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萬曆駕崩,泰昌即位
天啟:日月重照大明天 作者:愛吃鐵板牛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萬曆四十八年七月二十日,萬曆已經昏迷了,所有人都知道到最後的時候了,所以鄭貴妃包括在京城的三位王爺,朱常洛還有朱由校、朱由檢等人都等在乾清宮外。
以方從哲為首的高級文官,以及幾位在京的以英國公為首的頂級勳貴也都等在外麵。英國公已經命令京營戒嚴了,同時宮裏也是三步一崗,五步一哨。
到了晚間,萬曆突然醒了,大概他自己也知道這是回光返照了,在盧受的幫助下坐了起來,並將在外麵的人都喚了進來。
萬曆撐著最後一口氣,將太子朱常洛、方從哲以及英國公張維賢叫到前麵。
“盧受。”萬曆勉強開口說道。
盧受連忙上前,“老奴在,請皇爺示下。”
“把朕準備的遺詔拿來!”
“是。”盧受說完,從萬曆旁邊櫃子裏拿出遺詔,輕輕放到萬曆的手中。
“英國公,從現在起京城大軍由你負責,直到太子登基。”
英國公趕緊跪在地上,回應道:“是,陛下。”
“方首輔,接下來的事都由你安排了拜托你了!”萬曆撐著最後一絲力氣,將遺詔交給了方從哲。
仿佛是所有事都安排好了,萬曆又看了看鄭貴妃以及自己的兒子孫子們,最後一口氣徹底泄了下去。
子時剛過,宮內的鍾聲響起,連響四十五聲,然後京城所有的道觀廟宇都響起了連綿的鍾聲。
聽到鍾聲,所有在京的官員和百姓也都知道了皇帝駕崩了。
萬曆駕崩後,禮部開始安排後事,先是給萬曆整理遺容,嘴裏放上一塊玉,然後換衣服。
而此時,太子朱常洛以及朱由校等人也開始更換喪服,文武百官同樣如此。之後在仁智殿設立幾筳,文武百官早晚都要去仁智殿外哭奠。
第二天,禮部開始安排人前往大明各地報喪,七月二十三日,太子朱常洛在三辭三讓後,遵遺詔即位,禮部定於八月一日舉行登基大典。
之後幾天朝臣一直在忙著後續喪事和太子登基之事。朱由校倒是沒什麽事,隻是每天給萬曆守靈。
明朝的皇帝大行之禮很複雜,在整個期間,作為萬曆的子孫,新皇帝朱常洛、皇太孫朱由校、瑞王、桂王、惠王還有朱由檢等人除了吃飯,基本都是在萬曆的梓宮邊上。
八月一日,朱由校在魏朝等人的幫助下,穿著皇太孫冕服,在禮部官員的引導下來到皇極門正殿,等著朱常洛的登基儀式。
看著在皇極門前等候的文武百官,除了前麵的內閣六部高官還是一片鎮定,後麵的官員則是各不相同,有的麵色潮紅,滿臉激動之色,有的則是愁容滿麵。
高興的指定是東林黨人,滿麵愁容的那肯定是齊黨、浙黨等人了。
勳貴們倒是沒什麽,反正不論新皇登基後怎麽做,都和他們關係不大。
朱由校也不管其他人,帶著朱由檢和其他三位親王站在最前麵,等著儀式開始。
隨著三聲鞭聲傳來,現場立刻安靜了下來,沒有一點聲音。
“陛下駕到,百官跪迎!”
所有人都知道新皇到了,立馬跪在地上,“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朱常洛緩步走到龍椅邊,坐了下去。“眾卿平身!”
接著盧受開始宣布萬曆的遺詔,之後又在百官的的萬歲聲中結束了整個登基儀式,然後又是各種祭拜太廟。
八月天熱的厲害,穿著厚重的冕服,朱由校累的夠嗆,要不是朱由校用了基因強化液,怕不是已經倒了,反正朱由檢要不是朱由校托著,早就暈了。朱由校就看到好幾個年紀大的官員暈倒,然後被大漢將軍們悄悄抬走,估計早有預案。
好不容易回到東宮,朱由校沉沉睡去,一直到第二天才醒。
第二天起來才發現魏朝不見了,原來朱常洛登基後將王安任命為司禮監秉筆太監,魏朝作為王安的幹兒子,也去了司禮監,朱由校感覺舒服多了,沒人監視了啊!
