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0章 擇妃
國公夫人她,抄家流放養家忙 作者:繡球兒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這頭兒李氏出了平陽王府,急不可待的往城東的宅子奔去。
這宅子她來過一回,是剛成婚時沈延昌領著她過來的,說是他生母留給他的,猶記得是個體麵的宅子,位置也極佳,與城東最熱鬧繁華的陽關街隻隔了一條幽靜的巷子,鬧中取靜,是個好地方。
但同占地幾十畝,占了整條街的平陽王府相比,自然是沒有可比之處。
李氏此時滿心滿眼的都是沈延昌父女倆,恨不得紮了翅膀飛到城東,一路上不時的催促車夫走快些,大熱的天兒急的車夫一頭熱汗的。
“姑爺帶著小姐去了京郊的別苑避暑,前日剛走,說要住上月餘,等天氣涼爽些再回來。”
不想李氏卻是撲了個空,聽著守門的老伯嘴一張一合的,李氏隻覺得沸騰了一路的心突然冷卻下來。
京郊的別院馬車需得走上一天,今日定是去不成了,李氏一時間煎熬的很。
“郡主可是有什麽事?!若是著急我讓人去給公子捎個信兒。”
守門的老伯也是從沈家帶出來的,都是沈延昌用慣的老人兒,自然知道如今夫妻兩個的隔閡,私心裏他是希望夫妻兩個能和好如初的,畢竟自家公子離了平陽王府,往後隻怕就難東山再起了。
是以見李氏親自上門,他心裏高興的很,忙開口提議道。
“罷了,明日我親自去一趟吧。”
李氏拒絕了他的提議,反正也不差這一日半日的,親自去也表明了她同平陽王府的態度,也能全一些沈延昌的臉麵,思及此處,李氏心裏定了定。
到了第二日,天還沒亮她就出發了,曲王妃看著女兒一臉迫切的模樣,心裏不是滋味的很,隻期望著往後自家王爺能看著女兒的麵子上手下留情,留沈延昌一條命在。
這頭兒平陽王經過一日一夜的修整,已經能下床了,除了比先前清減虛弱了幾分,臉色蒼白了些,倒也沒有大礙,且有兩位德高望重的太醫看診,他自然也不會多想,隻以為是氣血虧虛,本來太醫再三叮囑往後要修身養性,他依舊不以為然,但如今身子尚未康健,還是收斂些為好,是以這幾日他不是獨自歇在自己的院裏,就是去吳側妃的院子,對著年老色衰的吳側妃,自然是清心寡欲的很。
而此時的宮中,李葳看著園子裏或坐或站,個個儀態端莊的五六個姑娘,心裏失望不已。
這就是母後同姑母從十來個適齡姑娘裏挑出來的各方麵條件都符合的太子妃人選,他此時是在做最後的決擇。
隻是看著這五六個姑娘,同自己夢裏的新娘沒有任何相似之處,哪怕他想不起夢裏姑娘的模樣,但也知道,不是她們其中任何一個,問他為何會如此篤定,他也說不出個所以然來,但他就是知道,她們不是她。
這讓他期待了許久的火熱的心突然涼了下來,當下不由露出失望的神色來。
一旁的小順子察言觀色,眼見原本隱隱有些激動的太子逐一打量過那幾個姑娘後突然平靜下來,心裏瞬間有了譜,隻怕這裏頭沒有自家主子喜歡的類型,但他隻是個小太監,這姑娘都是皇後娘娘同長公主精挑細選出來的,想必無論是家世容貌還是品行都是一等一的,就算知道自家主子不滿意,他也無能為力,隻能打心眼裏兒心疼自家主子。
“殿下,可有中意的?!皇後娘娘跟長公主還在偏殿等著呢。”
李忠全見李葳麵色平靜,看著幾個姑娘的眼神不帶一點波瀾的,一時有些琢磨不透他的想法,他畢竟不是小順子,跟在殿下身旁的時間並不長,對這個新主子還有些拿不準心思。
