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來使
穿越成崇禎,看我力挽狂瀾 作者:槿衣宇石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天空才剛剛泛起魚肚白,破曉的曙光還未完全照亮大地,嘹亮而激昂的口號聲便已如洪鍾般在軍營的上空久久回蕩。
這早已成為忠衛營習以為常的景象。
自討逆檄文發布之前,崇禎就著手成立了忠衛營。與新組建的人民軍有所不同,忠衛營是在李來亨、閻應元所率部隊的基礎上整合而成,其成員皆是從其他各鎮軍隊中精心抽調而來的忠誠勇敢、能征善戰之士。
忠衛營在編製與管理上依舊沿襲舊製,然而在裝備方麵卻得到了極大的強化與提升。
尤其是其所配備的鳥銃,全部換裝為新配製的黑火藥,這種黑火藥威力強勁,性能遠超以往。同時,紙殼定裝彈藥也開始逐步列裝部隊,隻不過,要想讓士兵們熟練掌握並運用這些新裝備,使其形成強大的戰鬥力,還需要進行大量艱苦的適應性訓練。訓練的重點在於讓士兵們能夠在最短的時間內,以最快的速度裝填好彈藥並精準地發射出去,這對於提升部隊的作戰效率和火力輸出至關重要。
而對於人民軍,崇禎則有著截然不同的規劃與構想。
他決心完全按照新式軍隊的模式來精心打造這支隊伍,使其成為大明軍隊的一支革新力量。人民軍的主力武器將以火槍為主,所有的戰術體係都將圍繞火槍展開設計與運用,徹底改變當前火槍在軍隊中僅作為配角的尷尬地位。在崇禎的謀劃中,不久的將來,後世被戲稱為“排隊槍斃”,在西方赫赫有名的排槍戰術將有望在大明的土地上閃亮登場。
所謂的排槍戰術,其核心要訣在於讓士兵們整齊地站成一排,通過齊射的方式,使子彈如同一堵密不透風的“彈牆”般呼嘯而出,以此來大幅提高殺傷力和命中率。
這種戰術乍一看似乎顯得頗為愚笨和呆板,但實際上,它卻是英國和法國軍隊能夠在歐洲長期稱雄,“傲視群雄”的關鍵所在。當年,他們憑借著科學嚴謹的訓練方法,將每一名士兵都成功地訓練成了冷酷無情的“機器殺手”。這些士兵在戰場上,心中隻有服從命令這一信念,無論是行進、裝填彈藥、端槍瞄準還是射擊,每一個動作都精準無誤,整齊劃一,仿佛是被同一台機器所操控。
然而,這種戰術看似簡單易行,實則對士兵的心理素質和膽量是一個極為嚴峻的考驗。
因為在實戰中,士兵們必須要迎著敵人凶猛的子彈和呼嘯的炮彈堅定地行進,這就要求他們首先要克服內心深處“怕死”的本能恐懼。否則,隻要有一個人因為恐懼而退縮,轉身向後逃跑,那麽這種恐慌情緒就極有可能引發連鎖反應,如同瘟疫般迅速在部隊中蔓延開來,最終導致整個軍隊的潰敗。
因此,那些能夠站在隊伍前排,昂首挺胸,踏著正步無畏前進的士兵,無疑都是經過精挑細選的勇士。而激勵他們奮勇向前的,除了對國家和民族的忠誠之外,還有戰死後豐厚的撫恤金以及無上的榮譽。這些物質與精神上的雙重激勵,成為了他們在戰場上勇往直前的強大動力。
這也是為何崇禎在招募人民軍士兵時,明確表示隻要那些老實聽話、淳樸憨厚的普通百姓,而堅決拒絕那些雖有百戰經驗但卻沾染了兵痞惡習的老兵。因為他深知,對於一支旨在推行新式戰術,強調紀律與服從的軍隊而言,士兵的忠誠度和服從性遠比個人的戰鬥經驗更為重要。
