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幹國,
還怎麽打?」
「所以,你也是在欺軟怕硬。」
「話不能這麽說,畢竟,不能怪別人沒武德,喜歡撿軟柿子捏,首先,得怪自己軟吶。」
鄭凡對陳仙霸道:「傳令下去,全軍加速休整,糧草軍需現在就進行清點。」
「喏!」
鄭凡又看向鄭蠻:
「命陳雄領先鋒軍,即刻向南出發,接應三先生的哨騎探子。」
「喏!」
「要開拔了?」劍聖問道。
「是。」
鄭凡轉動著自己麵前放著的那尊硯台,
「我怕那邊,等急了。」
「哪邊?」
「你說呢,還能有哪邊?」
「在哪裏等?」
「總不可能在上京城下等我,我大軍隻要開到上京城下,就是僅僅往城牆上丟上一塊石頭,那幹人好不容易打出的梁地大捷,就將被一舉抹殺,還得倒貼。
為什麽我一路行軍這麽慢,又為什麽我還得到滁州城來歇個腳。
就是要讓對麵的幹國守軍認為,我鄭凡,這是在重走當年的老路。」
「然後呢,你打算怎麽走?」
「當年因為有李豹在前頭吸引幹軍主力一路拚殺,這才給了李富勝機會,迂迴穿插過去,搶先一步,進入了汴洲郡,打入了幹人京畿之地。
這一次,我打算反其道而行之,不順著李富勝當年的路走,順著李豹的路走。
我賭他幹人會將南麵的主力放在迂迴的路上堵截我,
我就賭他正前方的幹軍弓弦裏,沒有弓箭。」
「這些話,你似乎不應該對我解釋。」
「是你在不停地問呀。」
「我是故意的。」
「為何?」
「因為我覺得,你似乎有點慌,所以就好意地不停接你的話頭。」
「謝謝。」
……
當晚,
確切地說,還是黃昏時,福王趙元年,就將自己的母親,連帶著他的一家老小,都趕著馬車,出城進入了軍寨。
他是害怕,害怕平西王真的一聲不吭的就直接走了,要那樣的話,他福王府就真的是叫天不應下地無門了。
隻不過王爺並未讓福王妃進入自己的帥帳,而是將福王府的那批人,一起進行了安置。
福王妃不是四娘,
四娘可以陪著鄭凡在帥帳裏吃喝睡,但四娘畢竟不是花瓶。
平日裏得閑時,可以悠哉放鬆一下,但在帥帳裏,王爺的腦子,一直很清醒。
劉大虎回來稟報說,那個戲班子,不願意走,王爺也就沒再對這事兒有什麽後續反應。
翌日入夜,
燕軍撤出了滁州城。
再過一日的清晨,燕軍開始向南進行轉移。
確認燕軍離開後,
一支一直在外圍,人數不多,也就幾千人的幹軍,開始靠近滁州城,且成功「收復」了這裏。
一切,都仿照著蘭陽城的舊例在有條不紊地進行著;
滁州城在重新回到了「幹國」掌控之後,開始恢復對朝廷的聯繫,一片陳情摺子被派送了上去。
大鍋,全給了福王趙元年,當然,他也背得責無旁貸。
其餘,則重點講述了滁州城官員們帶著百姓是如何與燕人殊死抵抗的,一度發展到了巷戰,大家誓死不退;
最後援軍抵達,驅逐了燕虜。
隻是,
在寫燕虜最後的動向時,老爺們犯了難。
既然是驅逐了燕虜,可你要是寫人家是向南走的,那還叫驅逐麽?
哪有越驅逐越向自家國都進發的道理?
故而,在燕軍後續動向後,大傢夥開始進行了模糊化的處理。
臉皮厚點兒腦子薄點兒的,講燕軍潰逃,不成軍列;
臉皮薄點兒腦子厚點兒的,講燕軍被擊退占不到便宜後,向西南或者東南轉移,希望朝廷早做安排,別讓燕人占得便宜,畢竟,其他地方的守軍守將和官員,不大可能像自己這般捨生取義為國獻身。
但這無形之中,卻混淆了一件事,那就是燕軍的進軍方向,燕軍拐著走,其實印證了某種可能。
當然了,他們也不是混淆的主力;
因為薛三領著的哨騎以及陳雄所率的數千先鋒騎,也是迂迴地在走,盡量做到了打草驚蛇。
接下來,就是極為枯燥的長途行軍;
而當平西王親率的大軍主力抵達西山郡時,證明先前的賭博,賭成功了。
西山郡,是汴洲郡也就是幹國京畿之地以北的最後一道防線。
在幹國的防禦體係裏,三邊,是第一條防禦鏈,第二條,就是西山郡;
當年李豹部在這裏,被幹軍拖住且陷入了苦戰,是那種剛擊潰了一支又馬上填進來一支,再擊潰,又填進來新的一支的鏖戰,李豹為此也折了一條臂膀。
但這一次,當鄭凡的軍隊以近乎旁若無人的姿態,經過西山郡郡城以及西山郡最大的兵馬大營西山大營不遠的區域時,裏頭的幹軍,並未選擇出來迎擊或阻截。
這意味著,他們的主力,應該去往了相思山一線。
因為當年就是鄭凡建議的李富勝走相思山,讓李豹當沙包吸引仇恨,自家快速躍進直撲上京的。
可能幹人也沒料到,平西王以孤軍深入的姿態,竟然還敢這麽的剛。
