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首《滿江紅》,在燕軍,不,確切地說,在其他國家的軍中,極為盛行。
因為詞中所透露出的,不僅僅是悲壯,還有身為軍旅兒郎奮發圖強,一雪前恥的慷慨激昂。
這個基調,
倒是不符合這幾年一直在對外戰爭中不斷勝利的燕軍,
更符合被燕軍打敗再打敗的楚軍幹軍的心境。
流傳自那一輛馬車,當時馬車內坐著四個人。
陳大俠、造劍師,
還沒封侯的鄭侯爺,再加大楚攝政王。
因為攝政王對這首詞很喜歡,且當時鄭凡的身份是姚師的關門弟子,在那個年代,文豪為權貴賦詩,權貴利用自己的影響力為文豪宣揚,這是理所應當的規矩。
且這首詩創作的背景,是玉盤城下,楚人被殺俘,含羞受辱地低下頭,簽訂和約。
所以,這首詞,很快被宣揚了出去,但就是攝政王也沒料到,不久後,鄭凡就撕下了偽裝,搶走了他的親妹妹。
覆水難收,大概就是這個意思。
這首詞,也流傳到了燕國,但裏頭的「壯誌飢餐燕虜肉」,自然是被改掉了。
燕國朝堂不興文字獄,且這種隨機變通,外加後續的發展,當事人攝政王的難得糊塗,著實讓燕人百姓以及權貴們,都舒爽不已。
據說,燕皇曾詔趙九郎,讓其將這首詞謄寫下來,掛在了自己的禦書房內間,也就是帝王辦公後休息的地方。
上次進京,鄭凡是進過禦書房,卻未得進內間,所以也不清楚這個傳聞到底真不真實,自是無法確定,燕皇陛下,是否也是自己的粉絲?
而田無鏡的這一問,則顯得很是自然,因為他是懂得鄭凡心性的,詩詞,皆歌以詠誌,這首詞,則更為清晰,但怎麽都不像是鄭凡的心境依託。
「王爺,詩詞之道,隻是玩物罷了,我以前就曾和王爺您說過的。」
以前,田無鏡不是沒有問過類似的問題,鄭凡自是不可能說自個兒是抄的,隻能用這種更高端的理由去搪塞。
姚子詹就曾拿到過不少流傳出的「平西侯詩詞」,看完後,氣得吹鬍子瞪眼,甚至用家鄉話開頭,罵了句:
有辱斯文,有辱斯文!
文章詩詞本是雅事,你一個武人寫就寫了,寫得好也就罷了,還偏偏故意東一榔頭西一棒槌,將這件雅事弄成了你的隨手塗鴉,這還讓別人怎麽玩?
具體地說,
這還讓他姚子詹以後怎麽蹭吃蹭喝?
「我很喜歡這首詞,很有共鳴。」
鄭凡下意識地咽了口唾沫。
別,
哥,
這首詞的原作者,下場可不怎麽好。
「王爺,我最近又做了一首,很應景,寫的,正是此時,您要不要聽聽?」
鄭凡覺得,自己有義務將老田從滿江紅的情緒之中給拉出來,可千萬別再共鳴了。
田無鏡轉過身,看向鄭凡,
道;
「你的詩詞,不看人或者與你不熟的話,那真的是極好的。」
「……」鄭凡。
「不過,也不妨礙誦來聽聽。」
鄭凡點點頭,
背誦道:
「待到秋來九月八,我花開後百花殺。沖天香陣透上京,滿城盡帶黃金甲。」
這首詩的主題,就很簡單清晰直接了。
等我牛逼了,全給你們幹翻!
田無鏡閉著眼,品了一會兒,道:
「還好我知道你善於詩詞之道,純當玩物,若是他人寫的……」
鄭侯爺小心翼翼地問道:「就會被哢嚓?」
田無鏡搖搖頭,道:
「過剛易折,單純求個痛快,不留餘地,那麽,難免落得個其興也浡焉,其亡也忽焉。」
鄭凡張了張嘴,可不是咋滴。
「做事,做人,不到萬不得已之下,都得留一份餘地,這一點,你一向做得很好。」
「王爺,這話您說錯了吧,我這人,一向喜歡斬草除根。」
「念在心裏,不在外象。」
「是,我懂了。」
天色漸昏,
鄭凡一直等著田無鏡說下山。
但老田卻站在那兒,欣賞著夕陽。
遠處,雲彩被染紅了一大片,如血泊浸透。
「入京後,朝廷應該會要求你交出一部分權力,或地方,或分割軍權,趁你本人在京的時候,用堂堂正正的陽謀。」
「王爺,我該怎麽辦?」
這個可能,瞎子和野人王早就猜到了。
中樞,對於集權,是一種本能,朝廷這些年來,雖然一直是以燕皇的意誌為主,但中樞的權威,其實早就塑造起來了。
也就是說,換誰在那個位置上,都會本能地在地方藩鎮不造反的前提下,收一撥權力。
趁著燕皇還在位,
趁著你本人在燕京,
趁著這口浪,正鼓起勁來。
這確實是陽謀,而一旦燕皇駕崩了,中樞權威必然會隨著皇位交替而滑落,無論是太子還是小六子,他們誰繼位,都無法改變這一局麵。
而若是選其他皇子,或者真的不怕「主少國疑」,選個小七上去當「福臨」,那滑落的程度,會更厲害。
其實,就算老田不問這個,
