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時期是1688年到1705年,這是八大山人的晚年期,出現了大量以石為主要景色的作品。」


    嶽幹剛驚訝的看著蘇燁,沒想到還真有點本事。


    點頭說道:「基礎知識學的不錯。」


    但有基礎,可不代表能鑑定。


    半吊子多得很。


    「這幅畫的落款時間為戊小春,根據幹支紀年,這一年應該是康熙二十七年,算下來那個時候八大山人為62歲,已至晚年。」


    「這個時期是八大山人的藝術巔峰期,這個時候他用筆含蓄內斂,所畫的動物、禽類的眼珠定在眼圈上角,翻著白眼,構圖趨向於奇特、幽深,表現凝重,卻有靜穆的含蓄美。」


    「這幅畫符合八大山人的畫風。」


    秦鵬聞言冷笑說道:「說半天的結果這不還是真的嘛,哪裏是假?」


    「說的不錯。」


    嶽幹剛沒有理會秦鵬,示意蘇燁道:「繼續。」


    「接下來是題款印章。」


    蘇燁指著畫一側的提款說道:「八大山人晚年所有作品的落款都是「八大山人」,而到了62歲的年紀,他的落款還出現了一些細微的改變,把八大山人的「八」字,變成了兩點八。」


    「再者就是運筆。」


    「八大山人早期用筆由精細工致逐漸鋼勁挺拔,中期則越加的情緒化,筆法簡潔而含蓄,晚年期含蓄內斂,從老辣回歸樸拙。」


    「這幅畫的題字運筆,完全符合八大山人晚年期的風格,以及印章都符合晚年時間線。」


    蘇燁指著整個畫作說道:「再說構圖題材。」


    「早期構圖以蔬果、花卉、鬆梅為主,中期以花卉、多魚、鳥、獸、草蟲等中物為主、晚期構圖趨向奇特。」


    「這幅畫為石上梅枝,枝上屍鳩,符合八大山人晚期的構圖風格。」


    「再說畫法……」


    「再說思想表達…..」


    蘇燁侃侃而談。


    現場,不少人都愣住了。


    包括主拍人。


    本以為蘇燁就是來搞事的,卻沒想到蘇燁這一副侃侃而談的樣子,簡直就跟古玩鑑定大師一個樣,完全沒有半點生澀之感。


    秦鵬心中也驚了一下:看著在拍賣台上侃侃而談的蘇燁,


    「這傢夥,真懂啊?」


    旁邊。


    白父笑了。


    他是真沒想到蘇燁竟然還有這一手。


    既然不是隨口胡說。


    那這件事就有的說了。


    「嗯。」


    聽完蘇燁的話,嶽幹剛滿意的點頭說道:「你說的很對,這也是我判斷的點,但是既然你說這幅畫什麽都對,那又為什麽要說這是一幅假畫?又假在什麽地方?」


    富豪們也疑惑的看著蘇燁。


    聽了半天,都是真,沒有假啊!


    「對啊!假在哪裏?」


    秦鵬叫囂道。


    蘇燁淡淡的看了他一眼,看向身前的這幅畫,目光深邃的說道:


    「精氣神不對。」


    「嗯?」


    聞言,嶽幹剛愣住了。


    精氣神?


    這是什麽判斷方法?


    「八大山人的作品中,常用翻白眼的方式來表現自己哭笑不得的矛盾心裏,他經歷了人生的大起大落,曾大哭不止,又癲狂後大笑不已,他出過家也還了俗,他的作品充滿了憤怒和不甘心,又顯得那麽的無力,他想做出些什麽卻又那麽的無能為力,他是一個愛憎分明,敢愛敢恨的人。」


    說到這裏。


    蘇燁看著眼前的畫,搖頭說道:「這幅畫中的倔強不屈,還有憤怒的意味不夠,畫傳心境,模仿的人心境肯定沒有八大山人當時那麽憤怒。」


    說罷,心中默默的嘆了口氣。


    看著眼前的畫,眼神中陷入懷念之中。


    別人隻以為他在鑑定畫,卻不知道這幅畫的作者不是別人,正是蘇燁!


    他怎麽可能不知道這是假的!


    他對八大山人很敬佩也很好奇。


    在經歷歷史長河的時候,暗中拜訪過。


    在北竺寺找到他的時候,已經是他60多歲的晚年了。


    蘇燁還記得。


    當年冬雪天在北竺寺裏見到朱耷的時候,他正在畫這幅《鳩落梅花圖》,那個時候蘇燁就感覺到朱耷在畫畫的時候,整個人仿佛都融入到了當時那一片天地的情景中。


    看上去不過寥寥幾筆,卻將他自己的心境完全融入了畫中,又將他整個人以及正在作的畫都一同融入到了滿滿雪天之中。


    現場看完,蘇燁來了興致,也想嚐試作畫。


    為了不影響歷史進程,硬是等朱耷熟睡之後才臨摹作畫,最後還心血來潮偷印了朱耷的印章。


    一切都很完美,但始終無法模仿來八大山人畫作時的心境,整幅畫精氣神差一些。


    後來一想,生怕自己作的畫會影響到後世。


    不動聲色的離開北竺寺之後,便是把這幅臨摹的《鳩落梅花圖》給隱藏在了山林深處,料想當時是雨雪天氣又在深山野林,要不了多久就會化作泥土。


    卻沒想到。


    這幅畫竟然還留下來了。


    更沒想到會在此處遇見。


    我自己的畫,我不知道真假嗎?


    蘇燁嘴角上翹。


    第三百三十七章 現場作畫


    「精氣神?」


    站在台上的鑑定大師嶽幹剛看著蘇燁不禁皺起眉頭,說道:「精氣神這東西太玄妙,你所了解的八大山人隻不過是歷史記載所述,誰又敢肯定他在作這幅畫的時候,是什麽樣的心情,又有什麽樣的精氣神?這無法作為一個鑑定的判斷依據。」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隻有兩千五百歲(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步行天下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步行天下並收藏我隻有兩千五百歲(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