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實上,如果他不那麽急著渴求突破,這道門檻雖然可以困住他一時,卻困不住他一世。


    他必定會成為點燃道火的涅槃境大能。


    寧奕的呼吸有些急促,他記住了週遊說的每一個字,每一句話,就像是當初跟在徐藏背後登小無量山的那樣,記住徐藏出劍的每一道軌跡。


    十大聖山絕對沒有想到……會有這樣的一個人,對自己的招式,命門,甚至缺陷和漏洞,都看得一清二楚,了如指掌。


    寧奕伸出兩根手指,用力按了按自己眉心,壓下心中複雜而又驚駭的情緒,而後艱澀問了一個問題。


    「先生是如何知道這些的?」


    週遊很認真地說道。


    「用眼睛去看……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看到他們的法,就可以找到他們的道。」


    「這些術法,隻要你以道宗紫玄心經打造根基,以你的資質,用不了多久就可以通徹……但這隻是小道。」週遊平靜的眼眸注視著寧奕,道:「我希望你,看得遠一些,再深一些……看到事物的本質。」


    寧奕怔了怔。


    他凝視著週遊的眼瞳。


    那雙眸子裏一片澄澈,像是什麽都沒有,又像是什麽都有。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


    週遊先生,是想要告訴自己,類似「道胎」的這種本領,即便是普通人,也可以擁有嗎?


    寧奕抿了抿嘴唇,有些困惑。


    「先天道胎與先天金剛一樣,這是生而被賜的天賦。」週遊語調平靜,道:「你如今的這副金剛體魄,難道是生下來就有的麽?」


    「道宗曾經出了一個很厲害的天才,生下來隻是一介凡體,與其說是凡體,不如說他的修行資質非常差,連點燃星火照破初境都無法做到……然而後來的某一日,他自行悟出了『道』。」週遊看著寧奕,認真道:「從那之後,他的資質,便與道胎一般無二,眼前所見之物,可以分離剖析成條條大道,縷縷法則。」


    還有這等人?


    寧奕眼神有些訝異。


    後天自行悟出來的「道胎」?


    「這個人的名字……你肯定聽過。」週遊忽然笑了笑,輕輕吐了兩個字:「陳摶。」


    寧奕的神情有些恍然。


    西嶺道宗勢大,曾經走出過無數的天才,以及點燃道火的大人物,年代久遠一些的那幾位天尊,像是手持「拔罪」的太乙,早已經被道宗供奉在最高的閣樓裏,時代距離如今稍微近一些的,也走出過幾位「活神仙」級的人物。


    陳摶老祖正是其中之一。


    庭院裏的落葉重新恢復了正常的速度。


    「道可道,非常道。我能說的就隻有這些。」週遊眯起雙眼,「至於再之後的,不可描述,你自行去體會吧。」


    他一隻手輕輕叩擊桌案,將怔怔出神的寧奕驚醒。


    思緒一下子拉回現實。


    「說了這些,隻是想告訴你……『道胎』與『金剛』一樣,是可以在後天成就的資質。」


    「靈山有撚火之術,可以保證香火供奉千年不會斷絕。」週遊語氣忽然凝重起來,緩慢道:「佛門的大菩薩,古佛人物,都會留一抹涅槃火焰,無論是不是靈山中人,登門燃香之時,與其中某位菩薩或者古佛產生了感應……那麽就有撚火之資,換句話說,就是與佛門有緣。」


    「撚火成功,便相當於繼承了對應的佛門菩薩香火。」他眯起雙眼,喃喃道:「靈山的大客卿宋雀,便是最好的例子。鯉魚躍龍門,一口氣越過涅槃道檻,當世隻有靈山和道宗有如此豐厚的底蘊。」


    直接造就一位涅槃境界的大能!


    宋伊人的父母,一位是瑤池聖主,一位是佛門靈山大客卿。


    這兩位,在極其年輕的時候,就成就了涅槃之身。


    佛門的撚火之術,其實對於寧奕而言,並不陌生,他曾經聽說,道宗與之對應的術法,名叫「坐忘」,隻是不知具體是為何物。


    週遊的目光變得有些虛無縹緲,略帶嘲諷地笑道:「你可知,為何天都城不容許道宗和靈山的領袖修行……」


    寧奕瞳孔收縮。


    他忽然之間,好像明白了什麽。


    若道宗和靈山,有著可以一步越過涅槃境界屏障的傳承之力,那麽站在世俗輿論和民意上的領袖,若有一日撚火或是坐忘成功。


    那麽對於大隋的皇權而言,這是一場「災難」。


    大隋的皇城,無數代傳承,並非每一位皇帝,都像如今的太宗這般強大而不可匹敵。


    實力微弱的皇帝還沒有成長起來之時,被四境子民所擁簇的道宗教宗……已是涅槃的大能。


    水能載舟亦能覆舟。


    沒有人比坐在天都城龍椅上的那個人,更懂得這個道理。


    「天都絕不會容許,有撚火之姿,或者坐忘跡象的年輕人,成為東西兩大宗門的領袖。」週遊對這些世俗瑣事不感興趣,但他身為道宗地位最高的那一撥人,接任紫霄宮宮主之位後,對道宗和天都博弈的那些秘聞,早已經瞭若指掌。


    「坐忘……到底是什麽?」寧奕喃喃問道。


    週遊微笑道:「似乎與道胎的修行之法有些相似,據說這是道宗在追尋不朽路上走入的一個歧途。與靈山的『撚火』有些類似,但又不同……道宗追究精神上的『歸一』,靜心沉氣,先抵達『心齋』,再拋卻肉身,坐忘羽化。」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劍骨(上)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會摔跤的熊貓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會摔跤的熊貓並收藏劍骨(上)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