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初,洛陽內外,張燈結彩。四郭民眾,皆翹首以盼。巫山女神,降為試兒之禮。
太後麟子,注定不凡。竟驚動兩位女仙,降臨賜福。
洛陽朝堂,默契共生。欲借此盛會,衝淡關東逆亂之愁雲慘淡。豈料不出三日,驚聞徐豫七王並關東群雄,共組聯軍十萬,兵分三路,入京勤王。
一時風聲鶴唳,草木皆兵。
少帝驚聞,專開朝議,問計群臣。
南宮,玉堂前殿。
太傅並三公、九卿,驃騎、車騎二將軍,悉數列席。
薊王就國。天下兵馬皆由二戚把持。便由董驃騎,先通稟軍情:“關東聯軍,兵分三路。其一路徐豫七國聯軍,計五萬人,攻廣成關。其二路豫州牧孫堅,自領麾下精兵二萬,攻轘轅關。另有兗州牧曹操,領麾下二萬兵馬,並一萬豫州水軍,溯河而上,攻孟津、小平二津。”
“並州牧董卓何在?”少帝遂問。
“並州牧董卓為大河所阻,謹守壺關,似未出兵。”董驃騎奏曰。
“孫堅飛雲艦,並曹操蓋海艦,乃薊式樓船。水上塢堡,號‘鐵壁鏵嘴’。尋常船隻,難以匹敵。”衛尉張溫進言道:“孟津、小平津守軍,恐難相持。”
“速向薊國求援。”少帝當機立斷:“薊橫海將軍黃蓋,與王傅黃忠,號‘薊國雙壁’。當可與飛雲、蓋海,一爭高下。”
“喏。”
“盧司空?”見盧植若有所思,少帝一聲輕喚。
“臣在。”盧植起身奏對。
“關東聯軍三路齊出,兵進洛陽。司空可有破敵之策。”盧司空文武雙全,乃薊王恩師。又是純臣,不諂二戚,不媚三宮,深受少帝信賴。
“回稟陛下。臣思,關東聯軍因何兵出三路。”盧植對曰:“破虜將軍孫文台,乃軍中宿將。通曉兵事。洛陽八關鎖固,阻斷交通。唯水路可直達城下。因何將飛雲艦隊,托付輕車將軍曹操。反自領步騎,強攻轘轅關。避易就難,兵家大忌。”
“轘轅關,有何不同?”少帝遂問。
盧司空答曰:“轘轅山,山路險阻,十二曲道,將近複回,故曰:轘轅。轘轅隘口,傳說為遠古時大禹所鑿,乃曆代兵家必扼之地,亦是洛陽通汝、穎、襄之捷徑。然穀道艱險,車馬難行。故過往商賈,多取道伊闕上洛。明知兵臨險地,雄關障道。孫堅卻偏要強攻此關。故臣以為,此乃分兵之計。”
略作思量,少帝這便醒悟:“八關之內,不過數萬兵馬。關東聯軍兵分三路,二路佯攻,以分洛陽之兵。剩下一路主攻,當所向披靡,無往不利。”
“陛下明見。”盧司空言道:“竊以為,輕車將軍曹操所攜飛雲、蓋海二艦,乃三軍主力。謹防聲東擊西,沿洛水逆入陽渠。薊式樓船,暗藏攻城機關重器。若臨城下,洛陽危矣。”
與會公卿,紛紛點頭。薊國機關之利,世間罕有,何必多言。
少帝言道:“關東聯軍先發。乃為‘據大義’也。三路並進,二路佯攻。車騎營屯駐廣成聚,周遭關邑,當由何車騎守備。”
“臣,遵命。”何苗責無旁貸。
“董驃騎能者多勞。主河洛津渡,並四郭守備。”二戚此時不齊心協力,共赴國難,更待何時。
“臣,遵命。”董驃騎義不容辭。
“左中郎將。”少帝又喚一人。
“臣在。”呂布穩穩起身。
“八關乃京師屏障,萬勿有失。”少帝叮囑道。
“喏。”呂布領命。
待其落座,少帝忽問:“函園還有多少兵馬。”
盧司空奏曰:“還剩兵士三千。由軍門都尉華雄統領。”
“足保函園安危否?”少帝又問。
“自保無虞。”盧植答曰。
“如此,便好。”少帝輕輕頷首:“聞墉宮七玉女,車駕入薊王宮。欲奏昆侖九音,喚醒薊王。不知然否。”
董驃騎搶先答曰:“然也。雲霞慧妃,豪擲億錢,聘娶墉宮玉女等七人,並上元、雲華二夫人。湊足‘昆侖九音’。待巫山神女北上,合奏上古仙音。引九天玄女降,彌薊王靈台之傷。”
