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5章 收入暴漲
重生2007:財運亨通 作者:小河明月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鄧維綸聽到蘇總的話,點了點頭,明白他的意思。
現在的互聯網巨無霸,無疑是三大門戶和企鵝、電商。
三大門戶的用戶總量有兩億左右,還是要分攤到三個門戶。
在前公司門戶網站時候有過數據分析,大部分用戶隻會持續去一個門戶網站,少部個會經常去兩個門戶網站,經常去三個門戶網站的用戶極少。
這樣來看,單個門戶網站的用戶數也就在1億出頭左右。
現在的盤古時代圍繞開心網的業務鏈用戶,已經超越這些門戶網站。
思緒了片刻,認真的說道:
“蘇總,這方麵我們一直在做。
主要是從兩個方向。”
“第一,合並的業務,我們不隻是用戶數據打通,我們業務層的數據也打通了。”
“甚至在開心網、博客、視頻這些業務上,互相做了無縫關聯的跳轉,讓用戶能夠持續的留存在我們的業務平台上。”
“第二,最近公司大力提升了市場營銷的規模,總計投入營銷資源1億3000萬華夏幣,現在的 1.6億用戶,有上千萬是新增的。”
蘇易聽完投入這麽多錢,才增加千百萬用戶。
雖然這些錢不隻是作為用戶增長使用,更多的各種業務的推廣、獎勵和引導,但最終還是體現在用戶量上。
現在的用戶量,想要再增加用戶已經很難了,剩下的大多數互聯網的沉默用戶。
想到這裏,看著鄧維綸點了點頭說道:“後續再多投入運營資金,主要做用戶活躍和沉默激活。”
“運營這塊的團隊要加強起來,各業務板塊的聯合運營,要注意協調性問題,建議集團成立專門的運營管理部門。”
蘇易擔心業務板塊運營有部門牆,都是自己做自己的,前世各大互聯網廠商都避免不了這個問題,盤古時代也一樣。
業務板塊都是獨立經營業務,聯合運營一定有的占便宜,有的吃虧,這種情況下,吃虧的肯定心裏不平衡。
久而久之,業務板塊之間的合作慢慢就消失了。
鄧維綸點了點頭,回答道:“明白,蘇總,回去我會製定新的運營製度,針對集團各業務板塊的運營計劃做統一性的管理。”
說完看著蘇總沒有問題,於是接著說道:
“六月集團收入6250萬華夏幣。”
“七月集團收入7800萬華夏幣。”
“八月截止今天27號,1.2億華夏幣。”
“六月和七月的增長數據,主要來源於千人千麵廣告係統上線。”
“現在這個大數據推薦係統越來越成熟,後續持續優化,對我們整體的廣告收入還會有緩慢增長。”
“八月的增長數據,主要原因整合博客、視頻、遊戲業務後,給開心網帶來一波用戶和活躍。”
“其次博客、視頻、遊戲業務,被開心網引導後,在原來用戶和收入的基礎上成300%的增長速度。”
“按照這個趨勢,八月份收入可能突破1.5億,隨著業務的整合,互相之間越來越關聯,後續的收入還會呈增長趨勢。”
“八月份全集團的成本支出為7800萬華夏幣,不含日常營運外的大資源營銷費用,其中原開心網業務3000萬左右成本,並購的業務4800萬成本。”
“關於成本,我們做過詳細分析,主要是並購公司的人員比較多,而且京都薪資也不低。”
蘇易聽到,不由點了點頭,這種日常運營外的大規模營銷,不能作為日常收支來統計。
為了短期更快的發展業務做的燒錢行為,在這裏要區分開,主要是為了給投資商體現,公司日常真實的市盈率情況。
但成本區分上來看,並購公司的成本真高,怪不得很多公司並購就裁員。
