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章 驪國降服(一)
鐵血丹心之大夏英雄傳 作者:星海聽濤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這幾天,驪國皇宮裏陰雲籠罩,一片哀歎的聲音,原來野心勃勃地想征服大燕,現在搞不好就要成為人家的殖民地了。
話說薛剛和裴元慶兩軍合流,一舉擊退驪將從安東出發的南路軍,把他們直接打回鴨綠江北岸。這時張合率領的步炮兵也趕到了。共計大軍二十萬,陳兵鴨綠江邊。
裴元慶到哪兒都是閑不住的人。他對薛剛說:“咱們現在在這裏與驪軍對峙,不上不下的,要等到那一天才能結束戰事。不如這樣,我率十萬兵馬,從北麵繞過麵前的驪將,直撲柳京,攻克柳京,驪國必降。”
薛剛張合都點頭讚同他的想法。參謀長杜如晦說:“裴將軍的想法不失為一個大膽又可行的方案。對於驪國,隻有武力壓製他們才能屈服。現在隻靠從海上渡海圍困柳京,這本來是個緩解東北壓力的戰略。”
“現在我們東北問題解決了,就應該一舉打服驪將,迫其投降。現在這是我們東北軍隊大顯神威的時候。”
杜如晦看看眾將,都讚同他的想法。於是他繼續說:“不過我覺得,驪國東北部都是崇山峻嶺,裴將軍要率騎兵過去會很困難的。炮兵過不去也無法根本解決柳京的問題。”
“所以我建議,裴將軍率十萬兵馬,以騎兵為主,配置一個步兵軍每一個炮兵軍留在這裏,拴住眼前的驪將兵馬,不要讓他們撤回柳京增援。”
“薛剛、張合二將軍率兩個騎兵軍和四個步兵軍,兩個炮兵軍從驪國東北狼林山脈西側山腳,繞道東新郡、耀德郡從東北麵進攻柳京,這一路會比較困難,總行程八百裏,大軍要走十天到半個月。”
張合道:“這一路要抽出一定的步兵組成工程兵,修橋鋪路。行軍速度要看炮兵。所以可以派出一些步兵協同炮兵前進。”
裴元慶道:“行,我同意。不管怎麽部署,隻要有仗打就好。”
杜參謀長笑笑道:“仗是有的你打。不過你這一路兵員減少,兵力大大低於你對麵的驪軍,怎麽打,你要縝密考慮。不要被驪軍反攻過來。同時也不能讓他們放棄眼前陣地,逃回柳京,給攻城部隊造成麻煩。”
薛剛等率大軍才走了兩天,豐潤根據地送來了糧秣和炮彈。裴元慶讓把糧秣和炮彈的三分之二沿著薛剛他們的路徑,給他們送去,派了一個步兵師做護衛。他知道大軍路途艱難,消耗物資更多。到了柳京城下更少不了炮彈和炸藥。
現在他手裏炮彈也足了,心裏就長了毛。他從來就不是一個安分守己的人,因為紀律,他總覺得幹事縮手縮腳不舒服。不過這次大軍走的時候,參謀長說了,要把江對岸驪軍牽製住。
牽製住?就這麽不聲不響地隔江對峙,如何能牽製?還要打,打起來,兩軍膠著才能牽製。當然,對岸驪將還有將近二十萬人,他這裏隻有不到十萬人,兵力不占優勢。但是這樣的仗他打多了!
現在想想,他好像就沒打過兵力占優勢的仗,整個義勇軍都是在貊軍的壓迫下一點點成長起來的。眼前的仗,主動權在他手裏,他還怕個啥!
