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2章 秋收產量驚人
穿成貪官女縣令,逆天改命在荒縣 作者:一隻梅花鹿阿鹿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big膽!”
宋錦書頓時被氣的直翻白眼,她賺的這點歪瓜裂棗,也值得人家費盡心思算計?
“我是朝廷命官,若我不願,皇上肯定不會亂點鴛鴦譜,他們該不會以為就這點謠言就能摧垮我的內心,然後再派那什麽賢王來英雄救美吧?”
想的還真美好的,就是套路土了點,宋錦書麵露嫌棄。
盧若瑜亦沉默,他查出來後也十分想不通這倆的腦回路。
“此事你可想上報皇上?”
若是梁郡守幹的事,他們根本無需顧忌,直接下手報複即可。
長公主和賢王畢竟是皇上的同父異母的兄弟姐妹,總要顧忌皇家顏麵。
宋錦書皺著眉沉默,傳女生黃謠啥的最惡心了。
即便她不在乎這些名聲,但無端背了莫須有的謠言,比吃了蒼蠅還惡心。
“若瑜,你說我要是跟皇上告狀,他會站在哪一邊?”
來了這麽久,她還未真正見過皇上,也未和他近距離接觸。
隻是偶爾從周太傅和霍大將軍的談話間探索一二,這人具體性格如何,她心裏沒底。
盧若瑜頓了頓,腦海中浮現兒童時期,總跟在他屁股後麵的小屁孩,猶豫道:“可以試一試。”
反正他已經令人去京都,便是明麵上無處處置兩人,私底下罪肯定沒少受。
隻是暗處所做的事,不宜讓宋錦書知曉。
“唉!算了吧!秋收在即,此事暫且放一放,等以後再說!”
“隻是這謠言源頭得給他斷了,若那邊還不識趣,我便不客氣了。”
盧若瑜不語,此事宋錦書能忍,他不能,等回去再修書一封遞去京都。
謠言一事暫且擱置,宋錦書在半個月後,通過周太傅的來信意外得知長公主和賢王不知何故,被人痛打了一頓。
其中賢王傷得最重,需臥床半年才能痊愈,另外未來子嗣艱難。
皇上調查得知,這可能是敵國幹的,又從長公主府抓住了幾個奸細。
長公主因不查敵國探子,導致受辱,念及自己也受傷,便被皇上禁足一年。
唯一的樂平郡主被太後接進宮裏撫養。
宋錦書一陣唏噓,內心卻暗爽,真是惡人有惡報。
她也算出了之前被傳謠言的氣。
秋葉泛黃,又是一年秋收時節。
這天劉京墨邀請宋錦書到劉家莊子組織收割水稻。
宋錦書一喜,知道已經到驗收水稻產量的好時機,她令衙役通知各村的村長齊聚。
作為南方人,百姓們多是偏愛大米,白薯和土豆雖然容易飽腹,但很多人卻舍不得放棄水稻種植。
今年宋錦書將係統處獲得的精品稻種悉數種下,為的便是來年夠全縣種植的稻種。
既然來年要全縣推廣,不如讓村長親眼見狀這些稻種的產量,比自個費口舌遊說效果好百倍。
莊子距離縣城不遠,卻較偏僻,村民很少能經過此處,因此除了佃戶外,很多人都不知道這裏還有一處百畝的莊子。
當宋錦書領著人走進莊子,便是接二連三的吸氣聲。
隻見入眼皆是金黃色的稻穗,遠遠望去像是種了百畝的黃金。
王家村村長快走了兩步,小心翼翼地靠近最近的田地,仔細地觀察手裏的稻穗,捏了捏金黃色包裹的大米。
手心裏傳來真實的觸感,他眼淚嘩的掉下,扭過頭顫聲道:“是真的!這一株的稻穗上吊得全是大米,胖乎乎的小米粒,都是實心的!”
空氣似乎在一瞬間凝固,下一秒便是各村村長爭搶著奔去田裏。
“是真的!我第一次看到這麽飽滿大米粒!”
“嗚嗚嗚…一株水稻竟然長了十幾條稻穗,我不是在夢遊吧!快!扇我一個耳光!”
下一刻耳光如約而至,發白蒼蒼的老村長激動的跳了起來,激動喊道:“好痛!我沒有做夢啊!這這這…都是真的!是真的啊!”
