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 淒涼
閨蜜三人齊穿,嫁給三胞胎 作者:一心為影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這叔母當初走的時候還不願意,這一走後,直接就不回了?一下這麽剛了麽?不會她也在城裏有相好的吧!”
張昕月本來嗓門兒就大,一說得高興了,更是控製不了,連站在旁邊的丫鬟婆子,都清清楚楚的聽到了她的話。
氣得沈夫人直瞪她,“你吃炮仗了麽?聲音這麽大!”
劉婉雲趕緊給她解圍,“阿姑,你趕緊說,然後呢?”
“然後,我也不知道,我是聽王嬤嬤說的,她在街上碰到她們府上的那個婆子……”
沈夫人的話還沒說完,本已跟著走遠的沈老三返回來了。
“娘,你們怎麽還站在這?”
他的眼神在四個人臉上掃了一圈,一個個都若無其事的端著架子,原本是不想讓他看出來了,她們在八卦,結果看在沈老三眼裏卻變了味兒。
“娘,這種時候,你就別講究那麽多規矩了,我娘子和嫂子們都懷著孕呢,你也懷著呢……”
說著他還往張昕月身邊站去,一副要給她撐腰的架勢。
沈夫人忍不住白他一眼,“狼心狗肺的東西,我待會兒就把你月兒罰去祠堂跪著!”
張昕月一下就繃不住笑了,推了沈老三一把,“不是你想的那樣,趕緊走吧你!我們在閑聊八卦呢。”
見著沈老三往門外去,便又拉住他,“你要出府?幹嘛去呢?”
沈老三湊過來,小聲道,“祖父讓我去請叔母呢,說是他和二叔一進城就來了我們家,想著今日元宵節,大家一起在我們這裏過節,把叔母也請來一起晚膳!”
哎喲,這瓜是要在自家爆開了,沈夫人四婆媳,異口同聲的道,“那你趕緊去,務必把叔母請來,早去早回啊!”
……
據王嬤嬤和那婆子閑聊來的消息,這沈二夫人,自從莊子上回城後,住了一兩月了,沈二爺都沒派人來問過一句。
沈二夫人本是忍不住想自己殺回去,看看沈二爺是不是和那個寡婦攪和在一起了的。但是和她經常來往,很要好的一位夫人勸她說,這男人若是有了別的心思,你盯再緊也沒用,都這把年紀了,最要緊的是府裏的錢財和兒女。
那人還對她說,大多數人的骨子裏,都有些犯賤的毛病,特別是男人,你越對他好,越黏糊他,他就越自傲,越不把你當回事,嫌棄你這不好那不好的,你索性就不要理他,後半輩子就守著兒子,把自己的日子過好了,過開心了。
沈二夫人本就不喜歡回那鄉下住,既得了這樣勸,便狠下了心,再不提回去的事,甚至還給自己在外求學的兒子寫了信,告訴他,自己已回了城中的家裏,讓他休沐的時候就回城裏來住。
年輕人嘛,哪裏想得那麽多,就覺得城裏比鄉下過得舒服,便也留在了城裏,過年的時候和三五朋友約著玩兒,根本就忘了回鄉下看祖父和父親的事。
聽完王嬤嬤的講述,劉婉雲意味深長的說了一句,“讓我想起一個詞——妻離子散,形容這太貼切了,這妻子不在家了,孩子也就跟著不著家了!”
張昕月順著她的話道,“阿姑,若是阿翁對你不好,你要走的話,我們也跟著你走!”
關筱雨點頭,“也對,反正我們四個都不姓沈,咱四個應該抱團!”
這三人不愧是老天爺賜給她的好兒媳,思想就是別具一格,別人都想仗著肚子裏的孩子在夫家作威作福,這三人一言不合就想要揣著大肚子跑路,那肚子裏還是她兒子的種!
沈夫人低頭看著自己的肚子,眼神再轉到她們三個的肚子上,好得很!她們若真是要鬧離家出走,這沈家可不也得‘妻離子散’!
她便嗔道,“一天天的都在想啥呢?咱家那點兒對你們仨不好了?都給我踏踏實實的好好養胎!”
劉婉雲見她們的話有一些威懾作用,便趕緊順坡下驢,“可不嘛,咱阿姑又不是別人家那種,把自己吃的苦都要兒媳吃一遍的人,咱阿姑的格局,無人能比!要不然,老天都眷顧呢,又是一胎三個兒子的,又是老來得子的!”
