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蒲州王氏
穿越成崇禎,看我力挽狂瀾 作者:槿衣宇石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別讓她跑嘍!”十數名家丁模樣的人手持棍棒,氣勢洶洶地大喊著衝了過來,如一陣旋風般一頭闖進了那支送親的隊伍之中。
這些人個個身手矯健,行動敏捷,一看便是訓練有素之輩,顯然平日裏沒少做這種追逐抓捕的事情。他們就像一群闖入羊群的惡狼,瞬間讓整支送親的隊伍陷入了一片雞飛狗跳的混亂之中。
“誰特麽的瞎了眼,敢闖三爺的送親隊伍!”送親隊伍中有人高聲喊道,聲音中帶著幾分怒氣。
“王家大少爺辦事,你那個什麽狗屁三爺滾遠點!”家丁之中有人毫不客氣的厲聲喝道,語氣中充滿了傲慢與不屑。
“原來是王少爺,那個……有什麽事情,小的可以代勞。”送親隊伍中的一個身材瘦小的男子,臉上立刻堆滿了討好的笑容,點頭哈腰地說道。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絲畏懼,顯然是知道對方的來頭不小,不敢輕易得罪。
“哼!”說話的是一個身材壯碩的中年男子,他站在那群家丁前麵,猶如一隻威風凜凜的獅子,看起來應該是這群家丁的首領。他冷哼一聲,眼神中透露出一股威嚴,說道:“你們從王婆那裏來,可有夾帶什麽人?”
“這……這怎麽可能?”瘦小的男子趕忙說道,臉上露出一絲驚慌,但還是強裝鎮定。“我這裏的人都是一直跟著我幹的,多不多人,我可是一眼就看出來了……”
“三爺,今天有個廚娘病了,臨時換了個人,”這時,送親隊伍中有人小聲地提醒那位瘦小的男子道。
“什麽?是誰?”那三爺心中一驚,臉色瞬間變得煞白,趕忙問道。他的聲音都有些顫抖了,顯然是意識到事情可能有些不妙。
“是小英的娘親病了,小英找了個本家的親戚過來頂替,我們也就沒當回事......”那人趕忙說道,聲音也有些發虛。
“那人在哪?帶我去找!”家丁首領冷冷地說道,聲音中沒有一絲感情,仿佛在下達一道不可違抗的命令。
“快去啊!”那位三爺見自己的手下還在猶豫地看著自己,氣得一腳踢了過去,急聲說道。
他此刻心急如焚,額頭上的汗水不停地滴落下來。他心裏清楚,雖然在這一片,他三爺的名號也算是有點威望,可眼前的這群家丁可不是他能輕易招惹得起的,那可是兩淮鹽商中有數的幾個大鹽商之一蒲州王家的嫡長子王琮的家丁。
兩淮鹽商的發跡,與大明朝的鹽業政策緊密相連。明初,為了防禦北方遊牧民族,在長城沿線設立了九邊重鎮,駐軍規模龐大,軍需供給困難重重。為此,明朝政府實施開中製,允許商人向邊鎮的邊倉納糧,以此換取販賣官鹽的執照(鹽引)。
晉陝商人抓住了這個絕佳的機會,他們從內地源源不斷地運送糧食等物資到邊鎮,換取鹽引後再到指定鹽場領鹽販賣。而蒲州王氏家族,就是通過向大同倉、太原倉交米換得鹽引,然後南下揚州兩淮鹽場領鹽,從而積累了原始資本,逐漸成為富甲一方的大鹽商。
近水樓台先得月,明初實行開中法時,陝商和晉商因鄰近“九邊”,憑借販鹽的暴利迅速崛起。而明中期以後,開中法取消,食鹽主要產地在兩淮,集散地又在揚州,徽商因地緣優勢開始雄起。
當“開中製”改為“折色製”,朝廷直接給邊關撥付餉銀,不再以鹽引兌付糧餉,山陝鹽商紛紛轉移到揚州。為了與徽商抗衡,地域風俗習慣相似的陝商與晉商時常聯合,遍布全國的“山陝會館”,就是這種“秦晉之好”的地緣產物。
揚州城中的兩淮鹽商,以陝、晉、徽三省最多。嘉靖年間的權臣嚴嵩之子嚴世蕃曾有這樣的論斷:“天下富家,積資滿五十萬以上,方居首等。”按他的看法,當時全國夠得上“首等”的隻有十七家,其中“山西三姓,徽州兩姓”。
