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朝會爭鋒
天啟:日月重照大明天 作者:愛吃鐵板牛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第二天,朱由校在萬歲聲中開啟了朝會。
“有事啟奏,無事退朝!”李恭的聲音傳來。
東林黨中性子最急的楊漣立刻站了出來,“陛下,臣聽聞陛下大肆處理了上直二十六衛,內閣和兵部完全不知道此事,陛下此舉不合規矩!”
“哦,那楊愛卿知道,上直二十六衛是誰的軍隊嗎?這是皇帝親軍,怎麽朕連自己的親軍都不能處理了?”
朱由校冷冷的看著下麵,這時兵部尚書黃嘉善站了出來,“陛下,全國軍隊都是由兵部管理的,陛下即使要處理,也該先下旨,然後由兵部處理!”
“哦,那這麽說朕這個皇帝的話沒你們兵部管用了?”
方從哲看情況不對,剛想出來說話,這時一個浙黨的禦史先走了出來。
“陛下,臣彈劾兵部尚書黃嘉善任人唯親,貪汙軍餉,倒賣軍械!”
這一下所有人都驚了,東林黨都是憤怒的看著方從哲他們,認為他們徹底背叛了文官,方從哲等人也懵了,這不是他們安排的啊!
“可有證據?”
朱由校沒管下麵的暗流湧動,這是他讓魏忠賢安排的,這禦史被魏忠賢抓住把柄了,想保住一家老小的命,隻能投靠魏忠賢了。
“陛下,臣有證據,都在這裏!”
“拿上來。”李恭趕緊走下去將證據接過來呈給了朱由校。
朱由校裝模作樣的看了一會兒,臉色越來越陰沉,雖然這些東西他都看過了,但得裝裝樣子嘛。
“好一個兵部尚書,好一個大明臣子,你貪汙也就算了,竟然還敢倒賣軍械給蒙古人和建奴!”
朱由校一臉憤怒的站了起來,黃嘉善這時候已經癱軟在地上了,下麵的人看到這情況,哪還不知道罪名的真假,呼啦啦跪倒一大片,沒人敢在這時候挑戰朱由校,除非不要命了。
你要就是貪汙也就算了,他們還能求求情,但是倒賣軍械給建奴,那真是找死了,所有人想的都是趕緊撇清關係,哪怕是東林黨也不例外。
“鄭耀先,將黃嘉善押下去,給朕好好審!”
外麵立刻進來幾個錦衣衛將黃嘉善拖了出去。
朱由校冷冷的看著下麵的臣子,“還說要讓朕把二十六衛交給兵部處理?你們要怎麽處理,怕不是直接把二十六衛都處理給建奴了吧!”
“陛下息怒,臣等不敢!”
“不敢?你們的膽子大著呢!記住了,上直二十六衛是皇帝親軍,以後除了朕,誰敢插手,一律滅族!哼,退朝!”
說完朱由校也沒管下麵這些人,直接走了。
等皇帝走了之後,下麵這些文武百官才站了起來,分成幾部分向外走去。
此時那些東林黨看向方從哲他們皆是一臉憤怒,劉一燝和韓爌滿眼怒火,如果不是理智尚在,他們都要過去殺人了,沒能拿下上直親軍也就罷了,還搭進去一個兵部尚書,後麵還不知道要搭進去多少人呢!
方從哲等人到現在還是一頭霧水,他們還沒搞清楚狀況呢,這不是他們的布置啊!
“欺人太甚,他們還是文官嗎,他們到底想做什麽?”
剛回到府上,劉一燝就大發雷霆,這和他們計劃的完全不一樣啊!
韓爌也是滿臉怒容,“他們這是要和我們不死不休啊!”
“現在也管不了其他了,上直親軍哪裏塵埃落定了,我們插不了手了。現在最重要的是黃嘉善,就怕他攀咬太多人!”
“有辦法讓他閉嘴嗎?”楊漣問道。
“沒辦法,錦衣衛現在被那個鄭耀先經營的水潑不進,完全沒辦法。”
陳於廷皺眉說道:“看來隻能放棄那些人了,現在必須要把兵部尚書的位置搶下來,我們東林士人必須握住兵部。”
“沒錯,必須把兵部握在我們手裏。”
一眾東林黨也顧不得其他了,開始商量怎麽拿下兵部尚書的位置。
方從哲這邊也在商議。
“到底怎麽回事,誰讓那禦史彈劾的?”方從哲臉色鐵青的問道。
“不知道,剛才下朝後下官去問了,不過他沒回答,而且他回府後就閉門謝客了。”
方從哲想了想,“如果老夫沒猜錯的話,那禦史應該是陛下安排的!”
