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一會兒,他輕輕地問:「井呢?」
隨著這話音落下,地上躺的人和站立的小廝同時一滯。
緊接著,小廝便如同恍然大悟一般,連連頷首道:
「當時搜尋,隻淺淺地往裏張望過一眼,見它黑咕隆咚不到底,便沒有下去了——屬下這就叫人去井裏看看。」
「……不必去了。」
屠夫咬牙切齒地發出顫聲,獨眼中滲滿了光焰熄滅後的孤絕。
「我全告訴你,你給我一個痛快。」
小世子聞聲,唇角微彎,將手中圖紙折好後,緩步走到屠夫周身的血泊前,居高臨下地望著他,莞然應允。
「成交。」
得到保證,屠夫遍體都漫上了一種將死的狠鷙。
他深吸一口氣,幾乎是沒有一絲猶豫地,便托出了藏於迷霧之後的最大隱秘:
「是平州的馮家主派我們來的。」
小世子眸色微深:「你是說,那做茶布生意的皇商?」
「正是。」
「區區商賈人家,怎麽會有那樣大的本事支使一州廂軍?」
屠夫苦笑道:「我等早已不算是廂軍了。自從新帝即位,頒布了裁兵法以來,就有許多如我一樣的官軍被整頓裁撤。測試不夠格,有的從禁軍降為廂軍,有的則直接被改為了民籍。」
「可從軍中被遣回的廢物,又怎麽會得旁人善待呢?尋常的漠視不屑便罷了,更有自詡俠義的丁壯,成群結隊地,追攆著欺壓我們。不得已,我與一些弟兄隻得落草為寇,這才有一口飽飯吃。」
小世子:「既如此,馮家又是如何同你們聯繫上的?」
「大約三年前,馮家的人到寨子裏找上我們,說他們家主也因為新政,過得很不如意。新政裏頭的,什麽,什麽稅法,把他家大量隱瞞未報的土地都清了出去;還有,市易法、均輸法……」
「總之他的家當,都被新政剝了好厚一層皮。那馮家家主氣不過,便準備找一夥不要命的,一個個報復推行新政的大官,能恐嚇他們停止新政,自然是最好的,他也不欲完全和朝廷撕破臉皮。」
「於是他就找上了我們,和我們說,他家因為做生意,在京城中也有眼線和地皮,我們隻需根據情報,在京城中替他做事,事成之後,便會分給我們錢和地。」
「做山賊,也是把腦袋別在褲腰帶上的活計,能靠這一搏,換來後半生的安穩,還是值當的。」
小世子安靜地睇著他,過了幾息,又道:「你們挖了不止一條地道罷?」
「是。但,這趙京城的地下,也同樣存在著一張密網。」
「此話怎講?」
屠夫躬著身軀,緩慢地順了一口因壓迫、而舒出不暢的滯氣,方低聲道:「你可聽說過,『血滴子』?」
第22章 驚懶十一 不,你會礙事
大趙民間曾流傳過一首婦孺皆知的童謠。
所謂:
血滴子,繡衣使。
筋骨啖,皮肉欼。
形容的就是大趙立國初年,使百姓談之色變的督查暗殺機構——
血滴子。
又因血滴子中的成員皆臉戴麵具、身著繡衣,故而民間也稱呼其為繡衣使。
大趙的太.祖皇帝隻設立了這樣一個機構不到短短十載。這十載歲月裏,舉國上下,不論是官員還是平民,舉止行事,都無一不小心翼翼、藏口閉舌。
說起血滴子的凶名,甚至能止小兒夜啼。
也許是深感平生血債纍纍,濯洗不清。
太.祖皇帝駕鶴西去前,解散了這個機構,並把一切記錄有關於血滴子的信物典籍都付之一炬;而令人聞風喪膽的繡衣使們,也摘下麵具、除去錦袍,湮沒於無名的眾生之中。
至今已逾一個甲子的時間。
沒有史記、沒有殘墟。
不管是血滴子,又或是繡衣使,如今已成為了茶樓飯館間的一個傳說而已。
隋意定定地瞧著地上奄奄一息的浴血之人:「你是說,血滴子曾在京城中統建地網,而你們,又恰好知道這地網的細情?」
「不是我們,是馮家;也不是細情,隻是其中一部分的走向罷了。」
屠夫虛弱地道:「馮家曾給過我們一張地圖,裏頭繪製著幾條交叉相雜的地道。」
「他要我們從肉鋪往地下挖,直到與這些原有的地道相連;還叫我們對這幾條密道進行改造,以便於後來的計劃。」
小世子神情平靜,一麵聽著原委,一麵再度攤開了手裏的肉鋪布局圖。
待屠夫話音止住,他便把紙張翻了個麵、使空白朝上,平鋪在屠夫跟前尚算幹淨的地板上,不溫不淡道:
「將你知道的畫出來。」
屠夫吃力地抬起頭,伸出手指,沾著滿地的血跡,顫巍巍地在圖紙背麵畫了一個方形、幾條折線、以及幾個圓圈。
小世子神色未變:「趙京城、地道、藏身之處?」
屠夫似虛脫一般癱軟在地,喘著粗氣,頷首道:「經此一事,他們恐怕不敢再回城中,應該和抓來的人質一起,全都藏在城外的村落裏。」
「那地方距天波門十裏地,在天波門的正北方向;從城外的密道口出來,到那裏隻需走五裏。」
隋小世子拾起血畫的圖紙,交予一旁的小廝:「燒了。」
待小廝領命退下,他才復望向已然毫無動彈之力的屠夫:「城外藏身的地方,都有什麽人?」