對於來自後世的崇禎而言,軍隊的訓練無疑是重中之重,是打造一支強大軍隊的核心環節。自忠衛營成立之日起,崇禎便親自督促李來亨、閻應元製定了詳盡而嚴格的訓練計劃,並要求忠衛營全體將士務必嚴格執行,加強訓練強度與質量。
其實,在古代傳統的軍事訓練體係中,關於如何訓練士兵的身體素質,已經形成了一套較為完善的方法與理論。
崇禎起初還以為憑借自己來自後世的見識與知識,能夠在這方麵提出一些獨特而卓越的建議,為軍隊訓練帶來創新性的變革。然而,經過深入研究與思考後,他卻無奈地發現,自己所能貢獻的不過是一些微不足道的補充與細化罷了。
而後世與古代在軍事訓練上的顯著區別,從單兵素質的培養來看,主要體現在綜合素質的全麵提升上,包括文化素質、心理素質、軍事技能等多個方麵的協同發展。
在後世的軍事理念中,一個優秀的士兵不僅要具備強壯的體魄和精湛的軍事技能,還需要擁有一定的文化知識,以便更好地理解和執行複雜的戰術指令,同時還要具備強大的心理素質,能夠在極端惡劣的戰場環境下保持冷靜與堅定。
“兵貴精不貴多”,這是一個幾乎所有稍有軍事素養的將領都耳熟能詳的道理。然而,要打造一支真正的精兵,卻需要投入大量的資源。無論是前期漫長而艱苦的訓練,還是個人精良的裝備配備,再到士兵們每日的飲食供應,這所有的一切最終都離不開雄厚的錢糧支持。
而且,這種投入不僅僅是巨大的,更是持續性的,需要長期穩定的財政保障。因此,盡管這個道理眾人皆知,但真正願意付諸實踐,不惜成本去打造精兵的人卻寥寥無幾。
崇禎卻恰恰是那個為數不多,願意全力投入的人。江北四鎮的錢糧撥付需經由史可法之手,崇禎在此時自然將優先保障忠衛營的需求放在首位。如今,他更是從兩淮鹽商手中獲取了兩千餘萬兩的巨額款項,這使得他在軍隊訓練方麵擁有了充足的資金支持,自然不會再吝嗇。
所以,如今的忠衛營,不僅武器裝備堪稱一流,是全軍中最為精良的,就連夥食待遇也是首屈一指。士兵們每餐都能享用到豐盛而營養的食物,足以保證他們在高強度的訓練中有足夠的體力支撐。餉銀方麵,崇禎更是從不拖欠,每月按時足額發放。在如此優厚的待遇之下,盡管訓練強度極大,極為艱苦,但士兵們卻毫無怨言,反而個個都充滿了幹勁與鬥誌。
其實,這些身處底層的士兵們,他們的要求與期望本就十分簡單質樸。隻要能夠得到應有的報酬與待遇,能夠感受到上級的關懷與尊重,他們便會心甘情願地為軍隊奉獻一切,無怨無悔地執行每一項任務。
這五千名士兵,原本就是從各鎮軍隊中挑選出來的精銳之師,經過數日的嚴格訓練與精心整頓,再加上充足的營養補充,整支軍隊的精氣神在短時間內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仿佛脫胎換骨一般。
每日清晨的五公裏負重越野訓練,崇禎都會親自參與其中。
當他第一次提出要與士卒們一同跑步時,李來亨和閻應元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差點驚掉下巴。在他們的認知中,將領與士卒同甘共苦並非從未有過,但一般而言,這種情況多發生在基層將領以下的層麵。高級將領,尤其是皇帝陛下,與普通士卒一起進行跑步訓練,這在整個大明曆史上都是極為罕見的,數遍大明王朝,恐怕也難以找出幾個這樣的例子。
