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馬車不緊不慢地走了兩日。
第三日午後,一行人終於踏足醉夢風流的揚州城。
沿路隻見十裏長街、錦瑟千燈,繁華風光幾乎要迷去遊人過客的眼。
薑家是揚州城裏有名的世家,宅邸坐落於城東,灰牆青瓦,樸素而典雅。並不似大多數豪貴府宅一般、有著吞山吃海的大小和野心。
陸宜禎甫一下車踏,便有候在門口的老嬤嬤迎上來,麵容堆笑道:
「哎喲,小寶姑娘可算到了,瞧瞧,這水靈靈的,當真成大姑娘了。快進,快進,老爺子和老太太一大早就在堂上盼著你呢。」
走過垂花門,還沒進正廳,便聽得一道隱含著激喜的聲音從廳內傳出來。
「小寶兒,可是我的小寶兒來了?」
「母親,您慢點兒。」
「別擋著道,快同我出去看一眼。」
「那祖母,我攙著您罷。」
一屋子人烏泱泱地從正堂門裏湧了出來。
陸宜禎佇在原地,隻消一眼,便把前來迎她的人給大致認了個全。
中央站著的、兩鬢比記憶裏更加斑白的外祖父與外祖母自不必說,還有大舅舅、大舅母,以及,一個年輕俊俏的小郎君。
「真是我的小寶兒。」頭髮花白的老婦人眼中浮上熱淚,朝她招手,「快過來,讓祖母好好看看。」
陸宜禎也忍不住心下重逢的喜悅,蹬蹬跑上前,鑽進了老婦人懷裏。
「祖母,我在京城可想你了。剛過去那幾天,沒有你在我床邊講故事,我睡都睡不著呢。」
「就屬你會哄人。」老太太樂嗬嗬道,「一轉眼就長這麽大了,祖母抱都抱不動了。」
「那我也可以抱祖母的。」
又是一番久別的家常話。
向在場的長輩們前後問過禮,陸宜禎便隨著眾人進了正屋。
剛入座,就見主位上的大舅舅瞪了一眼身旁候立的年輕小郎君。
「還不給你小寶妹妹倒茶去?」
小郎君撇了撇嘴,提起茶壺,邁步走過來,給她倒了杯茶,又完成任務似的,不帶感情地對她說:
「小寶妹妹,請喝茶。」
這語氣神態……
陸宜禎猶疑地喚了聲:「薑,敏行?」
小郎君驟聞此言,渾身一抖,仿佛不堪受辱般,「咚」地扔下茶壺,瞪大眼看她,非常不可置信道:
「你才認出我來?」
座上的大舅舅不滿地蹙眉:「你朝你妹妹吼什麽呢?」
薑敏行這才偃旗息鼓,隻是一雙眼猶帶了三分涼意地剜她。
陸宜禎兀自把他渾身打量了一遍:「這真不怪我認不出來,你以前,長這樣。」說著,伸手比劃了個球,「現在,長這樣。」又比劃了根竹竿。
聽得這話,薑敏行麵上表情稍霽,頷首道:「嗯,也有道理,你也覺得我比小時候好看多了,是罷?」
「薑敏行,你喜歡誇自己這一點,倒是從小到大都沒變。」
「……陸小寶,叫我表哥。」
「你隻比我大兩個月。」
「叫表哥。」
「薑敏行。」
「表哥。」
「薑敏行。」
「哥。」
「薑敏行。」
主座的大舅舅再一次發話:「你妹妹喜歡怎麽叫就怎麽叫,區區一個稱謂,叫你一聲是讓你掉塊肉嗎?」
薑敏行閉上嘴,提起茶壺,又走了回去。
復說了會兒京城中的情況,薑家的二房和三房也緊趕慢趕地來到了主廳。
陸宜禎忙從位子上站起來,向著兩家的舅舅、舅母行禮問安。
一大家子人敘話到申時尾巴,又布了一大桌子酒菜。
席間談笑不斷,倒是無一人問起她在奉山的事情。小姑娘在吃菜的間隙,偷偷地鬆了口氣。
薑老太太膝下三男一女,唯一的小女兒嫁了陸氏子,遠在京城不能相見。
孫子輩四男兩女,有遠赴他鄉求學的、也有出閣嫁人的。來來去去,也隻剩薑謹言和薑敏行兩兄弟好端端地呆在家裏。
如今回來了一個多年不見的小外孫女,老太太高興得連喝了好幾盞酒,滿麵的紅光把昏沉的老態都驅散了不少。
宴席到末聲,主位的大舅舅壓著幾分醉意,把薑敏行喊了起來:
「你一天到晚不務正業,隻曉得逃課閑逛,揚州的街巷想必你最是熟悉不過。你妹妹時隔六年回來,這幾天住在家裏也是無聊,你帶著她,出門多見見、多玩玩……如若敢叫你妹妹受了委屈,你就,就等著老子把你的腿打折!」
第43章 猗猗十三 該會令多少男子心碎呀?