山西的三姓就是三原的梁氏,蒲州的張、王兩氏。這其中的張、王兩氏更是亦官亦商,依靠錯綜複雜的家族聯姻,大多擁有根基深厚的官場背景。
王氏祖上王瑤的二子王崇義為鹽商,三子王崇古為嘉靖二十年進士,曆任刑部主事、陝西按察使、河南布政使、右副都禦史、兵部右侍郎、宣大總督等職。
王崇古的大姐嫁給了僑居蒲州的鹽商沈廷珍之子沈江,二姐則嫁給了同為蒲州鹽商的張允齡。張允齡之子張四維,在萬曆年間曾任內閣首輔。張四維之弟張四教,則在河東與長蘆兩個鹽區是數一數二的大鹽商。
這種錯綜複雜的關係讓王家在兩淮鹽商之中地位十分的尊崇,雖然如今的王氏雖然大不如從前,但也絕不是三爺這種地頭蛇能輕易招惹的。
就在此時,送親隊伍中突然一陣騷亂,兩道身影如脫兔般衝出人群,向著崇禎等人的方向跑去。崇禎見狀,下意識地望了過去,卻是兩個年輕的女子。
“給我追!”那家丁首領手一揮,十數人立刻如餓狼撲食般急忙追了上去。
“哎呦!”這兩道身影剛跑到崇禎的身旁,突然身子一歪,雙雙倒在了地上。
“婉兒,你怎麽了?”其中一個女子焦急地問道。
“小英,我不小心把腳崴了……”被叫做婉兒的女子無奈地歎了口氣說道,“我連累你了……”她的眼神中充滿了愧疚和無奈。
“這位姑娘,要緊不?”崇禎稍一猶豫,還是出於關心問道。
“無……無妨!”女子扭頭看了看正追過來的家丁,臉上瞬間露出絕望的神色,仿佛看到了世界末日一般。
崇禎仔細看了看,這位女子正值二八年華,臉上雖然塗抹著黑灰,但依然能看出其姣好的麵容輪廓,而在那些沒抹上黑灰的脖頸處更是露出白嫩的肌膚,猶如羊脂玉一般。看得出來,這個女子即便在這般狼狽的情況下,依然難掩其美麗的容顏。
說話間,那十數名家丁已然追了上來,這些人不但將這兩位女子圍了起來,更是因為崇禎剛才跟那位婉兒對話,連他們一起也圍了起來。
“跑!我看你還往哪跑!”這時那位家丁首領已經到了近前,他惡狠狠地對那婉兒說道,眼神中充滿了憤怒和得意。
“王福,都是我不好,不要難為小英!”婉兒此時已經努力平複了心情,她看著那位家丁首領,語氣中帶著一絲哀求。
“哼!難為?哈哈哈,”王福哈哈一笑,笑聲中充滿了嘲諷,“她既然敢幫你逃走,就要做好被懲罰的準備,我會讓她知道敢幫你的下場的……”
“你!”婉兒伸手指著王福,氣得渾身發抖,一時間不知道該說什麽好。她的眼睛裏閃爍著憤怒的火花,但又充滿了無助。
“我看你還敢不敢逃了,”王福冷冷地說道,眼神中透露出一股狠勁,“我也要讓別人知道,敢幫你是什麽下場!”
“求求你了,我再也不逃了,行不行?”婉兒掙紮著站起身,眼中噙著淚水,苦苦哀求道。她的聲音充滿了絕望和無奈,讓人聽了不禁心生憐憫。
“晚了!”王福大喝一聲道,“都給我帶走!”他的聲音如同驚雷一般,在空氣中炸響。
“等等!”就在此時,崇禎忍不住說話了。他的聲音不大,但卻充滿了堅定和威嚴。
“你是誰?怎麽,想管我們的事兒?”王福一愣,扭頭望向崇禎,冷冷地問道,眼神中充滿了警惕和不屑,“你可知道我是誰?”
“你是誰我不感興趣,我隻想知道,這位姑娘犯了什麽事兒了,你們要帶她走?”崇禎皺了皺眉頭,目光堅定地看著王福,絲毫沒有退縮的意思。
“嘿呦,這太陽打西邊出來了,揚州城中還有敢管我蒲州王家的人,”王福看了看崇禎,卻是一樂,臉上露出一絲嘲諷的笑容,笑道,“你確定你要管嗎?”
他的語氣中充滿了挑釁,似乎在等著崇禎退縮。
“我管了又能如何?”崇禎毫不畏懼地回應道,眼神中透露出一股堅定的決心。他緩緩地挺直了身子,仿佛一座不可撼動的山峰。
“嗬嗬,多少年沒遇上這麽有種的人了,既然你想管,那就別怪我不客氣了,”王福嘴角掛上一絲獰笑,眼中閃過一絲凶狠,喝道:“給我打!”
