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婉笑道:「校長您這是幹什麽?」
王先念失笑:「還揣著明白裝糊塗呢?不是要去公社了?」
溫婉輕輕的點了下頭又搖頭:「不一定吧,我還沒接到確切的消息呢!」
「我就是來給你確切的消息的。這學期你要調去公社那邊代課啦!不過這個決定真的是太突然了一些,我這邊應接不暇的,你可能要等兩天,把班上的孩子報名的事情弄完了才能過去,公社那邊我也是這樣給回復的。」
溫婉對這個事情沒有什麽意見,絕對的服從安排。
到了下午,陸東平回來才跟她講:「成了,但是大隊這邊說要等報完名再讓你過去,太極了一些,這邊得重新找老師。」
說起這個溫婉還怪不好意思的,太突然了一些,之前根本就沒有想過,讓人措手不及的。
家裏還不知道工作調動這個事情,兩個人在火邊上說話,聽的張紅英一頭霧水:「啥意思,咋還重新找老師,婉婉你不代課了?」
溫婉解釋道:「不是不代課,是不在大隊這邊了,要去公社那邊。」
張紅英驚喜不已:「呀!那不就是高升了?」
「沒有,沒高升,公社那邊也是小學,跟這邊是一樣的,不過公社那邊小學可能要大一點,條件稍微好一點。」
張紅英不懂這個,眉開眼笑的:「那還是升了,就算都是小學,那公社跟隊上咋能比。」就跟那些幹部一樣,公社有個書記,隊上也有個書記,那叫法都一樣,但是不還是公社那邊的書記權利大一些。
溫婉還不知道她是這樣算的,知道了又是哭笑不得,那幹部跟老師也不一樣啊!
陸明江坐在牆根用火剪刨了刨火,抬頭看了看那熏的黑乎乎的臘肉問溫婉:「這肉是熏的透透的了,這兩天漸漸也都暖和了,也烤不了幾天火了,你今年還要給家裏寄臘肉吧?要寄也該趁著不忙早點給寄過去。」
第二百零四章 公社報導
溫婉抬頭看了他一眼,抿了抿嘴道:「今年,不寄了吧!」
這話一說,屋裏人都愣了一下。
張紅英擦了擦手道:「今年咋不寄了呢?你爹跟你說的是實心話,咱們家也沒啥拿得出手的,你說你家裏人喜歡臘肉,那就寄一點,我不是還曬了不少幹菜鹽菜什麽的,也寄一點,也不值錢,就是花點郵費,總歸是你跟東平的一點心意。」雖然花點郵費她也挺心疼,但是既然結了親 那就得有來有往才行。
雖然他們家窮,但是人窮誌不窮。
溫婉不知道咋跟他們說,想了半天才道:「上回我七哥跟我講,說家裏那邊,我爸爸和舅舅們工作有調動,不一定還在那,這個事情一時半會兒也弄不好,要等安頓好了給我來信才能知道。太遠了,我也不知道究竟是個什麽情況,等,等信來了,知道他們到底調到什麽地方再說吧。」
老溫被調查下放這個事情,她知道的並不多,年前那回來信之後就再沒消息,到底什麽情況她也一無所知,她決定寫信問一問許大舅舅,然後再問問許青銘。
那邊要是發生什麽不好的事情或許會瞞著她,但是一定不會瞞著許青銘。
老溫,溫世華這會兒在首都東邊六七百公裏的農場裏麵。
他二十八歲娶的許如茵,結婚兩年才有的溫婉,如今是塊五十的人了。能被許如茵那樣的嬌小姐看上,自然是長的一表人才,哪怕如今上了年紀,腰板也是挺直,一對兒劍眉之下一雙眼睛因為眼皮微微耷拉而少了幾分年輕時的神采,卻也因此彰顯出歲月的沉澱多了幾許深邃。
脫去穿了幾十年的軍裝,穿了一身半新舊的中山裝,裏麵套著襖子,肩膀上拽著一根韁繩往前走,後麵的人扶著犁頭。
這個時候,東北方向的地區還冷的很,寒風呼嘯,一變天就能來一場白花花的雪。
他所在的台莊農場還算不得最偏遠,這情況已經算是很好的了。
幹了幾十年的革命,一朝回到解放前又開始開荒種地,誰能不感嘆一聲世事無常呢!