還怎麽打?」
「所以,你也是在欺軟怕硬。」
「話不能這麽說,畢竟,不能怪別人沒武德,喜歡撿軟柿子捏,首先,得怪自己軟吶。」
鄭凡對陳仙霸道:「傳令下去,全軍加速休整,糧草軍需現在就進行清點。」
「喏!」
鄭凡又看向鄭蠻:
「命陳雄領先鋒軍,即刻向南出發,接應三先生的哨騎探子。」
「喏!」
「要開拔了?」劍聖問道。
「是。」
鄭凡轉動著自己麵前放著的那尊硯台,
「我怕那邊,等急了。」
「哪邊?」
「你說呢,還能有哪邊?」
「在哪裏等?」
「總不可能在上京城下等我,我大軍隻要開到上京城下,就是僅僅往城牆上丟上一塊石頭,那幹人好不容易打出的梁地大捷,就將被一舉抹殺,還得倒貼。
為什麽我一路行軍這麽慢,又為什麽我還得到滁州城來歇個腳。
就是要讓對麵的幹國守軍認為,我鄭凡,這是在重走當年的老路。」
「然後呢,你打算怎麽走?」
「當年因為有李豹在前頭吸引幹軍主力一路拚殺,這才給了李富勝機會,迂迴穿插過去,搶先一步,進入了汴洲郡,打入了幹人京畿之地。
這一次,我打算反其道而行之,不順著李富勝當年的路走,順著李豹的路走。
我賭他幹人會將南麵的主力放在迂迴的路上堵截我,
我就賭他正前方的幹軍弓弦裏,沒有弓箭。」
「這些話,你似乎不應該對我解釋。」
「是你在不停地問呀。」
「我是故意的。」
「為何?」
「因為我覺得,你似乎有點慌,所以就好意地不停接你的話頭。」
「謝謝。」
……
當晚,
確切地說,還是黃昏時,福王趙元年,就將自己的母親,連帶著他的一家老小,都趕著馬車,出城進入了軍寨。
他是害怕,害怕平西王真的一聲不吭的就直接走了,要那樣的話,他福王府就真的是叫天不應下地無門了。
隻不過王爺並未讓福王妃進入自己的帥帳,而是將福王府的那批人,一起進行了安置。
福王妃不是四娘,
四娘可以陪著鄭凡在帥帳裏吃喝睡,但四娘畢竟不是花瓶。
平日裏得閑時,可以悠哉放鬆一下,但在帥帳裏,王爺的腦子,一直很清醒。
劉大虎回來稟報說,那個戲班子,不願意走,王爺也就沒再對這事兒有什麽後續反應。
翌日入夜,
燕軍撤出了滁州城。
再過一日的清晨,燕軍開始向南進行轉移。
確認燕軍離開後,
一支一直在外圍,人數不多,也就幾千人的幹軍,開始靠近滁州城,且成功「收復」了這裏。
一切,都仿照著蘭陽城的舊例在有條不紊地進行著;
滁州城在重新回到了「幹國」掌控之後,開始恢復對朝廷的聯繫,一片陳情摺子被派送了上去。
大鍋,全給了福王趙元年,當然,他也背得責無旁貸。
其餘,則重點講述了滁州城官員們帶著百姓是如何與燕人殊死抵抗的,一度發展到了巷戰,大家誓死不退;
最後援軍抵達,驅逐了燕虜。
隻是,
在寫燕虜最後的動向時,老爺們犯了難。
既然是驅逐了燕虜,可你要是寫人家是向南走的,那還叫驅逐麽?
哪有越驅逐越向自家國都進發的道理?
故而,在燕軍後續動向後,大傢夥開始進行了模糊化的處理。
臉皮厚點兒腦子薄點兒的,講燕軍潰逃,不成軍列;
臉皮薄點兒腦子厚點兒的,講燕軍被擊退占不到便宜後,向西南或者東南轉移,希望朝廷早做安排,別讓燕人占得便宜,畢竟,其他地方的守軍守將和官員,不大可能像自己這般捨生取義為國獻身。
但這無形之中,卻混淆了一件事,那就是燕軍的進軍方向,燕軍拐著走,其實印證了某種可能。
當然了,他們也不是混淆的主力;
因為薛三領著的哨騎以及陳雄所率的數千先鋒騎,也是迂迴地在走,盡量做到了打草驚蛇。
接下來,就是極為枯燥的長途行軍;
而當平西王親率的大軍主力抵達西山郡時,證明先前的賭博,賭成功了。
西山郡,是汴洲郡也就是幹國京畿之地以北的最後一道防線。
在幹國的防禦體係裏,三邊,是第一條防禦鏈,第二條,就是西山郡;
當年李豹部在這裏,被幹軍拖住且陷入了苦戰,是那種剛擊潰了一支又馬上填進來一支,再擊潰,又填進來新的一支的鏖戰,李豹為此也折了一條臂膀。
但這一次,當鄭凡的軍隊以近乎旁若無人的姿態,經過西山郡郡城以及西山郡最大的兵馬大營西山大營不遠的區域時,裏頭的幹軍,並未選擇出來迎擊或阻截。
這意味著,他們的主力,應該去往了相思山一線。
因為當年就是鄭凡建議的李富勝走相思山,讓李豹當沙包吸引仇恨,自家快速躍進直撲上京的。
可能幹人也沒料到,平西王以孤軍深入的姿態,竟然還敢這麽的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