李來亨、閻應元起初極力勸說崇禎放棄這個想法,但見崇禎心意已決,無奈之下,他們心想或許崇禎帝隻是一時興起,想要做做樣子,等跑上幾次之後便會知難而退。然而,令他們萬萬沒有想到的是,崇禎帝自最初隻能勉強堅持走下來,到如今竟然能夠身著沉重的鎧甲,背負著行囊,順利地完成負重跑步,而且愣是一天都沒有落下。這一堅持,讓李來亨和閻應元在深感敬佩之餘,更是對崇禎的決心與毅力有了全新的認識,也進一步增強了他們對崇禎的信心與忠誠。
而討逆檄文發布之後,基層的士卒們也逐漸知曉了那個之前與他們一同跑步訓練的人竟然是皇帝陛下。這一消息讓他們大為震驚,同時也讓他們心中充滿了感動與自豪。更讓他們意想不到的是,這位皇帝陛下在身份公開之後,仍然一如既往地陪伴他們進行負重跑步訓練,毫無架子,與他們同甘共苦。這一舉動使得忠衛營的士氣如火箭般躥升,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頂點,而士兵們對於崇禎的忠誠也自然而然地達到了頂峰。
這雖然在某種程度上可以說是一種取巧之道,但古往今來,能夠真正放下身段,與普通士卒一起並肩訓練的帝王,除了個別開國皇帝之外,確實再難找出其他人了。
如果是真正曆史上的崇禎,或許確實難以放下高高在上的身段,去與士卒們同甘共苦。但對於這位穿越而來的後世小白作家,同時又是一位馬拉鬆愛好者而言,這不過是恢複了他在後世的日常習慣罷了。既能鍛煉身體,又能借此機會收割一波士兵們的忠誠,何樂而不為呢?
而且,經過這段時間堅持不懈的恢複鍛煉,崇禎明顯感覺到了自己身體狀況的顯著變化。他甚至暗自懷疑,是不是穿越帶來了某種特殊的福利,自己的身體恢複速度遠超常人。
如今的他,早已不再是之前那個病懨懨、弱不禁風的皇帝模樣。不僅如此,他現在不僅能夠輕鬆自如地騎乘駿馬,馳騁疆場,還能夠熟練地拉開強弓,射出利箭。平日裏,無論是拳腳功夫還是兵刃技藝,與朱鐵、趙孟等高手過招時,也能走上幾招。至於普通的兵卒,一對一較量的話,他也絲毫不輸於大多數人。
隻是即便如此,崇禎心中也清楚地知道,自己一刻都不能放鬆。他如今所麵臨的局勢極為嚴峻,需要收拾的爛攤子太多了。如果不能在清軍南下之前成功地將南明朝廷凝聚在一起,形成統一而強大的抵抗力量,如果不能及時打造好堅固的江淮防線,阻擋清軍的鐵騎,那麽他們的潰敗將隻是瞬息之間的事情。
從曆史的經驗來看,清軍入關之時,兵力實際上並不雄厚。然而,他們卻巧妙地利用了當時的局勢,在短時間內大量收降了明軍和大順軍,從而迅速擴充了自己的實力,這才有了後來南下的強大軍事力量。左良玉、李成棟、劉澤清、劉良佐,這些手握重兵的將領,各自麾下都擁有數萬、甚至於十數萬精兵,但最終卻都紛紛投降了清廷。
如今在河南、山東等地,還有許多自發組建的民間義勇軍,他們心念大明,渴望為保衛國家貢獻力量。如果崇禎能夠及時將這些人收攏整合,納入自己的麾下,那麽清軍在短時間內又怎敢輕易南下呢?
所以,崇禎深知,當務之急是要及早掌控朝堂。隻有牢牢掌控了朝堂,他才能進一步推動軍事、財政、經濟、政治等方方麵麵的改革與發展工作,為挽救大明王朝奠定堅實的基礎。隻有真正到了那個時候,他的力挽狂瀾之舉才算是真正邁出了艱難而關鍵的第一步!