隔著鴨綠江,看對岸驪軍的身影清清楚楚,頭幾天他們還隱蔽著觀察我方,但是兩天過去,這邊也沒個動靜,他們也就散漫起來,隨隨便便地就在江邊遊蕩。
為了便於觀察對岸,裴元慶讓工兵搭建了一個五丈高的觀察台,讓炮兵偵察員上去查看驪軍駐防布局。營房、馬廄和指揮部的位置都搞清楚。
晚上,鴨綠江水在月光的照耀下,泛著粼粼波光。對岸星星點點地豎著火把,哨兵們在營區和江邊遊蕩。
裴元慶令炮兵軍分別瞄準兵營、馬廄和指揮部開炮。霎時間,七百餘門大炮轟隆隆響起,像是天邊連綿不斷的悶雷。接著,炮彈在驪軍營中爆炸,山呼海嘯一般。
驪軍雖然與義勇軍作戰經曆過幾次炮彈襲擊,但是那規模要小很多。這次排山倒海的力量,好似要把地殼掀翻。驪軍營中鬼哭狼嚎,戰馬嘶鳴。成了一片火海中的煉獄。
驪軍也是以騎兵為主,馬廄被炸,戰馬或被炸死,或者脫韁逃竄,能騎上馬的沒有幾個人。驪軍趙成坤護著大將軍向南逃出三十裏,感覺炮彈炸不到這裏了,方才停住腳步收攏人馬。
這一陣炮轟太厲害了,讓驪軍損失慘重,二十萬人隻剩下不到十五萬,能騎的戰馬隻有五千餘匹。
裴元慶見驪軍撤退,急令工兵在江上架設浮橋,工兵們早就經過架橋訓練,采用魯連架橋法,用小舟做浮力墩,把橋板架在小舟上,迅速架好浮橋,裴元慶率領三個騎兵軍一個炮兵師二百四十門炮和一個步兵師過了江。
他們從鴨綠江口過了江,直插龍川,繞到枇峴,在驪軍身後埋伏起來。
後撤的驪軍猶豫了一晚上,也沒睡覺,第二天一早決定向柳京方向南撤。大軍起床埋鍋造飯,一時營地上炊煙渺渺。
突然,又是一陣炮彈轟了過來。裴元慶哪裏還能讓他們安安生生地吃了戰飯好打仗。他們早早地就吃了戰飯,每人服用了健骨回氣丹,精力旺盛,準備好了找地方發泄。
裴元慶嫌雙錘臂短,現在改用大刀。一頓炮火後,他大刀一舉,高喊:“衝!”縱馬率先衝了出去。現在身邊沒有能管得了他的人,不管不顧地帶頭向前衝。
接近敵陣,先扔了一頓手雷,把驪軍炸了個七葷八素,接著,義勇軍揮著馬刀衝進敵群。
現在驪軍成了步軍,沒有馬匹,見了義勇軍騎兵抱頭鼠竄。在平原上,沒遮沒攔,被義勇軍騎兵砍瓜切菜般劈殺,沒一會兒便血流成河。
驪軍大將軍慌忙再次撤往江邊。看看手下,原來無邊無沿的人馬,現在已經看得到邊際了。
他們撤到鴨綠江邊,坦坦蕩蕩地在江對岸義勇軍的炮口之下,無處可逃。
大將軍唉聲歎氣,剛來的時候那股神氣全沒了。
趙成坤哭喪著臉道:“大將軍,咱們來的時候二十五萬兵馬,眼瞅著現在隻剩下五六萬人了。再打下去,恐怕要全軍覆滅。還是留著兄弟們的命吧。”
大將軍:“留著命?怎麽個留法?”
趙坤成道:“我聽說原來義勇軍對貊軍是不留俘虜,全部斬殺。不過後來從奉城出來的貊軍十萬人在海城投降。義勇軍沒殺他們,把他們都押到中原了。”
“你是說,我們也投降?”大將軍道。
趙成坤:“難道我們還有別的出路嗎?”
大將軍沉了一會,懦懦地說:“那就照你說的辦吧。我不管了,你來操作。”
話說薛剛和裴元慶兩軍合流,一舉擊退驪將從安東出發的南路軍,把他們直接打回鴨綠江北岸。這時張合率領的步炮兵也趕到了。共計大軍二十萬,陳兵鴨綠江邊。
裴元慶到哪兒都是閑不住的人。他對薛剛說:“咱們現在在這裏與驪軍對峙,不上不下的,要等到那一天才能結束戰事。不如這樣,我率十萬兵馬,從北麵繞過麵前的驪將,直撲柳京,攻克柳京,驪國必降。”
薛剛張合都點頭讚同他的想法。參謀長杜如晦說:“裴將軍的想法不失為一個大膽又可行的方案。對於驪國,隻有武力壓製他們才能屈服。現在隻靠從海上渡海圍困柳京,這本來是個緩解東北壓力的戰略。”
“現在我們東北問題解決了,就應該一舉打服驪將,迫其投降。現在這是我們東北軍隊大顯神威的時候。”
杜如晦看看眾將,都讚同他的想法。於是他繼續說:“不過我覺得,驪國東北部都是崇山峻嶺,裴將軍要率騎兵過去會很困難的。炮兵過不去也無法根本解決柳京的問題。”
“所以我建議,裴將軍率十萬兵馬,以騎兵為主,配置一個步兵軍每一個炮兵軍留在這裏,拴住眼前的驪將兵馬,不要讓他們撤回柳京增援。”
“薛剛、張合二將軍率兩個騎兵軍和四個步兵軍,兩個炮兵軍從驪國東北狼林山脈西側山腳,繞道東新郡、耀德郡從東北麵進攻柳京,這一路會比較困難,總行程八百裏,大軍要走十天到半個月。”
張合道:“這一路要抽出一定的步兵組成工程兵,修橋鋪路。行軍速度要看炮兵。所以可以派出一些步兵協同炮兵前進。”
裴元慶道:“行,我同意。不管怎麽部署,隻要有仗打就好。”
杜參謀長笑笑道:“仗是有的你打。不過你這一路兵員減少,兵力大大低於你對麵的驪軍,怎麽打,你要縝密考慮。不要被驪軍反攻過來。同時也不能讓他們放棄眼前陣地,逃回柳京,給攻城部隊造成麻煩。”
薛剛等率大軍才走了兩天,豐潤根據地送來了糧秣和炮彈。裴元慶讓把糧秣和炮彈的三分之二沿著薛剛他們的路徑,給他們送去,派了一個步兵師做護衛。他知道大軍路途艱難,消耗物資更多。到了柳京城下更少不了炮彈和炸藥。
現在他手裏炮彈也足了,心裏就長了毛。他從來就不是一個安分守己的人,因為紀律,他總覺得幹事縮手縮腳不舒服。不過這次大軍走的時候,參謀長說了,要把江對岸驪軍牽製住。
牽製住?就這麽不聲不響地隔江對峙,如何能牽製?還要打,打起來,兩軍膠著才能牽製。當然,對岸驪將還有將近二十萬人,他這裏隻有不到十萬人,兵力不占優勢。但是這樣的仗他打多了!