陸宜禎雖說在揚州城生活了將近十年的時光, 但離開了六年再度歸來,這座記憶裏的城鎮如今已然變得熟悉又陌生。
主幹街道的老字號沒變,屋簷外飾卻換了新漆;沿途的吆喝叫賣聲也沒變, 老人卻換了新人、舊物也換做新物。
「前麵那家,六七年前是賣蔥油餅的,不過現在已經是一間首飾鋪子了, 你若是喜歡首飾……」
薑敏行習慣性出口的話戛然收住,生硬地改口:「那咱們也別進去了罷。」
本以為隻是純粹的出門閑逛, 他並沒有帶小廝。
可怎知身旁這個看似斯文柔弱的小姑娘, 買起東西來, 卻毫不含糊。一會兒說, 要給京城的閨中好友帶份手信;一會兒又說, 得給未過門的表嫂嫂也挑份禮品……
馬車不緊不慢地走了兩日。
第三日午後,一行人終於踏足醉夢風流的揚州城。
沿路隻見十裏長街、錦瑟千燈,繁華風光幾乎要迷去遊人過客的眼。
薑家是揚州城裏有名的世家,宅邸坐落於城東,灰牆青瓦,樸素而典雅。並不似大多數豪貴府宅一般、有著吞山吃海的大小和野心。
陸宜禎甫一下車踏,便有候在門口的老嬤嬤迎上來,麵容堆笑道:
「哎喲,小寶姑娘可算到了,瞧瞧,這水靈靈的,當真成大姑娘了。快進,快進,老爺子和老太太一大早就在堂上盼著你呢。」
走過垂花門,還沒進正廳,便聽得一道隱含著激喜的聲音從廳內傳出來。
「小寶兒,可是我的小寶兒來了?」
「母親,您慢點兒。」
「別擋著道,快同我出去看一眼。」
「那祖母,我攙著您罷。」
一屋子人烏泱泱地從正堂門裏湧了出來。
陸宜禎佇在原地,隻消一眼,便把前來迎她的人給大致認了個全。
中央站著的、兩鬢比記憶裏更加斑白的外祖父與外祖母自不必說,還有大舅舅、大舅母,以及,一個年輕俊俏的小郎君。
「真是我的小寶兒。」頭髮花白的老婦人眼中浮上熱淚,朝她招手,「快過來,讓祖母好好看看。」
陸宜禎也忍不住心下重逢的喜悅,蹬蹬跑上前,鑽進了老婦人懷裏。
「祖母,我在京城可想你了。剛過去那幾天,沒有你在我床邊講故事,我睡都睡不著呢。」
「就屬你會哄人。」老太太樂嗬嗬道,「一轉眼就長這麽大了,祖母抱都抱不動了。」
「那我也可以抱祖母的。」
又是一番久別的家常話。
向在場的長輩們前後問過禮,陸宜禎便隨著眾人進了正屋。
剛入座,就見主位上的大舅舅瞪了一眼身旁候立的年輕小郎君。
「還不給你小寶妹妹倒茶去?」
小郎君撇了撇嘴,提起茶壺,邁步走過來,給她倒了杯茶,又完成任務似的,不帶感情地對她說:
「小寶妹妹,請喝茶。」
這語氣神態……
陸宜禎猶疑地喚了聲:「薑,敏行?」
小郎君驟聞此言,渾身一抖,仿佛不堪受辱般,「咚」地扔下茶壺,瞪大眼看她,非常不可置信道:
