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 大寧之戰2
天啟:日月重照大明天 作者:愛吃鐵板牛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李元陽看到蒙古人又加派人手,也把剩下的騎兵都派了出去,現在蒙古人中軍沒多少人了,也不用防護步兵了。
雙方幾萬騎兵交鋒,弓箭、燧發手槍、馬刀等兵器交錯使用,打的很是激烈。
雖然明軍騎兵少一點,但場麵上卻是明軍仗著裝備優勢大占上風。過了一會,眼看沒辦法擊破明軍騎兵,蒙古人那邊吹響了收兵的號角,蒙古人立刻開始擺脫糾纏,往後撤。
明軍追擊一小段距離後,李元陽也開始收兵,並且開始原地紮營。畢竟雙方加一起十幾萬的兵力,不是一天就能結束的。
今天的交鋒,明軍傷亡不到三千,大多都是輕傷,不影響戰鬥,陣亡不到五百人。蒙古人那邊光屍體就留下有近三千具,傷者至少也是大幾千人。
明軍這裏朱由校配備了足夠的隨軍醫師和藥材,除了那些傷太重的,基本都能救過來,隻是要注意感染。
蒙古人那裏條件就差的多了,基本受傷簡單包紮一下,然後就是硬扛,純看命硬不硬。
今天正麵交戰的同時,東西兩邊也在交鋒,福餘和泰寧部人也就各一萬多人,導致兩邊人還沒明軍騎兵多,裝備就更不說了,今天就是靠著打遊擊,才拖住明軍,每方都傷亡了一千多人。
接下來幾天,雙方就這樣展開了,不過沒第一天規模大,李元陽沒急,他在慢慢削弱對麵的戰鬥力和士氣。
經過幾天交戰,蒙古人士氣都快跌到穀底了。以前他們就是靠著騎兵的優勢和明朝打仗,結果現在連騎兵都不是對手了,這幾天明軍在步兵火器的配合裏,基本都是一比五以上的交換比,傷亡太大了。
而且東西兩翼的福餘部和泰寧部快堅持不住了,他們的傷亡比例更大。
李元陽匯總了這幾天的戰況,蒙古人中軍這裏能戰的也就不到四萬人了,明軍傷亡不到五千,戰力保持沒有下降。最重要的是,兩翼都傳來消息,他們現在隨時能擊潰對手。
於是李元陽決定明天就大舉出動,一戰定勝負。
這幾天蒙古草原上的各部落蒙古人也在觀望這裏的戰況,他們很清楚這裏會影響到以後草原上的局勢。
也不是沒有部落想以大局為重,前來支援,可惜之前草原上人腦子打成了狗腦子,各部落之間矛盾重重,即使有人想借道來支援,其他部落也不允許,誰知道你的目的究竟是什麽。
建奴也在關心這裏的情況,不僅是因為敖漢部,奈曼部之前投靠了他們,也是怕明軍影響他們的草原戰略。
努爾哈赤是最不甘心就這樣看著的,之前遼東大戰,他們損失慘重,而且他的兒子都死了,他的複仇之心就沒斷過。
“父汗,真的不能出動,遼東賀世賢部在寬甸六堡那裏大搞聲勢,一旦我們出兵他們肯定會進攻赫圖阿拉的,現在我們在北麵開墾的那些穀地還沒完成,一旦丟了赫圖阿拉,我們的糧草會出大問題的。”
皇太極苦心勸解,他的目光長遠,比努爾哈赤看的更多,思考的更多。
代善雖然平時和皇太極不太對付,但這時他也認為對方說的有道理,“父汗,老八說的有道理,而且即使我們想支援他們,也過不去,現在沿途那些蒙古人很警惕我們。”
努爾哈赤聽到兩個兒子的勸說,算是冷靜了下來。
“你們說接下來我們怎麽辦?”
“父汗,明庭自從小皇帝上台後就不一樣了,以前的明庭內部問題一大堆,貪汙腐敗、軍備廢弛、天災不斷,這幾年自從小皇帝上台,先是整頓軍隊,然後又對國內進行大清洗,殺了不知道多少人,之前那些問題都被解決了。而且他還在不斷改革,明庭越來越強,以前咱們還能拉攏一些人,現在都斷了。”
皇太極現在負責情報,很了解大明的變化,這也讓他看不到一點希望。
努爾哈赤也能明白皇太極說的話,“那你說有什麽好辦法?”
