簾後人沉吟著,似是浪了浪瓷盞,盞內碎冰碰壁,發出噹啷聲響。
「傳令下去,將曹家案與孟家案並於一處,移交大理寺處置。另轉告大理寺卿,若有可疑者……」
「寧殺勿放。」
「臣,謹遵官家旨意。」
紫袍官員持正玉笏,復鞠一身。
……
榆林巷,陸府。
「總之大約就是這樣。眼下大理寺辦案,直接以雷霆手段封了全城,並在城中逐片排查,那夥案犯若非長有雙翅,決計是無法離開京都的了。」
隋意用瓷勺敲了敲冰碗中的雪渣滓。
此時,他正側身坐在美人靠上,姿態疏懶,抬眼望見手捧冰碗吃得正香的陸家小姑娘,忽而悠悠地嘆了口氣。
陸宜禎偏頭看他,對他無奈又複雜的神情感到不解。
「好端端的,意哥哥做什麽這幅表情?」
「自然是羨慕禎兒妹妹天真稚拙、不諳權術。」
隋小世子往後倚上廊間木柱,屈起雙膝,閑散地道:「曹正衡,京城馬軍都指揮使,正三品官職;孟叔鴻,大理寺少卿,正四品官職。天底下敢同時惹上這兩家的人,可從未有過。」
陸宜禎經他一說,臉色也凝肅起來:「那,究竟是誰綁了曹家和孟家的姑娘呢?」
隋小世子反問:「禎兒妹妹以為,曹孟兩家,有何共同之處?」
「他們,他們兩家的主君,都是朝廷重臣?」
「固然,這是其一。」隋意道,「至於其二麽……」
他頓了須臾,唇角勾出淡笑:「這兩家家中出的,都是新派官員。」
縱然陸宜禎這般年紀,鮮少接觸朝政之事,但對於朝中新舊兩派的交鋒,她也是略有耳聞的。
五年前,年僅十四的少帝即位後不久,便意欲變法、推行新政,亦因此提拔了一批政見相仿的臣子;但輔政的段宰執卻與其意見相左,極力反對變革。
民間俗稱前者為新派,後者為舊派。
這幾年當中,新舊兩派明裏暗裏都僵持著,新政推行了一半,卻遲遲沒有下步。
於今正處在決定後路的關鍵時期。
可在這個時間段,卻有兩名新派重臣的內眷被人綁了去……
小姑娘用僅有的見識捋清楚來龍去脈,被腦中呼之欲出的答案震驚得眼眸微微睜大:「是舊……」
隋意虛虛地用食指抵住嘴唇,製止了她即將脫口的話。
「這案子連大理寺都還沒查明白呢。不過無論如何……」
隋小世子眸光幽深地瞧著她:「禎兒妹妹近期都最好不要在城中亂逛,出門也得多帶些人。」
畢竟她爹爹就是新派的。
陸宜禎想到這裏,慎重地點了點頭。
被如此詭譎莫測的事實一衝擊,小姑娘頓時覺得連澆滿果醬的冰碗也不香了。
她放下瓷碗,轉過身,跪坐著趴在美人靠上,望著院子裏綠意盎然、生機勃勃的香椿,忽而悠悠地嘆了口氣。
隋小世子頗感有趣地打量她:「好端端的,禎兒妹妹做什麽這幅表情?」
「自然是羨慕意哥哥飛簷走壁、出神入化的武藝。」
隋意好整以暇地撐起手肘抵著下頜,整個人都顯得慵懶極了:
「雖然能得禎兒妹妹誇獎,我心中很是歡喜,但,禎兒妹妹從沒見我動過武,又怎知我武藝卓絕呢?」
「這很好分辨的。」
小姑娘把身子轉向他,眼中晶亮:「意哥哥翻我家的牆就如同行走平地一樣,這不是武藝精湛又是什麽?」
隋意稍靜,道:「我以為,這兩者不能混同起來。」
「先別管這些啦。」小姑娘朝他挪近幾寸,目露期盼,「所以意哥哥你的武藝究竟怎樣呀?」
隋意望她片刻,倏地,莞爾一笑:「我這身武藝,自然不能如江湖話本裏的俠士一般,夜闖大內皇宮盜取寶物後還可以全身而退;然而,尋常應付應付壞人還是綽綽有餘的。」
「那太好了。」小姑娘欣喜道,「意哥哥,你教教我罷,我也想有功夫對付壞人。」
「學武可並非易事呢。」
「我不怕的。」小姑娘昂首挺胸,信誓旦旦,「我以前也和意哥哥學過投壺,你瞧,我現在投壺的本事可厲害了,連毓兒姐姐都比不過我。」
……雖然那年冬天紮壞了好多個漂亮可愛的小雪人。
小姑娘默默地在心中補上這一句。
「唔,既然禎兒妹妹決心如此堅定,那我便答應你了。」
在對麵小姑娘雀躍的目光中,隋小世子很有派頭地道:
「習武之人,底功為重中之重,所謂『根深則葉茂』,就是這個道理。底功細細分來,可分作上、中、下三盤功夫,其中又以下盤功為肯綮,故而,禎兒妹妹應當從紮馬步練起。」
「紮馬步我會的。」
小姑娘說罷,興沖沖地跳下美人靠,在廊上擺出練功的架勢。
「腿再邁開些,身子往下壓,對了,就是如此,禎兒妹妹莫要晃了,堅持住哦。」
隋小世子指點完陸家小姑娘定好動作,就垂下眸去,挖了勺冰沙送入口中。
他的瓷碗裏還剩一半冰塊,因著暑熱,已經化得差不多了。
庭間忽然簌簌起風。
雜著暑氣的微風席過長廊,帶起了廊間之人高高束起的青絲。