“預計八月份公司,淨收入達到7000萬華夏幣。”
聽到鄧維綸說完業務收入情況,蘇易不免笑了起來。
這個數據的確很漂亮,更加證明收購永遠是收入增長的王道。
因為業務鏈的完善,直接讓收入翻倍了,當然也隻是這一個月翻倍,後續隻是會持續增長。
所以很多公司在上市前瘋狂收購,把收入做上去,上市的發行就會更順利。
不過雖然收入翻倍,但真正產生的利潤卻不高。
八月增加的7000多萬收入,除了開心網正常增長,估計並購帶來的收入有6000萬左右。
就算這6000多萬,也很多是開心網的流量引導過去。
這次並購三個公司,公司人力成本、日常運營費用、服務器硬件等總共也需要四千萬左右的成本。
這樣算下來,實際並購公司本身產生的收入利潤價值並不大。
並購來的業務,利用開心網的流量資源,才剛剛盈利,可以而知之前這些業務都是虧本經營。
不過就算這樣,並購依舊對開心網的整體規模來說帶來巨大變化。
特別是開心網、視頻、遊戲、博客互相之間的用戶流量引導,能讓各自的業務帶來新的發展機會。
現在還是業務剛融合,後續隻要做好用戶留存,收入還會呈更快的上升趨勢。
想到這裏,蘇易大聲的笑了起來,說道:
“鄧總,這個數據太好了,比我們想象的好多了。”
“剛才說的,用戶運營要抓緊做起來,隻要把各業務板塊都激活起來才能把收入做的更好。”
“有這個數據,我和投資商那邊就可以好好的去說一說。”
“投資商,不怕我們數據好,也不怕我們估值高,數據越好估值越高他們越開心。”
“越是這樣,他們未來賺到的會越多。”
“要爭取保住月淨利潤8000萬以上。”
鄧維綸聽到蘇易說的目標,沉思了一會說道:
“蘇總,我覺得京都分公司人員比較臃腫,而且很多老員工的工作量並不飽和,是否可以考慮做一輪優化,這樣提高業務協作效率,也能降低成本。”
聽鄧總的意思,就是要裁員。
裁員會不會增加效率,有可能會,但有可能裁到大動脈。
現在的互聯網巨無霸,無疑是三大門戶和企鵝、電商。
三大門戶的用戶總量有兩億左右,還是要分攤到三個門戶。
在前公司門戶網站時候有過數據分析,大部分用戶隻會持續去一個門戶網站,少部個會經常去兩個門戶網站,經常去三個門戶網站的用戶極少。
這樣來看,單個門戶網站的用戶數也就在1億出頭左右。
現在的盤古時代圍繞開心網的業務鏈用戶,已經超越這些門戶網站。
思緒了片刻,認真的說道:
“蘇總,這方麵我們一直在做。
主要是從兩個方向。”
“第一,合並的業務,我們不隻是用戶數據打通,我們業務層的數據也打通了。”
“甚至在開心網、博客、視頻這些業務上,互相做了無縫關聯的跳轉,讓用戶能夠持續的留存在我們的業務平台上。”
“第二,最近公司大力提升了市場營銷的規模,總計投入營銷資源1億3000萬華夏幣,現在的 1.6億用戶,有上千萬是新增的。”
蘇易聽完投入這麽多錢,才增加千百萬用戶。
雖然這些錢不隻是作為用戶增長使用,更多的各種業務的推廣、獎勵和引導,但最終還是體現在用戶量上。
現在的用戶量,想要再增加用戶已經很難了,剩下的大多數互聯網的沉默用戶。
想到這裏,看著鄧維綸點了點頭說道:“後續再多投入運營資金,主要做用戶活躍和沉默激活。”
“運營這塊的團隊要加強起來,各業務板塊的聯合運營,要注意協調性問題,建議集團成立專門的運營管理部門。”
蘇易擔心業務板塊運營有部門牆,都是自己做自己的,前世各大互聯網廠商都避免不了這個問題,盤古時代也一樣。
業務板塊都是獨立經營業務,聯合運營一定有的占便宜,有的吃虧,這種情況下,吃虧的肯定心裏不平衡。
