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土地稅收改革方案
天啟:日月重照大明天 作者:愛吃鐵板牛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李元在準備海戰,京城這邊朱由校在和內閣幾人還有戶部尚書商量田地賦稅改革之事,根據之前民間看到的情況,朱由校覺得不能再拖了。
“朕準備對賦稅進行改革,你們覺得怎麽樣?”
“敢問陛下準備怎麽改革?”
朱由校深吸一口氣,“朕仔細考慮過,田地稅收改為遞進製,一戶人家百畝以下十稅一,一百畝到一千畝十稅二,一千畝到五千畝十稅三,五千畝之上十稅五。”
戶部尚書周文考慮了一下,“陛下是想通過高稅率抑製兼並?”
“沒錯,朕還準備規定地主對佃戶的租子,不能超過四成!,而且佃戶不用交稅,土地在誰的名下誰交稅,讀書人也不再有免稅特權,除了皇莊,所有人都要交稅。”
“這樣的話千畝以上者每年不賺錢,甚至都要塊錢。”張威說道,“臣覺得可以,以後肯定要進行工業化,必須將這些有錢人從土地中拉出來,而且不超過四成的租子佃戶生活也不會差。”
“這樣會不會導致百姓都去當佃戶?”
“不會,百姓通常不會超過一百畝地,十稅一比當佃戶劃算多了。”
朱由校點了點頭,“沒錯,而且朕要廢除田稅之外的各種苛捐雜稅。”
“陛下聖明,那些雜稅沒多少,廢了也是善政。”
“你們覺得人頭稅取消怎麽樣?”
張威很讚同取消人頭稅,“臣覺得很好,隻有取消人頭稅百姓才能大膽生育,而不會像以前那樣溺死嬰兒。這樣的話人口增長會很快,以陛下的規劃,到時候海外之地也有人口填充。”
劉向陽也讚同,“臣也同意,人頭稅太重了,現在百姓生活艱難,取消了也能輕鬆許多。”
朱由校見他們都同意,也算放心了,主要是他不知道這樣對不對。
“現在皇莊有很多土地,將新田稅頒布下去後,朕準備除了留下少數,讓都知監拋售出去,將土地價格打下來,既能讓老百姓能便宜買地,又能給那些地主士紳抽抽血,你們覺得怎麽樣?”
“這是好辦法,不過陛下,現在老百姓都比較窮,根本沒錢買地,這該怎麽辦?”
“朕是準備成立銀行的,然後由銀行貸款給百姓,十年內還清就可以,利息百分之一,你們覺得如何?”
“周文點了點頭,“陛下,這是好辦法,不過戶部沒錢,隻能陛下來了。”
“朕會成立大明皇家銀行,由內務府管理,算是皇家產業,具體事務由惠王負責。”
“另外單獨將稅收從戶部獨立出來,成立稅務局,不管商稅還是農稅都由稅務局收取,然後交給戶部。”
“稅務局下轄稅警總隊,下麵的省、府、縣設立大隊、中隊、小隊,全國定為五萬,這些稅警專管收稅和查處偷稅漏稅,無論皇親國戚還是普通商人百姓,凡是查到偷稅漏稅的,交由錦衣衛和戶部刑部審核無誤的,所查稅金抽取一成作為獎金。”
“陛下,這權力會不會有些大?”
“才五萬人,出不了事,而且錦衣衛會監督他們。”
張威仔細考慮了一下,覺得沒有問題,“臣明白了,這樣也好,南方那些人以前最喜歡偷稅漏稅和拖欠稅款,現在直接武裝收稅,看他們還敢不敢!”
朱由校笑著說道,“朕就是為了他們準備的。好了,朕會讓惠王和內務府盡快把銀行籌備起來,預計兩個月就可以,你們提前準備好,稅務局朕會安排!”
“是!”
等人都走了後,朱由校讓人通知惠王和內務府掌事太監唐山。
朱由校又考慮了一會,確定沒有錯漏後,惠王和唐山也到了。
“參見陛下(皇爺)!”