李葳聞言輕歎一口氣,他自然知道這都是母後同姑母精心挑選出來的最合適的人選,隻是先前先入為主,生了些期待,如今突然落空心裏止不住的失落。
但到底他不是意氣用事之人,如今局勢緊迫,哪怕他想慢慢挑選,隻怕父皇也等不及了,是以他努力摒棄心裏的失落感,重新打起精神端詳起幾個姑娘。
許是幾個姑娘知道自己正被人觀察,是以無不竭盡全力展現自己優雅端莊的一麵,無論是行為舉止還是衣裳首飾,都大同小異的,看的李葳頭疼,最後實在挑不出來,就隨手指了離他最近的,穿著身冰藍色繡著清雅芙蓉煙紗碧霞羅裙的姑娘,見她舉止得體,低垂發髻上斜插著鑲嵌珍珠碧玉步搖,烏雲般的秀發柔亮潤澤,麵若銀盤的,一副氣血豐盈的模樣。
那姑娘容色雖不是幾人中最出挑的,但相貌端莊,應該是長輩比較喜歡的類型,想到皇後同長公主,既然沒有自己喜歡的,那挑一個她們喜歡的也行,李葳安慰自己道。
李忠全見狀忙派人去給王皇後長公主通信,接到信兒的兩人無不露出欣喜的神色。
“那周家姑娘從一開始我就極其中意,長的眉目端正不說,言行舉止也是得體大方,家世也不錯,聽聞周家家風清正,對女兒的教養更是嚴苛的很,想來這姑娘品行定然也不差,不錯,這兒媳婦兒我很滿意。”
王皇後喜不自勝,一旁的長公主也露出滿意的神色,先前王皇後想在太子麵前著重提一提這周家姑娘,被她攔下了,生恐太子為了孝道委屈自己,這幾位姑娘都是好的,婚事倉促本就委屈了他,至少讓他選個自己中意的,不想他們母子倆眼光倒是出奇的一致,她哪裏知道李葳就是隨手一指呢。
“要不都說是母子連心呢,這看人的眼光都一樣!”
長公主也高興,更不介意吹捧弟媳婦兒幾句,果然此話一出,王皇後立馬喜笑顏開起來,又絮絮叨叨的說這孩子養的有多不易,李葳從小體弱多病的,可謂是讓她操碎了心。
長公主感同身受的附和著,一時姑媳兩個相談甚歡。
這讓王皇後因為太子擇妃對長公主生的些許隔閡也煙消雲散。
這宅子她來過一回,是剛成婚時沈延昌領著她過來的,說是他生母留給他的,猶記得是個體麵的宅子,位置也極佳,與城東最熱鬧繁華的陽關街隻隔了一條幽靜的巷子,鬧中取靜,是個好地方。
但同占地幾十畝,占了整條街的平陽王府相比,自然是沒有可比之處。
李氏此時滿心滿眼的都是沈延昌父女倆,恨不得紮了翅膀飛到城東,一路上不時的催促車夫走快些,大熱的天兒急的車夫一頭熱汗的。
“姑爺帶著小姐去了京郊的別苑避暑,前日剛走,說要住上月餘,等天氣涼爽些再回來。”
不想李氏卻是撲了個空,聽著守門的老伯嘴一張一合的,李氏隻覺得沸騰了一路的心突然冷卻下來。
京郊的別院馬車需得走上一天,今日定是去不成了,李氏一時間煎熬的很。
“郡主可是有什麽事?!若是著急我讓人去給公子捎個信兒。”
守門的老伯也是從沈家帶出來的,都是沈延昌用慣的老人兒,自然知道如今夫妻兩個的隔閡,私心裏他是希望夫妻兩個能和好如初的,畢竟自家公子離了平陽王府,往後隻怕就難東山再起了。
是以見李氏親自上門,他心裏高興的很,忙開口提議道。
“罷了,明日我親自去一趟吧。”
李氏拒絕了他的提議,反正也不差這一日半日的,親自去也表明了她同平陽王府的態度,也能全一些沈延昌的臉麵,思及此處,李氏心裏定了定。
到了第二日,天還沒亮她就出發了,曲王妃看著女兒一臉迫切的模樣,心裏不是滋味的很,隻期望著往後自家王爺能看著女兒的麵子上手下留情,留沈延昌一條命在。
