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 東察合台出兵
天啟:日月重照大明天 作者:愛吃鐵板牛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你說什麽,明軍對關西七衛大舉用兵?”
東察合台大汗有些不敢相信,畢竟明朝在西北很久沒什麽大動作了。
這位信使是安定衛派出去的,“是,罕東衛和赤斤蒙古衛都已經陷落,我出發之前明軍已經開始向我們安定衛行軍了,頭領讓我來求援。”
東察合台大汗和屬下仔細盯著地圖看,一會之後,一位萬戶突然開口
“大汗不好,明軍的目的是沙州!”
聽到這位萬戶的話,東察合台大汗連忙看了兩路明軍的行軍路線。
“這是兩路夾擊,安定衛恐怕已經凶多吉少了。”
“大汗,絕對不能讓明軍拿下沙州,不然明軍在這裏就有了立足之地。”
東察合台大汗深以為然,然後看向信使。
“明軍出動了多少人。”
“大約四萬,不過大多都是騎兵,而且火炮不少。”
“大汗,明軍現在肯定已經在攻擊沙州了,沙州有城池之利,應該能擋住一段時間,我們要盡快支援!”
“沒錯,絕對不能讓明軍將手伸到我們這裏來,這幾年明軍在遼東和草原節節勝利,和以前不一樣了,一旦明軍拿下這片緩衝區,我們就要直麵他們了。”
“知道是哪裏的明軍嗎?甘肅鎮還是固原鎮?”
信使想了想回答,“旗號打的是西北軍,甘肅鎮和固原鎮的兵馬沒有調動,好像是明朝京城派來的!”
“看來明軍是真要拿下這裏,連京城軍隊都派來了。”
時間緊急,東察合台大汗也不做猶豫,“立刻集結五萬騎兵,由拔術裏統領,前去支援沙洲,還有讓阿端衛、哈密衛、曲先衛集結所有兵馬聽從號令。”
東察合台對這七衛其實已經有了不淺的統治力,隻是因為不想和明朝接壤,所以才沒有將他們納入東察合台汗國。
拔術裏立刻領命,“是,不過大汗,我們集結軍隊至少需要半個月,屬下擔心等我們到了沙洲的時候,那裏已經淪陷了,所以屬下需要臨機決斷之權!”
拔術裏是東察合台手下第一大將,平時也是忠心耿耿,所以對他十分信任。
“你該怎麽打就怎麽打,本汗不幹預,不過一定要將沙州拿下來,不能讓明軍占領。”
“是!”
東察合台因為明軍的動作立刻調兵遣將,同時阿端衛、哈密衛、曲先衛三個蒙古部落接到命令後也開始集結青壯。
這些部落中哈密衛最強,集結了兩萬人馬,其他兩個部落也各集結了一萬餘人,幾乎將所有青壯都拉出來了。
畢竟一旦明軍攻陷這裏,最直接受損的是他們的利益,所以一個個都開始拚命了。
二十天後,東察合台的五萬人匯合三個部落的人,集結了將近十萬大軍在曲先衛。
這些天裏,白離也沒閑著,緊急運輸了十五萬石糧草到沙洲城,同時將沙洲城的城牆加高了一米左右,囤積了不少守城工具。
隨著東察合台的軍隊不斷在曲先衛集合,白離將原來安定衛留守的一衛騎兵撤回罕東衛,匯合那裏的兩千騎兵和兩個千戶的炮兵,建立了一個堅固的營寨。
同時將安定衛、沙洲城、罕東衛的蒙古人都撤離到了赤斤蒙古衛,這裏在沙洲和罕東衛後方,比較安全。
畢竟這些蒙古人才剛剛收服,還沒歸心,為了防止他們做內應,隻能遷到後方。
前期白離沒有主動出擊的打算,畢竟沙洲已經拿下,現在主動權在他的手裏。
東察合台肯定不願意沙洲落在明軍手裏,必然會來進攻,到時候借著城池之利,也好消耗蒙古人的兵力和士氣,有這麽多火器在,白離一點都不擔心。
而且側翼還有罕東衛的大營,兩邊距離不遠,和沙洲互為倚角,不用擔心東察合台進攻後方。至於蒙古人進攻罕東衛大營,白離不擔心,那裏也很堅固而且有近萬人防守,在火炮的配合下,沒那麽容易拿下。
如果蒙古人全力進攻那個大營,沙洲這裏的騎兵就可以主動出擊打擊他們後方了。
確實也如白離所想,拔術裏到達曲先衛後,收到明軍的布置後一陣煩悶,在這樣的布置下,他必須先拿下沙洲。
“萬戶大人,明軍這樣布置就是在吸引我們打沙洲,會不會有詐?”一位將領問道。
萬戶,也就是拔術裏也沒辦法,“這是陽謀,除了進攻沙洲毫無辦法,一旦我們繞過沙洲進攻後方,那沙洲城裏的兵馬肯定會攻擊我們後方,到時候要是嘉峪關甘肅鎮那裏的明軍主動出擊,咱們就被包圍了。”
“那罕東衛那裏的大營怎麽辦?”
