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就是太子如今令人畏懼的地方。


    他……沒有表態。


    若說是「既往不咎」,偏偏出現了「監察司」名單這樣的消息,可能會建立第四司的消息,伴隨風聲在天都的大街小巷中迅速傳播,即便是在早茶攤子上喝粥的草民,在這些日子,也有所耳聞。


    太子是一個「溫和」的殺伐派。


    過去的事情,如今隻是被他暫時放下。


    或許有一天,會被重新提起來。


    而這份「虛無縹緲」的第四司名單,就是對過往三司的告誡和威脅。


    再沒有人會認為,太子李白蛟,像當年情報裏描繪的那樣,是一個終年沉溺於青樓酒色,扶不上牆的廢物貨色……這位藏鋒多年的年輕人,比二皇子李白鯨還要多三分聰慧,比三皇子李白麟還要多三分堅韌。


    他生得最早,卻也把大隋看得最清楚。


    這些年來,踏進春風茶舍,見識過太子真實麵貌和風采的「有誌之士」,幾乎全都被太子的魄力所折服。


    這股力量緩慢沉澱,隨著他的隱忍一同沉寂到大隋的三司。


    太子積蓄力量的同時,這些人沉默生長。


    直到今天。


    春風茶舍開出了花,結出了果。


    ……


    ……


    在太子沒有坐上如今位子的時候,一切都與現在不同。


    在天都所有人的印象中,這位生在帝王之家的長子,懦弱又膽小,無知且無能,明明有著最先選擇的優勢,到頭來,手中卻隻握住了兩樣東西。


    一座茶舍,一座酒樓。


    太子不要其他的,他隻要了這兩樣東西。


    那座酒樓是為「紅露」買下的。


    春風茶舍,則是為了自己。


    在外人眼中,放蕩頹廢的大隋太子,閑來無事,不是在酒樓裏尋歡作樂,就是去鬆山獵場打獵,那座茶舍隻不過「遮人眼目」的無用物品,太子幾乎沒去過,次次都是酩酊大醉,還在茶舍裏上演了砸桌罵人,痛斥大隋民生與律法,在當時一度淪為笑柄。


    隻道這間茶舍,是太子用來「證明」自己不是廢物,最終弄巧成拙,讓大家都看清了這具窩囊皮囊。


    而如今。


    太子已經三年,沒有再出現在酒樓裏了。


    再沒有一天,去飲酒作樂,看唱戲,聽舞曲。


    再不需要有這樣的一天了。


    再也不需要假扮窩囊廢。


    不需要說話露三分怯。


    不需要故作無知。


    不需要讓別人看低自己。


    他離開了酒樓,住進了天都皇宮,卻不敢住進那座寢宮。


    隻要「長陵」的真相,還有一天沒有揭露,隻要自己心中的那個猜測,還有一天沒有得到印證,那麽他便不能住進去。


    ……


    ……


    「徐清焰去了哪裏?」


    這個問題,讓院子裏的氣氛凝固起來。


    屋簷下的風鈴輕輕搖曳。


    春風茶舍的後院,侍奉在太子身旁的年輕男人,長著一張淳樸厚實的麵孔,濃墨般的八字眉,看起來就像是一位忠厚善良的「老實人」,他此刻正拎著茶壺的後嘴,聽到太子的問題,有些怔神。


    持續不斷的倒茶,在茶水即將溢出的時候,他回過了神,及時收壺。


    院內像是縈著一團微風。


    兜兜轉轉。


    茶盞上的熱氣裊裊散開。


    太子的麵孔在霧氣之中看不真切,大部分的時間,他會留在皇宮批閱「奏摺」,每批改一份竹簡,玉帛,他都會提醒自己一遍……這是在替父皇做事,每次產生這種念頭,他心中的焦灼和煩悶便會多積澱一分。


    最近來茶舍,來得很勤快。


    因為天都裏的諸多事宜,都走向了正軌,奏摺已沒那麽多了。


    而前段時間發動了大量人力物力去搜尋的「消息」,始終沒有著落。


    他急切著等待一個結果。


    為太子倒茶的「老實人」,名字叫周顥,是最早在春風茶舍追隨的骨幹,茶舍背後的「老闆」是當年執法司的少司首鬱歡,周顥一直跟在鬱歡身旁做事,而「鬱大人」在上次被龐姓使者打傷之後,一直養傷,大部分的事宜,便由這位老實人接手。


    太子安靜聽著周顥的聲音。


    周顥是他肚子裏的蛔蟲,總是他想要什麽消息,最重要的是……在春風茶舍的後院裏,你隻會聽到周顥報出好消息。


    那些壞消息,會被默默地處理掉。


    太子知道周顥的為人,他聽完那些「好消息」之後,並不會認為一切大好,周顥的每一件處理,他都看在眼中,著實是這位老實人會做事,大小麻煩,事無巨細,親力親為,都辦得十分漂亮,那些壞消息,在周顥手中,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今日。


    他主動提及了「徐清焰」,並且詢問下落。


    那麽東廂發生的事情,太子自然是都知曉了。


    周顥嘆了口氣,認真道:「徐清焰……去了紫山,風雪原。」


    「因為寧奕?」


    太子端起茶盞,輕輕吹氣,熱霧繚繞,仍然看不清他的麵容。


    周顥點頭也不是,搖頭也不是。


    他不知道太子如何看待寧奕……畢竟宮內的官員,閑人,都知道「寧奕」死去的這三年,那位徐姑娘仍然執著的為蜀山送信。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劍骨(上)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會摔跤的熊貓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會摔跤的熊貓並收藏劍骨(上)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