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過了幾天,鄭耀先回來了。不過他是自己回來的,抄家的收獲還在等運輸。


    看著鄭耀先交上來的抄家清單,朱由校滿臉笑容,太多了,不隻是那些商人,山西的官員也都被抄家了,還有不少大家族。


    白銀五千多萬兩,黃金三百多萬兩,糧食一千兩百萬石。至於其他的東西,那也是數不勝數,不過經曆過江南大抄家後,他已經能坦然麵對這些了,不像當初京城抄家幾百萬兩,他都很興奮。


    黃金白銀都運回京城,至於糧食,就地修建糧倉,再將一部分運送到西邊幾個邊關重鎮儲存起來,當作邊軍的糧食。


    本來他還準備運到陝西的,畢竟陝西那裏之後各種天災,需要大量糧食,從山西運過去也近,不過想到陝西官員還沒處理,現在運過去,怕不是很快就沒了。


    朱由校已經讓山西都指揮使指揮守備軍在各地修建糧倉,到時候大災發生後他直接前去巡視,順便把各個糧倉裝滿,畢竟從京城運過去消耗太大了。


    處理了山西抄家之事後,朱由校開始讓鄭耀先的錦衣衛全國動手了。


    “看看這份名單,這是東廠審出來的,你們錦衣衛現在全國動手,都抓了!”


    “是,不過這些人抓了之後要押回京城嗎?”


    “不用,直接就地審訊,然後以大明律處理。凡是四品以上官員,都按太祖的辦法來,他們不是喜歡祖製嘛,那就給他們用上!”


    “和東廠一樣,要擴大範圍,之前讓你們查的全國官員查的怎麽樣了?”


    “回陛下,都在掌握中!”


    朱由校很滿意,“那就把那些貪汙的、違法的、搞黨爭的都牽連進去,然後抓起來!”


    “是!”


    朱由校這次就是要借著賣國波和弑君案搞擴大化,他要一次把全國上下清洗一遍,這是和蘇聯慈父學的,不聽話的統統殺了。


    至於那些人狗急跳牆,秀才造反三年不成,以前他還有些擔心,但經過南直隸叛亂後,他發現完全不用擔心,就憑明末這些文人,給他們三十年他們都成不了事。


    再說之前朱由校已經讓各地軍隊行動起來了,完全不帶怕的。


    鄭耀先領命後,大批錦衣衛離開京城,向著四麵八方而去。這一次鄭耀先直接去了南京,這裏方便指揮,畢竟京城離南方太遠了。


    隨著錦衣衛的行動,大明各地掀起了驚濤駭浪。


    大批官員被捕,上至巡撫、布政使,下至縣令、縣丞,沒有區別,各地駐軍配合,抓到後原地關押審訊,隨後又有更多的官員被抓。


    這時京城和山西的消息也傳開了,整個大明都被震驚了,山西一省官員幾乎都被清空了,京城也被抓的沒多少人了。


    “陛下為何會掀起如此大案,連內閣首輔,六部尚書都被抓了?”南方幾個士子在一起聚會,一人頗有疑問。


    “不隻是這些,京城官員大部分都被抓了,山西幾乎全軍覆沒了,而且現在錦衣衛還在各地抓人!”


    “定是那些奸臣所為,陛下怎能如此行事,曆史上還沒人一次抓這麽多人的!”


    “我等身為大明讀書人,要敢於反抗朝廷暴政!”


    “好,我等同去!”


    就在幾人還在商量發起大明士子最喜歡的運動的時候,外麵傳來一片嘩然聲,幾人顧不得其他,趕緊出去查看。


    等出來才發現是錦衣衛張貼了告示,底下人議論紛紛。


    “這些家夥真是膽大包天,竟然敢走私兵器糧食給建奴,害得我大明之前在遼東慘敗!”


    “這幾家商人都該死!”


    “竟然有這麽多官員參與,整個山西的官員都是他們的保護傘,怪不得皇帝老爺要把他們都抓了!”幾名百姓聽見一個讀書人念的告示後,破口大罵。


    “不隻山西,京城那些官員都參與了,看看連內閣的大老爺也是,真是一群敗類!”


    “他們在皇帝陛下抓人後,竟然還想弑君,太猖狂了!”


    “是啊,這群人就應該千刀萬剮!”


    在百姓的議論中,幾名書生一臉茫然。


    “咱們還要去遊行嗎?”


    “去他媽的,這群王八蛋,把咱們的臉都丟盡了,還想弑君,他們瘋了嗎?”


    “難怪錦衣衛抓了那麽多人,他們連禮儀廉恥都不知道了,咱們大明讀書人的名聲都要臭了!”


    “陛下這下是真的生氣了,看上麵說的,這次不隻抓這些人的同黨,還要把大明上下的貪官一掃而空,現在我算明白為什麽錦衣衛動靜這麽大了!”


    “回家了,為一群弑君之人發聲,我丟不起這人!”


    朱由校早就料到這樣抓人可能會引起亂子,於是就讓錦衣衛把抓人原因寫出來。


    這也算是為那些人揚名了,在這個講究天地君親師的年代,弑君之人沒人能容得下,他們不僅人要死,家人也活不了,同時名聲臭大街,也算是幫他們名留青史了。


    告示貼出去後,各地讀書人都老實了,誰敢為弑君之人說話,那他在大明就沒有未來了,不僅前途斷絕,還要被人唾棄。


    錦衣衛抓人也不是一帆風順,像在四川就有人反抗,幾家牽連的大士紳造反了,甚至去攻打縣城了,不過軍隊早就準備好了,第一時間就被平了。


    本來也許死幾個人就行了,其他人就算流放,也還能活下來,這下直接喜提夷三族。


    為了各地穩定,朱由校開始派出係統官員前往各地,接管衙門,穩定地方,因為有人及時處理,倒是沒出亂子。


    朱由校則是趁此機會把全國官員換了一遍。


    現在正是混亂的時候,而且沒人敢觸朱由校的黴頭,所以這些沒有功名的人上位沒人說什麽。


    隻是之後,朱由校覺得還是要通過正規渠道,他這兩年沒開科舉,之後幾年也不準備開,他要等大明都整頓差不多了再說。


    本土人員還是要用的,不能總依賴係統,現在也就是沒辦法,畢竟大明內部徹底爛了,隻能用這種手段過渡一下。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天啟:日月重照大明天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愛吃鐵板牛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愛吃鐵板牛並收藏天啟:日月重照大明天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