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改土歸流和造反
天啟:日月重照大明天 作者:愛吃鐵板牛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天啟四年很快過去,在過完一個熱鬧的除夕後,天啟五年到來。
因為河套戰事預計六月份天氣轉暖而且春耕過去才開戰,所以開年第一大事就是普查天下土地和人口。
剛過完假期,戶部和內閣的官員就陷入了忙碌之中,禦史也開始前往各地巡查。
正月二十五日,一切都做好準備後,朱由校正式發布聖旨,內閣行文天下,要開始普查登記土地和人口,各地官員全力進行,巡防營配合。
同時,朱由校給英國公張維賢下旨,讓他帶著京營南軍八萬精銳南下四川,總督西南土司改土歸流之事。
行軍近一個月,二月底張維賢到達四川,沒急著行動,而是先和秦良玉說了,畢竟離不開她的支持。
“國公,不知這改土歸流是何章程?”
秦良玉不得不開口問道,畢竟也事關石柱土司。
英國公張維賢知道朱由校對秦良玉挺看重的,所以也沒隱瞞什麽,“就是改世襲為流官,所有人登記造冊,歸於官府管理。”
土司製度下,西南的這些土司就如同土皇帝,朝廷對他們就隻有名義上的管轄權。如果朝廷強大還好,萬一朝廷衰落了,那他們就沒那麽聽話了。
而且各土司百姓就如同他們的農奴,可能也就比高原上好那麽一些,但活的也很艱難。
“那那些土司頭領怎麽辦?”
“做個富家翁也可以,有能力的也可以繼續做官,秦將軍不必擔心,即使石柱土司沒了,但石柱馬家幾位後輩都是能征善戰之輩,以現在朝廷的情況,立功的機會多的是,以後也能有機會成為勳貴!”
秦良玉也知道大勢之下石柱土司沒有反抗之力,而且他對自己兒子也很有信心。
“國公放心,石柱會率先響應的!”
張維賢滿意的點點頭,果然是忠於朝廷的。
“嗯,秦將軍大義,我會稟告陛下的。另外給秦將軍一個提醒,好好訓練那些山地步兵,以後有大用!”
張維賢對朱由校後續計劃也知道一點,安南、緬甸等地肯定要打的,這些地方環境複雜,到時候最適合派到這些地方的肯定是最擅長山地作戰的秦良玉這兩萬人。
“國公的意思是南方?”
“秦將軍知道就好,你手下的軍隊最適合那裏,陛下當初在四川多設一個營是有深意的!”
秦良玉明白了,張維賢幾乎明擺著說朝廷有南下的計劃,而她就是主力,難怪說他們馬家肯定有機會立大功,就現在這軍隊和裝備,打那些小國還不是手到擒來。
張維賢之所以告訴秦良玉這些,一是安撫她,二是結一個善緣,南方多海島叢林,到時候這支山地步兵有的打呢,他英國公府那些在武院的子弟想參與進來,可不得提前打好關係。
等秦良玉回到住處,馬祥麟等人立刻迎了上來。
“母親,可是有消息了?”英國公領大軍南下,他們都以為有大事發生。
“嗯,朝廷要廢除土司世襲製!”
“啊,那我們怎麽辦?”