讓崇禎沒想到的是,不僅他著急,那朝堂之上卻還有比他更為著急的人。
當他還在軍營中進行五公裏負重跑步訓練時,王承恩匆匆趕來稟報,劉澤清、馬士英派遣誠意伯劉孔炤作為使者,有極為重要的事情前來叩見陛下。此時,史可法正帶著誠意伯在大營中焦急地等候著。
“誠意伯劉孔炤?朕倒是認得,”崇禎聽到此事,臉上露出一絲驚訝之色,“他是劉澤清和馬士英的使者?說了什麽事情嗎?”
“皇爺,這個卻並未提及。那誠意伯似乎不想讓旁人知曉,史大人也隻是說請陛下回營,他們會當麵詳細匯報。”王承恩恭敬地說道。
“馬士英……劉澤清……這就有意思了,這兩家夥竟然搞到了一起。”崇禎微微皺眉,心中不禁一動,思索片刻後說道,“難道說那馬士英準備拋棄朱由崧了?”
“皇爺,您這麽一說,還真是有這種可能……”王承恩略一沉吟,輕輕點了點頭。
“若如此,那可是好事兒。”崇禎嘴角微微上揚,露出一絲不易察覺的笑容,說道,“那咱們就趕緊回去。”
崇禎簡單地擦拭了一下額頭的汗水,迅速將濕透的衣服換下,便急匆匆地趕赴中軍大營之中。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崇禎雖然身著便服,但他一踏入大營,便被善於察言觀色的劉孔炤一眼辨認出來。劉孔炤毫不猶豫,撲通一聲跪倒在崇禎的麵前,高呼萬歲。
“誠意伯乃勳貴之後,不必多禮。”崇禎淡淡地看了劉孔炤一眼,平靜地說道,“聽說是馬士英與劉澤清派你過來的?卻是不知所來何事?”
“陛下,馬大人與臣等對於陛下忠心耿耿,聽聞陛下歸來,我等喜不自勝,欲迎陛下進京呀!”
這早已成為忠衛營習以為常的景象。
自討逆檄文發布之前,崇禎就著手成立了忠衛營。與新組建的人民軍有所不同,忠衛營是在李來亨、閻應元所率部隊的基礎上整合而成,其成員皆是從其他各鎮軍隊中精心抽調而來的忠誠勇敢、能征善戰之士。
忠衛營在編製與管理上依舊沿襲舊製,然而在裝備方麵卻得到了極大的強化與提升。
尤其是其所配備的鳥銃,全部換裝為新配製的黑火藥,這種黑火藥威力強勁,性能遠超以往。同時,紙殼定裝彈藥也開始逐步列裝部隊,隻不過,要想讓士兵們熟練掌握並運用這些新裝備,使其形成強大的戰鬥力,還需要進行大量艱苦的適應性訓練。訓練的重點在於讓士兵們能夠在最短的時間內,以最快的速度裝填好彈藥並精準地發射出去,這對於提升部隊的作戰效率和火力輸出至關重要。
而對於人民軍,崇禎則有著截然不同的規劃與構想。
他決心完全按照新式軍隊的模式來精心打造這支隊伍,使其成為大明軍隊的一支革新力量。人民軍的主力武器將以火槍為主,所有的戰術體係都將圍繞火槍展開設計與運用,徹底改變當前火槍在軍隊中僅作為配角的尷尬地位。在崇禎的謀劃中,不久的將來,後世被戲稱為“排隊槍斃”,在西方赫赫有名的排槍戰術將有望在大明的土地上閃亮登場。
所謂的排槍戰術,其核心要訣在於讓士兵們整齊地站成一排,通過齊射的方式,使子彈如同一堵密不透風的“彈牆”般呼嘯而出,以此來大幅提高殺傷力和命中率。