“現在最重要的就是在北方開荒,保證咱們的糧食。這幾年要不是到草原上搶,族人不知道要餓死多少。還有就是在大山裏各個險要的河穀修建防禦工事,明人小皇帝肯定是不會放過我們的。”
“這樣也不行吧,明人火炮那麽厲害,擋不住!”
“那也要修,還有就是和拉攏蒙古人,組成聯盟。”
代善聽了就反駁道,“咱們和蒙古人都打成這樣了,還怎麽聯合?”
“慢慢來,現在咱們也要減少和蒙古人打,還有就是往北探索出一條退路。”
努爾哈赤聽到就知道皇太極的意思了,這是最後的退路,萬一擋不住明軍,還有撤退的地方。
“就按老八說的辦吧,還有就是密切關注明軍的動向!”
“是!”
建奴的反應李元陽是不知道的,他正在準備明天大戰的計劃,將一切都考慮好。
天剛亮,準備好的明軍就全體出發,隻留了一個千戶所看守大營,其他全部出動。
由於雙方距離不遠,明軍的動靜很快就被蒙古人知道了。
不過現在幾個部落首領還在扯皮,有想主動出擊的,有想固守大營的,還有想跑路的,最後綜合了一下,先試試防守大營,不行在打。
李元陽指揮明軍突進到離蒙古人大營三百米的地方,發現蒙古人沒什麽動靜,也知道他們的意思了,那就如他們所願好了。
這個距離明軍火炮已經能發揮很大威力了,上百門大炮向蒙古人大營開炮,那些簡易的防禦完全擋不住,特別是十斤炮,擊破防禦後還能往前滾十幾米,在後麵等著防守的蒙古人被擊倒一大片。
連續不斷的炮擊聲響起,眼看蒙古人工事被破壞的差不多了,明軍步兵立刻向前進攻,騎兵則是向兩側包圍而去。
蒙古人見不是辦法,一狠心,決定衝一次明軍正麵的步兵,成功了最好,那還有的打,失敗的話那就跑路吧。
雙方幾萬騎兵交鋒,弓箭、燧發手槍、馬刀等兵器交錯使用,打的很是激烈。
雖然明軍騎兵少一點,但場麵上卻是明軍仗著裝備優勢大占上風。過了一會,眼看沒辦法擊破明軍騎兵,蒙古人那邊吹響了收兵的號角,蒙古人立刻開始擺脫糾纏,往後撤。
明軍追擊一小段距離後,李元陽也開始收兵,並且開始原地紮營。畢竟雙方加一起十幾萬的兵力,不是一天就能結束的。
今天的交鋒,明軍傷亡不到三千,大多都是輕傷,不影響戰鬥,陣亡不到五百人。蒙古人那邊光屍體就留下有近三千具,傷者至少也是大幾千人。
明軍這裏朱由校配備了足夠的隨軍醫師和藥材,除了那些傷太重的,基本都能救過來,隻是要注意感染。
蒙古人那裏條件就差的多了,基本受傷簡單包紮一下,然後就是硬扛,純看命硬不硬。
今天正麵交戰的同時,東西兩邊也在交鋒,福餘和泰寧部人也就各一萬多人,導致兩邊人還沒明軍騎兵多,裝備就更不說了,今天就是靠著打遊擊,才拖住明軍,每方都傷亡了一千多人。
接下來幾天,雙方就這樣展開了,不過沒第一天規模大,李元陽沒急,他在慢慢削弱對麵的戰鬥力和士氣。
經過幾天交戰,蒙古人士氣都快跌到穀底了。以前他們就是靠著騎兵的優勢和明朝打仗,結果現在連騎兵都不是對手了,這幾天明軍在步兵火器的配合裏,基本都是一比五以上的交換比,傷亡太大了。
而且東西兩翼的福餘部和泰寧部快堅持不住了,他們的傷亡比例更大。
李元陽匯總了這幾天的戰況,蒙古人中軍這裏能戰的也就不到四萬人了,明軍傷亡不到五千,戰力保持沒有下降。最重要的是,兩翼都傳來消息,他們現在隨時能擊潰對手。
於是李元陽決定明天就大舉出動,一戰定勝負。
