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回那些在山上的日子,姿藍山每日裏都要被他來回飛身一百次。
邊定聽了他這話怔了一怔,原以為少爺年紀輕輕,輕功大乘。
怎麽也是天賦異稟,外加高人指點,卻沒想到,那也是他刻苦所練才達成的?
他扭頭看去,見夏初已然入眠。
一時,竟也分不清,究竟夏初是在誆他,還是所言為真……
夏初這邊進展的頗為順利,趙老將軍那邊卻很是不利。
原本趙老將軍打算趁著蒙軍還未抵達,大軍挺進封塢城,以封塢為據點正麵相迎蒙軍,將他們一舉打會蒙族。
可麗妃也收到了來自巴雅爾的傳訊,與施浮丘商議了一番後放棄了攻打長安,拔營啟程也向著封塢壓去。
施家軍與蒙軍竟有交匯之勢,讓即將抵達封塢的趙家軍被迫在郊外紮營。
一時,反倒不敢入城。
局麵僵持在這裏對趙家軍極為不利,糧草本就捉襟見肘,原本企圖入了封塢後可解燃眉之急,可蒙軍和施家軍包夾而來,入城豈非自取滅亡。
而今,說實話,蕭梓穆也拿不出多餘的軍餉。
戶部的帳上有銀子,可是國庫裏卻是一個子兒也沒有。
倒不是許萬鈞監守自盜,而是麗妃早在蕭言竣冊封太子之日,便每日安排人手私自盜拿。
那會兒許萬鈞正和吳太傅他們一起稱病不朝,再加上麗妃嚴令不許外傳,許萬鈞自然一無所知。
也幸虧許萬鈞那些日子未曾上朝,因此也躲過一劫,否則暗盜公款多少都會被他發現馬腳,麗妃必然會將他滅口除之。
是以,許萬鈞那會在不在,其實意義都已經不大了。
後來發生宮變,自然也沒人會在那時候去清點國庫。
蕭梓穆等人雖然知道麗妃從來未曾安分守己,卻也沒有想到蕭言竣冊封之時,她還能如此深謀遠慮。
為謀反一事,籌備了充足的銀兩。
直到夏初等人離京,蕭梓穆準備重修清心殿,也準備從國庫散些官銀,救助被搜刮一空的長安百姓,令了許萬鈞去拿錢。
這戶部的錢箱打開了之後,才發現裏麵裝的都是沉甸甸的石頭……
許萬鈞徹底傻了眼,楞在戶部一日一夜差點懸樑自盡。
消息傳回了許府自然將許溫瀾嚇的不輕,替父入宮向蕭梓穆闡述了事實,願意代父受過,頃盡家財。
蕭梓穆聽完了事情的原委,也知道著實怪不到許萬鈞的頭上。
可戶部沒了銀子,清心殿的修葺可以擱一擱,長安百姓可以熬一熬。
但是打仗的那些人,總不能食不果腹的上戰場吧……
第711章 軍餉
如今別說是皇宮裏沒錢,就是長安城裏的錢莊都被洗劫一空,麗妃雖然吃了個敗仗不得已跟蒙軍會合去了,可那也是盆滿缽滿的走了。
不僅帶走了宮裏和長安的財銀,連帶著環繞長安的八城也是一滴油水也沒剩下。
這事雖然怪不上許萬鈞,可歸根結底也是他失職。
蕭梓穆也隻能佯裝罰他補齊銀兩既往不咎,可到底也在期限上放了寬,沒說具體勒令還款的日子。
朝中的百官少了三分之一,可經此一事留下來的也都是忠君愛國有良心的朝臣。
對於蕭梓穆的懲處睜一隻眼閉一隻眼,沒有一個人在此時跳出來落井下石,反倒竭盡全力的從自家府邸,能貼補多少就送去許府多少。
雖說蕭梓穆網開一麵,可許溫瀾還是心焦如焚。
他從一位衣食無憂的世家公子,終於體會到了一文錢難倒英雄好漢的滋味。
許萬鈞此番受了不小的打擊,有些一蹶不振,總覺得自己是這蕭國的罪人。
這仗沒打輸,要是因為他導致了趙家軍無糧作戰,那可真是萬死難辭其咎。
如今長安唯一還完好無損未遭洗劫的地方,也就剩下三處。
墨王府、夏侯府和茗湘苑。
秉文聽聞了這個消息已經手持侯府令牌,頃盡了自己手中的現銀和侯府的現銀,送去趙家軍先頂一頂。
本來這兩筆數目委實不小,可若是用來行軍打仗,那也無法長期維持。
寒弘聽聞了這個消息,書信請示了蕭慕白後也是取出了府中部分錢財,接濟長安百姓,剩餘的也隻能用來維持墨王軍的開銷。
朝廷現在是缺錢、缺糧、還缺兵器,眼見著蒙軍和施家軍就要融成一隻六十六萬的整軍。
這數字,光是聽著,就令人心悸……
秉文一邊安慰著許溫瀾,一邊給夏初去了一封加急的信。
他倒是沒有期冀夏初能有什麽解決的辦法,畢竟錢財這東西,夏初自己有多少錢都還沒有他來的清楚。
如今都被他送去了趙家軍,夏初也不會有更好的辦法。
秉文隻是去信告訴他京中的危機,示意他顧家軍的軍餉……怕是要斷了,隻能由顧未易自己想辦法了。
這仗,已經拖不得了……
秉文送去的這封信經由夏初轉告了顧未易後,顧未易當場就炸了毛。
讓他想辦法?
他能想什麽辦法?