不僅如此,在場的村長以及第一次來莊子上的衙役,全部興奮的狂奔山野,像瘋子一樣。
望著村民們眼淚橫流的模樣,宋錦書的心被觸動,無論在什麽年代,百姓的唯一心願隻是填飽肚子。
“很好!錦書你真的很好!”盧若瑜難得情緒外露,肉眼可見的激動與開心。
他竟不知宋錦書又給了他一個大驚喜。
宋錦書眉眼帶笑,心情雀躍:“我也沒想到會結這麽多的稻穗!”
此話她說的認真,係統出品的稻種,似乎比她穿越前改進了無數次的稻種產量更多。
旁人聽著宋錦書謙虛的話,對她的敬重更深。
宋大人真的一心為民啊!
接下來不用宋錦書吩咐,在場的人有一個算一個,爭搶著下地收水稻。
百畝的地,趕在太陽下山前稱重了。
“竟然有一千二公斤的稻穀!!!”
當數字匯總後,所有人都被這驚人的產量震驚住。
在眾人的歡聲笑語中,宋錦書鬆了口氣,涇陽縣來年推廣稻種僅需六百公斤,剛好留一半,到時候剩下的一半,分為兩部分,一部分上交給朝廷,一部分賣給其他縣令。
賺到的錢可以用於涇陽縣建設,她有意在通往其他縣城的官道拓寬及加固。
涇陽縣的豐收在極短時間內傳來,宋錦書立即寫了奏書稟報此事。
梁郡守收到奏疏後,心裏震驚又激動,他沒有貿然遞上去,而是私下來了涇陽縣。
翌日,縣衙後門。
望著半年多不久,肚子又圓了一圈的梁郡守,遠遠望去像個冬瓜似的。
領導來視察工作,便是心中對對方的背刺有疙瘩,麵上宋錦書是笑容滿臉。
“不知梁大人到訪,下官未有遠迎,還請梁大人恕罪。”
半年未見,記憶中皮膚黝黑幹瘦的女子,再見時皮膚白皙,氣質更出眾了。
梁郡守眼底閃過幾分驚豔,卻不敢胡想非非。
他客氣地回了個平禮,笑道:“宋大人許久不見,越發器宇不凡了。”
兩人都對彼此有齷齪,卻都默契的不戳破那張紙。
簡單寒暄幾句,梁郡守步入正題:“宋大人遞上來的奏疏本官看了,隻是此事非同凡響,本官還需親自看過才敢往上報。”
宋錦書頓時被氣的直翻白眼,她賺的這點歪瓜裂棗,也值得人家費盡心思算計?
“我是朝廷命官,若我不願,皇上肯定不會亂點鴛鴦譜,他們該不會以為就這點謠言就能摧垮我的內心,然後再派那什麽賢王來英雄救美吧?”
想的還真美好的,就是套路土了點,宋錦書麵露嫌棄。
盧若瑜亦沉默,他查出來後也十分想不通這倆的腦回路。
“此事你可想上報皇上?”
若是梁郡守幹的事,他們根本無需顧忌,直接下手報複即可。
長公主和賢王畢竟是皇上的同父異母的兄弟姐妹,總要顧忌皇家顏麵。
宋錦書皺著眉沉默,傳女生黃謠啥的最惡心了。
即便她不在乎這些名聲,但無端背了莫須有的謠言,比吃了蒼蠅還惡心。
“若瑜,你說我要是跟皇上告狀,他會站在哪一邊?”
來了這麽久,她還未真正見過皇上,也未和他近距離接觸。
隻是偶爾從周太傅和霍大將軍的談話間探索一二,這人具體性格如何,她心裏沒底。
盧若瑜頓了頓,腦海中浮現兒童時期,總跟在他屁股後麵的小屁孩,猶豫道:“可以試一試。”
反正他已經令人去京都,便是明麵上無處處置兩人,私底下罪肯定沒少受。
隻是暗處所做的事,不宜讓宋錦書知曉。
“唉!算了吧!秋收在即,此事暫且放一放,等以後再說!”
