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曉就這樣離開了工作室。十分鍾後,她坐在了地鐵裏。
地鐵運行的轟隆隆響聲在她耳畔掠過,她又憶起了初見秦復時所搭乘的那一趟地鐵。她還記得那兩個陌生男人的談話:
「天天在那麽深的地下待著,真受不了。不到一個月就撐不下去了,特別害怕有意外。」
「我有個遠房親戚就是礦難死的,那時候他才三十歲,留下老婆和一個兒子……」
蘇曉想到了自己,想到了年紀輕輕就離開自己的父親。
她下意識地望向窗外。窗外黑漆漆一片,礦井之下是否也是如此?那個從小就失去父親的礦工的兒子,會因此特別害怕黑暗嗎?
為什麽世上有那麽多苦難,有那麽多生離死別?
漸漸的,窗外的黑暗中浮現出秦復的麵寵。他那與父親相似的麵容,他那些不可告人的些秘密,細細地齧啃著她的心。
第二十七章
下午一點,蘇曉來到了李求安指定的地點——石磨屯。
這個地方蘇曉是知道的。坦率的說,她原先對這種地方沒有什麽好感。人多,物雜,環境髒亂。但當她真正置身其中,被那種喧囂與混濁氣味包圍時,她竟然感受到了一種生活的真實。
是的,真正的生活絕不由那些雲端之上的富麗堂皇所代表,它更屬於石磨屯這樣的人間煙火。在這裏,人們不假修飾,素麵朝天地為生活奔波,不帶一點矯情。似乎在他們眼中,石磨屯會永遠存在,他們的奔波也永遠不會停止。
然而,有些細節還是提醒著人們,時代的變化已然開始,比如眼前這個便民超市。
「您到了那個路口之後,一定能看到這個便民超市。」李求安在電話中如是說。「它的招牌很顯眼,我在那兒等您。」
超市招牌是紅底黃字,確實顯眼。因為拆遷已然啟動,超市已停止營業。麵向街道的玻璃窗和玻璃門從內部用紙糊上了,像一個封閉了內心的人。
蘇曉站在玻璃窗前等著李求安的到來。狹窄的街道上,各色行人來來往往,不少人對她投上好奇的一瞥:哪裏來的外人?她還戴著口罩呢,是嫌棄這裏嗎?她來這裏做什麽……
蘇曉被瞧得有點無所適從。這時,有人在身後喚她。
「蘇作家。」
蘇曉回頭,就這樣見到了李求安。一種由虛幻走向現實的感慨油然而生,就像她初次見到秦復。
李求安也不平靜。蒼老的眼睛裏,有喜悅,也有其他不能分辨的情緒。人還是在廣州時見到的樣子:一頭白髮剪得很短,膚色黝黑,身材瘦削。穿著藍灰色襯衣,深灰色長褲和黑色布鞋。雙手空空如也,似乎在證明他不是危險人物。
蘇曉摘下口罩,快步走到他麵前。
「您好,李先生。」
「您好。」
「叫我蘇曉就好。現在我要把口罩戴上,請您理解。」
蘇曉並不認為自己名氣有多大,石磨屯這個地方也不太可能有她的讀者,但鑑於今天情況特殊,還是多個心眼為好。
李求安點點頭,問:「我想帶您去一個方便說話的地方,可以嗎?」
「好。」到這個地步也沒什麽好顧忌的了。
就這樣,李求安帶著蘇曉走出石磨屯,穿過一道防護林,最後來到一條河邊。
準確的說,這是一條水渠。渠對麵是一片新開發的高端樓盤,均價近七萬。因此,石磨屯以後的身價可見一斑。一邊是石磨屯這樣髒亂差的城中村,另一邊是現代化的高檔社區。這條水渠就像是一條新舊時代的分界線。
可惜這樣一條意義非凡的水渠卻是幹涸的。渠內長滿雜草,開著些許無精打采的黃白小花,更顯得水渠之破落。渠邊無人遛達,休閑步道上的幾張長石椅空空如也,看上去非常寂寞。
為什麽是寂寞?
一個人,沒有愛過,叫孤單。愛過了,就是寂莫。
李求安指著路邊的一張長石椅:「去那裏坐坐好嗎?」
「好。」
李求安走過去用紙巾把長石椅擦幹淨,然後才請蘇曉過去。蘇曉對他那種近乎畢恭畢敬的態度大為不解,但也依言坐下。
兩個陌生人就這樣坐在同一張長椅上。他們並沒有馬上交談,而是打量著對方。
由於距離較近,蘇曉以得清晰地觀察李求安。不得不說,同樣是六十歲,秦復雖然並不顯得比實際年齡年輕,但他養尊處優,氣宇軒昂,整個人是發著光的。李求安呢?從他目前的輪廓推斷,年輕時應該也是英俊的,但如今隻剩下蒼桑和落魄。他的頭髮全白了,臉上的紋路十分深刻,皮膚幹枯而黝黑,身上還有一股特殊的味道。應該就是俗話說的「老人味」。
這種味道,外人聞得出,老人卻不自知。關於這氣味如何形成,也是說法不一。有人說是衛生問題,有人說是慢性病的副作用,有人說是某種物質的分泌,更有甚者說,這是蛋白質開始腐化……
蘇曉覺得沒有那麽複雜。人老了,一切都會變化,氣味也不例外。但她也發現,周成嶽和秦復並沒有這種味道。看來,極其講究的生活讓他們避免了許多不堪。年歲越大,金錢的力量越是有用。
當然,所有這些都是一種純粹的客觀的感受。蘇曉並不介意這種氣味。如果她的父親能活到六十歲,即便他比李求安再衰老不堪一百倍,她也仍然愛他。
地鐵運行的轟隆隆響聲在她耳畔掠過,她又憶起了初見秦復時所搭乘的那一趟地鐵。她還記得那兩個陌生男人的談話:
「天天在那麽深的地下待著,真受不了。不到一個月就撐不下去了,特別害怕有意外。」
「我有個遠房親戚就是礦難死的,那時候他才三十歲,留下老婆和一個兒子……」
蘇曉想到了自己,想到了年紀輕輕就離開自己的父親。
她下意識地望向窗外。窗外黑漆漆一片,礦井之下是否也是如此?那個從小就失去父親的礦工的兒子,會因此特別害怕黑暗嗎?