“原來如此。”少帝亦知,太妃上表為薊王賜婚。二宮太皇,無不應允。話說,王爵妻妾不過四十。然事急從權。為喚醒薊王,聘娶墉宮七玉女並二夫人,亦不為過。薊國行事,有禮有節。從未僭越。桓靈二帝,後宮佳麗成千上萬。薊王後宮滿打滿算,不足千人。已是難得勤儉之君。且螽斯衍慶,多子多福。年不及而立,已有三百子嗣。比先祖中山靖王,亦不逞多讓。
傳聞後宮自王妃以降,傾國傾城,姿容殊麗者,比比皆是。百花爭妍,群芳吐蕊。號稱“四時不謝,八節長春”。
先前侍寢,已避孕期。否則以薊王之英姿勃發,又何止三百子嗣。
“水軍之利,非同小可。”少帝最後言道:“若得餘力,宜早做謀劃。”
“陛下明見。”薊國造船術,可與薊國營城術比肩。三足踆烏船宮之大,洛陽上下皆得親見。此乃真·行宮也。七重船樓,並上下船艙,可容萬人而綽綽有餘。平時三千兵馬,足夠守備。踏浪而來,泊於港口。水上塢堡,宛如一夜建成。進攻退守,防不勝防。更加船上設施齊備,軍民兩用。便是遠遊海外,亦全無後顧之憂。
洛陽敕令,一日抵達。
太妃並王妃,亦開朝會,商討對策。
幕府中丞賈詡奏曰:“三路兵分,隻為壯大聲勢。徐豫七國五萬兵馬,倉促組建,不堪大用。孫堅、曹操二人,亦多佯攻。故臣竊以為,此次勤王,多行掩人耳目。關東群雄,必另有圖謀。”
賈文和之智略,舉世無雙。此次,亦不出所料。
荀攸亦奏曰:“並州牧董卓,並未參戰,頗不尋常。”
太妃言道:“黃將軍所部,即日順下大河。拱衛京師。若遇飛雲、蓋海,宜當驅離。切莫強取。”
“喏。”黃蓋心領神會。
“函園隻三千兵馬,若兵亂驟起,如之奈何。”太妃又問。
“太妃且安心。”賈詡奏對:“函陵令魯肅,並軍門都尉華雄,足可守備。”
“如此,且依令行事。”
“喏。”
太後麟子,注定不凡。竟驚動兩位女仙,降臨賜福。
洛陽朝堂,默契共生。欲借此盛會,衝淡關東逆亂之愁雲慘淡。豈料不出三日,驚聞徐豫七王並關東群雄,共組聯軍十萬,兵分三路,入京勤王。
一時風聲鶴唳,草木皆兵。
少帝驚聞,專開朝議,問計群臣。
南宮,玉堂前殿。
太傅並三公、九卿,驃騎、車騎二將軍,悉數列席。
薊王就國。天下兵馬皆由二戚把持。便由董驃騎,先通稟軍情:“關東聯軍,兵分三路。其一路徐豫七國聯軍,計五萬人,攻廣成關。其二路豫州牧孫堅,自領麾下精兵二萬,攻轘轅關。另有兗州牧曹操,領麾下二萬兵馬,並一萬豫州水軍,溯河而上,攻孟津、小平二津。”
“並州牧董卓何在?”少帝遂問。
“並州牧董卓為大河所阻,謹守壺關,似未出兵。”董驃騎奏曰。
“孫堅飛雲艦,並曹操蓋海艦,乃薊式樓船。水上塢堡,號‘鐵壁鏵嘴’。尋常船隻,難以匹敵。”衛尉張溫進言道:“孟津、小平津守軍,恐難相持。”
“速向薊國求援。”少帝當機立斷:“薊橫海將軍黃蓋,與王傅黃忠,號‘薊國雙壁’。當可與飛雲、蓋海,一爭高下。”
“喏。”
“盧司空?”見盧植若有所思,少帝一聲輕喚。
“臣在。”盧植起身奏對。
“關東聯軍三路齊出,兵進洛陽。司空可有破敵之策。”盧司空文武雙全,乃薊王恩師。又是純臣,不諂二戚,不媚三宮,深受少帝信賴。
“回稟陛下。臣思,關東聯軍因何兵出三路。”盧植對曰:“破虜將軍孫文台,乃軍中宿將。通曉兵事。洛陽八關鎖固,阻斷交通。唯水路可直達城下。因何將飛雲艦隊,托付輕車將軍曹操。反自領步騎,強攻轘轅關。避易就難,兵家大忌。”
“轘轅關,有何不同?”少帝遂問。