“隻是這謠言源頭得給他斷了,若那邊還不識趣,我便不客氣了。”
盧若瑜不語,此事宋錦書能忍,他不能,等回去再修書一封遞去京都。
謠言一事暫且擱置,宋錦書在半個月後,通過周太傅的來信意外得知長公主和賢王不知何故,被人痛打了一頓。
其中賢王傷得最重,需臥床半年才能痊愈,另外未來子嗣艱難。
皇上調查得知,這可能是敵國幹的,又從長公主府抓住了幾個奸細。
長公主因不查敵國探子,導致受辱,念及自己也受傷,便被皇上禁足一年。
唯一的樂平郡主被太後接進宮裏撫養。
宋錦書一陣唏噓,內心卻暗爽,真是惡人有惡報。
她也算出了之前被傳謠言的氣。
秋葉泛黃,又是一年秋收時節。
這天劉京墨邀請宋錦書到劉家莊子組織收割水稻。
宋錦書一喜,知道已經到驗收水稻產量的好時機,她令衙役通知各村的村長齊聚。
作為南方人,百姓們多是偏愛大米,白薯和土豆雖然容易飽腹,但很多人卻舍不得放棄水稻種植。
今年宋錦書將係統處獲得的精品稻種悉數種下,為的便是來年夠全縣種植的稻種。
既然來年要全縣推廣,不如讓村長親眼見狀這些稻種的產量,比自個費口舌遊說效果好百倍。
莊子距離縣城不遠,卻較偏僻,村民很少能經過此處,因此除了佃戶外,很多人都不知道這裏還有一處百畝的莊子。
當宋錦書領著人走進莊子,便是接二連三的吸氣聲。
隻見入眼皆是金黃色的稻穗,遠遠望去像是種了百畝的黃金。
王家村村長快走了兩步,小心翼翼地靠近最近的田地,仔細地觀察手裏的稻穗,捏了捏金黃色包裹的大米。
手心裏傳來真實的觸感,他眼淚嘩的掉下,扭過頭顫聲道:“是真的!這一株的稻穗上吊得全是大米,胖乎乎的小米粒,都是實心的!”
空氣似乎在一瞬間凝固,下一秒便是各村村長爭搶著奔去田裏。
“是真的!我第一次看到這麽飽滿大米粒!”
“嗚嗚嗚…一株水稻竟然長了十幾條稻穗,我不是在夢遊吧!快!扇我一個耳光!”
下一刻耳光如約而至,發白蒼蒼的老村長激動的跳了起來,激動喊道:“好痛!我沒有做夢啊!這這這…都是真的!是真的啊!”
不僅如此,在場的村長以及第一次來莊子上的衙役,全部興奮的狂奔山野,像瘋子一樣。
望著村民們眼淚橫流的模樣,宋錦書的心被觸動,無論在什麽年代,百姓的唯一心願隻是填飽肚子。
“很好!錦書你真的很好!”盧若瑜難得情緒外露,肉眼可見的激動與開心。
他竟不知宋錦書又給了他一個大驚喜。
宋錦書眉眼帶笑,心情雀躍:“我也沒想到會結這麽多的稻穗!”
此話她說的認真,係統出品的稻種,似乎比她穿越前改進了無數次的稻種產量更多。
旁人聽著宋錦書謙虛的話,對她的敬重更深。
宋大人真的一心為民啊!
接下來不用宋錦書吩咐,在場的人有一個算一個,爭搶著下地收水稻。
百畝的地,趕在太陽下山前稱重了。
“竟然有一千二公斤的稻穀!!!”
當數字匯總後,所有人都被這驚人的產量震驚住。
在眾人的歡聲笑語中,宋錦書鬆了口氣,涇陽縣來年推廣稻種僅需六百公斤,剛好留一半,到時候剩下的一半,分為兩部分,一部分上交給朝廷,一部分賣給其他縣令。
賺到的錢可以用於涇陽縣建設,她有意在通往其他縣城的官道拓寬及加固。
涇陽縣的豐收在極短時間內傳來,宋錦書立即寫了奏書稟報此事。
梁郡守收到奏疏後,心裏震驚又激動,他沒有貿然遞上去,而是私下來了涇陽縣。
翌日,縣衙後門。
望著半年多不久,肚子又圓了一圈的梁郡守,遠遠望去像個冬瓜似的。
領導來視察工作,便是心中對對方的背刺有疙瘩,麵上宋錦書是笑容滿臉。
“不知梁大人到訪,下官未有遠迎,還請梁大人恕罪。”
半年未見,記憶中皮膚黝黑幹瘦的女子,再見時皮膚白皙,氣質更出眾了。
梁郡守眼底閃過幾分驚豔,卻不敢胡想非非。
他客氣地回了個平禮,笑道:“宋大人許久不見,越發器宇不凡了。”
兩人都對彼此有齷齪,卻都默契的不戳破那張紙。
簡單寒暄幾句,梁郡守步入正題:“宋大人遞上來的奏疏本官看了,隻是此事非同凡響,本官還需親自看過才敢往上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