“讓曲先衛的一萬多人前去看住他們,不要求他們攻下大營,隻要不讓那些明軍出來擾亂我們攻打沙洲即可。”
“是!”曲先衛首領也沒反對,畢竟這也是好事,不用去當攻城的炮灰了。
“可惜我們沒有火炮,立刻讓人打造攻城器械,三天後出發。”
東察合台也有火炮,不過比較少,而且都在汗帳那裏用於防守,再加上那些火炮行動不便,所以這次出征就沒帶。
至於為什麽打造器械隻需要三天,那是因為他們隻是打造那些簡易雲梯,更複雜的攻城器械他們不會,畢竟他們工匠少。
雖然三天後才出發,但是拔術裏也算是個能將了,知道情報的重要性,所以派出了大批斥候。
明軍這裏,幾百夜不收也被白離撒了出來,雙方還沒開戰,但斥候之間已經開始廝殺了。
明軍斥候裝備精良,雖然為了機動性隻穿了一身棉甲,但一人三馬,裝備有弓箭、弓弩、短銃、馬刀等各種裝備,戰鬥力很強。
東察合台的斥候裝備雖然也不錯,但沒明軍好,弓箭射程比不上,甲胃比不上,連戰馬都沒明軍的快,所以被打的很慘。
隻要相遇,基本都是失敗,除非人多,不過明軍看到人太多就仗著馬匹的速度跑路。
短短一天一夜,東察合台損失了近三百名斥候,這可都是全軍挑選的精銳,拔術裏氣的暴跳如雷。
東察合台大汗有些不敢相信,畢竟明朝在西北很久沒什麽大動作了。
這位信使是安定衛派出去的,“是,罕東衛和赤斤蒙古衛都已經陷落,我出發之前明軍已經開始向我們安定衛行軍了,頭領讓我來求援。”
東察合台大汗和屬下仔細盯著地圖看,一會之後,一位萬戶突然開口
“大汗不好,明軍的目的是沙州!”
聽到這位萬戶的話,東察合台大汗連忙看了兩路明軍的行軍路線。
“這是兩路夾擊,安定衛恐怕已經凶多吉少了。”
“大汗,絕對不能讓明軍拿下沙州,不然明軍在這裏就有了立足之地。”
東察合台大汗深以為然,然後看向信使。
“明軍出動了多少人。”
“大約四萬,不過大多都是騎兵,而且火炮不少。”
“大汗,明軍現在肯定已經在攻擊沙州了,沙州有城池之利,應該能擋住一段時間,我們要盡快支援!”
“沒錯,絕對不能讓明軍將手伸到我們這裏來,這幾年明軍在遼東和草原節節勝利,和以前不一樣了,一旦明軍拿下這片緩衝區,我們就要直麵他們了。”
“知道是哪裏的明軍嗎?甘肅鎮還是固原鎮?”
信使想了想回答,“旗號打的是西北軍,甘肅鎮和固原鎮的兵馬沒有調動,好像是明朝京城派來的!”
“看來明軍是真要拿下這裏,連京城軍隊都派來了。”
時間緊急,東察合台大汗也不做猶豫,“立刻集結五萬騎兵,由拔術裏統領,前去支援沙洲,還有讓阿端衛、哈密衛、曲先衛集結所有兵馬聽從號令。”
東察合台對這七衛其實已經有了不淺的統治力,隻是因為不想和明朝接壤,所以才沒有將他們納入東察合台汗國。
拔術裏立刻領命,“是,不過大汗,我們集結軍隊至少需要半個月,屬下擔心等我們到了沙洲的時候,那裏已經淪陷了,所以屬下需要臨機決斷之權!”