這種戰術乍一看似乎顯得頗為愚笨和呆板,但實際上,它卻是英國和法國軍隊能夠在歐洲長期稱雄,“傲視群雄”的關鍵所在。當年,他們憑借著科學嚴謹的訓練方法,將每一名士兵都成功地訓練成了冷酷無情的“機器殺手”。這些士兵在戰場上,心中隻有服從命令這一信念,無論是行進、裝填彈藥、端槍瞄準還是射擊,每一個動作都精準無誤,整齊劃一,仿佛是被同一台機器所操控。
然而,這種戰術看似簡單易行,實則對士兵的心理素質和膽量是一個極為嚴峻的考驗。
因為在實戰中,士兵們必須要迎著敵人凶猛的子彈和呼嘯的炮彈堅定地行進,這就要求他們首先要克服內心深處“怕死”的本能恐懼。否則,隻要有一個人因為恐懼而退縮,轉身向後逃跑,那麽這種恐慌情緒就極有可能引發連鎖反應,如同瘟疫般迅速在部隊中蔓延開來,最終導致整個軍隊的潰敗。
因此,那些能夠站在隊伍前排,昂首挺胸,踏著正步無畏前進的士兵,無疑都是經過精挑細選的勇士。而激勵他們奮勇向前的,除了對國家和民族的忠誠之外,還有戰死後豐厚的撫恤金以及無上的榮譽。這些物質與精神上的雙重激勵,成為了他們在戰場上勇往直前的強大動力。
這也是為何崇禎在招募人民軍士兵時,明確表示隻要那些老實聽話、淳樸憨厚的普通百姓,而堅決拒絕那些雖有百戰經驗但卻沾染了兵痞惡習的老兵。因為他深知,對於一支旨在推行新式戰術,強調紀律與服從的軍隊而言,士兵的忠誠度和服從性遠比個人的戰鬥經驗更為重要。
對於來自後世的崇禎而言,軍隊的訓練無疑是重中之重,是打造一支強大軍隊的核心環節。自忠衛營成立之日起,崇禎便親自督促李來亨、閻應元製定了詳盡而嚴格的訓練計劃,並要求忠衛營全體將士務必嚴格執行,加強訓練強度與質量。
其實,在古代傳統的軍事訓練體係中,關於如何訓練士兵的身體素質,已經形成了一套較為完善的方法與理論。
崇禎起初還以為憑借自己來自後世的見識與知識,能夠在這方麵提出一些獨特而卓越的建議,為軍隊訓練帶來創新性的變革。然而,經過深入研究與思考後,他卻無奈地發現,自己所能貢獻的不過是一些微不足道的補充與細化罷了。
而後世與古代在軍事訓練上的顯著區別,從單兵素質的培養來看,主要體現在綜合素質的全麵提升上,包括文化素質、心理素質、軍事技能等多個方麵的協同發展。
在後世的軍事理念中,一個優秀的士兵不僅要具備強壯的體魄和精湛的軍事技能,還需要擁有一定的文化知識,以便更好地理解和執行複雜的戰術指令,同時還要具備強大的心理素質,能夠在極端惡劣的戰場環境下保持冷靜與堅定。
“兵貴精不貴多”,這是一個幾乎所有稍有軍事素養的將領都耳熟能詳的道理。然而,要打造一支真正的精兵,卻需要投入大量的資源。無論是前期漫長而艱苦的訓練,還是個人精良的裝備配備,再到士兵們每日的飲食供應,這所有的一切最終都離不開雄厚的錢糧支持。
而且,這種投入不僅僅是巨大的,更是持續性的,需要長期穩定的財政保障。因此,盡管這個道理眾人皆知,但真正願意付諸實踐,不惜成本去打造精兵的人卻寥寥無幾。
崇禎卻恰恰是那個為數不多,願意全力投入的人。江北四鎮的錢糧撥付需經由史可法之手,崇禎在此時自然將優先保障忠衛營的需求放在首位。如今,他更是從兩淮鹽商手中獲取了兩千餘萬兩的巨額款項,這使得他在軍隊訓練方麵擁有了充足的資金支持,自然不會再吝嗇。