他的話音剛落,那群家丁便如惡狼一般朝著崇禎撲了過去......
這些人個個身手矯健,行動敏捷,一看便是訓練有素之輩,顯然平日裏沒少做這種追逐抓捕的事情。他們就像一群闖入羊群的惡狼,瞬間讓整支送親的隊伍陷入了一片雞飛狗跳的混亂之中。
“誰特麽的瞎了眼,敢闖三爺的送親隊伍!”送親隊伍中有人高聲喊道,聲音中帶著幾分怒氣。
“王家大少爺辦事,你那個什麽狗屁三爺滾遠點!”家丁之中有人毫不客氣的厲聲喝道,語氣中充滿了傲慢與不屑。
“原來是王少爺,那個……有什麽事情,小的可以代勞。”送親隊伍中的一個身材瘦小的男子,臉上立刻堆滿了討好的笑容,點頭哈腰地說道。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絲畏懼,顯然是知道對方的來頭不小,不敢輕易得罪。
“哼!”說話的是一個身材壯碩的中年男子,他站在那群家丁前麵,猶如一隻威風凜凜的獅子,看起來應該是這群家丁的首領。他冷哼一聲,眼神中透露出一股威嚴,說道:“你們從王婆那裏來,可有夾帶什麽人?”
“這……這怎麽可能?”瘦小的男子趕忙說道,臉上露出一絲驚慌,但還是強裝鎮定。“我這裏的人都是一直跟著我幹的,多不多人,我可是一眼就看出來了……”
“三爺,今天有個廚娘病了,臨時換了個人,”這時,送親隊伍中有人小聲地提醒那位瘦小的男子道。
“什麽?是誰?”那三爺心中一驚,臉色瞬間變得煞白,趕忙問道。他的聲音都有些顫抖了,顯然是意識到事情可能有些不妙。
“是小英的娘親病了,小英找了個本家的親戚過來頂替,我們也就沒當回事......”那人趕忙說道,聲音也有些發虛。
“那人在哪?帶我去找!”家丁首領冷冷地說道,聲音中沒有一絲感情,仿佛在下達一道不可違抗的命令。
“快去啊!”那位三爺見自己的手下還在猶豫地看著自己,氣得一腳踢了過去,急聲說道。
他此刻心急如焚,額頭上的汗水不停地滴落下來。他心裏清楚,雖然在這一片,他三爺的名號也算是有點威望,可眼前的這群家丁可不是他能輕易招惹得起的,那可是兩淮鹽商中有數的幾個大鹽商之一蒲州王家的嫡長子王琮的家丁。
兩淮鹽商的發跡,與大明朝的鹽業政策緊密相連。明初,為了防禦北方遊牧民族,在長城沿線設立了九邊重鎮,駐軍規模龐大,軍需供給困難重重。為此,明朝政府實施開中製,允許商人向邊鎮的邊倉納糧,以此換取販賣官鹽的執照(鹽引)。
晉陝商人抓住了這個絕佳的機會,他們從內地源源不斷地運送糧食等物資到邊鎮,換取鹽引後再到指定鹽場領鹽販賣。而蒲州王氏家族,就是通過向大同倉、太原倉交米換得鹽引,然後南下揚州兩淮鹽場領鹽,從而積累了原始資本,逐漸成為富甲一方的大鹽商。
近水樓台先得月,明初實行開中法時,陝商和晉商因鄰近“九邊”,憑借販鹽的暴利迅速崛起。而明中期以後,開中法取消,食鹽主要產地在兩淮,集散地又在揚州,徽商因地緣優勢開始雄起。
當“開中製”改為“折色製”,朝廷直接給邊關撥付餉銀,不再以鹽引兌付糧餉,山陝鹽商紛紛轉移到揚州。為了與徽商抗衡,地域風俗習慣相似的陝商與晉商時常聯合,遍布全國的“山陝會館”,就是這種“秦晉之好”的地緣產物。
揚州城中的兩淮鹽商,以陝、晉、徽三省最多。嘉靖年間的權臣嚴嵩之子嚴世蕃曾有這樣的論斷:“天下富家,積資滿五十萬以上,方居首等。”按他的看法,當時全國夠得上“首等”的隻有十七家,其中“山西三姓,徽州兩姓”。
山西的三姓就是三原的梁氏,蒲州的張、王兩氏。這其中的張、王兩氏更是亦官亦商,依靠錯綜複雜的家族聯姻,大多擁有根基深厚的官場背景。
