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星之卷,章節不設限,時空不連貫。


    -----------------------------


    黃金台,四方館。


    館長朱建平,號鐵口神斷,位列“薊國四奇”。四方館替薊王網羅天下英才。薊國英傑輩出,四方館一眾相者,走南闖北,功不可沒。


    此時,正與遠道而來,隴右大震關,四海令左慈,館中對弈。


    昨日巫山女神到訪。入住將將落成之雲台觀邸。


    雲台觀邸,位於南港。與十夷王邸,隔街相望。乃薊國專為方士興建。隸屬四海館。觀中守邸丞,名喚葛玄,字孝先,丹陽句容人。年二十有三。少從烏角先生左慈修習《太清丹經》、《黃帝九鼎神丹經》、《金液丹經》等。“常服餌術(服食蒼術),長於治病,行符敕鬼,善於神變”。乃汙衣派,青年一輩之翹楚。常采藥山海,後奉師命,出仕薊國。拜為四百石之守邸丞。


    二十出頭,便以四百石出仕。前途不可限量。


    觀邸,乃薊國首創。“觀”言其製式,“邸”說明用途。雲台,便是所建觀邸之高台。為曆次清淤南港水路,積土成丘。後夯築高台,鋪設青石。廣植花木,上建觀邸。眺望北都京華,百裏山水。為仙人居。


    建成之初,便有巫山女神入住。更助雲台觀邸,揚名四海。


    便在左慈與朱建平對弈時,神女已入薊王宮。並昆侖九女仙,合奏《葛天八闕》。


    《呂氏春秋·古樂》:“昔‘葛天氏’之樂,三人操牛尾投足以歌八闕:一曰《載民》、二曰《玄鳥》、三曰《遂草木》、四曰《奮五穀》、五曰《敬天常》、六曰《達帝功》、七曰《依地德》、八曰《總萬物之極》。”


    葛天氏,乃遠古部落,其發明“樂舞”,乃是華夏樂舞始祖。相傳創有“葛天氏之樂”,由三人操牛尾而歌,共八曲。“塊柎瓦缶,武喿從之,是謂廣樂”。《隋書·音樂誌》亦有:“伊耆有葦籥之音,伏犧有網罟之詠,葛天八闋,神農五弦,事與功偕,其來已尚。”之記載。


    八闕依次奏響。待“二闕《玄鳥》響,九天玄女降”。


    《史記·殷本記》曰:“殷契,母曰簡狄,有娀氏之女,為帝嚳次妃。三人行浴,見玄鳥墮其卵,簡狄取而吞之,因孕生契。契長而佐禹治水有功。封於商,賜姓子氏。”


    又稱“玄鳥生商”。玄鳥,玄女也。


    自巫山神女入薊王宮。


    《葛天八闕》,已依次奏響七闕。


    左慈落子時,八闕之《總萬物之極》,已悄然落幕。


    左慈心中微動,遂掐指一算。


    “如何?”朱建平問道。


    少頃,左慈徐徐笑道:“我主已醒。內中情形,正如《易·坤》:‘龍戰於野,其血玄黃。’之句。”


    朱建平亦領悟:“碧血浣紗,飛龍在天。”


    比起二人置身事外,雲淡風輕。


    薊王宮上下,自《葛天八闕》奏響,便屏氣凝神,如臨大敵。


    待八闕終了,遲遲未見回響。


    北宮合歡殿前,一片死寂。


    “開門。”還是太妃,率先穩住心神。


    “喏。”函園貴人,亞馬遜女王希雷婭,這便打開宮門。


    殘香餘韻,撲麵而來。太妃屏氣凝神,不曾吸入半分。少頃,待被清風吹散,煥然一新。淡淡的腥甜,又呼之欲出。


    合歡殿的布局,與三足烏寢宮類似。推門便是前廳。四周陳列鼓樂,排設編鍾。對麵台上,置坐榻數列,供薊王並妃嬪觀賞。居中鋪陳金絲地毯,錯落上懸琉璃枝燈,乃由樂伶舞姬,載歌載舞。


    太妃駐足廳前,環視廳內。隻見七人散落場中各處。依次辨認,正是“八琅之璈”王子登,“雲和之笙”董雙成,“昆庭之金”石公子,“震靈之簧”許飛瓊,“五靈之石”婉淩華,“湘陰之磬”範成君,“九天之鈞”段安香。


    盛夏暑中,汗透薄紗。雲鬢微斜,酥腰半露。裙上落紅浸染,雙股血跡斑斑。墉宮七玉女,皆狀貌如此,無有例外。


    卻不見薊王。


    母子連心。顧不得查看玉女傷情,太妃避開滴落在樓梯上的長串血珠,拾階而上,前往寢宮二層。


    二樓開闊,一覽無餘。中起七重華蓋,下置七層玉階。以象天圓地方。華蓋罩下,帷幕低垂,內中人影綽綽。


    正是麒麟臥榻。


    太妃屏氣凝神,輕輕換了聲:“墩兒?”


    “母親。”正是劉備聲音。時下,也隻有劉備喚“母親”。


    久懸擔心,終於落地。太妃不禁淚流誥天。


    簾內似還有旁人。太妃不便上前,這便問道:“無恙否?”


    “兒無恙。”劉備答曰:“母親暫避,且容兒子更衣來見。”


    “好,好。”太妃這便醒悟,急忙轉身下樓,自出寢宮。命嬪妃、太醫、宮人入內。


    “萬勿輕動。”見宮人作勢欲抬七仙女,太醫令華妁急言道:“速取貞絹拭血。”


    “喏。”宮人這才醒悟。


    見七女無恙。太醫令自去二樓,查看薊王病情。


    微微平複心情,華妁趨步近前,隔簾言道:“主公醒否?”


    “孤無恙。”劉備言道:“且看上元、雲華,三人如何。”


    數目剛好。華妁心領神會,這便掀簾視之:“恕臣……無禮。”


    “醫者父母心,無需拘謹。”劉備昂然直立。麒麟霸氣,險令華妁窒息。耳畔似起虎嘯龍吟,風卷殘雲。


    “小弟。”王妃悄然而至。


    “長姐。”劉備係上衣帶,挑簾相見。


    四目相對,公孫長姐,終是安心。三墩還是昨日之三墩,劉備仍是原先之劉備。正如公孫嵐、煙,合二為一,公孫妍。來自後世的一縷殘魂,終與“舊時三墩”,融合成“今日劉備”。


    就所攜帶的“時空線索”而言。劉備已徹底融入眼前的時空。再無突兀的異時空殘片。不會被時空排斥,進而激活自我修正機製。簡單理解:或許,王莽敗於位麵之子,正是時空自我修正的結果。


    那顆被深藏於驪龍頷下的“千金之珠(擁有記憶片段的隱主人格)”,遂為劉備所得。


    “好餓。”劉備笑道。


    “飯食已備好。”長姐柔聲道:“吃完再說。”


    “好。”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劉備的日常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熏香如風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熏香如風並收藏劉備的日常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