所以,如今的忠衛營,不僅武器裝備堪稱一流,是全軍中最為精良的,就連夥食待遇也是首屈一指。士兵們每餐都能享用到豐盛而營養的食物,足以保證他們在高強度的訓練中有足夠的體力支撐。餉銀方麵,崇禎更是從不拖欠,每月按時足額發放。在如此優厚的待遇之下,盡管訓練強度極大,極為艱苦,但士兵們卻毫無怨言,反而個個都充滿了幹勁與鬥誌。
其實,這些身處底層的士兵們,他們的要求與期望本就十分簡單質樸。隻要能夠得到應有的報酬與待遇,能夠感受到上級的關懷與尊重,他們便會心甘情願地為軍隊奉獻一切,無怨無悔地執行每一項任務。
這五千名士兵,原本就是從各鎮軍隊中挑選出來的精銳之師,經過數日的嚴格訓練與精心整頓,再加上充足的營養補充,整支軍隊的精氣神在短時間內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仿佛脫胎換骨一般。
每日清晨的五公裏負重越野訓練,崇禎都會親自參與其中。
當他第一次提出要與士卒們一同跑步時,李來亨和閻應元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差點驚掉下巴。在他們的認知中,將領與士卒同甘共苦並非從未有過,但一般而言,這種情況多發生在基層將領以下的層麵。高級將領,尤其是皇帝陛下,與普通士卒一起進行跑步訓練,這在整個大明曆史上都是極為罕見的,數遍大明王朝,恐怕也難以找出幾個這樣的例子。
李來亨、閻應元起初極力勸說崇禎放棄這個想法,但見崇禎心意已決,無奈之下,他們心想或許崇禎帝隻是一時興起,想要做做樣子,等跑上幾次之後便會知難而退。然而,令他們萬萬沒有想到的是,崇禎帝自最初隻能勉強堅持走下來,到如今竟然能夠身著沉重的鎧甲,背負著行囊,順利地完成負重跑步,而且愣是一天都沒有落下。這一堅持,讓李來亨和閻應元在深感敬佩之餘,更是對崇禎的決心與毅力有了全新的認識,也進一步增強了他們對崇禎的信心與忠誠。
而討逆檄文發布之後,基層的士卒們也逐漸知曉了那個之前與他們一同跑步訓練的人竟然是皇帝陛下。這一消息讓他們大為震驚,同時也讓他們心中充滿了感動與自豪。更讓他們意想不到的是,這位皇帝陛下在身份公開之後,仍然一如既往地陪伴他們進行負重跑步訓練,毫無架子,與他們同甘共苦。這一舉動使得忠衛營的士氣如火箭般躥升,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頂點,而士兵們對於崇禎的忠誠也自然而然地達到了頂峰。
這雖然在某種程度上可以說是一種取巧之道,但古往今來,能夠真正放下身段,與普通士卒一起並肩訓練的帝王,除了個別開國皇帝之外,確實再難找出其他人了。
如果是真正曆史上的崇禎,或許確實難以放下高高在上的身段,去與士卒們同甘共苦。但對於這位穿越而來的後世小白作家,同時又是一位馬拉鬆愛好者而言,這不過是恢複了他在後世的日常習慣罷了。既能鍛煉身體,又能借此機會收割一波士兵們的忠誠,何樂而不為呢?