侯府尚且還能拿出銀子往趙家軍的前線送,墨王軍也有蕭慕白那個王爺撐著軍餉。
他一個在趙家軍營中長大的總教頭,臨危受命被迫接了顧家的軍權,哪來的銀子養這麽多張嘴。
邊定聽了他這話怔了一怔,原以為少爺年紀輕輕,輕功大乘。
怎麽也是天賦異稟,外加高人指點,卻沒想到,那也是他刻苦所練才達成的?
他扭頭看去,見夏初已然入眠。
一時,竟也分不清,究竟夏初是在誆他,還是所言為真……
夏初這邊進展的頗為順利,趙老將軍那邊卻很是不利。
原本趙老將軍打算趁著蒙軍還未抵達,大軍挺進封塢城,以封塢為據點正麵相迎蒙軍,將他們一舉打會蒙族。
可麗妃也收到了來自巴雅爾的傳訊,與施浮丘商議了一番後放棄了攻打長安,拔營啟程也向著封塢壓去。
施家軍與蒙軍竟有交匯之勢,讓即將抵達封塢的趙家軍被迫在郊外紮營。
一時,反倒不敢入城。
局麵僵持在這裏對趙家軍極為不利,糧草本就捉襟見肘,原本企圖入了封塢後可解燃眉之急,可蒙軍和施家軍包夾而來,入城豈非自取滅亡。
而今,說實話,蕭梓穆也拿不出多餘的軍餉。
戶部的帳上有銀子,可是國庫裏卻是一個子兒也沒有。
倒不是許萬鈞監守自盜,而是麗妃早在蕭言竣冊封太子之日,便每日安排人手私自盜拿。
那會兒許萬鈞正和吳太傅他們一起稱病不朝,再加上麗妃嚴令不許外傳,許萬鈞自然一無所知。
也幸虧許萬鈞那些日子未曾上朝,因此也躲過一劫,否則暗盜公款多少都會被他發現馬腳,麗妃必然會將他滅口除之。
是以,許萬鈞那會在不在,其實意義都已經不大了。
後來發生宮變,自然也沒人會在那時候去清點國庫。
蕭梓穆等人雖然知道麗妃從來未曾安分守己,卻也沒有想到蕭言竣冊封之時,她還能如此深謀遠慮。
為謀反一事,籌備了充足的銀兩。
直到夏初等人離京,蕭梓穆準備重修清心殿,也準備從國庫散些官銀,救助被搜刮一空的長安百姓,令了許萬鈞去拿錢。
這戶部的錢箱打開了之後,才發現裏麵裝的都是沉甸甸的石頭……
許萬鈞徹底傻了眼,楞在戶部一日一夜差點懸樑自盡。
消息傳回了許府自然將許溫瀾嚇的不輕,替父入宮向蕭梓穆闡述了事實,願意代父受過,頃盡家財。
蕭梓穆聽完了事情的原委,也知道著實怪不到許萬鈞的頭上。
可戶部沒了銀子,清心殿的修葺可以擱一擱,長安百姓可以熬一熬。
但是打仗的那些人,總不能食不果腹的上戰場吧……
第711章 軍餉
如今別說是皇宮裏沒錢,就是長安城裏的錢莊都被洗劫一空,麗妃雖然吃了個敗仗不得已跟蒙軍會合去了,可那也是盆滿缽滿的走了。
不僅帶走了宮裏和長安的財銀,連帶著環繞長安的八城也是一滴油水也沒剩下。
這事雖然怪不上許萬鈞,可歸根結底也是他失職。
蕭梓穆也隻能佯裝罰他補齊銀兩既往不咎,可到底也在期限上放了寬,沒說具體勒令還款的日子。
朝中的百官少了三分之一,可經此一事留下來的也都是忠君愛國有良心的朝臣。
對於蕭梓穆的懲處睜一隻眼閉一隻眼,沒有一個人在此時跳出來落井下石,反倒竭盡全力的從自家府邸,能貼補多少就送去許府多少。
雖說蕭梓穆網開一麵,可許溫瀾還是心焦如焚。
他從一位衣食無憂的世家公子,終於體會到了一文錢難倒英雄好漢的滋味。
許萬鈞此番受了不小的打擊,有些一蹶不振,總覺得自己是這蕭國的罪人。
這仗沒打輸,要是因為他導致了趙家軍無糧作戰,那可真是萬死難辭其咎。
如今長安唯一還完好無損未遭洗劫的地方,也就剩下三處。
墨王府、夏侯府和茗湘苑。
秉文聽聞了這個消息已經手持侯府令牌,頃盡了自己手中的現銀和侯府的現銀,送去趙家軍先頂一頂。
本來這兩筆數目委實不小,可若是用來行軍打仗,那也無法長期維持。
寒弘聽聞了這個消息,書信請示了蕭慕白後也是取出了府中部分錢財,接濟長安百姓,剩餘的也隻能用來維持墨王軍的開銷。
朝廷現在是缺錢、缺糧、還缺兵器,眼見著蒙軍和施家軍就要融成一隻六十六萬的整軍。
這數字,光是聽著,就令人心悸……
秉文一邊安慰著許溫瀾,一邊給夏初去了一封加急的信。
他倒是沒有期冀夏初能有什麽解決的辦法,畢竟錢財這東西,夏初自己有多少錢都還沒有他來的清楚。
如今都被他送去了趙家軍,夏初也不會有更好的辦法。
秉文隻是去信告訴他京中的危機,示意他顧家軍的軍餉……怕是要斷了,隻能由顧未易自己想辦法了。
這仗,已經拖不得了……
秉文送去的這封信經由夏初轉告了顧未易後,顧未易當場就炸了毛。
讓他想辦法?
他能想什麽辦法?
侯府尚且還能拿出銀子往趙家軍的前線送,墨王軍也有蕭慕白那個王爺撐著軍餉。
他一個在趙家軍營中長大的總教頭,臨危受命被迫接了顧家的軍權,哪來的銀子養這麽多張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