現在想想,他好像就沒打過兵力占優勢的仗,整個義勇軍都是在貊軍的壓迫下一點點成長起來的。眼前的仗,主動權在他手裏,他還怕個啥!
隔著鴨綠江,看對岸驪軍的身影清清楚楚,頭幾天他們還隱蔽著觀察我方,但是兩天過去,這邊也沒個動靜,他們也就散漫起來,隨隨便便地就在江邊遊蕩。
為了便於觀察對岸,裴元慶讓工兵搭建了一個五丈高的觀察台,讓炮兵偵察員上去查看驪軍駐防布局。營房、馬廄和指揮部的位置都搞清楚。
晚上,鴨綠江水在月光的照耀下,泛著粼粼波光。對岸星星點點地豎著火把,哨兵們在營區和江邊遊蕩。
裴元慶令炮兵軍分別瞄準兵營、馬廄和指揮部開炮。霎時間,七百餘門大炮轟隆隆響起,像是天邊連綿不斷的悶雷。接著,炮彈在驪軍營中爆炸,山呼海嘯一般。
驪軍雖然與義勇軍作戰經曆過幾次炮彈襲擊,但是那規模要小很多。這次排山倒海的力量,好似要把地殼掀翻。驪軍營中鬼哭狼嚎,戰馬嘶鳴。成了一片火海中的煉獄。
驪軍也是以騎兵為主,馬廄被炸,戰馬或被炸死,或者脫韁逃竄,能騎上馬的沒有幾個人。驪軍趙成坤護著大將軍向南逃出三十裏,感覺炮彈炸不到這裏了,方才停住腳步收攏人馬。
這一陣炮轟太厲害了,讓驪軍損失慘重,二十萬人隻剩下不到十五萬,能騎的戰馬隻有五千餘匹。
裴元慶見驪軍撤退,急令工兵在江上架設浮橋,工兵們早就經過架橋訓練,采用魯連架橋法,用小舟做浮力墩,把橋板架在小舟上,迅速架好浮橋,裴元慶率領三個騎兵軍一個炮兵師二百四十門炮和一個步兵師過了江。
他們從鴨綠江口過了江,直插龍川,繞到枇峴,在驪軍身後埋伏起來。
後撤的驪軍猶豫了一晚上,也沒睡覺,第二天一早決定向柳京方向南撤。大軍起床埋鍋造飯,一時營地上炊煙渺渺。
突然,又是一陣炮彈轟了過來。裴元慶哪裏還能讓他們安安生生地吃了戰飯好打仗。他們早早地就吃了戰飯,每人服用了健骨回氣丹,精力旺盛,準備好了找地方發泄。
裴元慶嫌雙錘臂短,現在改用大刀。一頓炮火後,他大刀一舉,高喊:“衝!”縱馬率先衝了出去。現在身邊沒有能管得了他的人,不管不顧地帶頭向前衝。
接近敵陣,先扔了一頓手雷,把驪軍炸了個七葷八素,接著,義勇軍揮著馬刀衝進敵群。
現在驪軍成了步軍,沒有馬匹,見了義勇軍騎兵抱頭鼠竄。在平原上,沒遮沒攔,被義勇軍騎兵砍瓜切菜般劈殺,沒一會兒便血流成河。
驪軍大將軍慌忙再次撤往江邊。看看手下,原來無邊無沿的人馬,現在已經看得到邊際了。
他們撤到鴨綠江邊,坦坦蕩蕩地在江對岸義勇軍的炮口之下,無處可逃。
大將軍唉聲歎氣,剛來的時候那股神氣全沒了。
趙成坤哭喪著臉道:“大將軍,咱們來的時候二十五萬兵馬,眼瞅著現在隻剩下五六萬人了。再打下去,恐怕要全軍覆滅。還是留著兄弟們的命吧。”
大將軍:“留著命?怎麽個留法?”
趙坤成道:“我聽說原來義勇軍對貊軍是不留俘虜,全部斬殺。不過後來從奉城出來的貊軍十萬人在海城投降。義勇軍沒殺他們,把他們都押到中原了。”
“你是說,我們也投降?”大將軍道。
趙成坤:“難道我們還有別的出路嗎?”
大將軍沉了一會,懦懦地說:“那就照你說的辦吧。我不管了,你來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