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這般好騙,他說讓她重新認識他這個人,她便果真放下芥蒂,重新接納他,齊輅心下暗罵自己,手段實在不光彩。
可他做夠了君子,麵對喜歡的人,為什麽還要做君子?做君子的時候,她與他總是隔山隔海,那還是做一回小人好了。
「什麽意思?」蕭青鸞不懂。
枝頭林鳥飛起,驚落頭頂常青樹上的枯葉,葉片無聲落在蕭青鸞艷麗裙擺上。
齊輅垂眸,伸手拈起那枚枯葉,凝著卷翹葉片上幹涸的紋理道:「有些人擔心東窗事發,命不久矣,所以把藺九聰推出來救命。若藺九聰果真是定國公府唯一的公子,又與長公主有婚約,藺巡撫便是有功,再大的過錯,也罪不至死了。」
「那你如何肯定,他就不是真正的陸修?」蕭青鸞想想,也有這個可能。
若當年藺巡撫買子時,看出藺九聰的身世,特意把他買在身邊教養,以圖給自己留條後路呢?
「府衙卷房曾無故起火,燒毀一些卷宗。臣起疑,曾和九聰一道夜探主簿家,試圖找到備份卷宗,卻被胡知府帶人圍困,當晚便燒掉備份卷宗。」
那些卷宗裏,會不會又關於他的身世?或許有,胡知府定然知道些什麽。
齊輅並不著急,他們被押解入京後,他總有法子撬開胡知府的嘴。
「若非心虛,他們又何必兩度燒毀卷宗?」
被他一解釋,蕭青鸞心下瞭然,又暗自嘆息。
對方早有準備,看來真正的陸修就在寧陽城,否則他們也想不到這般陰損的法子,可惜暫時無法再查下去。
「你們被圍困,怎麽胡知府沒做什麽?」
監察禦史夜闖主簿家,試圖盜取卷宗,這樣的把柄,足以讓胡知府抹去齊輅在寧陽城所有功勞,他怎會輕易放過?
齊輅望她一眼,收回視線,雙腿輕夾馬腹,馬蹄重新向前邁去:「情急之下,臣把九聰推出去,這才得以脫身。」
慢條斯理承認出賣藺九聰,他竟然毫不心虛?
蕭青鸞愣住,想看看他此刻的表情,卻隻能看到他勁直的背影,一時哭笑不得,越發同情起藺九聰。
原來,真正的齊輅不止是清傲冷肅的,每一步都算地極好。
監察禦史帶長公主遊江,寧江無故漲水,將二人捲走,生死未卜。
胡知府親自帶人,找來數十條船,在寧江上尋了一日,也沒尋著人,隻得上報長公主遇難的事實。
夜深人靜,胡知府親手拿山石、河沙,把老藤後麵,去暗室的洞口堵住。
「胡大人,你未免膽子太大了些。」藺巡撫威嚴的臉上,帶著怒意,「這麽大的事,你為何不先同本官商議?」
胡知府斟滿酒盞,得意笑道:「藺大人,那齊輅手裏不知捏著我們多少把柄,早早把他弄死,也是為您好不是?事已至此,您隻管按下官的說辭上報,聖上再怎麽龍顏大怒,害死長公主的也不是我們,是心思不正的監察禦史齊輅啊。」
說完,他伸手,碰了碰藺巡撫酒盞外側,叮地一聲脆響,隨即仰麵飲盡,爽朗大笑。
茜桃、翠翹不敢相信。
燕七聽到消息,更覺天塌地陷。齊輅奉命照看公主,人又住在行宮,功夫還比他好些。
所以燕七才放心連日在外,同國師的接生婆婆當鄰居做戲幫忙,隻因他無意中發現那位婆婆是裝啞。
沒想到,話還沒套出來,公主卻不見人。
行川、逐風也不能接受,他們家公子會遊水,即便漲水,也不至身死,逐風去找藺九聰,卻也隻得到齊輅已死的說辭。
二人在寧江又苦尋一日,燕七把周邊山上也找遍了,無人見過齊輅和長公主。
「不行,我不相信公主就這麽死了,一定有人暗害公主,我要回京城稟報聖上!」茜桃眼睛哭得紅腫,咬牙對行川道。
「我也去!」翠翹目光決然,閃著淚光,「我要把供女廟之事也稟報聖上,也許公主就是發現了什麽秘密,才被他們滅口!」
「好,那就一起回京!」行川和逐風對視一眼,做出決斷。
他們和謝家其他家僕不同,隻聽從齊輅一人。
如今齊輅或許身死,或許身處險境,他們決不能讓公子不明不白消失,還背上害死長公主的罪名。
燕七本不欲與他們同行,想先回京城麵聖,可又怕他們路上被人暗害,隻得同行相護。
街頭巷尾,胡知府命人張貼告示,提醒寧陽城百姓,近日去寧江務必當心溺水。
告示下,百姓們一圈一圈圍著,有人指著告示問:「著上麵寫的什麽?長公主和那位監察禦史大人真的是在寧江淹死的?」
夏日炎熱,遊水之人屢禁不止,每年都有人淹死,卻從沒淹死過來頭這般大的。
一位青衫秀才負手而立,郎朗念完告示,又聽到有人小聲道:「會不會是不小心衝撞了河神?還是長公主生得貌美,被河神帶走做了新娘子?」
「你這麽說真有可能!」另一人附和,「聽說公主生得美艷無雙,那位監察禦史便折倒在她石榴裙下,這麽多年沒再獻供女,河神身邊無人服侍,帶走長公主也不足為奇。」
「都胡說什麽呢,還不快散了!」張貼告示的衙役還沒走,在一旁聽到,大聲訓斥。
人群散去後,旁邊無人的窄巷中,衙役把一袋沉甸甸的銀子丟到一名男子手中。
可他做夠了君子,麵對喜歡的人,為什麽還要做君子?做君子的時候,她與他總是隔山隔海,那還是做一回小人好了。
「什麽意思?」蕭青鸞不懂。
枝頭林鳥飛起,驚落頭頂常青樹上的枯葉,葉片無聲落在蕭青鸞艷麗裙擺上。
齊輅垂眸,伸手拈起那枚枯葉,凝著卷翹葉片上幹涸的紋理道:「有些人擔心東窗事發,命不久矣,所以把藺九聰推出來救命。若藺九聰果真是定國公府唯一的公子,又與長公主有婚約,藺巡撫便是有功,再大的過錯,也罪不至死了。」
「那你如何肯定,他就不是真正的陸修?」蕭青鸞想想,也有這個可能。
若當年藺巡撫買子時,看出藺九聰的身世,特意把他買在身邊教養,以圖給自己留條後路呢?