隨著這話音落下,地上躺的人和站立的小廝同時一滯。
緊接著,小廝便如同恍然大悟一般,連連頷首道:
「當時搜尋,隻淺淺地往裏張望過一眼,見它黑咕隆咚不到底,便沒有下去了——屬下這就叫人去井裏看看。」
「……不必去了。」
屠夫咬牙切齒地發出顫聲,獨眼中滲滿了光焰熄滅後的孤絕。
「我全告訴你,你給我一個痛快。」
小世子聞聲,唇角微彎,將手中圖紙折好後,緩步走到屠夫周身的血泊前,居高臨下地望著他,莞然應允。
「成交。」
得到保證,屠夫遍體都漫上了一種將死的狠鷙。
他深吸一口氣,幾乎是沒有一絲猶豫地,便托出了藏於迷霧之後的最大隱秘:
「是平州的馮家主派我們來的。」
小世子眸色微深:「你是說,那做茶布生意的皇商?」
「正是。」
「區區商賈人家,怎麽會有那樣大的本事支使一州廂軍?」
屠夫苦笑道:「我等早已不算是廂軍了。自從新帝即位,頒布了裁兵法以來,就有許多如我一樣的官軍被整頓裁撤。測試不夠格,有的從禁軍降為廂軍,有的則直接被改為了民籍。」
「可從軍中被遣回的廢物,又怎麽會得旁人善待呢?尋常的漠視不屑便罷了,更有自詡俠義的丁壯,成群結隊地,追攆著欺壓我們。不得已,我與一些弟兄隻得落草為寇,這才有一口飽飯吃。」
小世子:「既如此,馮家又是如何同你們聯繫上的?」
「大約三年前,馮家的人到寨子裏找上我們,說他們家主也因為新政,過得很不如意。新政裏頭的,什麽,什麽稅法,把他家大量隱瞞未報的土地都清了出去;還有,市易法、均輸法……」
「總之他的家當,都被新政剝了好厚一層皮。那馮家家主氣不過,便準備找一夥不要命的,一個個報復推行新政的大官,能恐嚇他們停止新政,自然是最好的,他也不欲完全和朝廷撕破臉皮。」
「於是他就找上了我們,和我們說,他家因為做生意,在京城中也有眼線和地皮,我們隻需根據情報,在京城中替他做事,事成之後,便會分給我們錢和地。」
「做山賊,也是把腦袋別在褲腰帶上的活計,能靠這一搏,換來後半生的安穩,還是值當的。」
小世子安靜地睇著他,過了幾息,又道:「你們挖了不止一條地道罷?」
「是。但,這趙京城的地下,也同樣存在著一張密網。」
「此話怎講?」
屠夫躬著身軀,緩慢地順了一口因壓迫、而舒出不暢的滯氣,方低聲道:「你可聽說過,『血滴子』?」
第22章 驚懶十一 不,你會礙事
大趙民間曾流傳過一首婦孺皆知的童謠。
所謂:
血滴子,繡衣使。
筋骨啖,皮肉欼。
形容的就是大趙立國初年,使百姓談之色變的督查暗殺機構——
血滴子。
又因血滴子中的成員皆臉戴麵具、身著繡衣,故而民間也稱呼其為繡衣使。
大趙的太.祖皇帝隻設立了這樣一個機構不到短短十載。這十載歲月裏,舉國上下,不論是官員還是平民,舉止行事,都無一不小心翼翼、藏口閉舌。
說起血滴子的凶名,甚至能止小兒夜啼。
也許是深感平生血債纍纍,濯洗不清。
太.祖皇帝駕鶴西去前,解散了這個機構,並把一切記錄有關於血滴子的信物典籍都付之一炬;而令人聞風喪膽的繡衣使們,也摘下麵具、除去錦袍,湮沒於無名的眾生之中。
至今已逾一個甲子的時間。
沒有史記、沒有殘墟。
不管是血滴子,又或是繡衣使,如今已成為了茶樓飯館間的一個傳說而已。
隋意定定地瞧著地上奄奄一息的浴血之人:「你是說,血滴子曾在京城中統建地網,而你們,又恰好知道這地網的細情?」
「不是我們,是馮家;也不是細情,隻是其中一部分的走向罷了。」
屠夫虛弱地道:「馮家曾給過我們一張地圖,裏頭繪製著幾條交叉相雜的地道。」
「他要我們從肉鋪往地下挖,直到與這些原有的地道相連;還叫我們對這幾條密道進行改造,以便於後來的計劃。」
小世子神情平靜,一麵聽著原委,一麵再度攤開了手裏的肉鋪布局圖。
待屠夫話音止住,他便把紙張翻了個麵、使空白朝上,平鋪在屠夫跟前尚算幹淨的地板上,不溫不淡道:
「將你知道的畫出來。」
屠夫吃力地抬起頭,伸出手指,沾著滿地的血跡,顫巍巍地在圖紙背麵畫了一個方形、幾條折線、以及幾個圓圈。
小世子神色未變:「趙京城、地道、藏身之處?」
屠夫似虛脫一般癱軟在地,喘著粗氣,頷首道:「經此一事,他們恐怕不敢再回城中,應該和抓來的人質一起,全都藏在城外的村落裏。」
「那地方距天波門十裏地,在天波門的正北方向;從城外的密道口出來,到那裏隻需走五裏。」
隋小世子拾起血畫的圖紙,交予一旁的小廝:「燒了。」
待小廝領命退下,他才復望向已然毫無動彈之力的屠夫:「城外藏身的地方,都有什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