沈夫人斜她一眼,“拍得有點過,就很假了!”
她領著頭往內院去,邊走邊道,“還有,我這肚子裏是女兒,別老給我說什麽老年得子的話,我不愛聽!”
劉婉雲:“行,行,行,老來得女!老來得女!”
因著今日有太陽,此時離吃飯又還有一陣時間,婆媳四人便慢悠悠在園子裏散步,一群丫鬟婆子烏怏怏的跟在身後侍候著。
剛好沈老太爺許久沒回這府裏,也讓人陪著往四處轉悠,幾個大老爺們兒便站在廊下,看著園子裏這和諧的一幕,心底各有感慨。
當然,其他人都是覺得很欣慰很滿足的,唯獨沈二爺,心裏很是酸楚。
這個年,過得很淒涼。
往年,自己夫人在身邊時,莊子裏張羅得熱熱鬧鬧的,滿院裏掛滿了紅彤彤的燈籠什麽的,很有過年的氛圍。
可今年,就隻有他和老爺子兩個人,雖然下人也都是準備得很豐盛,但他依舊覺得差點感覺。
一開始,夫人走了的第一個月,他覺得這日子不要太完美,總算沒有人念叨自己,沒人管著自己,每過七天還能去爬一爬母子山,和蓮娘說上幾句話,聊一聊有趣的事,感覺人生達到了巔峰。
到第二個月時,開始有一些生活的瑣事,什麽田地的安排,佃戶的管理,莊園裏家務事的打理,他覺得樁樁件件都很棘手,這時候他才發現,自己平時啥也沒管過,這些都是她夫人處理的,有那麽一刻,他是有一絲絲愧疚的,覺得自己夫人是真不容易。
他寫了信準備讓人帶回去,請夫人盡快回來的,但是最後他又撕掉了,覺得自己一個大男人,肯定能搞定這些瑣事。
而且,他還抱著希望,再堅持一個月,就過年了,他夫人肯定自己就回來了。
可是,夫人直到過年都沒有回來,連兒子也不回莊子上過年。
更讓他鬱悶的是,這期間,那蓮娘對他也開始愛搭不理了——
張昕月本來嗓門兒就大,一說得高興了,更是控製不了,連站在旁邊的丫鬟婆子,都清清楚楚的聽到了她的話。
氣得沈夫人直瞪她,“你吃炮仗了麽?聲音這麽大!”
劉婉雲趕緊給她解圍,“阿姑,你趕緊說,然後呢?”
“然後,我也不知道,我是聽王嬤嬤說的,她在街上碰到她們府上的那個婆子……”
沈夫人的話還沒說完,本已跟著走遠的沈老三返回來了。
“娘,你們怎麽還站在這?”
他的眼神在四個人臉上掃了一圈,一個個都若無其事的端著架子,原本是不想讓他看出來了,她們在八卦,結果看在沈老三眼裏卻變了味兒。
“娘,這種時候,你就別講究那麽多規矩了,我娘子和嫂子們都懷著孕呢,你也懷著呢……”
說著他還往張昕月身邊站去,一副要給她撐腰的架勢。
沈夫人忍不住白他一眼,“狼心狗肺的東西,我待會兒就把你月兒罰去祠堂跪著!”
張昕月一下就繃不住笑了,推了沈老三一把,“不是你想的那樣,趕緊走吧你!我們在閑聊八卦呢。”
見著沈老三往門外去,便又拉住他,“你要出府?幹嘛去呢?”
沈老三湊過來,小聲道,“祖父讓我去請叔母呢,說是他和二叔一進城就來了我們家,想著今日元宵節,大家一起在我們這裏過節,把叔母也請來一起晚膳!”
哎喲,這瓜是要在自家爆開了,沈夫人四婆媳,異口同聲的道,“那你趕緊去,務必把叔母請來,早去早回啊!”