禮部右侍郎魏廣微聽到方從哲的話,直接驚的站了起來,“這真是陛下安排的?”
“八九不離十,陛下在轉移視線,不過陛下成功了,另外東林黨現在估計要和我們不死不休了。”
“是啊,看來隻能先應對東林黨了,不能再觸怒陛下了,我們還需要陛下的支持!”方從哲做了決定。
接下來這兩天,兵部可謂是倒了大黴,每天都有人被錦衣衛帶走,短短兩天,兵部被帶走了超過六成官員,可以說是裏裏外外清洗了一遍。
京城這兩天很安靜,那些官員都忙著撇清關係呢,沒人敢上去觸黴頭。倒是京城百姓這兩天算是開了眼界了,畢竟大明很久沒一次抓這麽多官員了。
看著錦衣衛的審訊記錄,連同黃嘉善在內,共有二十多人被朱由校直接判了死刑,其他人全部流放,所有人全部抄家。
光是這一波就抄了三百多萬兩現銀,還有一大批的珠寶古董和地契等東西,再加上之前清理內廷抄那些太監得了兩百多萬兩,抄那些軍官得了一百多萬兩。
這幾波抄家下來,朱由校得了接近八百萬銀子,這還不算那些實物,算是發了一筆橫財。
加上萬曆留的,現在內庫有兩千多萬兩銀子,朱由校也算有錢人了。
不過朱由校覺得他會越來越有錢的,因為按他接下來的計劃,還不知道要抄多少家呢,這隻是前菜。
不過大明官員也真是有錢啊,根據鄭耀先一年多的調查,保守估計京城官員勳貴們加起來超過億兩銀子。
等到朱由檢時期,估計就更多了,不過當時北方太亂了,所以那些文官估計大部分都送老家去了,當時李自成查抄的估計大部分都是勳貴的。
“有事啟奏,無事退朝!”李恭的聲音傳來。
東林黨中性子最急的楊漣立刻站了出來,“陛下,臣聽聞陛下大肆處理了上直二十六衛,內閣和兵部完全不知道此事,陛下此舉不合規矩!”
“哦,那楊愛卿知道,上直二十六衛是誰的軍隊嗎?這是皇帝親軍,怎麽朕連自己的親軍都不能處理了?”
朱由校冷冷的看著下麵,這時兵部尚書黃嘉善站了出來,“陛下,全國軍隊都是由兵部管理的,陛下即使要處理,也該先下旨,然後由兵部處理!”
“哦,那這麽說朕這個皇帝的話沒你們兵部管用了?”
方從哲看情況不對,剛想出來說話,這時一個浙黨的禦史先走了出來。
“陛下,臣彈劾兵部尚書黃嘉善任人唯親,貪汙軍餉,倒賣軍械!”
這一下所有人都驚了,東林黨都是憤怒的看著方從哲他們,認為他們徹底背叛了文官,方從哲等人也懵了,這不是他們安排的啊!
“可有證據?”
朱由校沒管下麵的暗流湧動,這是他讓魏忠賢安排的,這禦史被魏忠賢抓住把柄了,想保住一家老小的命,隻能投靠魏忠賢了。
“陛下,臣有證據,都在這裏!”
“拿上來。”李恭趕緊走下去將證據接過來呈給了朱由校。
朱由校裝模作樣的看了一會兒,臉色越來越陰沉,雖然這些東西他都看過了,但得裝裝樣子嘛。
“好一個兵部尚書,好一個大明臣子,你貪汙也就算了,竟然還敢倒賣軍械給蒙古人和建奴!”
朱由校一臉憤怒的站了起來,黃嘉善這時候已經癱軟在地上了,下麵的人看到這情況,哪還不知道罪名的真假,呼啦啦跪倒一大片,沒人敢在這時候挑戰朱由校,除非不要命了。
你要就是貪汙也就算了,他們還能求求情,但是倒賣軍械給建奴,那真是找死了,所有人想的都是趕緊撇清關係,哪怕是東林黨也不例外。
“鄭耀先,將黃嘉善押下去,給朕好好審!”