盧司空答曰:“轘轅山,山路險阻,十二曲道,將近複回,故曰:轘轅。轘轅隘口,傳說為遠古時大禹所鑿,乃曆代兵家必扼之地,亦是洛陽通汝、穎、襄之捷徑。然穀道艱險,車馬難行。故過往商賈,多取道伊闕上洛。明知兵臨險地,雄關障道。孫堅卻偏要強攻此關。故臣以為,此乃分兵之計。”
略作思量,少帝這便醒悟:“八關之內,不過數萬兵馬。關東聯軍兵分三路,二路佯攻,以分洛陽之兵。剩下一路主攻,當所向披靡,無往不利。”
“陛下明見。”盧司空言道:“竊以為,輕車將軍曹操所攜飛雲、蓋海二艦,乃三軍主力。謹防聲東擊西,沿洛水逆入陽渠。薊式樓船,暗藏攻城機關重器。若臨城下,洛陽危矣。”
與會公卿,紛紛點頭。薊國機關之利,世間罕有,何必多言。
少帝言道:“關東聯軍先發。乃為‘據大義’也。三路並進,二路佯攻。車騎營屯駐廣成聚,周遭關邑,當由何車騎守備。”
“臣,遵命。”何苗責無旁貸。
“董驃騎能者多勞。主河洛津渡,並四郭守備。”二戚此時不齊心協力,共赴國難,更待何時。
“臣,遵命。”董驃騎義不容辭。
“左中郎將。”少帝又喚一人。
“臣在。”呂布穩穩起身。
“八關乃京師屏障,萬勿有失。”少帝叮囑道。
“喏。”呂布領命。
待其落座,少帝忽問:“函園還有多少兵馬。”
盧司空奏曰:“還剩兵士三千。由軍門都尉華雄統領。”
“足保函園安危否?”少帝又問。
“自保無虞。”盧植答曰。
“如此,便好。”少帝輕輕頷首:“聞墉宮七玉女,車駕入薊王宮。欲奏昆侖九音,喚醒薊王。不知然否。”
董驃騎搶先答曰:“然也。雲霞慧妃,豪擲億錢,聘娶墉宮玉女等七人,並上元、雲華二夫人。湊足‘昆侖九音’。待巫山神女北上,合奏上古仙音。引九天玄女降,彌薊王靈台之傷。”
“原來如此。”少帝亦知,太妃上表為薊王賜婚。二宮太皇,無不應允。話說,王爵妻妾不過四十。然事急從權。為喚醒薊王,聘娶墉宮七玉女並二夫人,亦不為過。薊國行事,有禮有節。從未僭越。桓靈二帝,後宮佳麗成千上萬。薊王後宮滿打滿算,不足千人。已是難得勤儉之君。且螽斯衍慶,多子多福。年不及而立,已有三百子嗣。比先祖中山靖王,亦不逞多讓。
傳聞後宮自王妃以降,傾國傾城,姿容殊麗者,比比皆是。百花爭妍,群芳吐蕊。號稱“四時不謝,八節長春”。
先前侍寢,已避孕期。否則以薊王之英姿勃發,又何止三百子嗣。
“水軍之利,非同小可。”少帝最後言道:“若得餘力,宜早做謀劃。”
“陛下明見。”薊國造船術,可與薊國營城術比肩。三足踆烏船宮之大,洛陽上下皆得親見。此乃真·行宮也。七重船樓,並上下船艙,可容萬人而綽綽有餘。平時三千兵馬,足夠守備。踏浪而來,泊於港口。水上塢堡,宛如一夜建成。進攻退守,防不勝防。更加船上設施齊備,軍民兩用。便是遠遊海外,亦全無後顧之憂。
洛陽敕令,一日抵達。
太妃並王妃,亦開朝會,商討對策。
幕府中丞賈詡奏曰:“三路兵分,隻為壯大聲勢。徐豫七國五萬兵馬,倉促組建,不堪大用。孫堅、曹操二人,亦多佯攻。故臣竊以為,此次勤王,多行掩人耳目。關東群雄,必另有圖謀。”
賈文和之智略,舉世無雙。此次,亦不出所料。
荀攸亦奏曰:“並州牧董卓,並未參戰,頗不尋常。”
太妃言道:“黃將軍所部,即日順下大河。拱衛京師。若遇飛雲、蓋海,宜當驅離。切莫強取。”
“喏。”黃蓋心領神會。
“函園隻三千兵馬,若兵亂驟起,如之奈何。”太妃又問。
“太妃且安心。”賈詡奏對:“函陵令魯肅,並軍門都尉華雄,足可守備。”
“如此,且依令行事。”
“喏。”