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的實彈演習,非常的成功,甚至完全超過了李世民的預期。


    尤其是08式,配備的攻堅火箭彈,300米的射程,把殘存的土台直接炸了個稀巴爛。


    用來攻城絕對是無往不利。


    “陛下,有了這這火箭筒,橫掃高句麗直搗平壤指日可待也!”


    李靖已經在推演這場仗該怎麽打了。


    “俺老程願為先鋒,直搗平壤!”程咬金也是覺得有此神器,功勞還不是唾手可得?


    處墨注定是要承襲爵位的,不如讓處亮跟自己的賢婿學學這火箭筒。


    破城之功的大頭雖然陛下會算在自己這賢婿頭上,但是隻要多破幾個城,這功勞依舊小不了。


    兵部尚書侯君集也覺得這次征高句麗功勞簡直跟白撿一樣,遇到堅城直接用火箭筒轟平就是了。


    不管是外城,甕城,內城在這等神器麵前都跟紙糊的一樣。


    被李世民召集過來的武將都算是今年對高句麗用兵的備選將領。


    “陛下,雖有神器,但仍不可大意,孫子兵法有雲:兵者,國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煬帝興師百萬尚且折戟而還,前朝殷鑒不遠矣。”


    魏徵見眾將儼然一副不把高句麗放在眼裏的樣子,有些擔憂,高句麗跟突厥可不太一樣。


    隋煬帝三征高句麗反而被高句麗吊打一通,如今高句麗又經過十餘年發展,力量想必也更甚往昔了。


    “你這老倌兒懂什麽戰陣,有此神器,小小高句麗還不是覆手可滅?”程咬金對於魏徵潑冷水的話有些不滿。


    在他看來,唐軍最善野戰,攻城又有火箭筒相助,優勢在我,實在想不出來怎麽輸。


    “魏相言之有理,雖有神器相助,亦不可大意。所謂驕兵必敗,若是諸位將軍以為依靠小小火箭筒就能克敵製勝,那就大錯特錯了,決定戰爭的永遠都是人。“


    趙崢也緊跟了一句,輕敵大意是大忌,一款武器是決定不了戰爭走向的。


    如果隻靠武器碾壓就能勝利,那當初幫北棒子抵抗老米,華夏就不可能贏,對麵都是飛機大炮坦克,我們飛機都湊不出來幾架,用的還是小米加步槍。但是最後的戰爭結果卻是我們贏了。


    “驕兵必敗,說的好啊,沒想到趙卿還有這般見解。知節這般小覷高句麗,朕可不敢把先鋒交給你了。朕要打的是滅國之戰,萬萬不可以大意。”


    李世民倒是對魏征和趙崢的話相當認同。


    曆史上大唐多積蓄十年的國力攻伐高句麗,最終還是沒能滅國。


    如今國力自然不比貞觀十八年,還是要謹慎為上。


    “穩紮穩打,步步為營,高句麗必滅。隻是後勤補給?”李靖覺得穩紮穩打吃掉高句麗隻是時間問題,唯一需要考慮的是補給問題。


    “唐卿,如今我民部能供應上多少糧草軍械?”


    “陛下,去歲河南山東大水賑災,歲末新野縣公張士貴公征討東、西五洞反獠。民部如今隻能支撐10萬大軍8個月的消耗。”身為民部尚書的唐儉也很為難,不當家不知柴米貴。


    貞觀初年天災連年,貞觀四年大雪,突厥也受了白災,好在李靖用兵如神,又有突利倒戈,加上在漠北養的薛延陀這條狗也很賣力,這才一戰而定,如果打成持久戰,估計就不好說了。


    如今才過去三年,現在李世民還是窮的很。


    “朕預計需要15萬大軍方可行滅國之戰。即日起,唐卿負責籌措出征物資,一應困難都言於朕。你與房卿商議明日朝議拿出個章程來。”


    “諾!”