「你才認出我來?」
座上的大舅舅不滿地蹙眉:「你朝你妹妹吼什麽呢?」
薑敏行這才偃旗息鼓,隻是一雙眼猶帶了三分涼意地剜她。
陸宜禎兀自把他渾身打量了一遍:「這真不怪我認不出來,你以前,長這樣。」說著,伸手比劃了個球,「現在,長這樣。」又比劃了根竹竿。
聽得這話,薑敏行麵上表情稍霽,頷首道:「嗯,也有道理,你也覺得我比小時候好看多了,是罷?」
「薑敏行,你喜歡誇自己這一點,倒是從小到大都沒變。」
「……陸小寶,叫我表哥。」
「你隻比我大兩個月。」
「叫表哥。」
「薑敏行。」
「表哥。」
「薑敏行。」
「哥。」
「薑敏行。」
主座的大舅舅再一次發話:「你妹妹喜歡怎麽叫就怎麽叫,區區一個稱謂,叫你一聲是讓你掉塊肉嗎?」
薑敏行閉上嘴,提起茶壺,又走了回去。
復說了會兒京城中的情況,薑家的二房和三房也緊趕慢趕地來到了主廳。
陸宜禎忙從位子上站起來,向著兩家的舅舅、舅母行禮問安。
一大家子人敘話到申時尾巴,又布了一大桌子酒菜。
席間談笑不斷,倒是無一人問起她在奉山的事情。小姑娘在吃菜的間隙,偷偷地鬆了口氣。
薑老太太膝下三男一女,唯一的小女兒嫁了陸氏子,遠在京城不能相見。
孫子輩四男兩女,有遠赴他鄉求學的、也有出閣嫁人的。來來去去,也隻剩薑謹言和薑敏行兩兄弟好端端地呆在家裏。
如今回來了一個多年不見的小外孫女,老太太高興得連喝了好幾盞酒,滿麵的紅光把昏沉的老態都驅散了不少。
宴席到末聲,主位的大舅舅壓著幾分醉意,把薑敏行喊了起來:
「你一天到晚不務正業,隻曉得逃課閑逛,揚州的街巷想必你最是熟悉不過。你妹妹時隔六年回來,這幾天住在家裏也是無聊,你帶著她,出門多見見、多玩玩……如若敢叫你妹妹受了委屈,你就,就等著老子把你的腿打折!」
第43章 猗猗十三 該會令多少男子心碎呀?
陸宜禎雖說在揚州城生活了將近十年的時光, 但離開了六年再度歸來,這座記憶裏的城鎮如今已然變得熟悉又陌生。
主幹街道的老字號沒變,屋簷外飾卻換了新漆;沿途的吆喝叫賣聲也沒變, 老人卻換了新人、舊物也換做新物。
「前麵那家,六七年前是賣蔥油餅的,不過現在已經是一間首飾鋪子了, 你若是喜歡首飾……」
薑敏行習慣性出口的話戛然收住,生硬地改口:「那咱們也別進去了罷。」
本以為隻是純粹的出門閑逛, 他並沒有帶小廝。
可怎知身旁這個看似斯文柔弱的小姑娘, 買起東西來, 卻毫不含糊。一會兒說, 要給京城的閨中好友帶份手信;一會兒又說, 得給未過門的表嫂嫂也挑份禮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