始進攻,隨著缺口處升起濃密的白煙,安南軍那些舉著大刀長矛的士兵也跟著崩潰了。
就在明軍要從缺口處進入城內的時候,鄭耀華帶著一萬餘人趕到了,在不計傷亡的用箭雨打擊下,明軍隻好退了出去。
王英通過望遠鏡看到剛才進攻的那一幕,也沒生氣,本來就是一個試探性進攻而已,主要是為了趟清道路,比如將缺口處一些礙人的石頭搬走,為大規模進攻做準備。
“下令,讓第一營第二衛準備進攻。”
“第二營第三衛和第四衛跟在後麵,準備擴大戰果。”
很快第二衛就來到了距離城牆百步的距離。這次進攻第二衛帶上了十門三斤炮,這裏就到了他們發威的時候了。
眼看安南軍在缺口那裏結成了密集的軍陣,第二衛指揮使馬六直接讓人將火炮推到陣前來,因為缺口還小,所以使用的實心彈。
“轟!轟!轟!”
伴隨著十聲炮響,十顆三斤重的炮彈向著安南軍前方的大盾砸去。
這種近距離的火炮射擊,即使是三斤炮的炮彈威力也很大,直接在安南軍中砸出好幾條血路,這一波就將安南軍前方打的亂了起來。
接著,明軍火炮在刀盾兵的掩護下,直接推進到了六十步的距離,並且開始裝散彈。
安南軍眼看不好,鄭耀華直接讓前方的兩千安南軍衝出去,意圖毀了明軍的火炮。
不過就在火炮後麵的兩個火器千戶所可沒幹看著,這缺口外麵明軍擺出來一個半圓形的三排火銃手陣型來,直接將缺口包圍住了。
至於兩邊城牆上的安南軍弓箭手,已經被壓製的不敢露頭了。
第二衛指揮使看到安南軍竟然敢衝出來,冷笑一聲。
“開火!”
安南軍剛有一部分人衝出來不到十步,明軍燧發槍開火了,隨後就是不斷的三段射。
隻見那缺口處的安南軍不斷在密集的火銃聲中倒下,很快填充好散彈的火炮又給了他們重重一擊。
隨著十聲炮響,密密麻麻的炮彈散彈飛向還在往外衝的安南軍,瞬間就看到缺口處的安南軍被清空了,而且幾乎沒幾個全屍的,各種手腳散落一地,這個小小的缺口,真的可以說是血流成河了。
這下安南軍是徹底崩潰了,前方那些士兵瘋了一樣往後退,後麵的士兵也開始逃跑。
就連鄭耀華也被嚇住了,他本來就是個草包,眼看督戰隊止不住潰逃,他帶著心腹也跑了。
第二衛眼看安南軍跑了,順勢進城,然後朝著城門處攻去,第三衛和第四衛則是順著潰兵往城裏殺去。
就在城牆那裏廝殺的時候,鄭主這裏集結了最精銳的五萬人馬,開始向著南門方向撤離。
他知道這裏守不住了,即使將明軍擋在了城外,但後路被斷導致他們的後勤出了問題,現在城中糧草頂多堅持兩個月。
與其等到最後沒糧的時候,還不如趁現在士氣還在的時候看看能不能把諒江城奪回來。而且現在明軍剛打下那裏,各種防禦還沒準備好。
而且從太原過來的這支明軍人數肯定不多,畢竟明軍這次出兵的主力還在諒州這裏。
所以鄭主將最精銳也最忠心的五萬人馬集結出城,至於其他人,當然是放棄了,也是為了遲滯諒州這裏明軍的進攻,為他進攻諒江爭取時間。
隨著明軍進攻,很快城門這裏的守軍也被擊潰,大隊明軍開始從城門處進城,並向著城內進軍。
這時鄭主等人跑了的消息也傳了出來,城內的安南軍大亂,幾乎所有人都顧不上和明軍打了,而是和無頭蒼蠅一樣到處亂竄。
王英在收到鄭主帶著幾萬人出城南下的時候就知道了他的目的,所以他下令加快清剿安南軍的速度。
畢竟諒江城的明軍數量不多,關鍵是為了搶時間重武器不足,糧草等還好說,這裏本來就是安南軍的後勤中轉地。不過火藥、炮彈等東西就很缺少了。
所以王英必須盡快解決這裏,前去支援。
“是!”鄭耀華滿臉苦澀,他一點都不想去,畢竟他就是靠著與鄭主同宗上來的,本身沒多大本事。
不過鄭主也顧不得其他,現在這個時候,還是自己親戚比較靠譜,其他人他不敢相信。
王英在煙塵散去後就開始組織人攻城。打頭的是一個冷兵器千戶所,他們是開路的先鋒,之後跟著兩個千戶所的燧發槍手。
很快明軍就到了城牆倒塌處,這個時候明軍已經將那些三斤炮推上來了,對著兩邊沒倒塌的城牆上炮擊,掩護進攻隊伍,同時還有三個千戶的火銃手對著城牆壓製性射擊。
這時候這邊城牆的安南軍也算是結束了混亂,在一位指揮官的帶領下近三千安南軍朝著這邊集結,其中就包括一千多使用火繩槍的士兵,這都是之前洋人賣給他們的。
“刀盾手靠前,注意防禦!”