朱由校這邊舒服了,朱常洛那邊忙的不可開交。東林黨人都等著這從龍之功應驗呢,朱常洛也沒讓他們失望,直接任劉一燝和韓爌為東閣大學士,掛禮部尚書銜,入內閣。
並且批準了複起葉向高等東林黨人的奏折,還提了朱國祚,史繼偕等人為東閣大學士,不過這些人都還在老家,不在京城。
劉一燝開心的接過王安的聖旨,拱手道“王公公,以後還請多多關照!”
王安笑著說道:“都一樣,以後內廷外廷一體,都是為了大明朝盡忠啊!”
“是啊,還得請公公幫忙掃清這滿朝奸臣,以還大明一個清天盛世!”
方從哲麵對這種情況,也隻能無奈的歎氣,其他黨派也沒辦法,隻能看著東林黨的眾正盈朝了。
麵對朝堂上的種種情況,朱由校冷眼旁觀,這種情況下,他也做不了什麽。新皇剛登基,倒還沒人來關注他這皇太孫,都在朝堂上搶位置呢。
朱常洛倒是過的十分瀟灑,一方麵大肆封官,一方麵發內庫銀子去邊關。
鄭貴妃為了過的舒服點,朱常洛剛登基就給他送了大批珍寶,還送了八個美人。
可能是之前過的太憋屈了,朱常洛夜夜笙歌,就這樣連續半個月後,朱常洛的身體垮了,臥病在床了。
不得已之下,朱常洛將朱由校喚到身邊,“皇兒,老天真是捉弄人,朕這輩子一直過的小心翼翼的,好不容易登基了,卻是這麽快身體就不行了,朕悔啊!”
朱由校心說,就你那種玩法,你身體不垮了才怪。“父皇正春秋鼎盛,會好起來的。”
不管怎麽說,該有的孝順還是要表現出來的。
“行吧,朕現在病重在床,沒法處理國事,就由皇兒處理吧,有不懂的,多請教方首輔他們。”
朱由校連忙跪下應是,然後陪朱常洛說了會話,就去了乾清宮,休息片刻,在王安的陪同下,前往東暖閣見見朝臣。
眾位大臣見到朱由校,立刻行禮,“臣等,拜見皇太孫殿下!”
朱由校連忙說道“平身吧,不用多禮。”
以方從哲為首的高級文官,以及幾位在京的以英國公為首的頂級勳貴也都等在外麵。英國公已經命令京營戒嚴了,同時宮裏也是三步一崗,五步一哨。
到了晚間,萬曆突然醒了,大概他自己也知道這是回光返照了,在盧受的幫助下坐了起來,並將在外麵的人都喚了進來。
萬曆撐著最後一口氣,將太子朱常洛、方從哲以及英國公張維賢叫到前麵。
“盧受。”萬曆勉強開口說道。
盧受連忙上前,“老奴在,請皇爺示下。”
“把朕準備的遺詔拿來!”
“是。”盧受說完,從萬曆旁邊櫃子裏拿出遺詔,輕輕放到萬曆的手中。
“英國公,從現在起京城大軍由你負責,直到太子登基。”
英國公趕緊跪在地上,回應道:“是,陛下。”
“方首輔,接下來的事都由你安排了拜托你了!”萬曆撐著最後一絲力氣,將遺詔交給了方從哲。
仿佛是所有事都安排好了,萬曆又看了看鄭貴妃以及自己的兒子孫子們,最後一口氣徹底泄了下去。
子時剛過,宮內的鍾聲響起,連響四十五聲,然後京城所有的道觀廟宇都響起了連綿的鍾聲。
聽到鍾聲,所有在京的官員和百姓也都知道了皇帝駕崩了。
萬曆駕崩後,禮部開始安排後事,先是給萬曆整理遺容,嘴裏放上一塊玉,然後換衣服。
而此時,太子朱常洛以及朱由校等人也開始更換喪服,文武百官同樣如此。之後在仁智殿設立幾筳,文武百官早晚都要去仁智殿外哭奠。
第二天,禮部開始安排人前往大明各地報喪,七月二十三日,太子朱常洛在三辭三讓後,遵遺詔即位,禮部定於八月一日舉行登基大典。
之後幾天朝臣一直在忙著後續喪事和太子登基之事。朱由校倒是沒什麽事,隻是每天給萬曆守靈。
明朝的皇帝大行之禮很複雜,在整個期間,作為萬曆的子孫,新皇帝朱常洛、皇太孫朱由校、瑞王、桂王、惠王還有朱由檢等人除了吃飯,基本都是在萬曆的梓宮邊上。
八月一日,朱由校在魏朝等人的幫助下,穿著皇太孫冕服,在禮部官員的引導下來到皇極門正殿,等著朱常洛的登基儀式。
看著在皇極門前等候的文武百官,除了前麵的內閣六部高官還是一片鎮定,後麵的官員則是各不相同,有的麵色潮紅,滿臉激動之色,有的則是愁容滿麵。
高興的指定是東林黨人,滿麵愁容的那肯定是齊黨、浙黨等人了。
勳貴們倒是沒什麽,反正不論新皇登基後怎麽做,都和他們關係不大。
朱由校也不管其他人,帶著朱由檢和其他三位親王站在最前麵,等著儀式開始。
隨著三聲鞭聲傳來,現場立刻安靜了下來,沒有一點聲音。
“陛下駕到,百官跪迎!”