“放心吧,英國公和我說了些消息,隻要你們好好努力,以後富貴少不了的,立功封爵也有機會,當今陛下可不惜賞賜,這幾年封了兩侯四伯了。”
“什麽消息?”馬祥麟等人有些疑惑,什麽消息比他們家土司位置沒了還重要。
“這關係到朝廷戰略,現在不能告訴你們,你們隻要知道咱們大顯身手的機會快到了。”
秦良玉也知道這不能隨便說,萬一透露出去,影響朝廷大事就不好了。
馬祥麟等人見秦良玉不說,也不再追問,但他們知道肯定是大好事。
有了秦良玉配合,三月初二,英國公張維賢派南軍第一營前往雲南,第二營前往貴州,第三營前往廣西,他帶著第四騎兵營駐紮四川。
同時在張維賢的命令下,四省守備軍也行動起來,各地厲兵秣馬,一股肅殺之氣彌漫四省上空。
很快四省官府向各個土司通報了朝廷改土歸流的決定,一時間引起了軒然大波。
廣西和四川還好,廣西土司相對較少,而且力量薄弱且分散,眼看京營和守備軍都開到家門口了,嘟囔幾句就躺平接受了。
四川之前因為奢安之亂被滅了不少土司,現在正是元氣大傷之時,雖然他們的力量不弱,但朝廷在四川有幾萬精銳步兵,兩萬騎兵,就這還沒算上各地巡防營,這種力量下他們根本沒有反抗之力。
而且張維賢把各地兵力明擺著告訴了他們,這就是威脅,看誰敢亂來。很快石柱土司接受朝廷政令的消息就傳了出去,他們都安靜下來了。
各地官員都帶著大軍到達各個土司,大兵壓境之下,也隻能接受了。
不過雲南和貴州就比較亂了,特別是貴州,因為大山眾多,道路難行,一直以來朝廷除了城池,統治都很薄弱。
所以這裏的土司對朝廷也不太敬畏,等改土歸流的消息傳來,一時間那是群情激奮,各個土司相互聯絡,意圖反抗。
就在這時,滇南阿迷州土司普名聲起兵造反的消息傳了過來,貴州土司大部分都響應起來,聚集人馬準備攻打各地城池,可惜朝廷早有準備,各個重要通道都駐有重兵,他們根本打不出去。
張維賢也隻是讓貴州全力剿滅,他則是帶著騎兵營直接南下雲南,要直接滅了阿迷州的普名聲。
阿迷州的普名聲之所以敢造反,主要是奢安之亂後,他吸收了不少勢力,實力逐漸壯大。
而且滇南地區地形複雜,明朝的統治很薄弱,這裏的土司不少,都是以阿迷州馬首是瞻。
其實他不知道,錦衣衛早就把他查清楚了,張維賢也是故意放縱他造反的,當然這也是朱由校的意思。
主要就是利用造反將那些實力強大的土司引動,然後滅了他們,好一勞永逸。
不然他們作為這裏根深蒂固的土司,很難短時間將他們的影響力消除,不僅會影響大明對這裏的治理,還會留下諸多隱患。
朱由校覺得,與其以後出亂子,還不如現在全部解決。
因為河套戰事預計六月份天氣轉暖而且春耕過去才開戰,所以開年第一大事就是普查天下土地和人口。
剛過完假期,戶部和內閣的官員就陷入了忙碌之中,禦史也開始前往各地巡查。
正月二十五日,一切都做好準備後,朱由校正式發布聖旨,內閣行文天下,要開始普查登記土地和人口,各地官員全力進行,巡防營配合。
同時,朱由校給英國公張維賢下旨,讓他帶著京營南軍八萬精銳南下四川,總督西南土司改土歸流之事。
行軍近一個月,二月底張維賢到達四川,沒急著行動,而是先和秦良玉說了,畢竟離不開她的支持。
“國公,不知這改土歸流是何章程?”
秦良玉不得不開口問道,畢竟也事關石柱土司。
英國公張維賢知道朱由校對秦良玉挺看重的,所以也沒隱瞞什麽,“就是改世襲為流官,所有人登記造冊,歸於官府管理。”
土司製度下,西南的這些土司就如同土皇帝,朝廷對他們就隻有名義上的管轄權。如果朝廷強大還好,萬一朝廷衰落了,那他們就沒那麽聽話了。
而且各土司百姓就如同他們的農奴,可能也就比高原上好那麽一些,但活的也很艱難。
“那那些土司頭領怎麽辦?”
“做個富家翁也可以,有能力的也可以繼續做官,秦將軍不必擔心,即使石柱土司沒了,但石柱馬家幾位後輩都是能征善戰之輩,以現在朝廷的情況,立功的機會多的是,以後也能有機會成為勳貴!”
秦良玉也知道大勢之下石柱土司沒有反抗之力,而且他對自己兒子也很有信心。
“國公放心,石柱會率先響應的!”
張維賢滿意的點點頭,果然是忠於朝廷的。
“嗯,秦將軍大義,我會稟告陛下的。另外給秦將軍一個提醒,好好訓練那些山地步兵,以後有大用!”