明軍這邊,負責指揮的千戶讓刀盾手和重甲兵靠前,擋住各處射來的箭矢。
不過很快,安南軍的火銃手靠了上來,雖然訓練時間還很短,但雙方距離太近了,就二十步距離,於是就看到安南軍那邊響起一陣火銃聲,然後明軍這邊倒下了近三十人。
“不好,前方士兵散開,火銃手快上前!”
明軍都是精銳,並沒有慌亂,聽到千戶的話後,前方的用冷兵器的士兵直接向兩邊散去,後方用燧發槍的士兵快步上前,來到四十步的距離,頂著安南軍的火器,在傷亡了將近三十人後將隊伍列好了。
“第一排,放!”
隨著第一排上百人的排槍,安南軍前麵的火銃手瞬間倒下了二十幾人。
“第二排,放!”
……
隨著明軍火銃手的排槍,不論是槍械的火力、射速等都不如明軍且士氣不高的安南軍火銃手崩潰了。
在被擊斃兩百多人後,安南軍的火銃手扔下火繩槍就往後跑,哪怕是督戰隊斬殺了幾人都擋不住。
明軍趁機開始進攻,隨著缺口處升起濃密的白煙,安南軍那些舉著大刀長矛的士兵也跟著崩潰了。
就在明軍要從缺口處進入城內的時候,鄭耀華帶著一萬餘人趕到了,在不計傷亡的用箭雨打擊下,明軍隻好退了出去。
王英通過望遠鏡看到剛才進攻的那一幕,也沒生氣,本來就是一個試探性進攻而已,主要是為了趟清道路,比如將缺口處一些礙人的石頭搬走,為大規模進攻做準備。
“下令,讓第一營第二衛準備進攻。”
“第二營第三衛和第四衛跟在後麵,準備擴大戰果。”
很快第二衛就來到了距離城牆百步的距離。這次進攻第二衛帶上了十門三斤炮,這裏就到了他們發威的時候了。
眼看安南軍在缺口那裏結成了密集的軍陣,第二衛指揮使馬六直接讓人將火炮推到陣前來,因為缺口還小,所以使用的實心彈。
“轟!轟!轟!”
伴隨著十聲炮響,十顆三斤重的炮彈向著安南軍前方的大盾砸去。
這種近距離的火炮射擊,即使是三斤炮的炮彈威力也很大,直接在安南軍中砸出好幾條血路,這一波就將安南軍前方打的亂了起來。
接著,明軍火炮在刀盾兵的掩護下,直接推進到了六十步的距離,並且開始裝散彈。
安南軍眼看不好,鄭耀華直接讓前方的兩千安南軍衝出去,意圖毀了明軍的火炮。
不過就在火炮後麵的兩個火器千戶所可沒幹看著,這缺口外麵明軍擺出來一個半圓形的三排火銃手陣型來,直接將缺口包圍住了。
至於兩邊城牆上的安南軍弓箭手,已經被壓製的不敢露頭了。
第二衛指揮使看到安南軍竟然敢衝出來,冷笑一聲。
“開火!”
安南軍剛有一部分人衝出來不到十步,明軍燧發槍開火了,隨後就是不斷的三段射。
隻見那缺口處的安南軍不斷在密集的火銃聲中倒下,很快填充好散彈的火炮又給了他們重重一擊。
隨著十聲炮響,密密麻麻的炮彈散彈飛向還在往外衝的安南軍,瞬間就看到缺口處的安南軍被清空了,而且幾乎沒幾個全屍的,各種手腳散落一地,這個小小的缺口,真的可以說是血流成河了。
這下安南軍是徹底崩潰了,前方那些士兵瘋了一樣往後退,後麵的士兵也開始逃跑。
就連鄭耀華也被嚇住了,他本來就是個草包,眼看督戰隊止不住潰逃,他帶著心腹也跑了。
第二衛眼看安南軍跑了,順勢進城,然後朝著城門處攻去,第三衛和第四衛則是順著潰兵往城裏殺去。
就在城牆那裏廝殺的時候,鄭主這裏集結了最精銳的五萬人馬,開始向著南門方向撤離。
他知道這裏守不住了,即使將明軍擋在了城外,但後路被斷導致他們的後勤出了問題,現在城中糧草頂多堅持兩個月。
與其等到最後沒糧的時候,還不如趁現在士氣還在的時候看看能不能把諒江城奪回來。而且現在明軍剛打下那裏,各種防禦還沒準備好。
而且從太原過來的這支明軍人數肯定不多,畢竟明軍這次出兵的主力還在諒州這裏。
所以鄭主將最精銳也最忠心的五萬人馬集結出城,至於其他人,當然是放棄了,也是為了遲滯諒州這裏明軍的進攻,為他進攻諒江爭取時間。
隨著明軍進攻,很快城門這裏的守軍也被擊潰,大隊明軍開始從城門處進城,並向著城內進軍。
這時鄭主等人跑了的消息也傳了出來,城內的安南軍大亂,幾乎所有人都顧不上和明軍打了,而是和無頭蒼蠅一樣到處亂竄。
王英在收到鄭主帶著幾萬人出城南下的時候就知道了他的目的,所以他下令加快清剿安南軍的速度。
畢竟諒江城的明軍數量不多,關鍵是為了搶時間重武器不足,糧草等還好說,這裏本來就是安南軍的後勤中轉地。不過火藥、炮彈等東西就很缺少了。
所以王英必須盡快解決這裏,前去支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