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竟,有戰略眼光的人,是少數中的少數。
他們很難以理解,燕人主力開晉並非是一種選擇,而是一種必然,因為彼時赫連家和聞人家的聯軍,已經近乎攻破了燕人的馬蹄山防線。
再打下去,三晉騎士不用半年,就能開赴燕京城下耀武揚威了,讓那位雄才大略的燕皇,體驗一把幹國官家的待遇。
再者,
幹國上次在戰爭中,確實丟人現眼,但正是因為幹國三邊重鎮以及三邊大軍的存在,燕人哪怕是打過了汴河,卻依舊隻能選擇退去,未能占領幹國一寸土地,因為不破三邊,燕人根本無法真正染指大幹。
好在,這一條,懂的人很多,所以戰後,朝野上下都贊同繼續擴充三邊,且擠掉三邊兵冊上的水分,整頓吏治。
西軍的駐地,其實還是在綿州城,就是那座曾經被鄭伯爺兩度刷軍功的城池。
隻不過,西軍以綿州城為中心,建立了一座規模極為龐大的軍寨,且在近年,又開始對綿州城進行新一輪的擴建。
不得不說,
大幹,
還是有錢。
三年前燕人南下時固然行軍極快,除了少數幾個州府外,未能真正地去搜掠地方,但一通兵戈,幹國北地其實損耗很大,燕人還極為陰損地選擇了在春耕前開戰,直接影響了整個幹國北方的一年耕作。
但即使是這樣,幹人依舊能繼續調兵北上,繼續修建城池,同時還能維繫住整個三邊體係的正常運轉。
那一晚在上京城,小六子喝多了,曾對鄭伯爺說過,可恨江南不在燕國,若是他姬老六手擁江南這塊膏腴之地,他爹別說橫掃東方一統諸夏了,就算是發病了想要攻打荒漠,甚至打穿荒漠後再去西方看看,他都有信心滿足他爹。
甭管能不能打得過,但至少,可以有這個依仗和資本,敢去做這個念想。
也因此,這也是燕皇念念不忘攻幹的原因所在了,幹國,太富饒了。
可能也正是因為太富饒了,所以打仗不行。
而此時,
於西軍中獨當一麵,堪稱旗幟,且於整個三邊體係之中說話都絕對有分量,連姚子詹這位文聖兼三邊總督都得事事恭請的西軍統帥,鍾文道鍾相公,正躺在病榻上。
一名老婦,正在伺候他喝藥。
老婦已經年過五十,不是妻,也不是妾,她是一個西南土著,小時候幹國平定心安之亂,她被鍾文道救下,自此之後就留在了鍾文道身邊伺候。
她是仆,但在鍾家卻有著極高的地位。
就是鍾天朗見著她,也得喊一聲「嬤嬤」。
「老爺,二老爺在外麵候著呢。」
鍾文道睜開了眼,他的臉上,已經浮現了很多處老人斑,這位曾經叱吒西南一手擎起大幹西軍衣缽的男子,終究是……老了。
老婦看著眼前的男子,
心裏,十分落寞。
她還記得當年,英俊的他出現在自己麵前,將自己提拉上馬,阻止了自己被殺紅了眼的幹軍士卒蹂躪的悲劇。
土人其實沒有什麽國家觀念,也沒有民族觀念,在他們眼裏,很多時候,對麵山頭的寨子和幹人一樣,都是他國人。
所以,她對鍾文道,並沒有什麽國讎家恨。
但歲月無情催人老,
昔日橫刀立馬的年輕將領,如今也難逃老臥病榻的宿命。
「讓他,進來。」
鍾文道吩咐道,聲音裏,滿是疲憊。
老婦點點頭,餵完最後一湯匙藥後,緩緩地退去。
少頃,
鍾文道的弟弟鍾文勉走了進來,時人稱鍾文道為老鍾相公,而稱呼他鍾文勉,則為小鍾相公。
鍾家門楣,其實就是靠他們支撐起來的。
三年前,老鍾相公先行率十五萬西軍北上,隨即,在朝廷的運作下,西軍精心培養出來的西山營騎兵,被分裂出去,執掌者,正是鍾文勉。
西軍的分家,也是從那時開始。
近年來,朝廷一邊大力編練新軍一邊則擴大了對老軍頭的補給,尤其是在大肆裁撤了京營這尊每年吞噬財帛錢糧無數卻在戰時毫無作用的累贅之後,朝廷對西軍的支持,更為遊刃有餘。
但一碼歸一碼,西軍的分割,卻從未暫緩,現如今,算上鍾文道和鍾文勉兩部,剩下的西軍,更是被一分為三,都是由另外三家原本也屬於西軍將門體係卻在鍾家之下的將領分轄。
同時,對西南地區的改土歸流,也在施行,朝廷開始著力於治理西南。
但,這些,在鍾文道看來,太急了。
雖然韓相公他們在朝堂時,大幹以文抑武得很厲害,但韓相公他們其實是懂得治大國如烹小鮮的道理,對西南局勢,也有著深切的認知,西南局麵的破解之法,不在當代,而在下一代,甚至是,再下一代。
用時間去換取西南土著的認同感,讓他們認為,自己是幹人。
但韓相公垮台後,官家提拔的新相公們自詡為新派,做事情,格外激進,這無疑讓大幹這座開國百多年卻已經暮氣沉沉的大帝國煥發出了生機,卻也因行事急躁,弄出禍患。
比如近年來從老家的信裏,鍾文道可以看出來,西南的局麵,又有了不穩的跡象。
說到底,西軍主力北上後,對西南的統治力和威懾力已經大打折扣,這時候應該維穩才是。