多年前,那會兒他才十來歲,一家子都死在了戰火裏,他逃難逃到西南地區的大山裏,被一戶姓張的人家收留。
那家人沒有兒子,隻有一個閨女,瞅著他雖然瘦弱,但是卻長的眉清目秀,兩個人也就相差兩歲,想著留在家裏,等大一點年齡夠了兩個人正好湊成一對。
那會兒他還不懂事,在張家呆了好幾年,從一個麵黃肌瘦的少年長成了年輕力壯的小夥子。
他十六,張家姑娘十八,十八就是大姑娘了,什麽都懂一些了,也知道家裏這個比自己小兩歲跟弟弟一樣的小夥子以後就是自己的男人。
對於這個年紀雖小卻個子比自己高,長的十分好看的男人,她也沒有什麽忌諱了。
她主動,溫世華就懵懵懂懂的,年齡還不夠兩人就鑽了草垛子滾到了一起。
沒多久,上麵就來徵兵,溫世華參軍了。
這一走就是很多年,直到後來升到團級,去首都學習遇到了許如茵。
要不然說男人都是一個德行都喜歡好看的呢。
溫世華對許如茵算是一見傾心,念念不忘。
就是那麽巧,在元旦晚會的時候,文工團過部隊來演出,他又碰見了許如茵。
之後,就跟許多故事裏麵那樣,年輕有為的窮小子為了喜歡的人吃盡了苦頭,最終感天動地的修成正果,抱得美人歸。
王先念失笑:「還揣著明白裝糊塗呢?不是要去公社了?」
溫婉輕輕的點了下頭又搖頭:「不一定吧,我還沒接到確切的消息呢!」
「我就是來給你確切的消息的。這學期你要調去公社那邊代課啦!不過這個決定真的是太突然了一些,我這邊應接不暇的,你可能要等兩天,把班上的孩子報名的事情弄完了才能過去,公社那邊我也是這樣給回復的。」
溫婉對這個事情沒有什麽意見,絕對的服從安排。
到了下午,陸東平回來才跟她講:「成了,但是大隊這邊說要等報完名再讓你過去,太極了一些,這邊得重新找老師。」
說起這個溫婉還怪不好意思的,太突然了一些,之前根本就沒有想過,讓人措手不及的。
家裏還不知道工作調動這個事情,兩個人在火邊上說話,聽的張紅英一頭霧水:「啥意思,咋還重新找老師,婉婉你不代課了?」
溫婉解釋道:「不是不代課,是不在大隊這邊了,要去公社那邊。」
張紅英驚喜不已:「呀!那不就是高升了?」
「沒有,沒高升,公社那邊也是小學,跟這邊是一樣的,不過公社那邊小學可能要大一點,條件稍微好一點。」
張紅英不懂這個,眉開眼笑的:「那還是升了,就算都是小學,那公社跟隊上咋能比。」就跟那些幹部一樣,公社有個書記,隊上也有個書記,那叫法都一樣,但是不還是公社那邊的書記權利大一些。
溫婉還不知道她是這樣算的,知道了又是哭笑不得,那幹部跟老師也不一樣啊!
陸明江坐在牆根用火剪刨了刨火,抬頭看了看那熏的黑乎乎的臘肉問溫婉:「這肉是熏的透透的了,這兩天漸漸也都暖和了,也烤不了幾天火了,你今年還要給家裏寄臘肉吧?要寄也該趁著不忙早點給寄過去。」
第二百零四章 公社報導
溫婉抬頭看了他一眼,抿了抿嘴道:「今年,不寄了吧!」
這話一說,屋裏人都愣了一下。
張紅英擦了擦手道:「今年咋不寄了呢?你爹跟你說的是實心話,咱們家也沒啥拿得出手的,你說你家裏人喜歡臘肉,那就寄一點,我不是還曬了不少幹菜鹽菜什麽的,也寄一點,也不值錢,就是花點郵費,總歸是你跟東平的一點心意。」雖然花點郵費她也挺心疼,但是既然結了親 那就得有來有往才行。
雖然他們家窮,但是人窮誌不窮。
溫婉不知道咋跟他們說,想了半天才道:「上回我七哥跟我講,說家裏那邊,我爸爸和舅舅們工作有調動,不一定還在那,這個事情一時半會兒也弄不好,要等安頓好了給我來信才能知道。太遠了,我也不知道究竟是個什麽情況,等,等信來了,知道他們到底調到什麽地方再說吧。」
老溫被調查下放這個事情,她知道的並不多,年前那回來信之後就再沒消息,到底什麽情況她也一無所知,她決定寫信問一問許大舅舅,然後再問問許青銘。
那邊要是發生什麽不好的事情或許會瞞著她,但是一定不會瞞著許青銘。
老溫,溫世華這會兒在首都東邊六七百公裏的農場裏麵。
他二十八歲娶的許如茵,結婚兩年才有的溫婉,如今是塊五十的人了。能被許如茵那樣的嬌小姐看上,自然是長的一表人才,哪怕如今上了年紀,腰板也是挺直,一對兒劍眉之下一雙眼睛因為眼皮微微耷拉而少了幾分年輕時的神采,卻也因此彰顯出歲月的沉澱多了幾許深邃。
脫去穿了幾十年的軍裝,穿了一身半新舊的中山裝,裏麵套著襖子,肩膀上拽著一根韁繩往前走,後麵的人扶著犁頭。
這個時候,東北方向的地區還冷的很,寒風呼嘯,一變天就能來一場白花花的雪。
他所在的台莊農場還算不得最偏遠,這情況已經算是很好的了。
幹了幾十年的革命,一朝回到解放前又開始開荒種地,誰能不感嘆一聲世事無常呢!
多年前,那會兒他才十來歲,一家子都死在了戰火裏,他逃難逃到西南地區的大山裏,被一戶姓張的人家收留。
那家人沒有兒子,隻有一個閨女,瞅著他雖然瘦弱,但是卻長的眉清目秀,兩個人也就相差兩歲,想著留在家裏,等大一點年齡夠了兩個人正好湊成一對。
那會兒他還不懂事,在張家呆了好幾年,從一個麵黃肌瘦的少年長成了年輕力壯的小夥子。
他十六,張家姑娘十八,十八就是大姑娘了,什麽都懂一些了,也知道家裏這個比自己小兩歲跟弟弟一樣的小夥子以後就是自己的男人。
對於這個年紀雖小卻個子比自己高,長的十分好看的男人,她也沒有什麽忌諱了。
她主動,溫世華就懵懵懂懂的,年齡還不夠兩人就鑽了草垛子滾到了一起。
沒多久,上麵就來徵兵,溫世華參軍了。
這一走就是很多年,直到後來升到團級,去首都學習遇到了許如茵。
要不然說男人都是一個德行都喜歡好看的呢。
溫世華對許如茵算是一見傾心,念念不忘。
就是那麽巧,在元旦晚會的時候,文工團過部隊來演出,他又碰見了許如茵。
之後,就跟許多故事裏麵那樣,年輕有為的窮小子為了喜歡的人吃盡了苦頭,最終感天動地的修成正果,抱得美人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