「傳令下去,將曹家案與孟家案並於一處,移交大理寺處置。另轉告大理寺卿,若有可疑者……」
「寧殺勿放。」
「臣,謹遵官家旨意。」
紫袍官員持正玉笏,復鞠一身。
……
榆林巷,陸府。
「總之大約就是這樣。眼下大理寺辦案,直接以雷霆手段封了全城,並在城中逐片排查,那夥案犯若非長有雙翅,決計是無法離開京都的了。」
隋意用瓷勺敲了敲冰碗中的雪渣滓。
此時,他正側身坐在美人靠上,姿態疏懶,抬眼望見手捧冰碗吃得正香的陸家小姑娘,忽而悠悠地嘆了口氣。
陸宜禎偏頭看他,對他無奈又複雜的神情感到不解。
「好端端的,意哥哥做什麽這幅表情?」
「自然是羨慕禎兒妹妹天真稚拙、不諳權術。」
隋小世子往後倚上廊間木柱,屈起雙膝,閑散地道:「曹正衡,京城馬軍都指揮使,正三品官職;孟叔鴻,大理寺少卿,正四品官職。天底下敢同時惹上這兩家的人,可從未有過。」
陸宜禎經他一說,臉色也凝肅起來:「那,究竟是誰綁了曹家和孟家的姑娘呢?」
隋小世子反問:「禎兒妹妹以為,曹孟兩家,有何共同之處?」
「他們,他們兩家的主君,都是朝廷重臣?」
「固然,這是其一。」隋意道,「至於其二麽……」
他頓了須臾,唇角勾出淡笑:「這兩家家中出的,都是新派官員。」
縱然陸宜禎這般年紀,鮮少接觸朝政之事,但對於朝中新舊兩派的交鋒,她也是略有耳聞的。
五年前,年僅十四的少帝即位後不久,便意欲變法、推行新政,亦因此提拔了一批政見相仿的臣子;但輔政的段宰執卻與其意見相左,極力反對變革。
民間俗稱前者為新派,後者為舊派。
這幾年當中,新舊兩派明裏暗裏都僵持著,新政推行了一半,卻遲遲沒有下步。
於今正處在決定後路的關鍵時期。
可在這個時間段,卻有兩名新派重臣的內眷被人綁了去……
小姑娘用僅有的見識捋清楚來龍去脈,被腦中呼之欲出的答案震驚得眼眸微微睜大:「是舊……」
隋意虛虛地用食指抵住嘴唇,製止了她即將脫口的話。
「這案子連大理寺都還沒查明白呢。不過無論如何……」
隋小世子眸光幽深地瞧著她:「禎兒妹妹近期都最好不要在城中亂逛,出門也得多帶些人。」
畢竟她爹爹就是新派的。
陸宜禎想到這裏,慎重地點了點頭。
被如此詭譎莫測的事實一衝擊,小姑娘頓時覺得連澆滿果醬的冰碗也不香了。
她放下瓷碗,轉過身,跪坐著趴在美人靠上,望著院子裏綠意盎然、生機勃勃的香椿,忽而悠悠地嘆了口氣。
隋小世子頗感有趣地打量她:「好端端的,禎兒妹妹做什麽這幅表情?」
「自然是羨慕意哥哥飛簷走壁、出神入化的武藝。」
隋意好整以暇地撐起手肘抵著下頜,整個人都顯得慵懶極了:
「雖然能得禎兒妹妹誇獎,我心中很是歡喜,但,禎兒妹妹從沒見我動過武,又怎知我武藝卓絕呢?」
「這很好分辨的。」
小姑娘把身子轉向他,眼中晶亮:「意哥哥翻我家的牆就如同行走平地一樣,這不是武藝精湛又是什麽?」
隋意稍靜,道:「我以為,這兩者不能混同起來。」
「先別管這些啦。」小姑娘朝他挪近幾寸,目露期盼,「所以意哥哥你的武藝究竟怎樣呀?」
隋意望她片刻,倏地,莞爾一笑:「我這身武藝,自然不能如江湖話本裏的俠士一般,夜闖大內皇宮盜取寶物後還可以全身而退;然而,尋常應付應付壞人還是綽綽有餘的。」
「那太好了。」小姑娘欣喜道,「意哥哥,你教教我罷,我也想有功夫對付壞人。」
「學武可並非易事呢。」
「我不怕的。」小姑娘昂首挺胸,信誓旦旦,「我以前也和意哥哥學過投壺,你瞧,我現在投壺的本事可厲害了,連毓兒姐姐都比不過我。」
……雖然那年冬天紮壞了好多個漂亮可愛的小雪人。
小姑娘默默地在心中補上這一句。
「唔,既然禎兒妹妹決心如此堅定,那我便答應你了。」
在對麵小姑娘雀躍的目光中,隋小世子很有派頭地道:
「習武之人,底功為重中之重,所謂『根深則葉茂』,就是這個道理。底功細細分來,可分作上、中、下三盤功夫,其中又以下盤功為肯綮,故而,禎兒妹妹應當從紮馬步練起。」
「紮馬步我會的。」
小姑娘說罷,興沖沖地跳下美人靠,在廊上擺出練功的架勢。
「腿再邁開些,身子往下壓,對了,就是如此,禎兒妹妹莫要晃了,堅持住哦。」
隋小世子指點完陸家小姑娘定好動作,就垂下眸去,挖了勺冰沙送入口中。
他的瓷碗裏還剩一半冰塊,因著暑熱,已經化得差不多了。
庭間忽然簌簌起風。
雜著暑氣的微風席過長廊,帶起了廊間之人高高束起的青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