這幾天蒙古草原上的各部落蒙古人也在觀望這裏的戰況,他們很清楚這裏會影響到以後草原上的局勢。
也不是沒有部落想以大局為重,前來支援,可惜之前草原上人腦子打成了狗腦子,各部落之間矛盾重重,即使有人想借道來支援,其他部落也不允許,誰知道你的目的究竟是什麽。
建奴也在關心這裏的情況,不僅是因為敖漢部,奈曼部之前投靠了他們,也是怕明軍影響他們的草原戰略。
努爾哈赤是最不甘心就這樣看著的,之前遼東大戰,他們損失慘重,而且他的兒子都死了,他的複仇之心就沒斷過。
“父汗,真的不能出動,遼東賀世賢部在寬甸六堡那裏大搞聲勢,一旦我們出兵他們肯定會進攻赫圖阿拉的,現在我們在北麵開墾的那些穀地還沒完成,一旦丟了赫圖阿拉,我們的糧草會出大問題的。”
皇太極苦心勸解,他的目光長遠,比努爾哈赤看的更多,思考的更多。
代善雖然平時和皇太極不太對付,但這時他也認為對方說的有道理,“父汗,老八說的有道理,而且即使我們想支援他們,也過不去,現在沿途那些蒙古人很警惕我們。”
努爾哈赤聽到兩個兒子的勸說,算是冷靜了下來。
“你們說接下來我們怎麽辦?”
“父汗,明庭自從小皇帝上台後就不一樣了,以前的明庭內部問題一大堆,貪汙腐敗、軍備廢弛、天災不斷,這幾年自從小皇帝上台,先是整頓軍隊,然後又對國內進行大清洗,殺了不知道多少人,之前那些問題都被解決了。而且他還在不斷改革,明庭越來越強,以前咱們還能拉攏一些人,現在都斷了。”
皇太極現在負責情報,很了解大明的變化,這也讓他看不到一點希望。
努爾哈赤也能明白皇太極說的話,“那你說有什麽好辦法?”
“現在最重要的就是在北方開荒,保證咱們的糧食。這幾年要不是到草原上搶,族人不知道要餓死多少。還有就是在大山裏各個險要的河穀修建防禦工事,明人小皇帝肯定是不會放過我們的。”
“這樣也不行吧,明人火炮那麽厲害,擋不住!”
“那也要修,還有就是和拉攏蒙古人,組成聯盟。”
代善聽了就反駁道,“咱們和蒙古人都打成這樣了,還怎麽聯合?”
“慢慢來,現在咱們也要減少和蒙古人打,還有就是往北探索出一條退路。”
努爾哈赤聽到就知道皇太極的意思了,這是最後的退路,萬一擋不住明軍,還有撤退的地方。
“就按老八說的辦吧,還有就是密切關注明軍的動向!”
“是!”
建奴的反應李元陽是不知道的,他正在準備明天大戰的計劃,將一切都考慮好。
天剛亮,準備好的明軍就全體出發,隻留了一個千戶所看守大營,其他全部出動。
由於雙方距離不遠,明軍的動靜很快就被蒙古人知道了。
不過現在幾個部落首領還在扯皮,有想主動出擊的,有想固守大營的,還有想跑路的,最後綜合了一下,先試試防守大營,不行在打。
李元陽指揮明軍突進到離蒙古人大營三百米的地方,發現蒙古人沒什麽動靜,也知道他們的意思了,那就如他們所願好了。
這個距離明軍火炮已經能發揮很大威力了,上百門大炮向蒙古人大營開炮,那些簡易的防禦完全擋不住,特別是十斤炮,擊破防禦後還能往前滾十幾米,在後麵等著防守的蒙古人被擊倒一大片。
連續不斷的炮擊聲響起,眼看蒙古人工事被破壞的差不多了,明軍步兵立刻向前進攻,騎兵則是向兩側包圍而去。
蒙古人見不是辦法,一狠心,決定衝一次明軍正麵的步兵,成功了最好,那還有的打,失敗的話那就跑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