    李世民打定主意高句麗今年必須征討,期間房玄齡委婉的表示,如今糧草物資難以供應15萬大軍,現在打高句麗也與陛下之前定下的與民休息的政策相背離,是不是再慎重考慮下。


    但是前番高句麗直接來眼皮子底下搞刺殺了,李世民也宣戰了,總不能唾麵自幹吧。


    李世民打算找李靖好好商量一下戰略,15萬是穩妥起見,如果不需要15萬,相應的民夫物資都會少很多,也許就能撐到起這場滅國之戰了。


    實在不行就找趙崢買吧,那方世界應該可以買到糧食。


    這邊李世民緊鑼密鼓的籌備買糧,由於馬上春耕,要到青黃不接的時候了,民間買糧收效甚微。為了保障出征物資,李世民隻得暫緩籌備。待夏糧征收上來再看看。


    趙崢這邊也被李承乾請了過去,之前吹的牛逼,現在得還債了。


    主要是有兩件事需要趙崢幫忙搞,一是春耕也要開始準備了。


    二是前番派去中南半島諸國尋找稻種的人已經回來了。


    李世民之前把修撰農書的活兒給了高明,這回占城稻的事情決定也給高明去弄,太子威望增加才能絕了青雀的心思。


    翻過多次舊唐書的李世民,對於培養太子也算是真正重視起來了。


    被委以重任的李承乾自然是喜出望外,這個年紀的孩子,迫不及待的想做出一番成績向父母證明自己。


    如今得到這個機會自然沒有推讓的道理,就在李承乾還在糾結這個怎麽安排的時候,李世民給他出了個主意——找趙崢,趙崢現在還兼著太子府左春坊校書呢。


    這占城稻本就是趙崢搞出來的,必須讓趙崢負責到底。


    李承乾這小子繼承了李世民一個優點,就是有用的建議他真的聽。


    去年冬,李承乾按照趙崢的指導,安排了不少人進行漚製肥料。


    尤其是氮肥,磷肥,小米生長基肥是需要使用到氮肥磷肥的,李承乾根據趙崢的指導,安排人在四川找到一處高品質的磷礦,如今已經組建了一個小型的磷肥加工作坊了。


    磷肥製作簡單,開采出來的高品質磷礦隻需要研磨成細粉就可以配合其他肥料一起作為基肥使用。


    氮肥目前沒辦法製取,氮肥也就是現代的尿素,它實際是煤炭生產出來的,目前大唐還不具備這個工業基礎。


    但是趙崢知道從明朝開始有人發現豆粕用來做水稻的追肥效果很好。但是在明以前豆粕都是用來喂牲口的。


    另外塘底的淤泥也是含氮磷鉀多種肥力的,缺點是需要做成堆肥,直接施肥是不成的,淤泥粘性太大容易板結影響作物根係生長。


    趙崢看著如今堆成一堆堆的肥料山,也不禁對李承乾心生佩服。


    每一堆都標注了堆放的起止日,基本不會存在拉錯肥料的情況。


    趙崢之前隻是準備搞個幾畝地的試驗田,李承乾在確定趙崢確實是個很有本事的人,直接又要了萬年縣的一片皇莊,數千畝地。


    皇莊的百姓也被他發動起來漚肥料做堆肥。


    也就是說趙崢今年麵對的是數千畝地的農業指導。


    之前聽到李承乾準備了數千畝地,趙崢就覺得被坑了,如今跑了一圈下來,發現是tmd真坑。


    勞心者製人,勞力者製於人。


    趙崢這一刻對這句話有了充分的體會。


    必須加人,趁著現在還有時間。


    小米的種植並不像水稻一樣需要深翻,但是原來那種粗放式的管理完全是看天吃飯的,肯定不行。


    跑了幾天,趙崢感覺自己累的不輕,雖然有貓貓車代步,但是也不是真的所有的地形都能開。這邊不比華北平原,要是華北平原,趙崢也不會這麽累了。


    “太子殿下,必須得給我找人,我還得辦培訓班,隻靠我們這幾個人,就是累死也管理不過來這些田。這攤子事是你自己搞出來的,你要是不解決人手問題,可別怪我撂挑子。”


    坐在沙發上捧著一杯玉米汁噸噸噸灌著的趙崢這會兒感覺好多了,玉珠給趙崢與太子一人上了一杯玉米汁也悄悄下去了。


    李承乾看著杯中黃黃的液體有些好奇,聞道清香中還帶著奶味,也忍不住灌了一口,然後心中讚了一聲。


    趙崢真的有扛不住,這群老農講道理是講不通的,他們根本不能理解趙崢說的東西,講再多也沒用。


    趙崢也不是農學院的老師,自己都是照本宣科,半瓢水都算不上,怎麽可能教的會一群大字不識的老農?


    “趙校書需要多少人,孤來想辦法。”


    基肥什麽時候施,怎麽配比,施多少都是有講究的,李承乾還要跟人把這些學問匯總編纂成書呢,隻能跟著去田間地頭跑。


    李承乾跟著趙崢跑了幾天,也覺得有些吃不消了。


    “先來100人吧,一個人指導5-60畝應該還是可以的。另外,那些旱地荒地也可以讓人整理出來幾畝。我有用。”


    趙崢也不太懂種地,隻能憑感覺估了一下。


    這一百人相當於農業技術指導員的身份,倒也不用親自下地,趙崢覺得有個100人差不多應該夠用了。


    “對人有什麽要求嗎?”


    “要求不高的,識文斷字,能再機靈就更好了。嗯,還是首重品行吧,偷奸耍滑的不要,我寧可要笨點的實誠人。”


    趙崢覺得可以以聘請的方式來招人,可以給個吏員的身份,這種不入品級的,李承乾自己就能決定。


    李承乾也覺得這樣靠譜一些,畢竟這年頭識文斷字的真不多,不給點好處,可能還真沒人願意幹。


    另外幹的好的,李承乾也會保舉他入品,有上升通道大家才會幹的積極。


    “那孤就依趙校書的,先把人招進來再說。”


    說罷李承乾就匆匆離去,趙崢也招招手讓玉珠過來給自己捏下腳,這幾天都快走廢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唐,開局帶小公主去現代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暢遊書海的書蟲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暢遊書海的書蟲並收藏大唐,開局帶小公主去現代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