外麵立刻進來幾個錦衣衛將黃嘉善拖了出去。
朱由校冷冷的看著下麵的臣子,“還說要讓朕把二十六衛交給兵部處理?你們要怎麽處理,怕不是直接把二十六衛都處理給建奴了吧!”
“陛下息怒,臣等不敢!”
“不敢?你們的膽子大著呢!記住了,上直二十六衛是皇帝親軍,以後除了朕,誰敢插手,一律滅族!哼,退朝!”
說完朱由校也沒管下麵這些人,直接走了。
等皇帝走了之後,下麵這些文武百官才站了起來,分成幾部分向外走去。
此時那些東林黨看向方從哲他們皆是一臉憤怒,劉一燝和韓爌滿眼怒火,如果不是理智尚在,他們都要過去殺人了,沒能拿下上直親軍也就罷了,還搭進去一個兵部尚書,後麵還不知道要搭進去多少人呢!
方從哲等人到現在還是一頭霧水,他們還沒搞清楚狀況呢,這不是他們的布置啊!
“欺人太甚,他們還是文官嗎,他們到底想做什麽?”
剛回到府上,劉一燝就大發雷霆,這和他們計劃的完全不一樣啊!
韓爌也是滿臉怒容,“他們這是要和我們不死不休啊!”
“現在也管不了其他了,上直親軍哪裏塵埃落定了,我們插不了手了。現在最重要的是黃嘉善,就怕他攀咬太多人!”
“有辦法讓他閉嘴嗎?”楊漣問道。
“沒辦法,錦衣衛現在被那個鄭耀先經營的水潑不進,完全沒辦法。”
陳於廷皺眉說道:“看來隻能放棄那些人了,現在必須要把兵部尚書的位置搶下來,我們東林士人必須握住兵部。”
“沒錯,必須把兵部握在我們手裏。”
一眾東林黨也顧不得其他了,開始商量怎麽拿下兵部尚書的位置。
方從哲這邊也在商議。
“到底怎麽回事,誰讓那禦史彈劾的?”方從哲臉色鐵青的問道。
“不知道,剛才下朝後下官去問了,不過他沒回答,而且他回府後就閉門謝客了。”
方從哲想了想,“如果老夫沒猜錯的話,那禦史應該是陛下安排的!”
禮部右侍郎魏廣微聽到方從哲的話,直接驚的站了起來,“這真是陛下安排的?”
“八九不離十,陛下在轉移視線,不過陛下成功了,另外東林黨現在估計要和我們不死不休了。”
“是啊,看來隻能先應對東林黨了,不能再觸怒陛下了,我們還需要陛下的支持!”方從哲做了決定。
接下來這兩天,兵部可謂是倒了大黴,每天都有人被錦衣衛帶走,短短兩天,兵部被帶走了超過六成官員,可以說是裏裏外外清洗了一遍。
京城這兩天很安靜,那些官員都忙著撇清關係呢,沒人敢上去觸黴頭。倒是京城百姓這兩天算是開了眼界了,畢竟大明很久沒一次抓這麽多官員了。
看著錦衣衛的審訊記錄,連同黃嘉善在內,共有二十多人被朱由校直接判了死刑,其他人全部流放,所有人全部抄家。
光是這一波就抄了三百多萬兩現銀,還有一大批的珠寶古董和地契等東西,再加上之前清理內廷抄那些太監得了兩百多萬兩,抄那些軍官得了一百多萬兩。
這幾波抄家下來,朱由校得了接近八百萬銀子,這還不算那些實物,算是發了一筆橫財。
加上萬曆留的,現在內庫有兩千多萬兩銀子,朱由校也算有錢人了。
不過朱由校覺得他會越來越有錢的,因為按他接下來的計劃,還不知道要抄多少家呢,這隻是前菜。
不過大明官員也真是有錢啊,根據鄭耀先一年多的調查,保守估計京城官員勳貴們加起來超過億兩銀子。
等到朱由檢時期,估計就更多了,不過當時北方太亂了,所以那些文官估計大部分都送老家去了,當時李自成查抄的估計大部分都是勳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