王氏祖上王瑤的二子王崇義為鹽商,三子王崇古為嘉靖二十年進士,曆任刑部主事、陝西按察使、河南布政使、右副都禦史、兵部右侍郎、宣大總督等職。
王崇古的大姐嫁給了僑居蒲州的鹽商沈廷珍之子沈江,二姐則嫁給了同為蒲州鹽商的張允齡。張允齡之子張四維,在萬曆年間曾任內閣首輔。張四維之弟張四教,則在河東與長蘆兩個鹽區是數一數二的大鹽商。
這種錯綜複雜的關係讓王家在兩淮鹽商之中地位十分的尊崇,雖然如今的王氏雖然大不如從前,但也絕不是三爺這種地頭蛇能輕易招惹的。
就在此時,送親隊伍中突然一陣騷亂,兩道身影如脫兔般衝出人群,向著崇禎等人的方向跑去。崇禎見狀,下意識地望了過去,卻是兩個年輕的女子。
“給我追!”那家丁首領手一揮,十數人立刻如餓狼撲食般急忙追了上去。
“哎呦!”這兩道身影剛跑到崇禎的身旁,突然身子一歪,雙雙倒在了地上。
“婉兒,你怎麽了?”其中一個女子焦急地問道。
“小英,我不小心把腳崴了……”被叫做婉兒的女子無奈地歎了口氣說道,“我連累你了……”她的眼神中充滿了愧疚和無奈。
“這位姑娘,要緊不?”崇禎稍一猶豫,還是出於關心問道。
“無……無妨!”女子扭頭看了看正追過來的家丁,臉上瞬間露出絕望的神色,仿佛看到了世界末日一般。
崇禎仔細看了看,這位女子正值二八年華,臉上雖然塗抹著黑灰,但依然能看出其姣好的麵容輪廓,而在那些沒抹上黑灰的脖頸處更是露出白嫩的肌膚,猶如羊脂玉一般。看得出來,這個女子即便在這般狼狽的情況下,依然難掩其美麗的容顏。
說話間,那十數名家丁已然追了上來,這些人不但將這兩位女子圍了起來,更是因為崇禎剛才跟那位婉兒對話,連他們一起也圍了起來。
“跑!我看你還往哪跑!”這時那位家丁首領已經到了近前,他惡狠狠地對那婉兒說道,眼神中充滿了憤怒和得意。
“王福,都是我不好,不要難為小英!”婉兒此時已經努力平複了心情,她看著那位家丁首領,語氣中帶著一絲哀求。
“哼!難為?哈哈哈,”王福哈哈一笑,笑聲中充滿了嘲諷,“她既然敢幫你逃走,就要做好被懲罰的準備,我會讓她知道敢幫你的下場的……”
“你!”婉兒伸手指著王福,氣得渾身發抖,一時間不知道該說什麽好。她的眼睛裏閃爍著憤怒的火花,但又充滿了無助。
“我看你還敢不敢逃了,”王福冷冷地說道,眼神中透露出一股狠勁,“我也要讓別人知道,敢幫你是什麽下場!”
“求求你了,我再也不逃了,行不行?”婉兒掙紮著站起身,眼中噙著淚水,苦苦哀求道。她的聲音充滿了絕望和無奈,讓人聽了不禁心生憐憫。
“晚了!”王福大喝一聲道,“都給我帶走!”他的聲音如同驚雷一般,在空氣中炸響。
“等等!”就在此時,崇禎忍不住說話了。他的聲音不大,但卻充滿了堅定和威嚴。
“你是誰?怎麽,想管我們的事兒?”王福一愣,扭頭望向崇禎,冷冷地問道,眼神中充滿了警惕和不屑,“你可知道我是誰?”
“你是誰我不感興趣,我隻想知道,這位姑娘犯了什麽事兒了,你們要帶她走?”崇禎皺了皺眉頭,目光堅定地看著王福,絲毫沒有退縮的意思。
“嘿呦,這太陽打西邊出來了,揚州城中還有敢管我蒲州王家的人,”王福看了看崇禎,卻是一樂,臉上露出一絲嘲諷的笑容,笑道,“你確定你要管嗎?”
他的語氣中充滿了挑釁,似乎在等著崇禎退縮。
“我管了又能如何?”崇禎毫不畏懼地回應道,眼神中透露出一股堅定的決心。他緩緩地挺直了身子,仿佛一座不可撼動的山峰。
“嗬嗬,多少年沒遇上這麽有種的人了,既然你想管,那就別怪我不客氣了,”王福嘴角掛上一絲獰笑,眼中閃過一絲凶狠,喝道:“給我打!”
他的話音剛落,那群家丁便如惡狼一般朝著崇禎撲了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