而且,經過這段時間堅持不懈的恢複鍛煉,崇禎明顯感覺到了自己身體狀況的顯著變化。他甚至暗自懷疑,是不是穿越帶來了某種特殊的福利,自己的身體恢複速度遠超常人。
如今的他,早已不再是之前那個病懨懨、弱不禁風的皇帝模樣。不僅如此,他現在不僅能夠輕鬆自如地騎乘駿馬,馳騁疆場,還能夠熟練地拉開強弓,射出利箭。平日裏,無論是拳腳功夫還是兵刃技藝,與朱鐵、趙孟等高手過招時,也能走上幾招。至於普通的兵卒,一對一較量的話,他也絲毫不輸於大多數人。
隻是即便如此,崇禎心中也清楚地知道,自己一刻都不能放鬆。他如今所麵臨的局勢極為嚴峻,需要收拾的爛攤子太多了。如果不能在清軍南下之前成功地將南明朝廷凝聚在一起,形成統一而強大的抵抗力量,如果不能及時打造好堅固的江淮防線,阻擋清軍的鐵騎,那麽他們的潰敗將隻是瞬息之間的事情。
從曆史的經驗來看,清軍入關之時,兵力實際上並不雄厚。然而,他們卻巧妙地利用了當時的局勢,在短時間內大量收降了明軍和大順軍,從而迅速擴充了自己的實力,這才有了後來南下的強大軍事力量。左良玉、李成棟、劉澤清、劉良佐,這些手握重兵的將領,各自麾下都擁有數萬、甚至於十數萬精兵,但最終卻都紛紛投降了清廷。
如今在河南、山東等地,還有許多自發組建的民間義勇軍,他們心念大明,渴望為保衛國家貢獻力量。如果崇禎能夠及時將這些人收攏整合,納入自己的麾下,那麽清軍在短時間內又怎敢輕易南下呢?
所以,崇禎深知,當務之急是要及早掌控朝堂。隻有牢牢掌控了朝堂,他才能進一步推動軍事、財政、經濟、政治等方方麵麵的改革與發展工作,為挽救大明王朝奠定堅實的基礎。隻有真正到了那個時候,他的力挽狂瀾之舉才算是真正邁出了艱難而關鍵的第一步!
讓崇禎沒想到的是,不僅他著急,那朝堂之上卻還有比他更為著急的人。
當他還在軍營中進行五公裏負重跑步訓練時,王承恩匆匆趕來稟報,劉澤清、馬士英派遣誠意伯劉孔炤作為使者,有極為重要的事情前來叩見陛下。此時,史可法正帶著誠意伯在大營中焦急地等候著。
“誠意伯劉孔炤?朕倒是認得,”崇禎聽到此事,臉上露出一絲驚訝之色,“他是劉澤清和馬士英的使者?說了什麽事情嗎?”
“皇爺,這個卻並未提及。那誠意伯似乎不想讓旁人知曉,史大人也隻是說請陛下回營,他們會當麵詳細匯報。”王承恩恭敬地說道。
“馬士英……劉澤清……這就有意思了,這兩家夥竟然搞到了一起。”崇禎微微皺眉,心中不禁一動,思索片刻後說道,“難道說那馬士英準備拋棄朱由崧了?”
“皇爺,您這麽一說,還真是有這種可能……”王承恩略一沉吟,輕輕點了點頭。
“若如此,那可是好事兒。”崇禎嘴角微微上揚,露出一絲不易察覺的笑容,說道,“那咱們就趕緊回去。”
崇禎簡單地擦拭了一下額頭的汗水,迅速將濕透的衣服換下,便急匆匆地趕赴中軍大營之中。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崇禎雖然身著便服,但他一踏入大營,便被善於察言觀色的劉孔炤一眼辨認出來。劉孔炤毫不猶豫,撲通一聲跪倒在崇禎的麵前,高呼萬歲。
“誠意伯乃勳貴之後,不必多禮。”崇禎淡淡地看了劉孔炤一眼,平靜地說道,“聽說是馬士英與劉澤清派你過來的?卻是不知所來何事?”
“陛下,馬大人與臣等對於陛下忠心耿耿,聽聞陛下歸來,我等喜不自勝,欲迎陛下進京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