鄭凡也會在接下來去燕京的路上找機會問一下的。
因為詞中所透露出的,不僅僅是悲壯,還有身為軍旅兒郎奮發圖強,一雪前恥的慷慨激昂。
這個基調,
倒是不符合這幾年一直在對外戰爭中不斷勝利的燕軍,
更符合被燕軍打敗再打敗的楚軍幹軍的心境。
流傳自那一輛馬車,當時馬車內坐著四個人。
陳大俠、造劍師,
還沒封侯的鄭侯爺,再加大楚攝政王。
因為攝政王對這首詞很喜歡,且當時鄭凡的身份是姚師的關門弟子,在那個年代,文豪為權貴賦詩,權貴利用自己的影響力為文豪宣揚,這是理所應當的規矩。
且這首詩創作的背景,是玉盤城下,楚人被殺俘,含羞受辱地低下頭,簽訂和約。
所以,這首詞,很快被宣揚了出去,但就是攝政王也沒料到,不久後,鄭凡就撕下了偽裝,搶走了他的親妹妹。
覆水難收,大概就是這個意思。
這首詞,也流傳到了燕國,但裏頭的「壯誌飢餐燕虜肉」,自然是被改掉了。
燕國朝堂不興文字獄,且這種隨機變通,外加後續的發展,當事人攝政王的難得糊塗,著實讓燕人百姓以及權貴們,都舒爽不已。
據說,燕皇曾詔趙九郎,讓其將這首詞謄寫下來,掛在了自己的禦書房內間,也就是帝王辦公後休息的地方。
上次進京,鄭凡是進過禦書房,卻未得進內間,所以也不清楚這個傳聞到底真不真實,自是無法確定,燕皇陛下,是否也是自己的粉絲?
而田無鏡的這一問,則顯得很是自然,因為他是懂得鄭凡心性的,詩詞,皆歌以詠誌,這首詞,則更為清晰,但怎麽都不像是鄭凡的心境依託。
「王爺,詩詞之道,隻是玩物罷了,我以前就曾和王爺您說過的。」
以前,田無鏡不是沒有問過類似的問題,鄭凡自是不可能說自個兒是抄的,隻能用這種更高端的理由去搪塞。
姚子詹就曾拿到過不少流傳出的「平西侯詩詞」,看完後,氣得吹鬍子瞪眼,甚至用家鄉話開頭,罵了句:
有辱斯文,有辱斯文!
文章詩詞本是雅事,你一個武人寫就寫了,寫得好也就罷了,還偏偏故意東一榔頭西一棒槌,將這件雅事弄成了你的隨手塗鴉,這還讓別人怎麽玩?
具體地說,
這還讓他姚子詹以後怎麽蹭吃蹭喝?
「我很喜歡這首詞,很有共鳴。」
鄭凡下意識地咽了口唾沫。
別,
哥,
這首詞的原作者,下場可不怎麽好。
「王爺,我最近又做了一首,很應景,寫的,正是此時,您要不要聽聽?」
鄭凡覺得,自己有義務將老田從滿江紅的情緒之中給拉出來,可千萬別再共鳴了。
田無鏡轉過身,看向鄭凡,
道;
「你的詩詞,不看人或者與你不熟的話,那真的是極好的。」
「……」鄭凡。
「不過,也不妨礙誦來聽聽。」
鄭凡點點頭,
背誦道:
「待到秋來九月八,我花開後百花殺。沖天香陣透上京,滿城盡帶黃金甲。」
這首詩的主題,就很簡單清晰直接了。
等我牛逼了,全給你們幹翻!
田無鏡閉著眼,品了一會兒,道:
「還好我知道你善於詩詞之道,純當玩物,若是他人寫的……」
鄭侯爺小心翼翼地問道:「就會被哢嚓?」
田無鏡搖搖頭,道:
「過剛易折,單純求個痛快,不留餘地,那麽,難免落得個其興也浡焉,其亡也忽焉。」
鄭凡張了張嘴,可不是咋滴。
「做事,做人,不到萬不得已之下,都得留一份餘地,這一點,你一向做得很好。」
「王爺,這話您說錯了吧,我這人,一向喜歡斬草除根。」
「念在心裏,不在外象。」
「是,我懂了。」
天色漸昏,
鄭凡一直等著田無鏡說下山。
但老田卻站在那兒,欣賞著夕陽。
遠處,雲彩被染紅了一大片,如血泊浸透。
「入京後,朝廷應該會要求你交出一部分權力,或地方,或分割軍權,趁你本人在京的時候,用堂堂正正的陽謀。」
「王爺,我該怎麽辦?」
這個可能,瞎子和野人王早就猜到了。
中樞,對於集權,是一種本能,朝廷這些年來,雖然一直是以燕皇的意誌為主,但中樞的權威,其實早就塑造起來了。
也就是說,換誰在那個位置上,都會本能地在地方藩鎮不造反的前提下,收一撥權力。
趁著燕皇還在位,
趁著你本人在燕京,
趁著這口浪,正鼓起勁來。
這確實是陽謀,而一旦燕皇駕崩了,中樞權威必然會隨著皇位交替而滑落,無論是太子還是小六子,他們誰繼位,都無法改變這一局麵。
而若是選其他皇子,或者真的不怕「主少國疑」,選個小七上去當「福臨」,那滑落的程度,會更厲害。
其實,就算老田不問這個,
鄭凡也會在接下來去燕京的路上找機會問一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