這頭兒平陽王經過一日一夜的修整,已經能下床了,除了比先前清減虛弱了幾分,臉色蒼白了些,倒也沒有大礙,且有兩位德高望重的太醫看診,他自然也不會多想,隻以為是氣血虧虛,本來太醫再三叮囑往後要修身養性,他依舊不以為然,但如今身子尚未康健,還是收斂些為好,是以這幾日他不是獨自歇在自己的院裏,就是去吳側妃的院子,對著年老色衰的吳側妃,自然是清心寡欲的很。
而此時的宮中,李葳看著園子裏或坐或站,個個儀態端莊的五六個姑娘,心裏失望不已。
這就是母後同姑母從十來個適齡姑娘裏挑出來的各方麵條件都符合的太子妃人選,他此時是在做最後的決擇。
隻是看著這五六個姑娘,同自己夢裏的新娘沒有任何相似之處,哪怕他想不起夢裏姑娘的模樣,但也知道,不是她們其中任何一個,問他為何會如此篤定,他也說不出個所以然來,但他就是知道,她們不是她。
這讓他期待了許久的火熱的心突然涼了下來,當下不由露出失望的神色來。
一旁的小順子察言觀色,眼見原本隱隱有些激動的太子逐一打量過那幾個姑娘後突然平靜下來,心裏瞬間有了譜,隻怕這裏頭沒有自家主子喜歡的類型,但他隻是個小太監,這姑娘都是皇後娘娘同長公主精挑細選出來的,想必無論是家世容貌還是品行都是一等一的,就算知道自家主子不滿意,他也無能為力,隻能打心眼裏兒心疼自家主子。
“殿下,可有中意的?!皇後娘娘跟長公主還在偏殿等著呢。”
李忠全見李葳麵色平靜,看著幾個姑娘的眼神不帶一點波瀾的,一時有些琢磨不透他的想法,他畢竟不是小順子,跟在殿下身旁的時間並不長,對這個新主子還有些拿不準心思。
李葳聞言輕歎一口氣,他自然知道這都是母後同姑母精心挑選出來的最合適的人選,隻是先前先入為主,生了些期待,如今突然落空心裏止不住的失落。
但到底他不是意氣用事之人,如今局勢緊迫,哪怕他想慢慢挑選,隻怕父皇也等不及了,是以他努力摒棄心裏的失落感,重新打起精神端詳起幾個姑娘。
許是幾個姑娘知道自己正被人觀察,是以無不竭盡全力展現自己優雅端莊的一麵,無論是行為舉止還是衣裳首飾,都大同小異的,看的李葳頭疼,最後實在挑不出來,就隨手指了離他最近的,穿著身冰藍色繡著清雅芙蓉煙紗碧霞羅裙的姑娘,見她舉止得體,低垂發髻上斜插著鑲嵌珍珠碧玉步搖,烏雲般的秀發柔亮潤澤,麵若銀盤的,一副氣血豐盈的模樣。
那姑娘容色雖不是幾人中最出挑的,但相貌端莊,應該是長輩比較喜歡的類型,想到皇後同長公主,既然沒有自己喜歡的,那挑一個她們喜歡的也行,李葳安慰自己道。
李忠全見狀忙派人去給王皇後長公主通信,接到信兒的兩人無不露出欣喜的神色。
“那周家姑娘從一開始我就極其中意,長的眉目端正不說,言行舉止也是得體大方,家世也不錯,聽聞周家家風清正,對女兒的教養更是嚴苛的很,想來這姑娘品行定然也不差,不錯,這兒媳婦兒我很滿意。”
王皇後喜不自勝,一旁的長公主也露出滿意的神色,先前王皇後想在太子麵前著重提一提這周家姑娘,被她攔下了,生恐太子為了孝道委屈自己,這幾位姑娘都是好的,婚事倉促本就委屈了他,至少讓他選個自己中意的,不想他們母子倆眼光倒是出奇的一致,她哪裏知道李葳就是隨手一指呢。
“要不都說是母子連心呢,這看人的眼光都一樣!”
長公主也高興,更不介意吹捧弟媳婦兒幾句,果然此話一出,王皇後立馬喜笑顏開起來,又絮絮叨叨的說這孩子養的有多不易,李葳從小體弱多病的,可謂是讓她操碎了心。
長公主感同身受的附和著,一時姑媳兩個相談甚歡。
這讓王皇後因為太子擇妃對長公主生的些許隔閡也煙消雲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