張維賢對朱由校後續計劃也知道一點,安南、緬甸等地肯定要打的,這些地方環境複雜,到時候最適合派到這些地方的肯定是最擅長山地作戰的秦良玉這兩萬人。
“國公的意思是南方?”
“秦將軍知道就好,你手下的軍隊最適合那裏,陛下當初在四川多設一個營是有深意的!”
秦良玉明白了,張維賢幾乎明擺著說朝廷有南下的計劃,而她就是主力,難怪說他們馬家肯定有機會立大功,就現在這軍隊和裝備,打那些小國還不是手到擒來。
張維賢之所以告訴秦良玉這些,一是安撫她,二是結一個善緣,南方多海島叢林,到時候這支山地步兵有的打呢,他英國公府那些在武院的子弟想參與進來,可不得提前打好關係。
等秦良玉回到住處,馬祥麟等人立刻迎了上來。
“母親,可是有消息了?”英國公領大軍南下,他們都以為有大事發生。
“嗯,朝廷要廢除土司世襲製!”
“啊,那我們怎麽辦?”
“放心吧,英國公和我說了些消息,隻要你們好好努力,以後富貴少不了的,立功封爵也有機會,當今陛下可不惜賞賜,這幾年封了兩侯四伯了。”
“什麽消息?”馬祥麟等人有些疑惑,什麽消息比他們家土司位置沒了還重要。
“這關係到朝廷戰略,現在不能告訴你們,你們隻要知道咱們大顯身手的機會快到了。”
秦良玉也知道這不能隨便說,萬一透露出去,影響朝廷大事就不好了。
馬祥麟等人見秦良玉不說,也不再追問,但他們知道肯定是大好事。
有了秦良玉配合,三月初二,英國公張維賢派南軍第一營前往雲南,第二營前往貴州,第三營前往廣西,他帶著第四騎兵營駐紮四川。
同時在張維賢的命令下,四省守備軍也行動起來,各地厲兵秣馬,一股肅殺之氣彌漫四省上空。
很快四省官府向各個土司通報了朝廷改土歸流的決定,一時間引起了軒然大波。
廣西和四川還好,廣西土司相對較少,而且力量薄弱且分散,眼看京營和守備軍都開到家門口了,嘟囔幾句就躺平接受了。
四川之前因為奢安之亂被滅了不少土司,現在正是元氣大傷之時,雖然他們的力量不弱,但朝廷在四川有幾萬精銳步兵,兩萬騎兵,就這還沒算上各地巡防營,這種力量下他們根本沒有反抗之力。
而且張維賢把各地兵力明擺著告訴了他們,這就是威脅,看誰敢亂來。很快石柱土司接受朝廷政令的消息就傳了出去,他們都安靜下來了。
各地官員都帶著大軍到達各個土司,大兵壓境之下,也隻能接受了。
不過雲南和貴州就比較亂了,特別是貴州,因為大山眾多,道路難行,一直以來朝廷除了城池,統治都很薄弱。
所以這裏的土司對朝廷也不太敬畏,等改土歸流的消息傳來,一時間那是群情激奮,各個土司相互聯絡,意圖反抗。
就在這時,滇南阿迷州土司普名聲起兵造反的消息傳了過來,貴州土司大部分都響應起來,聚集人馬準備攻打各地城池,可惜朝廷早有準備,各個重要通道都駐有重兵,他們根本打不出去。
張維賢也隻是讓貴州全力剿滅,他則是帶著騎兵營直接南下雲南,要直接滅了阿迷州的普名聲。
阿迷州的普名聲之所以敢造反,主要是奢安之亂後,他吸收了不少勢力,實力逐漸壯大。
而且滇南地區地形複雜,明朝的統治很薄弱,這裏的土司不少,都是以阿迷州馬首是瞻。
其實他不知道,錦衣衛早就把他查清楚了,張維賢也是故意放縱他造反的,當然這也是朱由校的意思。
主要就是利用造反將那些實力強大的土司引動,然後滅了他們,好一勞永逸。
不然他們作為這裏根深蒂固的土司,很難短時間將他們的影響力消除,不僅會影響大明對這裏的治理,還會留下諸多隱患。
朱由校覺得,與其以後出亂子,還不如現在全部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