為什麽世上有那麽多苦難,有那麽多生離死別?
漸漸的,窗外的黑暗中浮現出秦復的麵寵。他那與父親相似的麵容,他那些不可告人的些秘密,細細地齧啃著她的心。
第二十七章
下午一點,蘇曉來到了李求安指定的地點——石磨屯。
這個地方蘇曉是知道的。坦率的說,她原先對這種地方沒有什麽好感。人多,物雜,環境髒亂。但當她真正置身其中,被那種喧囂與混濁氣味包圍時,她竟然感受到了一種生活的真實。
是的,真正的生活絕不由那些雲端之上的富麗堂皇所代表,它更屬於石磨屯這樣的人間煙火。在這裏,人們不假修飾,素麵朝天地為生活奔波,不帶一點矯情。似乎在他們眼中,石磨屯會永遠存在,他們的奔波也永遠不會停止。
然而,有些細節還是提醒著人們,時代的變化已然開始,比如眼前這個便民超市。
「您到了那個路口之後,一定能看到這個便民超市。」李求安在電話中如是說。「它的招牌很顯眼,我在那兒等您。」
超市招牌是紅底黃字,確實顯眼。因為拆遷已然啟動,超市已停止營業。麵向街道的玻璃窗和玻璃門從內部用紙糊上了,像一個封閉了內心的人。
蘇曉站在玻璃窗前等著李求安的到來。狹窄的街道上,各色行人來來往往,不少人對她投上好奇的一瞥:哪裏來的外人?她還戴著口罩呢,是嫌棄這裏嗎?她來這裏做什麽……
蘇曉被瞧得有點無所適從。這時,有人在身後喚她。
「蘇作家。」
蘇曉回頭,就這樣見到了李求安。一種由虛幻走向現實的感慨油然而生,就像她初次見到秦復。
李求安也不平靜。蒼老的眼睛裏,有喜悅,也有其他不能分辨的情緒。人還是在廣州時見到的樣子:一頭白髮剪得很短,膚色黝黑,身材瘦削。穿著藍灰色襯衣,深灰色長褲和黑色布鞋。雙手空空如也,似乎在證明他不是危險人物。
蘇曉摘下口罩,快步走到他麵前。
「您好,李先生。」
「您好。」
「叫我蘇曉就好。現在我要把口罩戴上,請您理解。」
蘇曉並不認為自己名氣有多大,石磨屯這個地方也不太可能有她的讀者,但鑑於今天情況特殊,還是多個心眼為好。
李求安點點頭,問:「我想帶您去一個方便說話的地方,可以嗎?」
「好。」到這個地步也沒什麽好顧忌的了。
就這樣,李求安帶著蘇曉走出石磨屯,穿過一道防護林,最後來到一條河邊。
準確的說,這是一條水渠。渠對麵是一片新開發的高端樓盤,均價近七萬。因此,石磨屯以後的身價可見一斑。一邊是石磨屯這樣髒亂差的城中村,另一邊是現代化的高檔社區。這條水渠就像是一條新舊時代的分界線。
可惜這樣一條意義非凡的水渠卻是幹涸的。渠內長滿雜草,開著些許無精打采的黃白小花,更顯得水渠之破落。渠邊無人遛達,休閑步道上的幾張長石椅空空如也,看上去非常寂寞。
為什麽是寂寞?
一個人,沒有愛過,叫孤單。愛過了,就是寂莫。
李求安指著路邊的一張長石椅:「去那裏坐坐好嗎?」
「好。」
李求安走過去用紙巾把長石椅擦幹淨,然後才請蘇曉過去。蘇曉對他那種近乎畢恭畢敬的態度大為不解,但也依言坐下。
兩個陌生人就這樣坐在同一張長椅上。他們並沒有馬上交談,而是打量著對方。
由於距離較近,蘇曉以得清晰地觀察李求安。不得不說,同樣是六十歲,秦復雖然並不顯得比實際年齡年輕,但他養尊處優,氣宇軒昂,整個人是發著光的。李求安呢?從他目前的輪廓推斷,年輕時應該也是英俊的,但如今隻剩下蒼桑和落魄。他的頭髮全白了,臉上的紋路十分深刻,皮膚幹枯而黝黑,身上還有一股特殊的味道。應該就是俗話說的「老人味」。
這種味道,外人聞得出,老人卻不自知。關於這氣味如何形成,也是說法不一。有人說是衛生問題,有人說是慢性病的副作用,有人說是某種物質的分泌,更有甚者說,這是蛋白質開始腐化……
蘇曉覺得沒有那麽複雜。人老了,一切都會變化,氣味也不例外。但她也發現,周成嶽和秦復並沒有這種味道。看來,極其講究的生活讓他們避免了許多不堪。年歲越大,金錢的力量越是有用。
當然,所有這些都是一種純粹的客觀的感受。蘇曉並不介意這種氣味。如果她的父親能活到六十歲,即便他比李求安再衰老不堪一百倍,她也仍然愛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