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可以的,不用管我。」汪主任接過湯藥點了點頭。


    方寒又端起另一袋湯藥,走向女性患者,伸手抬起女性患者的腦袋:「來,喝點藥,喝了就不難受了!」


    趙士朝苦笑著搖了搖頭,也急忙端起一袋湯藥向另一床的患者走去……


    之前一個方寒方浩洋都打算挖他們家祖墳了,這現在又多了一個,這下估麽著祖宗十八代都不夠方浩洋挖的。


    第0551章 藝多不壓身


    當然,現在不是考慮這個問題的時候,到時候要是走不出這個診室,方浩洋哪怕挖了祖宗九十八代祖墳,趙主任也沒法知道了。


    這世上任何的羞辱都是帶給活人的,絕對不可能帶給死人,人隻有活著,才有悲歡離合,才有七情六慾。


    看著汪主任和三位患者都服了藥,趙士朝這才低聲問方寒:「方醫生,汪主任他們服了藥,就這樣等著?」


    趙士朝其實是想問方寒究竟有沒有把握來的,可是他自己都有些不相信,這可不是什麽感冒發燒,也不是什麽其他的病症,而是一種新的感染病毒。


    麵對這樣的情況,別說趙士朝心中沒底,就是換一個人來心中那也是沒底。


    在西醫臨床上,冠狀病毒可以說是成人普通感冒的主要病原之一,冠狀病毒感染的潛伏期一般為2至5天,平均為3天。


    典型的冠狀病毒感染呈流涕、不適等感冒症狀。不同型別病毒的致病力不同,引起的臨床表現也不盡相同,冠狀病毒感染可以出現發熱、寒戰、嘔吐等症狀。


    有關文獻報告冠狀病毒的感染可以產生以下臨床症狀,呼吸係統感染,包括重急性呼吸係統綜合症,非典正是這一種,還有腸道感染,神經係統症狀。


    而醫附院這次發現的這一起冠狀病毒在世界衛生組織已經有相關的記錄,這是一種新型的冠狀病毒,類似於sars,屬於呼吸係統感染。世界衛生組織發現的病例不多,隻有八十多例,不過死亡率卻相當高,達到了百分之五十以上,接近百分之六十。


    而目前的醫學係統針對這種新型病毒隻能防守,也就是說隻能採取針對性的預防措施,包括疫苗和其他防禦手段,比如針對病毒的傳播特性,採取高溫殺毒、保證為生等等。


    可疫苗的研製往往都需要較長的時間,而這種病毒的傳播卻不會停止,這也是為什麽每一次有新型的傳染病毒被發現,都會被格外重視的原因。


    趙士朝作為醫附院急診科的主任,他很是清楚這種病毒的,在向上級匯報之前,趙士朝就針對醫附院發現的新型病毒和世界衛生組織公布的病毒進行了對比,相似度達到百分之九十以上。


    而目前,世界衛生組織對這種新型病毒還沒有針對性的防禦措施,也就是說,還沒有針對這種病毒的疫苗。


    在這種情況下,感染了這種病毒,一方麵醫院隻能採取常規的手法進行治療,另一方麵則要看感染者的運氣,抗過了撿下一條命,抗不過……


    方寒並不清楚趙士朝的心思,他不知道什麽冠狀病毒,也不去考慮什麽冠狀病毒,隻是站在中醫的角度,實事求是的道:「患者已經服了藥,剩下的就是等待了,這是一種新型的瘟疫,具體什麽情況還要看患者後續的情況,走一步看一步,盡我們最大的努力吧。」


    站在方寒的角度,站在中醫的角度,中醫沒有什麽病毒之說,但是卻又瘟疫的說法,《丹溪心法·瘟疫五》中就有說:「瘟疫,眾人一般病者是,又謂之天行時疫。」瘟疫一般發病急劇,證情險惡。


    中國的歷史上發生的瘟疫非常多,幾乎每朝每代都有大小規模的瘟疫發生。


    瘟疫在中國史料中早有記載,如《周禮·天官·塚宰》記載:「疾醫掌養萬民之疾病,四時皆有癘疾。」


    《呂氏春秋·季春紀》記載:「季春行夏令,則民多疾疫。」


    說明當時對瘟疫的認識已經達到了一定水平,認為瘟疫一年四季皆可發生,原因之一是由於時令之氣的不正常,是由「非時之氣」造成的。


    霍亂、鼠疫、天花……幾乎每一次瘟疫都會造成大規模的死亡。


    而每一次大規模的瘟疫爆發,都離不開中醫的身影。


    現在很多人把歷史上一些大規模的瘟疫傷亡都歸結在中醫頭上,說什麽中醫既然可以治病,為什麽某某朝代某個時候發生瘟疫死了多少多少人雲雲。


    可有幾個人細細去想過,倘若不是因為中醫,當時的瘟疫有豈會隻是小規模的爆發,縱觀華夏歷史,幾乎從來沒有過一次大規模的瘟疫蔓延全國,最多隻是在某個區域蔓延。


    而且在歷朝歷代,中醫治好瘟疫,控製瘟疫的記載也多不勝數。


    前文說過,中醫是一門經驗性的醫學,是在漫長的歲月中不斷摸索出來的一種有著自我規律和完整體係的醫學。


    那麽這種醫學是怎麽治病的呢?


    很多人對中醫的了解都是從「神農嚐百草」開始的,神農嚐百草的故事雖然具有神話色彩,可也並非完全的杜撰,中醫也正是從嚐開始摸索,開始體驗,開始積累,開始完善的。


    比如,吃了生薑、花椒一類的東西,胃部會有溫熱感,吃了薄荷一類的東西咽喉會有清涼感,如此種種……


    正是在這種不斷的嚐試和體驗中,中醫對不同的食物帶來的不同感覺在針對疾病變化的時候有意識的加以運用,這就是最初的醫學,最初的治療手段。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全職國醫(上)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方千金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方千金並收藏全職國醫(上)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