“起來吧,朕找你們來是有正事。”
“朕準備成立皇家銀行,由內務府出資,主要是給各地百姓借貸,那些商人也可以借錢周轉,銀行收取利息。”
接著朱由校又詳細介紹了一下,包括百姓和商人借貸利息,還有銀行的存取業務等。
“這銀行歸屬內務府,朕準備由惠王叔負責,內務府協助,王叔有沒有信心接下這個擔子。”
惠王一聽很是激動,這皇家銀行一聽就是個重要部門,之前瑞王當大宗正,他已經很羨慕了,現在輪到他了,隻要做好了,那在宗室中的地位就不一樣了。
“陛下放心,年節過後,臣最近一直在學習生意上的事,臣有信心。”
朱由校很是滿意,“好,那就交給你了,唐山你們內務府注意協助,之前查處了那麽多店鋪,全國各地都有,記住了,凡是府城都要有分部,主要縣城也要有,偏遠地區如果不方便設立分部,就與當地官府合作設立辦事處,你們第一件事就是配合內閣的稅收改革以及百姓借貸買田之事,朕會派一些專業人士幫你們。”
“是,陛下,臣等一定做好。”
朱由校很滿意,於是從係統中買了五千名銀行方麵的人才,交給他們帶走,有了這些人,各地銀行的主事人就有了,其他缺的可以從社會上招募。
之所以將銀行交給惠王負責,也是想要發揮宗室的作用,十幾萬宗室都用好了也是一股力量,而瑞王、惠王、桂王是朱由校的叔叔,算是宗室裏除了朱由檢最親近的了。
再說後麵肯定要改革宗室製度,現在將這三位王爺安排好,也算是千金買馬骨。
至於銀行,朱由校以後肯定是要進行幣製改革的,現在大明用的銀子不太方便,紙幣現在還不到時候,再加上寶鈔給大明百姓帶來的傷害,所以還是銀幣比較合適。
銀幣比較方便,而且鑄造的時候還可以收取鑄幣稅,是發財的項目,由於鑄幣較慢,朱由校之前就讓人開始在寶泉局鑄造了,現在已經存了不少了,不過還不夠,大明太大了。
現在內庫都是錢,幾次抄家抄了太多了,朱由校完全可以說不差錢,有史以來哪個皇帝有他的小金庫錢多。
朱由校準備先拿五千萬兩作為銀行準備金,現在大明缺金子,隻能采用銀本位,以後搶到足夠的金子再改吧。
“朕準備對賦稅進行改革,你們覺得怎麽樣?”
“敢問陛下準備怎麽改革?”
朱由校深吸一口氣,“朕仔細考慮過,田地稅收改為遞進製,一戶人家百畝以下十稅一,一百畝到一千畝十稅二,一千畝到五千畝十稅三,五千畝之上十稅五。”
戶部尚書周文考慮了一下,“陛下是想通過高稅率抑製兼並?”
“沒錯,朕還準備規定地主對佃戶的租子,不能超過四成!,而且佃戶不用交稅,土地在誰的名下誰交稅,讀書人也不再有免稅特權,除了皇莊,所有人都要交稅。”
“這樣的話千畝以上者每年不賺錢,甚至都要塊錢。”張威說道,“臣覺得可以,以後肯定要進行工業化,必須將這些有錢人從土地中拉出來,而且不超過四成的租子佃戶生活也不會差。”
“這樣會不會導致百姓都去當佃戶?”
“不會,百姓通常不會超過一百畝地,十稅一比當佃戶劃算多了。”
朱由校點了點頭,“沒錯,而且朕要廢除田稅之外的各種苛捐雜稅。”
“陛下聖明,那些雜稅沒多少,廢了也是善政。”
“你們覺得人頭稅取消怎麽樣?”
張威很讚同取消人頭稅,“臣覺得很好,隻有取消人頭稅百姓才能大膽生育,而不會像以前那樣溺死嬰兒。這樣的話人口增長會很快,以陛下的規劃,到時候海外之地也有人口填充。”
劉向陽也讚同,“臣也同意,人頭稅太重了,現在百姓生活艱難,取消了也能輕鬆許多。”
朱由校見他們都同意,也算放心了,主要是他不知道這樣對不對。
“現在皇莊有很多土地,將新田稅頒布下去後,朕準備除了留下少數,讓都知監拋售出去,將土地價格打下來,既能讓老百姓能便宜買地,又能給那些地主士紳抽抽血,你們覺得怎麽樣?”