「府衙卷房曾無故起火,燒毀一些卷宗。臣起疑,曾和九聰一道夜探主簿家,試圖找到備份卷宗,卻被胡知府帶人圍困,當晚便燒掉備份卷宗。」
那些卷宗裏,會不會又關於他的身世?或許有,胡知府定然知道些什麽。
齊輅並不著急,他們被押解入京後,他總有法子撬開胡知府的嘴。
「若非心虛,他們又何必兩度燒毀卷宗?」
被他一解釋,蕭青鸞心下瞭然,又暗自嘆息。
對方早有準備,看來真正的陸修就在寧陽城,否則他們也想不到這般陰損的法子,可惜暫時無法再查下去。
「你們被圍困,怎麽胡知府沒做什麽?」
監察禦史夜闖主簿家,試圖盜取卷宗,這樣的把柄,足以讓胡知府抹去齊輅在寧陽城所有功勞,他怎會輕易放過?
齊輅望她一眼,收回視線,雙腿輕夾馬腹,馬蹄重新向前邁去:「情急之下,臣把九聰推出去,這才得以脫身。」
慢條斯理承認出賣藺九聰,他竟然毫不心虛?
蕭青鸞愣住,想看看他此刻的表情,卻隻能看到他勁直的背影,一時哭笑不得,越發同情起藺九聰。
原來,真正的齊輅不止是清傲冷肅的,每一步都算地極好。
監察禦史帶長公主遊江,寧江無故漲水,將二人捲走,生死未卜。
胡知府親自帶人,找來數十條船,在寧江上尋了一日,也沒尋著人,隻得上報長公主遇難的事實。
夜深人靜,胡知府親手拿山石、河沙,把老藤後麵,去暗室的洞口堵住。
「胡大人,你未免膽子太大了些。」藺巡撫威嚴的臉上,帶著怒意,「這麽大的事,你為何不先同本官商議?」
胡知府斟滿酒盞,得意笑道:「藺大人,那齊輅手裏不知捏著我們多少把柄,早早把他弄死,也是為您好不是?事已至此,您隻管按下官的說辭上報,聖上再怎麽龍顏大怒,害死長公主的也不是我們,是心思不正的監察禦史齊輅啊。」
說完,他伸手,碰了碰藺巡撫酒盞外側,叮地一聲脆響,隨即仰麵飲盡,爽朗大笑。
茜桃、翠翹不敢相信。
燕七聽到消息,更覺天塌地陷。齊輅奉命照看公主,人又住在行宮,功夫還比他好些。
所以燕七才放心連日在外,同國師的接生婆婆當鄰居做戲幫忙,隻因他無意中發現那位婆婆是裝啞。
沒想到,話還沒套出來,公主卻不見人。
行川、逐風也不能接受,他們家公子會遊水,即便漲水,也不至身死,逐風去找藺九聰,卻也隻得到齊輅已死的說辭。
二人在寧江又苦尋一日,燕七把周邊山上也找遍了,無人見過齊輅和長公主。
「不行,我不相信公主就這麽死了,一定有人暗害公主,我要回京城稟報聖上!」茜桃眼睛哭得紅腫,咬牙對行川道。
「我也去!」翠翹目光決然,閃著淚光,「我要把供女廟之事也稟報聖上,也許公主就是發現了什麽秘密,才被他們滅口!」
「好,那就一起回京!」行川和逐風對視一眼,做出決斷。
他們和謝家其他家僕不同,隻聽從齊輅一人。
如今齊輅或許身死,或許身處險境,他們決不能讓公子不明不白消失,還背上害死長公主的罪名。
燕七本不欲與他們同行,想先回京城麵聖,可又怕他們路上被人暗害,隻得同行相護。
街頭巷尾,胡知府命人張貼告示,提醒寧陽城百姓,近日去寧江務必當心溺水。
告示下,百姓們一圈一圈圍著,有人指著告示問:「著上麵寫的什麽?長公主和那位監察禦史大人真的是在寧江淹死的?」
夏日炎熱,遊水之人屢禁不止,每年都有人淹死,卻從沒淹死過來頭這般大的。
一位青衫秀才負手而立,郎朗念完告示,又聽到有人小聲道:「會不會是不小心衝撞了河神?還是長公主生得貌美,被河神帶走做了新娘子?」
「你這麽說真有可能!」另一人附和,「聽說公主生得美艷無雙,那位監察禦史便折倒在她石榴裙下,這麽多年沒再獻供女,河神身邊無人服侍,帶走長公主也不足為奇。」
「都胡說什麽呢,還不快散了!」張貼告示的衙役還沒走,在一旁聽到,大聲訓斥。
人群散去後,旁邊無人的窄巷中,衙役把一袋沉甸甸的銀子丟到一名男子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