久而久之,業務板塊之間的合作慢慢就消失了。
鄧維綸點了點頭,回答道:“明白,蘇總,回去我會製定新的運營製度,針對集團各業務板塊的運營計劃做統一性的管理。”
說完看著蘇總沒有問題,於是接著說道:
“六月集團收入6250萬華夏幣。”
“七月集團收入7800萬華夏幣。”
“八月截止今天27號,1.2億華夏幣。”
“六月和七月的增長數據,主要來源於千人千麵廣告係統上線。”
“現在這個大數據推薦係統越來越成熟,後續持續優化,對我們整體的廣告收入還會有緩慢增長。”
“八月的增長數據,主要原因整合博客、視頻、遊戲業務後,給開心網帶來一波用戶和活躍。”
“其次博客、視頻、遊戲業務,被開心網引導後,在原來用戶和收入的基礎上成300%的增長速度。”
“按照這個趨勢,八月份收入可能突破1.5億,隨著業務的整合,互相之間越來越關聯,後續的收入還會呈增長趨勢。”
“八月份全集團的成本支出為7800萬華夏幣,不含日常營運外的大資源營銷費用,其中原開心網業務3000萬左右成本,並購的業務4800萬成本。”
“關於成本,我們做過詳細分析,主要是並購公司的人員比較多,而且京都薪資也不低。”
蘇易聽到,不由點了點頭,這種日常運營外的大規模營銷,不能作為日常收支來統計。
為了短期更快的發展業務做的燒錢行為,在這裏要區分開,主要是為了給投資商體現,公司日常真實的市盈率情況。
但成本區分上來看,並購公司的成本真高,怪不得很多公司並購就裁員。
“預計八月份公司,淨收入達到7000萬華夏幣。”
聽到鄧維綸說完業務收入情況,蘇易不免笑了起來。
這個數據的確很漂亮,更加證明收購永遠是收入增長的王道。
因為業務鏈的完善,直接讓收入翻倍了,當然也隻是這一個月翻倍,後續隻是會持續增長。
所以很多公司在上市前瘋狂收購,把收入做上去,上市的發行就會更順利。
不過雖然收入翻倍,但真正產生的利潤卻不高。
八月增加的7000多萬收入,除了開心網正常增長,估計並購帶來的收入有6000萬左右。
就算這6000多萬,也很多是開心網的流量引導過去。
這次並購三個公司,公司人力成本、日常運營費用、服務器硬件等總共也需要四千萬左右的成本。
這樣算下來,實際並購公司本身產生的收入利潤價值並不大。
並購來的業務,利用開心網的流量資源,才剛剛盈利,可以而知之前這些業務都是虧本經營。
不過就算這樣,並購依舊對開心網的整體規模來說帶來巨大變化。
特別是開心網、視頻、遊戲、博客互相之間的用戶流量引導,能讓各自的業務帶來新的發展機會。
現在還是業務剛融合,後續隻要做好用戶留存,收入還會呈更快的上升趨勢。
想到這裏,蘇易大聲的笑了起來,說道:
“鄧總,這個數據太好了,比我們想象的好多了。”
“剛才說的,用戶運營要抓緊做起來,隻要把各業務板塊都激活起來才能把收入做的更好。”
“有這個數據,我和投資商那邊就可以好好的去說一說。”
“投資商,不怕我們數據好,也不怕我們估值高,數據越好估值越高他們越開心。”
“越是這樣,他們未來賺到的會越多。”
“要爭取保住月淨利潤8000萬以上。”
鄧維綸聽到蘇易說的目標,沉思了一會說道:
“蘇總,我覺得京都分公司人員比較臃腫,而且很多老員工的工作量並不飽和,是否可以考慮做一輪優化,這樣提高業務協作效率,也能降低成本。”
聽鄧總的意思,就是要裁員。
裁員會不會增加效率,有可能會,但有可能裁到大動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