“這是好辦法,不過陛下,現在老百姓都比較窮,根本沒錢買地,這該怎麽辦?”
“朕是準備成立銀行的,然後由銀行貸款給百姓,十年內還清就可以,利息百分之一,你們覺得如何?”
“周文點了點頭,“陛下,這是好辦法,不過戶部沒錢,隻能陛下來了。”
“朕會成立大明皇家銀行,由內務府管理,算是皇家產業,具體事務由惠王負責。”
“另外單獨將稅收從戶部獨立出來,成立稅務局,不管商稅還是農稅都由稅務局收取,然後交給戶部。”
“稅務局下轄稅警總隊,下麵的省、府、縣設立大隊、中隊、小隊,全國定為五萬,這些稅警專管收稅和查處偷稅漏稅,無論皇親國戚還是普通商人百姓,凡是查到偷稅漏稅的,交由錦衣衛和戶部刑部審核無誤的,所查稅金抽取一成作為獎金。”
“陛下,這權力會不會有些大?”
“才五萬人,出不了事,而且錦衣衛會監督他們。”
張威仔細考慮了一下,覺得沒有問題,“臣明白了,這樣也好,南方那些人以前最喜歡偷稅漏稅和拖欠稅款,現在直接武裝收稅,看他們還敢不敢!”
朱由校笑著說道,“朕就是為了他們準備的。好了,朕會讓惠王和內務府盡快把銀行籌備起來,預計兩個月就可以,你們提前準備好,稅務局朕會安排!”
“是!”
等人都走了後,朱由校讓人通知惠王和內務府掌事太監唐山。
朱由校又考慮了一會,確定沒有錯漏後,惠王和唐山也到了。
“參見陛下(皇爺)!”
“起來吧,朕找你們來是有正事。”
“朕準備成立皇家銀行,由內務府出資,主要是給各地百姓借貸,那些商人也可以借錢周轉,銀行收取利息。”
接著朱由校又詳細介紹了一下,包括百姓和商人借貸利息,還有銀行的存取業務等。
“這銀行歸屬內務府,朕準備由惠王叔負責,內務府協助,王叔有沒有信心接下這個擔子。”
惠王一聽很是激動,這皇家銀行一聽就是個重要部門,之前瑞王當大宗正,他已經很羨慕了,現在輪到他了,隻要做好了,那在宗室中的地位就不一樣了。
“陛下放心,年節過後,臣最近一直在學習生意上的事,臣有信心。”
朱由校很是滿意,“好,那就交給你了,唐山你們內務府注意協助,之前查處了那麽多店鋪,全國各地都有,記住了,凡是府城都要有分部,主要縣城也要有,偏遠地區如果不方便設立分部,就與當地官府合作設立辦事處,你們第一件事就是配合內閣的稅收改革以及百姓借貸買田之事,朕會派一些專業人士幫你們。”
“是,陛下,臣等一定做好。”
朱由校很滿意,於是從係統中買了五千名銀行方麵的人才,交給他們帶走,有了這些人,各地銀行的主事人就有了,其他缺的可以從社會上招募。
之所以將銀行交給惠王負責,也是想要發揮宗室的作用,十幾萬宗室都用好了也是一股力量,而瑞王、惠王、桂王是朱由校的叔叔,算是宗室裏除了朱由檢最親近的了。
再說後麵肯定要改革宗室製度,現在將這三位王爺安排好,也算是千金買馬骨。
至於銀行,朱由校以後肯定是要進行幣製改革的,現在大明用的銀子不太方便,紙幣現在還不到時候,再加上寶鈔給大明百姓帶來的傷害,所以還是銀幣比較合適。
銀幣比較方便,而且鑄造的時候還可以收取鑄幣稅,是發財的項目,由於鑄幣較慢,朱由校之前就讓人開始在寶泉局鑄造了,現在已經存了不少了,不過還不夠,大明太大了。
現在內庫都是錢,幾次抄家抄了太多了,朱由校完全可以說不差錢,有史以來哪個皇帝有他的小金庫錢多。
朱由校準備先拿五千萬兩作為銀行準備金,現在大明缺金子,隻能采用銀本位,以後搶到足夠的金子再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