……
據王嬤嬤和那婆子閑聊來的消息,這沈二夫人,自從莊子上回城後,住了一兩月了,沈二爺都沒派人來問過一句。
沈二夫人本是忍不住想自己殺回去,看看沈二爺是不是和那個寡婦攪和在一起了的。但是和她經常來往,很要好的一位夫人勸她說,這男人若是有了別的心思,你盯再緊也沒用,都這把年紀了,最要緊的是府裏的錢財和兒女。
那人還對她說,大多數人的骨子裏,都有些犯賤的毛病,特別是男人,你越對他好,越黏糊他,他就越自傲,越不把你當回事,嫌棄你這不好那不好的,你索性就不要理他,後半輩子就守著兒子,把自己的日子過好了,過開心了。
沈二夫人本就不喜歡回那鄉下住,既得了這樣勸,便狠下了心,再不提回去的事,甚至還給自己在外求學的兒子寫了信,告訴他,自己已回了城中的家裏,讓他休沐的時候就回城裏來住。
年輕人嘛,哪裏想得那麽多,就覺得城裏比鄉下過得舒服,便也留在了城裏,過年的時候和三五朋友約著玩兒,根本就忘了回鄉下看祖父和父親的事。
聽完王嬤嬤的講述,劉婉雲意味深長的說了一句,“讓我想起一個詞——妻離子散,形容這太貼切了,這妻子不在家了,孩子也就跟著不著家了!”
張昕月順著她的話道,“阿姑,若是阿翁對你不好,你要走的話,我們也跟著你走!”
關筱雨點頭,“也對,反正我們四個都不姓沈,咱四個應該抱團!”
這三人不愧是老天爺賜給她的好兒媳,思想就是別具一格,別人都想仗著肚子裏的孩子在夫家作威作福,這三人一言不合就想要揣著大肚子跑路,那肚子裏還是她兒子的種!
沈夫人低頭看著自己的肚子,眼神再轉到她們三個的肚子上,好得很!她們若真是要鬧離家出走,這沈家可不也得‘妻離子散’!
她便嗔道,“一天天的都在想啥呢?咱家那點兒對你們仨不好了?都給我踏踏實實的好好養胎!”
劉婉雲見她們的話有一些威懾作用,便趕緊順坡下驢,“可不嘛,咱阿姑又不是別人家那種,把自己吃的苦都要兒媳吃一遍的人,咱阿姑的格局,無人能比!要不然,老天都眷顧呢,又是一胎三個兒子的,又是老來得子的!”
沈夫人斜她一眼,“拍得有點過,就很假了!”
她領著頭往內院去,邊走邊道,“還有,我這肚子裏是女兒,別老給我說什麽老年得子的話,我不愛聽!”
劉婉雲:“行,行,行,老來得女!老來得女!”
因著今日有太陽,此時離吃飯又還有一陣時間,婆媳四人便慢悠悠在園子裏散步,一群丫鬟婆子烏怏怏的跟在身後侍候著。
剛好沈老太爺許久沒回這府裏,也讓人陪著往四處轉悠,幾個大老爺們兒便站在廊下,看著園子裏這和諧的一幕,心底各有感慨。
當然,其他人都是覺得很欣慰很滿足的,唯獨沈二爺,心裏很是酸楚。
這個年,過得很淒涼。
往年,自己夫人在身邊時,莊子裏張羅得熱熱鬧鬧的,滿院裏掛滿了紅彤彤的燈籠什麽的,很有過年的氛圍。
可今年,就隻有他和老爺子兩個人,雖然下人也都是準備得很豐盛,但他依舊覺得差點感覺。
一開始,夫人走了的第一個月,他覺得這日子不要太完美,總算沒有人念叨自己,沒人管著自己,每過七天還能去爬一爬母子山,和蓮娘說上幾句話,聊一聊有趣的事,感覺人生達到了巔峰。
到第二個月時,開始有一些生活的瑣事,什麽田地的安排,佃戶的管理,莊園裏家務事的打理,他覺得樁樁件件都很棘手,這時候他才發現,自己平時啥也沒管過,這些都是她夫人處理的,有那麽一刻,他是有一絲絲愧疚的,覺得自己夫人是真不容易。
他寫了信準備讓人帶回去,請夫人盡快回來的,但是最後他又撕掉了,覺得自己一個大男人,肯定能搞定這些瑣事。
而且,他還抱著希望,再堅持一個月,就過年了,他夫人肯定自己就回來了。
可是,夫人直到過年都沒有回來,連兒子也不回莊子上過年。
更讓他鬱悶的是,這期間,那蓮娘對他也開始愛搭不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