拔術裏是東察合台手下第一大將,平時也是忠心耿耿,所以對他十分信任。
“你該怎麽打就怎麽打,本汗不幹預,不過一定要將沙州拿下來,不能讓明軍占領。”
“是!”
東察合台因為明軍的動作立刻調兵遣將,同時阿端衛、哈密衛、曲先衛三個蒙古部落接到命令後也開始集結青壯。
這些部落中哈密衛最強,集結了兩萬人馬,其他兩個部落也各集結了一萬餘人,幾乎將所有青壯都拉出來了。
畢竟一旦明軍攻陷這裏,最直接受損的是他們的利益,所以一個個都開始拚命了。
二十天後,東察合台的五萬人匯合三個部落的人,集結了將近十萬大軍在曲先衛。
這些天裏,白離也沒閑著,緊急運輸了十五萬石糧草到沙洲城,同時將沙洲城的城牆加高了一米左右,囤積了不少守城工具。
隨著東察合台的軍隊不斷在曲先衛集合,白離將原來安定衛留守的一衛騎兵撤回罕東衛,匯合那裏的兩千騎兵和兩個千戶的炮兵,建立了一個堅固的營寨。
同時將安定衛、沙洲城、罕東衛的蒙古人都撤離到了赤斤蒙古衛,這裏在沙洲和罕東衛後方,比較安全。
畢竟這些蒙古人才剛剛收服,還沒歸心,為了防止他們做內應,隻能遷到後方。
前期白離沒有主動出擊的打算,畢竟沙洲已經拿下,現在主動權在他的手裏。
東察合台肯定不願意沙洲落在明軍手裏,必然會來進攻,到時候借著城池之利,也好消耗蒙古人的兵力和士氣,有這麽多火器在,白離一點都不擔心。
而且側翼還有罕東衛的大營,兩邊距離不遠,和沙洲互為倚角,不用擔心東察合台進攻後方。至於蒙古人進攻罕東衛大營,白離不擔心,那裏也很堅固而且有近萬人防守,在火炮的配合下,沒那麽容易拿下。
如果蒙古人全力進攻那個大營,沙洲這裏的騎兵就可以主動出擊打擊他們後方了。
確實也如白離所想,拔術裏到達曲先衛後,收到明軍的布置後一陣煩悶,在這樣的布置下,他必須先拿下沙洲。
“萬戶大人,明軍這樣布置就是在吸引我們打沙洲,會不會有詐?”一位將領問道。
萬戶,也就是拔術裏也沒辦法,“這是陽謀,除了進攻沙洲毫無辦法,一旦我們繞過沙洲進攻後方,那沙洲城裏的兵馬肯定會攻擊我們後方,到時候要是嘉峪關甘肅鎮那裏的明軍主動出擊,咱們就被包圍了。”
“那罕東衛那裏的大營怎麽辦?”
“讓曲先衛的一萬多人前去看住他們,不要求他們攻下大營,隻要不讓那些明軍出來擾亂我們攻打沙洲即可。”
“是!”曲先衛首領也沒反對,畢竟這也是好事,不用去當攻城的炮灰了。
“可惜我們沒有火炮,立刻讓人打造攻城器械,三天後出發。”
東察合台也有火炮,不過比較少,而且都在汗帳那裏用於防守,再加上那些火炮行動不便,所以這次出征就沒帶。
至於為什麽打造器械隻需要三天,那是因為他們隻是打造那些簡易雲梯,更複雜的攻城器械他們不會,畢竟他們工匠少。
雖然三天後才出發,但是拔術裏也算是個能將了,知道情報的重要性,所以派出了大批斥候。
明軍這裏,幾百夜不收也被白離撒了出來,雙方還沒開戰,但斥候之間已經開始廝殺了。
明軍斥候裝備精良,雖然為了機動性隻穿了一身棉甲,但一人三馬,裝備有弓箭、弓弩、短銃、馬刀等各種裝備,戰鬥力很強。
東察合台的斥候裝備雖然也不錯,但沒明軍好,弓箭射程比不上,甲胃比不上,連戰馬都沒明軍的快,所以被打的很慘。
隻要相遇,基本都是失敗,除非人多,不過明軍看到人太多就仗著馬匹的速度跑路。
短短一天一夜,東察合台損失了近三百名斥候,這可都是全軍挑選的精銳,拔術裏氣的暴跳如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