他們很難以理解,燕人主力開晉並非是一種選擇,而是一種必然,因為彼時赫連家和聞人家的聯軍,已經近乎攻破了燕人的馬蹄山防線。
再打下去,三晉騎士不用半年,就能開赴燕京城下耀武揚威了,讓那位雄才大略的燕皇,體驗一把幹國官家的待遇。
再者,
幹國上次在戰爭中,確實丟人現眼,但正是因為幹國三邊重鎮以及三邊大軍的存在,燕人哪怕是打過了汴河,卻依舊隻能選擇退去,未能占領幹國一寸土地,因為不破三邊,燕人根本無法真正染指大幹。
好在,這一條,懂的人很多,所以戰後,朝野上下都贊同繼續擴充三邊,且擠掉三邊兵冊上的水分,整頓吏治。
西軍的駐地,其實還是在綿州城,就是那座曾經被鄭伯爺兩度刷軍功的城池。
隻不過,西軍以綿州城為中心,建立了一座規模極為龐大的軍寨,且在近年,又開始對綿州城進行新一輪的擴建。
不得不說,
大幹,
還是有錢。
三年前燕人南下時固然行軍極快,除了少數幾個州府外,未能真正地去搜掠地方,但一通兵戈,幹國北地其實損耗很大,燕人還極為陰損地選擇了在春耕前開戰,直接影響了整個幹國北方的一年耕作。
但即使是這樣,幹人依舊能繼續調兵北上,繼續修建城池,同時還能維繫住整個三邊體係的正常運轉。
那一晚在上京城,小六子喝多了,曾對鄭伯爺說過,可恨江南不在燕國,若是他姬老六手擁江南這塊膏腴之地,他爹別說橫掃東方一統諸夏了,就算是發病了想要攻打荒漠,甚至打穿荒漠後再去西方看看,他都有信心滿足他爹。
甭管能不能打得過,但至少,可以有這個依仗和資本,敢去做這個念想。
也因此,這也是燕皇念念不忘攻幹的原因所在了,幹國,太富饒了。
可能也正是因為太富饒了,所以打仗不行。
而此時,
於西軍中獨當一麵,堪稱旗幟,且於整個三邊體係之中說話都絕對有分量,連姚子詹這位文聖兼三邊總督都得事事恭請的西軍統帥,鍾文道鍾相公,正躺在病榻上。
一名老婦,正在伺候他喝藥。
老婦已經年過五十,不是妻,也不是妾,她是一個西南土著,小時候幹國平定心安之亂,她被鍾文道救下,自此之後就留在了鍾文道身邊伺候。
她是仆,但在鍾家卻有著極高的地位。
就是鍾天朗見著她,也得喊一聲「嬤嬤」。
「老爺,二老爺在外麵候著呢。」
鍾文道睜開了眼,他的臉上,已經浮現了很多處老人斑,這位曾經叱吒西南一手擎起大幹西軍衣缽的男子,終究是……老了。
老婦看著眼前的男子,
心裏,十分落寞。
她還記得當年,英俊的他出現在自己麵前,將自己提拉上馬,阻止了自己被殺紅了眼的幹軍士卒蹂躪的悲劇。
土人其實沒有什麽國家觀念,也沒有民族觀念,在他們眼裏,很多時候,對麵山頭的寨子和幹人一樣,都是他國人。
所以,她對鍾文道,並沒有什麽國讎家恨。
但歲月無情催人老,
昔日橫刀立馬的年輕將領,如今也難逃老臥病榻的宿命。
「讓他,進來。」
鍾文道吩咐道,聲音裏,滿是疲憊。
老婦點點頭,餵完最後一湯匙藥後,緩緩地退去。
少頃,
鍾文道的弟弟鍾文勉走了進來,時人稱鍾文道為老鍾相公,而稱呼他鍾文勉,則為小鍾相公。
鍾家門楣,其實就是靠他們支撐起來的。
三年前,老鍾相公先行率十五萬西軍北上,隨即,在朝廷的運作下,西軍精心培養出來的西山營騎兵,被分裂出去,執掌者,正是鍾文勉。
西軍的分家,也是從那時開始。
近年來,朝廷一邊大力編練新軍一邊則擴大了對老軍頭的補給,尤其是在大肆裁撤了京營這尊每年吞噬財帛錢糧無數卻在戰時毫無作用的累贅之後,朝廷對西軍的支持,更為遊刃有餘。
但一碼歸一碼,西軍的分割,卻從未暫緩,現如今,算上鍾文道和鍾文勉兩部,剩下的西軍,更是被一分為三,都是由另外三家原本也屬於西軍將門體係卻在鍾家之下的將領分轄。
同時,對西南地區的改土歸流,也在施行,朝廷開始著力於治理西南。
但,這些,在鍾文道看來,太急了。
雖然韓相公他們在朝堂時,大幹以文抑武得很厲害,但韓相公他們其實是懂得治大國如烹小鮮的道理,對西南局勢,也有著深切的認知,西南局麵的破解之法,不在當代,而在下一代,甚至是,再下一代。
用時間去換取西南土著的認同感,讓他們認為,自己是幹人。
但韓相公垮台後,官家提拔的新相公們自詡為新派,做事情,格外激進,這無疑讓大幹這座開國百多年卻已經暮氣沉沉的大帝國煥發出了生機,卻也因行事急躁,弄出禍患。
比如近年來從老家的信裏,鍾文道可以看出來,西南的局麵,又有了不穩的跡象。
說到底,西軍主力北上後,對西南的統治力和威懾力已經大打折扣,這時候應該維穩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