所有人都知道新皇到了,立馬跪在地上,“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朱常洛緩步走到龍椅邊,坐了下去。“眾卿平身!”
接著盧受開始宣布萬曆的遺詔,之後又在百官的的萬歲聲中結束了整個登基儀式,然後又是各種祭拜太廟。
八月天熱的厲害,穿著厚重的冕服,朱由校累的夠嗆,要不是朱由校用了基因強化液,怕不是已經倒了,反正朱由檢要不是朱由校托著,早就暈了。朱由校就看到好幾個年紀大的官員暈倒,然後被大漢將軍們悄悄抬走,估計早有預案。
好不容易回到東宮,朱由校沉沉睡去,一直到第二天才醒。
第二天起來才發現魏朝不見了,原來朱常洛登基後將王安任命為司禮監秉筆太監,魏朝作為王安的幹兒子,也去了司禮監,朱由校感覺舒服多了,沒人監視了啊!
朱由校這邊舒服了,朱常洛那邊忙的不可開交。東林黨人都等著這從龍之功應驗呢,朱常洛也沒讓他們失望,直接任劉一燝和韓爌為東閣大學士,掛禮部尚書銜,入內閣。
並且批準了複起葉向高等東林黨人的奏折,還提了朱國祚,史繼偕等人為東閣大學士,不過這些人都還在老家,不在京城。
劉一燝開心的接過王安的聖旨,拱手道“王公公,以後還請多多關照!”
王安笑著說道:“都一樣,以後內廷外廷一體,都是為了大明朝盡忠啊!”
“是啊,還得請公公幫忙掃清這滿朝奸臣,以還大明一個清天盛世!”
方從哲麵對這種情況,也隻能無奈的歎氣,其他黨派也沒辦法,隻能看著東林黨的眾正盈朝了。
麵對朝堂上的種種情況,朱由校冷眼旁觀,這種情況下,他也做不了什麽。新皇剛登基,倒還沒人來關注他這皇太孫,都在朝堂上搶位置呢。
朱常洛倒是過的十分瀟灑,一方麵大肆封官,一方麵發內庫銀子去邊關。
鄭貴妃為了過的舒服點,朱常洛剛登基就給他送了大批珍寶,還送了八個美人。
可能是之前過的太憋屈了,朱常洛夜夜笙歌,就這樣連續半個月後,朱常洛的身體垮了,臥病在床了。
不得已之下,朱常洛將朱由校喚到身邊,“皇兒,老天真是捉弄人,朕這輩子一直過的小心翼翼的,好不容易登基了,卻是這麽快身體就不行了,朕悔啊!”
朱由校心說,就你那種玩法,你身體不垮了才怪。“父皇正春秋鼎盛,會好起來的。”
不管怎麽說,該有的孝順還是要表現出來的。
“行吧,朕現在病重在床,沒法處理國事,就由皇兒處理吧,有不懂的,多請教方首輔他們。”
朱由校連忙跪下應是,然後陪朱常洛說了會話,就去了乾清宮,休息片刻,在王安的陪同下,前往東暖閣見見朝臣。
眾位大臣見到朱由校,立刻行禮,“臣等,拜見皇太孫殿下!”
朱由校連忙說道“平身吧,不用多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